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印巴历史中的美国天平

胡世龙 · 2015-03-03 · 来源:国际金融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1971年,英迪拉·甘地(右)在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左)会面,双方非常不愉快。

  1974年,印度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结果引发美国强烈反对,两国关系雪上加霜。这种外交僵局直到1977年印度人民党领袖莫拉基·德赛上台后才有所缓和。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访问印度,不过,卡特仍在同年签署了禁止将核材料运往印度的法令

  随着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及1980年英迪拉·甘地领导的国大党重新赢得政权,巴基斯坦在南亚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美国与印度的关系在经历上世纪70年代末的短暂缓和后,再次渐行渐远

  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目前美国与印度的关系,你会想到什么?民用核能合作、价值观外交,还是制衡中国?

  2015年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以来第二次访问印度,成为首位在任内两度访印,并且在印度国庆日期间到访的美国领导人。两国在此次访问中展现出加强合作的姿态,达成了经贸、国防等领域的多项共识。

  据报道,莫迪当选以来就积极推动发展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对美国释放出诸多善意。一些美国观察人士坦言,鉴于两国曾经的复杂历史,莫迪在印度国庆期间盛情邀请奥巴马来访,起初连美国白宫人员都有些“惊讶”。

  美印两国关系近年来可谓节节升温,美国还成了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然而几十年“复杂”而“不愉快”的关系史时不时仍会导致双方关系徒生波折。

  虽有所谓共同的价值观基础,在印度独立后,号称“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印度和作为“民主大本营”的美国关系不仅长时期“若即若离”,甚至还曾剑拔弩张。2013年12月印度女外交官在美国被捕的事件,可以说是双方不愉快历史最近的一段“小插曲”。

  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美印两国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曲折波澜?印度几次重要的对外战争中,美国表现出的外交姿态又为何屡次惹恼印度?

  美国曾不支持印独立

  印度的古代文明举世闻名,然而印度近现代的发展史却始终伴随着殖民入侵。说起美印关系,最早可追溯至英国殖民初期。

  早在17世纪,英国就已经通过东印度公司逐渐渗入印度,并最终在与法国、荷兰等国的争夺中,掌握了在印度的主导权。1849年,英国兼并印度的旁遮普省,完全控制了整个印度。1858年起,英女王开始委派总督统治印度。1877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被宣布为印度女皇,印度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

  差不多同一时期的美国,自取得独立地位后,工业发展迅速。19世纪早期,美国的扩张主义开始膨胀。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一系列被后世称为“门罗主义”的外交政策。从此美国的外交政策具有了对外扩张的色彩。

  门罗主义的原则基本有三点:第一,美洲大陆与欧洲大陆互相隔绝。第二,美国不介入欧洲事务,但欧洲也不能干涉美洲事务。第三,除现有殖民地外,欧洲不再视美洲为殖民对象。

  在整个19世纪,美洲大陆是美国外交的绝对重心。对于欧亚地区的事务,美国一是无暇顾及,二来虽有介入之心,但其实力长期不足,以至于只能跟随英国等国之后,争取“渔翁之利”。

  在1947年英国对印度的统治结束前,美国与印度的联系并不多。双方有限的接触主要集中于文化与经济层面。

  早在1785年,也就是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后的第三年,英美两国就签署了有关印度贸易的条约,由英方允诺给予美国与印度贸易的权利。1792年,美国向印度加尔各答派驻了第一位领事,当时仅有少量美国商人到达印度。

  1815年起,在印度的美国传教士已经开始大量向美国国内介绍印度的情况。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美国的一些作家开始用文字歌颂印度的文化遗产。

  在政治联系方面,直到20世纪早期,追求独立的印度民族主义者才开始将目光转向美国。1905年,印度独立运动早期领袖之一的拉拉·拉其普特·莱访问美国时,曾呼吁美国民众支持印度的独立。

  1913年,一群印度爱国主义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成立政党,并开始著书立说争取印度独立。

  印度人争取独立的努力,一度获得了美国民众的同情与支持。美国总统威尔逊曾在国会演说时强调:“美国准备为世界和平和人民的自由而努力,国家无论大小都拥有选择他们生活方式的权利……”此举曾极大鼓舞了印度民族主义者。然而,与美国民众倾向于支持印度独立的态度不同,美国政府对印度的态度消极,不愿为此令英国不悦。这种态度一直维持到二战结束。

