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两件事:
分析经济,我不是很喜欢用数据。
许多时候,基层数据其实就是胡填的,“王说是几就是几”,由胡填的基层数据汇总起来的宏观数据有多少可信度?即使这样还要进行各种修饰。比如,美国疫情死亡数据,大家应该都有感受。
再说,同样的结果,可能有多种情况,同样的数据,有多种解释。
做尽调,尽信数,不如到一线去走一走。如果宏观发生了变化,基层一线必然有相应的变化和迹象。事实上,是一线变化的汇聚,才出现了宏观的变化。
有人说,用微观判断宏观,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所有的微观信息都与宏观情况相违背,那么出现这样偏差的概率未免太小了,更大的可能是宏观数据和报告来自混编乱造。
我的很多信息,来自我自己的调研和读者的私信。后者尤其重要。
我的读者群遍布全国,大家给我提供的信息,互相比对验证,可以拼出大致的情况。
在此,感谢提供信息的读者。
这是第一件事。
很多新加入的读者,私信我怎么加入星球。
首先感谢读者的错爱,但是星球一旦加入,无法退款。
如果这些新读者不熟悉我的观点,加入以后又不满意,不能退款,彼此会很尴尬。
所以,新读者建议慎重。
这是第二件事。
言归正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我们许多人都学过这段话。
鱼和熊掌都能得到自然是好事,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要有取舍。
此其一。
有人说,中国的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地方政府最大的事权,是拉动地方经济,保证地方经济一定的增长率和就业率。
西方国家凯恩斯主义的主体是中央政府,中国凯恩斯主义的主体在地方。
除了那些中央兜底的穷乡僻壤,越是财力相对较弱的地方,越需要凯恩斯主义拉动经济。于是,产生巨大的债务黑洞。
我曾经分析过,凯恩斯主义的后期需要投入的资金量滚动增加,一方面要偿付前期的债务(至少支付利息),一方面要投入新增资金才能拉动经济增长。
要填平债务黑洞,并保证经济继续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需要一大笔钱砸下去。
今年这笔钱,估计至少需要10万亿数量级。
这些投入的资金最终会推动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此其二。
话题转回来。
上个月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
明年的总目标是稳中求进,稳是第一位的,进是第二位的。
两个毫不动摇,不是新提法。此时提出来,显然是有侧重。究竟是说给谁听的?不多说,你懂的。
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是明年的工作重点。问题是,如果三个目标不能得兼,只能实现一个的基础上,兼顾另一个,那么哪个是鱼,哪个是熊掌?
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这个可以不用看,跳过去。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这是具体操作要求。从后向前看,兜牢民生底线要财政有钱,科技自立自强也要财政有钱,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壮大,还需要财政有钱。只要财政有钱,什么都好解决,如果财政没钱,什么都不好办。
问题是,财政没钱。
政府负债累累的时候,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就需要有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政府才能一面借新还旧,一面继续举借新债。
具体操作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
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这五个方面,一、二、五其实都涉及到钱,三、四不评价。
昨天,看到《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访财政部部长刘昆》。
财政部长刘昆的讲话,其实就是从财政的角度,认领并承诺落实相关任务。
“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我理解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加力的前提,是有余力可加,提效的前提,有钱可花。
具体怎么操作呢?
2023年,财政部门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减负增能,更好发展。
一是助企纾困。二是激发活力。三是支持就业。
除了第二项,都是需要钱的,要么少收税,要么多支出。第二项其实也需要多支出。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顺利发债的前提是货币环境比较宽松。
2012年至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约33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卫生健康支出13.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6万亿元,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教育、医疗、住房累计投入52.6万亿,这三方面具体情况,大家都有体会,不讲了。
和前面说到的一样,继续投入的前提,是有钱可投。
最后提到了债务问题:
截至目前,全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负债率,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中国政府债务比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低,因为不了解统计口径,不妄言。
但是,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中国地方政府还通过融资平台,举借了大量的债务,这些债务是否统计在政府债务余额之中?疑似是没有,因为就我所知,公开的地方债余额是35万亿,但是有一种说法,到2021年底,仅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就是56万亿。2021年,中国的GDP水平是115万亿,如果把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也统计进去的话,是否还低于60%,是否还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水平?
其次,即使不考虑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中国政府债务形成的时间比主要市场国家短得多,集中得多。如果要把债务总量控制在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水平,目前每年新增的债务规模,显然不可持续。
再次,如果这些债务进入财政,作为支出的话,必然对应相应的需求。如果没有这些债务,或者债务规模下降,对应的需求规模必然下降。需求规模下降,必然导致经济规模下降,税收下降、就业下降、多数人收入下降。
最后,如果严控新增债务规模,必然导致对应的需求规模下降,经济规模下降。不考虑增量,仅仅考虑存量,对应的GDP规模下降,必然导致债务率上升。所谓水落石出,如果经济规模下降,债务、就业等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从这个角度考虑,也有必要维持较高的赤字水平,或者说新增债务水平。
刘部长讲话,最重要的一段,让人感觉话中有话:
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难道是要把地方融资平台剥离以后,默许一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重组或破产?
