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刘日新
第三讲 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第一部分 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
苏联历史的划分,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严格的说,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算起,应当截至斯大林时期为止。赫鲁晓夫上台后,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社会主义已经变质,徒有其名,实际上是社会帝国主义。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彻底背叛了马列主义,导致亡党亡国,苏联解体。因此,研究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研究列宁斯大林领导苏联的时期,这段时间苏联许多成功的经验,是载入国际共运的史册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应当指出,这以后苏联经济有进一步的发展,是以这段时期打下的底子为基础的。
列宁领导苏联的时间,一共只有七年(1917年十月革命至1924年逝世),包括前三年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后四年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参见(《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但列宁在几年的实践中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影响深远。我认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突出的贡献,主要有:
(一)首先肯定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仍然需要商品生产。马克思主义曾经设想,共产主义将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在外国武装干涉的条件下,搞过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经过四年实践,认为还需要发展商品生产,通过货币交换,用工业品去换取农民的农产品,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此,在1921年决定征收粮食税,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可以支配剩余粮食,实行贸易自由,允许私营小工商业发展。这同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进攻资本主义比较,是一种暂时退却,但这是为以后消灭资本主义作准备。
从理论上说,这就是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同资本主义一样仍然是商品经济,当然这是没有资本家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此时仍然需要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列宁说社会主义阶段要特别爱惜黄金,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第二阶段,再用黄金到大街上去修几个公共厕所。这是列宁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对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参见《列宁选集》第四卷《论粮食税》,第503-540页;《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关于俄共的策略的报告提纲》,第543-552页,联共(布)《关于实行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定》等。)
(二)列宁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扩大再生产的公式的研究,把技术进步、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考虑进去,指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在下一年不是平行(等速)发展,而是“生产资料比消费品增长得更快。”“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列宁全集》第一卷“论所谓市场问题”,中文最初译载于《经济译丛》1955年第五期)这里列宁根据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公式的研究,得出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增长更快,这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事实上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大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莫不如此。这就为社会主义社会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了的理论根据,对苏联及以后中国等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莫大的指导意义。
(三)在逝世的前一年(1923年),以口授的方式写成“论合作制”(《列宁选集》第四卷第681-688页)一文,提出用合作社吸引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文章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建立工农联盟,让千百万农民群众参加合作社,是建成完全社会主义的手段。这对以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对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指明了方向。
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十年,主要抓了两件大事:即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关于国家工业化问题。
沙皇俄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三年,经济被破坏得一塌糊涂。经过恢复时期(1921-1925年),首先恢复农业,有了粮食和原料,再恢复轻工业。恢复期末,工农业接近战前1913年水平。但仍然是个落后国家,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三分之二,工业只占三分之一。斯大林当时提出:“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为能够自力生产必需装备品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和基础。”(《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1949年莫斯科中文版第339页)
苏联进入国家工业化时期,用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事业。马克思主义曾科学地预言,社会主义将实行计划经济。马克思说:“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自觉从事社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454页)恩格斯也指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人类才在一定意义上脱离了动物界,“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同上第三卷第323页)
现在苏联完全有条件把这些科学预言付诸实践了。1926-1928年,苏联搞了三个“年度控制数字”,实际上是简易的年度计划。从1929-1933年,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上到1932年,五年计划四年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变依赖外国的贫弱的农业国,为技术进步的完全独立的富强的工业国。其理由是苏维埃政权不能长久建立在两个对立的经济基础上,一方面建立在消灭资本主义分子的社会主义大工业基础上,另一方面建立在产生资本主义分子的个体小农经济上。苏联必须如列宁所说,从穷苦庄稼汉的马上,跨到机器大工业的马上去。