  美国政府对国内印度移民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时美国政府对印度的政策。20世纪最初的几年,移民美国的印度人人数极少,直到1904年起才开始有所增加。1907年,开始有印度工人大量进入美国,随后几年,每年进入美国的印度人超过1000人。然而,美国国会1917年制定的《文化测验法》,将亚洲的印度、东南亚、阿拉伯国家、中国等都列入“禁区”,禁止这些地区的人民移民美国。

  由于对移民的种种限制以及种族歧视,印度人移民美国的浪潮逐渐降温。1930年时,美国国内仅有3000名左右的印度人。而1940年,人数进一步降低到2000多人,10年间有1000多人选择返回印度。

  美国长期偏向巴方

  二战时期,美军士兵踏上印度本土,印度成了盟军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基地。在战争中,印度国内寻求独立的呼声高涨。美国对印度的态度这时期开始有所变化。1942年,罗斯福曾向英国建议改进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以便于英印政府具有广泛代表性。但忙于战事的英国,对此无力顾及。

  战争后期,英国人对印度独立的态度依然强硬。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中宣称:“只要我还活着,就绝不允许任何一块飘着英国国旗的土地被拖到被告席上。”

  二战结束后,受到战争极大创伤的英国维系对印度统治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1946年2月,孟买发生水兵起义,很快扩散到整个海军部队,陆军内部也酝酿着各种运动。

  不得已之下,1947年英国通过了蒙巴顿方案。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教的印度斯坦国和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国。尽管印度国内各派对这一方案都有所不满,但很快还是予以接受。

  印度独立后,印度与巴基斯坦很快就在部分土地的归属问题上发生了争议,尤其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在印度急于采取行动将二者纳入印度联邦之前,巴基斯坦先行采取行动占领了克什米尔的大部分地区。1948年初,印度总理尼赫鲁决定将此事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然而,英国和美国对此事的态度极为冷淡。美国对于印度的抱怨保持沉默,不仅未如印度所愿将巴基斯坦视为侵略者,美国外交代表强调解决克什米尔的问题需要通过公民投票解决。这和印度的要求相差甚远。

  印巴分治后,美国一直试图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维持平衡。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度对美国颇多不满。1949年尼赫鲁的访美之行被印度视为“外交灾难”,双方围绕克什米尔等问题产生诸多不快,也在对中国和朝鲜等问题的看法上差异巨大。

  1953年,印巴两国曾围绕克什米尔问题进行谈判。与此同时,美国却开始加强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在会谈中,印度拒绝了美国提出的建议。

  此后几年,双方关系时好时坏。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成为首位访问印度的美国总统,在他的访问中,两国同意加强双边关系。印度则要求美国在中印边境问题上站在印度一边。

  不过,仅仅两年之后,双方关系就陷入困境。在1961年发生的“果阿事件”中,印度出动军队武力收复被葡萄牙占据的果阿,美国选择站在葡萄牙一边。在联合国安理会围绕此事的决议中,由于得到苏联的帮助,安理会未能通过由美国主导的对印度不利的决议。

  1962年,印度与中国发生边境战争。当时,印度曾向美国、英国寻求军事援助,结果两国虽然同意支援,但却仅愿意提供名义上的有限支持,同时也附带了在克什米尔等问题上的条件。

  1965年发生的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围绕印度河河口的一块未定领地,巴基斯坦与印度发生战争。印度指责巴基斯坦侵略,结果美国不仅未予支持,还在战争中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军事支持。结果在整场战争中,印度都处于被动状态。

  在整个上世纪50至60年代,虽然印度对美国在诸多事件的处理上有着不满,但两国仍保持着密切关系。在印度建国后直到1959年的12年里,美国共向印度提供了价值约17亿美元的援助,尤其是美国曾帮助印度克服了粮食危机。

  孟加拉湾“剑拔弩张”

  1970年以前,美国虽然时常站在巴基斯坦一方,但仍与印度保持着密切关系。但此时印度与苏联的关系也开始逐渐升温。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长期奉行不结盟政策。但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印度政府处境困难,印巴关系也趋于紧张。当时的印度英迪拉·甘地政府起初向西方寻求帮助,但无甚收获。结果转而求助于苏联。

  此时的苏联,忙于美苏争霸,与中国关系也已破裂,为了牵制中国,也为了在南亚等地的战略利益,1971年8月,苏联与印度签署了《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条约约定:“双方保证不缔结也不参加针对另一方的任何军事同盟,不对另一方进行侵略,也不容许利用本国领土进行可能对另一方造成军事损失的任何行为,不向参加与另一方发生武装冲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双方应立即共同协商以消除这种威胁,并采取适当的相应措施以保障和平与两国安全”。