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22年12月30日,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遵义道桥”)债务重组方案浮出水面,重组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20年。
遵义道桥表示,经与各银行类金融机构友好平等协商,基本明确相关重组安排,并在近期完成签署相关补充协议。本次银行贷款重组涉及债务规模155.94亿元,以债权保全为前提,经各方友好平等协商,近期完成签署相关补充协议。根据重组协议,重组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20年,利率调整为3.00%/年至4.50%/年,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
现在的问题,不是有钱怎么花,而是债怎么办,从哪弄钱来。
这就像一个房奴,工资还没到手里,大多数就不是自己的了。这种情况下,谈何多花钱?先考虑怎么弄到钱,有钱之后,缓解债务压力,再谈钱怎么花。
中央财政有钱补贴地方的前提也是经济增速保持一定水平,而经济增速保持一定水平的前提就是地方在使用赤字拉动经济,如果地方停止使用凯恩斯主义拉动经济,中央的财政收入也会下降,中央拉动经济所需的赤字也需要更高的水平。所以,这是一个闭锁循环。
不论是重组债务,还是继续融资拉动经济,都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
财政说那么多,最终的关键在央行,宽松的货币环境,是缓解地方财政债务压力、扩大赤字规模、化解金融风险、拉动经济、稳增长、稳就业的前提条件。
进一步考虑,控制金融风险也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大规模的地方城投债务违约,或者中小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必然诱发金融危机,要避免金融危机,就要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妥善地开展债务重组。
今天上午看到消息,央行开会,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4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
会议要求,2023年,人民银行系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履行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职责,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会议要求,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的意思是,为保证稳增长要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在此基础上,避免多余的流动性。
增长、就业和物价,哪个是鱼,哪个是熊掌,很清楚。
继续使用凯恩斯主义拉动经济,物价上涨,维持一个差强人意的就业率,实际工资缩水,有缩水的工资比没有工资强,有工作才能相对稳定。真实收入下降、存款缩水是相对缓慢的、间接的,失业是即时的、直接的。
同样是实际收入下降,在全民债奴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的痛苦程度要小一些。在名义债务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实际工资缩水一半,与实际工资下降一半,债奴的处境不同。
至于希望通过通货膨胀推动社会顶层的财产缩水,想都不要想,顶层财产的流动性比劳动者高,投资选择多,消息比底层灵,可以在第一时间调整自己的财产结构。
能不能稳得住,那就是另一说了。为了确保排位优先的目标稳住,必然有一定的冗余量,排位靠后的目标,必然就要做出一定的牺牲。
这是央行截至目前的看法。央行的出发点还是经济以相对平缓的速度运动,没有考虑地方停止凯恩斯主义以后,经济出现大幅下行的情况。也未必考虑了很多地方财政早已山穷水尽,把一切能卖的资产,包括甚至采暖和水务都卖了,还有一些地方已经贷款发工资,甚至挪用专项债发工资了。如果要保证今年运行,起码先要把这些资产赎回来,把发工资产生的债务还上。
所以,未来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央行放松货币的力度,物价上涨的幅度,很可能超出年初的预期。
考虑到公开的地方债务余额30万亿+,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余额疑似50万亿+,要让债务黑洞继续维持,并保证一定速度(4%-6%)的经济增长,今年砸10万亿进去,是保守估计。
去年以来,由于封控等原因,绝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存款,货币流动速率下降。今年解封以后,货币流动速率必然上升。即时没有新增大规模赤字,物价也会上涨。
房产可能出现极端情况,比如实施零首付的极端政策,推动房地产再来一轮加速上涨,但是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是2016年以来的教训犹存,彻底放开有一定难度;一方面是大量人口在抛售多余房产,为润做准备;一方面是生活条件下降的时候,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涨幅必然会超过房产。去年的生活经验已经很清楚了,民众可以不买房,但是不能不买高价菜和高价药。此外,中小城市房价上涨的概率更小。经济下行,人口流失,会进一步加快中小城市的衰落。
前些年,中国推动凯恩斯主义的资金主要淤积在房地产市场。有人说,房地产是印钞机,这是没错的。政府债务由开发商贷款偿还,开发商的债务由民间贷款偿还。不过,不论有没有民间贷款,政府的债务已经产生了。所以,房地产只是印钞机的一部分。不启动房地产,仍然会由新增货币。另一方面,房地产也是堰塞湖。这个堰塞湖失去蓄水功能以后,新增的货币和堰塞湖中原先淤积的货币,必然冲击物价。
所以,如果到年底基本生活品价格上涨30%、50%甚至更高,不必惊讶。
其实,中国的物价一直存在极大的上涨压力。除了房地产作为蓄水池歪,还有一个因素,即为了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一直使用各种手段微操。比如,使用猪肉期货压倒生猪价格,比如,粮农生产规模小,粮食没有议价权。猪粮安天下,仿佛使用微操压制了猪肉和粮食,就能避免通货膨胀。但是,这种压低价格的微操的前提,是猪农和粮农有微利,愿意继续生产。如果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微利变大规模稳定亏损,他们不约而同压缩生产规模,后面的情况就可能像这几天的思密达、血氧仪和制氧机一样。
说点题外话,许多人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原因是财权和是全不匹配。
其实,地方承担了经济增长的责任,还有保就业的责任,必然使用凯恩斯主义拉动经济,这才是真正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使用凯恩斯主义拉动经济与贪腐有关,但即使抛开贪腐的角度去考虑,也与地方维持经济增长、保就业、维持基本治安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要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把拉动经济的责任从地方转移到中央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那样以来,中央财政马上也会不堪重负。所以,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解决多数人收入低下问题,少用凯恩斯主义劳动经济——使用凯恩斯主义初期一时爽,后期物价、房价一直涨,退出的时候经济危机加大萧条。如果坚持不退出,物价最终会进入螺旋上涨,那时想不退出,也是退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