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马光远:明年整个货币政策一旦收紧 对房地产就是釜底抽薪
主要还是大家看到了风险,就是房地产占全社会融资额的比重超过60%,这非常吓人。所以今年无论是开发商的融资,还是你要买房子的按揭成本都很高。如果我们明年一直是温和通胀的情况下,那么整个货币政策应该会收紧,一旦收紧,对房地产来讲是釜底抽薪。未来整个调控,我一直主张不要全国一盘棋,未来既然出现了分化,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不一样,那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药。房价上涨的动能已经耗竭的差不多了,再冲击过去的行政性调控的举措,事实上对整个房地产不利。所以有些三、四线城市可以不要调控,认真搞制度性建设。一、二线城市一边搞调控,一边搞制度性建设。我们未来希望的还是长效机制,长效机制对整个房地产的健康才是必要的。
房地产最后一枚铜板 你敢赚吗?
一段时间以来,一、二线城市的房子是供不应求,频频出现日光盘,房企激战不惜重金来争夺地王;三、四线城市的销量明显滞后,供大于求,库存高企,房价频频打折。那么,在房价的冷热之间,您对房子是爱是恨?房价的这种分化会带来哪些政策的变化?未来的房价会让您喜,还是让您悲呢?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张鸿共同评论。
谁说中国房价非涨不可?“中国楼市20年内就倒”,地产商王健林近期言论引发热议,数据也表明市场开始分化景气度回落,中国楼市究竟是暂时熄火,还是将迎来下跌时刻?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进入了拐点?近日在青岛市市南区,前海一线的多个售楼处,记者看到,虽然是周末,但大多数售楼处生意冷清,很少看见前来看房的人。整个展厅空空荡荡,只有少数几个工作人员,分散地坐在办公桌前。
山东青岛某楼盘销售人员:因为淡季的话,大家买房子的热情,好像天冷了一样,不大好。
据置业顾问介绍,青岛市市南区前海一线的楼盘,均大都在每平方米三万元以上。由于房源、价位相对较高。加之不少好楼层、好位置房源已经售出,目前仅有的几十套尾房成了老大难。特别是近段时间,月成交量不足一套。新楼盘卖不出去,二手海景房的市场也不乐观,一套房子动辄几百上千万,房主想要及时出手也并不容易。
记者:能降多少?
山东青岛某房屋中介置业顾问:能降个二、三十万,(挂)一两个月很正常,一般的时间是三个月左右。长一点的是半年吧。目前这个小觑,还没有三个月之内卖出去的。
部分楼市遇冷,并不能遮盖房地产商的拿地热情。12月4日、5日,恒大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在上海、南京两天内连下两城,拿下七幅地块,花费高达103亿元。
根据中原地产最新的统计,今年前11个月,保利[简介 最新动态]、万科[简介 最新动态]、招商、中海、恒大、金地等十大标杆房企,拿地总额已经达到了2563.6亿元的新高。这一数字是2012年全年拿地支出的255%,而且还打破了2010年十大标杆房企拿地2206亿元的历史记录。
张鸿:王健林的判断是居安思危 他认为城镇化进程会导致需求回落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体质不同,应该辩证的施药。一、二线城市我们其实谈得特别多,每次说房地产热的时候,有观众就说,你们谈的就是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地方,跟我们没关系。这种差异其实几年前就有,开始的时候是一、二线城市在领涨,后来一、二线城市一限购,开发商全都跑到三、四线城市去造一些概念,那时候主要是投资热。这两年开发商又开始回到一、二线城市来,其实现在更大的风险在于三、四线城市。就像亚洲冠军恒大,它最近的表现就是一线,它开始全面进军上海。它以前是个三、四线,那么它哪儿来的这么多钱?除了他本身是冠军,还有卖水。三、四线城市现在开始打折,就那些房子开始打折,利用钱然后开始进入到一、二线城市,一下在上海拿了四块地。
咱们回到王健林的判断上来,就是城镇化过程,他的逻辑在哪儿?时间长短咱不说,就是他的逻辑是这样,未来城镇化进程,中国会有75%的人变成市民,只有20%的农民。这些市民大概得用十五到二十年让他们来建房子,在城镇化的房地产市场上能有需求,所以其实他是居安思危,他告诉这些开发商们,到那个时候需求可能就会下来了。你们现在有100万的从业人员,超过这个数的话,可能就得下岗,小微企业可能就得倒闭。所以现在问题落在哪儿,落在接下来我们的城镇化过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马光远:如果明年楼市继续调控 那房价还会涨一涨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现在体现的这个分化就比较符合市场。在中国房地产的所有逻辑里面都顶不过一个逻辑,就是供求逻辑。房子多了,你用什么样的政策都拖不住,房子少了,你用什么样的政策都压不住,这是个基本规律。一、二线城市为什么这么火?未来人口流入的地区,产业流入的地区,人口流入不停止,房子不够,房价就会涨。但是三、四线城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房子比人多,我们现在到很多地方去,看到的基本大多数都是在建的房子,这个挺吓人。现在的分化反而显示了房地产市场真的开始市场化了,按照供求逻辑来表现出自己的不同的走势,这是对的。我觉得王健林是在给房地产打气,因为最乐观的人认为,房地产的火爆日子应该没有十年,至于说二十年,那是一种想像。他以前还讲过未来最好的产业仍然是房地产,现在突然为什么讲十年、二十年?因为他把这个周期拉长了,而且他也开始转型了。从中国房地产的整个周期来看,十年、二十年,肯定基本都转到一些高端的,例如文化产业这些方面。按照我们现在在建的速度,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的增量相当大。我们现在人均居住面积,官方已经是32.9平了,我们再盖个十年,60多平,快追上美国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房地产还有二十年的好日子,那绝对不是打压房地产。