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有以下具有历史意义的三点特别值得重视:
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重工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苏联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靠借外债,也不能对外掠夺,只能靠自己积累,严格节约。从1926-1930年,工业基本建设共投入资金60亿卢布。由于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奋发努力,苏联在四年内建立了冶金工业、汽车拖拉机制造业、机器制造业、现代化学工业、航空工业、电力工业、煤炭石油工业等新的工业部门,还扩建了纺织工业。为了应对远东等国际局势的紧张,突击把一部分重工业工厂改组为国防工厂,创立了新的国防工业。
“一五”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取得了明显成效。重工业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84.2%。四年间,工业总产值完成五年计划的93.7%,而重工业产值完成原定计划的108%。重工业平均每年增长27.1%,轻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2.9%;因而重工业所占比重由1928年的39.5%,提高到1932年的53.4%。苏联的钢产量由1928年的425万吨,增加到1932年的593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1390万吨,超过了法国的564万吨,德国的562万吨,英国的535万吨,大大加强了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总之,到1932年,苏联工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说明工业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2、工业发展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列宁曾经指出:“战争是铁面无情的,它用毫不容情的严厉方式提出问题:或是灭亡,或是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超过先进国家…或是灭亡,或是开足马力向前猛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转引自斯大林著《列宁主义问题》,1949年莫斯科中文版第496页)
斯大林在论证采取这种“最高速度”是不是正确时说,“是的,是绝对正确的”。因为我国是落后一百年有灭亡危险的国家,我们不知道帝国主义者会在那一天进攻苏联,不尽快克服国防方面的弱点,就不能维护国家的独立。我们首先依靠原有的工厂进行扩建,这些工厂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熟悉发挥重要作用,新建工厂的劳动英雄和突击队员的忘我劳动的热情,能保证汹涌澎湃的速度。(参见《列宁主义问题》,第505-506页)苏联有一本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就是当时苏联工人阶级奋不顾身地劳动的缩影。
苏联“一五”时期工业平均每年增长22%,而同期资本主义世界正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工业下降了44%(只有原来的56%),英国下降了20%,德国下降了45%。这充分表明社会主义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
3、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标准。苏联实现工业化,以什么为标志?在“一五”时期建立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之后,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28年的48%,提高到1932年的70%,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苏联宣布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斯大林著《列宁主义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总结”第502页)
关于农业集体化。
经过恢复时期,工农业都超过战前1913年水平。特别是工业中的社会主义部分增长更快,1927年增长18%,这是打破纪录的速度,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大工业也望尘莫及。但农业中的粮食生产则大为逊色,虽然整个农业已超过战前水平,但粮食总产量只相当战前的91%,其商品粮只相当战前的37%。而且农业中的大商品经济单位正在分化为愈来愈小的个体小农,变成半自给经济,商品粮有进一步减少的危险。如果这样下去,苏联的军队和城市居民会处于挨饿的境地。
出路何在呢?就农民来说,“靠小农经济是摆脱不了贫困境遇的。”(《列宁全集》第24 卷第540页)就国家来说,“如果我们仍旧依靠小农庄来生活,那怕是以自由土地上的自由公民资格来生活,那也是不免要灭亡的。”(同上第20卷第417页)“只有采用共同的,劳动组合制的,共耕制的劳动,才可逃出帝国主义战争把我们逼进去了的那种绝境。”(同前,第537页)于是联共(布)作出了农业集体化的决议。经过努力,不过三年,便组织了20多万个集体农庄和近5000个苏维埃农庄。经过1929年大转变的一年,农村不是一家一户,而是整村、整乡、整区、整州加入集体农庄。三年内加入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60%以上,其播种面积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超过原定五年计划的二倍。现在每年可采购商品粮12-14亿普特(合393-459亿公斤),而个体农业时只能采购5-6亿普特(合164-197亿公斤)。此时资本主义国家农业正遭受严重经济危机,如美国农业1932年比1929年减产50%以上,粮食减产68%以上,棉花减产70%以上。这些事实说明社会主义农业制度优胜于资本主义农业制度,集体农庄优胜于个体农业。
总之,列宁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使社会主义的光芒吸引全世界的劳动人民,证明共产主义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但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经过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经过社会上两个阶级的斗争,是粉碎托洛斯基、布哈林等反党集团,才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的。斯大林逝世后,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大反斯大林。从此篡党夺权,推行修正主义路线,一步一步把苏联拖向灾难的深渊。戈尔巴乔夫爬上苏共总书记的位置后,代表敌对阶级势力,搞什么改革新思维,适应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需要,终于使资本主义全面复辟,苏联亡党亡国了。我国的西化改革派说,苏联消亡,是经济没有搞上去,这根本上不符合实际。据苏联最后一本统计年鉴资料,从1981-1989年苏联的国民生总值平均每年增长3.6%以上,而美国不到2.9%。1989年,苏联许久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超过美国,如石油为6.07亿吨/3.85亿吨,天然气为7420亿立方米/4900立方米,钢16000万吨/9500万吨,化肥3430万吨/2500万吨,金属切削机床14.3万台/10.5万台(1988年数),拖拉机53.2万台/8.6万台,水泥14000万吨/7500万吨,棉织品81亿平方米/39亿平方米,毛织品7.21亿平方米/1.57亿平方米,牛奶10850万吨/6540万吨,砂糖880万吨/600万吨,动物油180.8万吨/57.2万吨,水产品1130万吨/570万吨(1987年数)。(摘自《苏联1989年统计年鉴,俄文版第688-691页)
第二部分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了,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的成就都很大,“经济建设是我们建设的主要方面”(周总理语)。我在《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作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介绍,总的情况和分时期的成绩,在不同章节中作了叙述。这里拟从另一个角度,突出以下几点介绍这些成绩。