  通过与苏联的准军事同盟条约,印度从苏联获得了大量武器装备。美国对此提高了警惕,也表露了不满。1971年10月至11月间,英迪拉·甘地访问美国等西方6国。在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会面中,双方非常不愉快。基辛格甚至称这次会面是“最不幸的会见”。

  英迪拉·甘地这次访问后不久,印度决定先发制人,向东巴基斯坦出兵,从而“瓦解巴基斯坦”。不到两个星期,印度即占领了东巴基斯坦全境。12月,巴基斯坦从西部对印度发起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全面打响。

  在苏联的帮助下,印度军队势如破竹,巴基斯坦军队处于战略守势。结果美国不得不有所动作。美国公开对巴基斯坦表示支持,此外,美国还于当年12月15日,调集了由“企业”号核动力航母与7艘驱逐舰、1艘核潜艇组成的特遣队进入孟加拉湾。整个特遣队有2000多名美军士兵。

  当时,美国甚至已经做好了武力介入从而威慑印度的准备。结果印度采取速战策略,在美军进入孟加拉湾的第二天,孟加拉国即宣布独立。

  这次战争后,美国与印度关系降至冰点。巴基斯坦成了美国在南亚地区的主要盟友,而印度则成为苏联在南亚的伙伴。

  1974年,印度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结果引发美国强烈反对,两国关系雪上加霜。这种外交僵局直到1977年印度人民党领袖莫拉基·德赛上台后才有所缓和。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访问印度,不过,卡特仍在同年签署了禁止将核材料运往印度的法令。

  随着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及1980年英迪拉·甘地领导的国大党重新赢得政权,巴基斯坦在南亚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美国与印度的关系在经历上世纪70年代末的短暂缓和后,再次渐行渐远。

  冷战后美国不断示好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里根主政的美国政府与印度的关系有所改善。1982年,英迪拉·甘地访美。1984年,美国批准向印度出售可用于海军护卫舰的燃气轮机以及可用于轻型战斗机的发动机。除此以外,一些美国公司也开始加大对印度的投资。

  1985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美,与美国签署了历史性的技术转让备忘录,使得美印关系有了重大突破。

  冷战结束后,印度进一步转向美国。1991年印度开启了经济自由化,向外资打开了大门。

  与此同时,美国开始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重新寻求平衡。然而,里根政府后期巴基斯坦不顾美国的反对,将核计划提上日程,引起美国不满。1990年,美国宣布冻结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美国在南亚的天平重心开始转向印度一边。

  1994年,印度总理拉奥访美,寻求与美国建立“一种新的伙伴关系”,美国国内此后也逐渐开始承认印度在南亚的地区大国地位,不仅加强了高层互访,也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合作。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8年,在未参加《核不扩散条约》的背景下,印度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进行了核试验。结果引发了美国等多国参加的国际制裁。

  此后两年间,双方政府高层举行了多轮会谈,关系又开始缓和。2000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印度。双方发表了展望21世纪的联合声明。这次访问不仅签署了经贸、能源等多个合作文件,还决定建立新型关系并将双方对话机制制度化。

  当年9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美,双方承诺加强在各领域合作的同时,也表明将通过对话缩小在核问题上的分歧。

  2001年“9·11”事件后,南亚成为反恐前沿阵地。“9·11”事件次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即写信给美国总统布什,表示愿意在反恐议题上与美国加强合作。9月23日,美国宣布取消因1998年的核试验而对印度进行的制裁。11月,瓦杰帕伊时隔一年再次访美,双方针对反恐、阿富汗问题和双边军事及防务合作交换了意见。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称,两国承诺推进双边关系质的转变,同意建立新战略框架对话机制,扩大双边科技及和平利用太空和民用核安全领域的合作,并提出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倡议。

  两国先在反恐领域展开合作,此后逐渐扩及其他方面。2002年9月,美国发表《国家安全报告》,称赞印度有潜力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民主国家。2004年,印美两国实施“战略伙伴关系后续步骤”。2005年3月,美国国务卿赖斯宣称将帮助印度成为全国大国。

  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推动美印两国正式签署《民用核能协定》,主动帮助印度破除了因核试验而带来的国际孤立。

  此后不久,美国又敦促“核供应集团”成员国恢复对印度的核燃料出口。在美国的帮助与默许下,印度的核计划不仅免于受到国际制裁,印度至今也未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然而,吊诡的是,在印度国内近年的主要核电项目中,美国却始终未能成为印度的首选。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