我觉得一线城市仍然还会火,如果说今年年底不调控,那我倒觉得明年可能会恢复正常。因为到年底的时候,又开始调控,而且这个调得还比较厉害,高价楼盘不让上市,一旦到一月份,这个价格等于是抬高计数的。明年整个涨幅不会太低,如果把这个概念再做成紧缺的话,明年整个房地产由于调控本身的存在,可能还会涨一涨。再加上未来如果需求还很大的话,所以我不认为是一个虚火。关键是进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如果不走中小城市的话,现在房子都够了。
聂梅生:明年房价基本和GDP走势一致 涨幅将会回调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明年的房价,我预测会和今年四季度这样一个走势形成一个惯性。也就是,全国的平均房价会在8%的增幅以下,到今年年底大概是8%左右的一个涨幅,或者继续再向下,和GDP增幅差不多。那么明年,随着经济继续回调,因为在三中全会讲到,GDP会逐渐往下回调,甚至到7%都还是可以接受的,或者说是7.5%,这样一个数字,房价应该跟它基本差不多,大概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比今年的涨幅还会继续回调。回调幅度比较大的应该是,一线城市今年涨得多的。因为今年一线城市,好多都超过20%。15%以上的同比涨幅的话,那么明年。由于他今年涨得多,所以明年回调的幅度会大一些。
张鸿:明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必然会有一个涨幅的回调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一、二线的回调应该是必然的,因为刚刚的政治局工作会议提到了房地产调控。楼市调控又来了,加上年底的时候,还这么多城市觉得过意不去,到年底了,涨得那么狠,也开始调控了。所以持续一段时间可能是有的,而且明年,绝不会有一、二线城市像20%、30%这样的一个涨幅。因为经济改革要开始了,新政要开始了,所以在这个新政的过程当中,我们相信它不会那么有利于、有助于推高房价,推高土地价格等等。
包括我们看到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到底怎么走?如果是我们内升的一个城镇化,比如老百姓真的有钱,农民真的有钱,那这有助于未来房价的稳定。但如果是另外一种城镇化,比如我们急切的要靠明年,很多政府说我们要把地再弄起来,然后城镇化就是把地圈起来,让老百姓都集中住进来,这其实是旧房地产的城镇化,如果以这个为出发点,那它恰恰会害了房地产,会迅速的起来,然后迅速的下来。
马光远:现在是一个转折点 未来整个房价的走势会比较平和理性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成本是一个考虑,但绝对不是主要考虑。今年按照在建的47亿多平住宅,包括完工的,按照今年的新增的开工量来讲,整个房地产的供应是加大的。比如北京我们为什么要认为它会平稳,不会像今年这么爆涨,这个2万套,再加5万套的自住型房,这个房子要占到整个增量的50%,它的价格又比周边低30%,你说它能下来吗?它整个增幅肯定能下来。再加上经过这么一个大仗以后,大家对未来整个上涨的预期,你现在即使非常看好房地产,即使是一直非常唱多的人,现在对整个房地产表态已经开始模棱两可了。因为这种上涨让大家很可怕,这是一个转折点。
现在如果说,真的是居住性需求,那未来你的房价越高,事实上对很多买第一套房子的人来讲,这个房价已经远远跟他的收入距离拉大了。所以就是有购买能力的人越来越少,这也是未来抑制房价,抑制爆涨的一个客观因素。我觉得未来整个房价的因素里,如果从预期讲,最大的还是供求。未来如果仍继续流入,房子仍然不够,成本再高,房子也会涨。但是整个结构分化以后,未来整个房价走势会比较平和,比较理性。
张鸿:今年底的房价受到影响 主要就是因为钱紧了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我们现在都不知道,接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房地产调控会提多少?在三中全会里边没有提调控,前几天政治局工作会议里面提到楼市调控这几个字,然后市场引发了很多的猜测。接下来,经济工作会到底明年会怎么提,我们其实不太知道。我觉得其实都是靠市场的手段,更多的是市场手段。金融、银行,比如今年底为什么我们说房价受到影响,很多投资性,包括自住型的需求现在已经受影响了,就是因为钱紧了。
马光远:明年整个货币政策一旦收紧 对房地产就是釜底抽薪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主要还是大家看到了风险,就是房地产占全社会融资额的比重超过60%,这非常吓人。所以今年无论是开发商的融资,还是你要买房子的按揭成本都很高。如果我们明年一直是温和通胀的情况下,那么整个货币政策应该会收紧,一旦收紧,对房地产来讲是釜底抽薪。未来整个调控,我一直主张不要全国一盘棋,未来既然出现了分化,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不一样,那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药。房价上涨的动能已经耗竭的差不多了,再冲击过去的行政性调控的举措,事实上对整个房地产不利。所以有些三、四线城市可以不要调控,认真搞制度性建设。一、二线城市一边搞调控,一边搞制度性建设。我们未来希望的还是长效机制,长效机制对整个房地产的健康才是必要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