1、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问题。
这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搞不清、不会计算的一个问题。因为建国60年来,我国使用过两种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物质生产体系(MPS)和国民核算体系(SNA)。前者建立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主要指标有社会总产品(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等指标。后者建立在萨伊的庸俗经济学的基础上,主要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等指标。我国的核算制度是1985年改制的,大体前30年计划经济时期使用MPS,后30年市场经济时期使用SNA。许多精英学者不会计算同一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更不会对两个时期的指标进行换算对比。有的官员学者在大报上发表文章和答记者问时一再闹笑话,提出了一些错误的数字。
下面提供几个大家关心的经济发展速度数字:
建国60周年了,我国经济增长了多少倍,平均每年增长多少?国家统计局没有发表这方面的现成数字。我在《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第20页)计算了建国后到2003年的速度,在此基础上再续上近5年的速度(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9》第23页);这样,就算出从1949-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为123倍,平均每年增长8.5%。其中前29年(1949-1978年)平均每年增长7.4%,后30年(1978-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9.8%。应当指出,前29年是我国经济的开创时期,古话说“创业维艰”,尽管这几十年有些波折,包括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战争,但发展总的比较平稳。后30年速度比较快,但爆发过四次通货膨胀(参见刘日新著《中国通货膨胀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2007年),危害不浅。
特别是文革期间,我国经济还有增长吗?国内的西化派和国外的敌对势力都污蔑这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或已经崩溃,这符合实际吗?大家记得,文革期间毛主席一再发出“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周总理和国务院业务组废寝忘餐地抓生产建设,全国亿万劳动者仍然在工厂田间劳动。经济虽然呈“三起三落”的态势,但总的仍是波浪式地前进。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按照物质生产体系(MPS)计算,这十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8%,工业平均每年增长9.5%,农业平均每年增长3.6%,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6%,这在世界上也是一个不算慢的速度了。按照国民核算体系(SNA)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每年增长5.7%。(根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资料篇》第536页计算)这比西方发达国家的速度快一两倍,他们的速度算正常,而中国的经济却说是崩溃,真是岂有此理?
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说什么文革期间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元,这也是以讹传讹。历史数据显示,文革期间国民收入大体每年生产1600亿元,如果说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元,那就是等于三年多没有生产,那当时七八亿人口靠什么生活?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68页)。所以,这些污蔑不实的数字,都是泼向毛主席、泼向中国人民的脏水,都将被历史的巨风吹掉。
2、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
我在纪念110周年时,写了一篇文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业化》,发表在教委《高校理论战线》上。文章首先驳斥了“告别革命论”,污蔑共产党闹革命,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延缓了工业化的实现;也驳斥了所谓前清洋务派在腐朽的封建制度下,开矿山,办工厂,“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也是搞工业化。根据毛泽东思想,中国要工业化,首先要进行社会革命,推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社会制度。中国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梦昧以求的愿望。毛主席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即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实行“一化三改”,即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工业化的特点是,比苏联更加优先发展重工业,比苏联工业化的标准更高—建立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根据中国的国情,重工业的的基础特别薄弱,而轻工业还有潜力,还有手工业作补充,所以中国重工业的实际投资在工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从“一五”至“四五”计划,均高于苏联同期的比重。如中国“一五”重工业投资占85.1%,而苏联为84.2%。中国“四五”占89.5%,而苏联为87.8%。
中国工业化标准,不像苏联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不是提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而是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什么叫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毛主席指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根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情况,要求我们建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对内能够依靠它满足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的需要,对外也可以在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之间发展充分有效的国际协作,并且只要有可能,就发展同世界上任何愿意同我们往来的国家的通商贸易关系。”(《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第150页)
什么叫国民经济体系?周总理说:“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国防各个方面。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只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更完整,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周恩来经济文选》第519页)
中国是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时候建成两个体系的?中国最早是国家计委1959年根据毛主席的思想,在搞八年规划(1960-1967年)时,就提出要建成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和和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周总理先在1964年三届人大、后在1975年四届人大宣布:“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曾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周恩来经济文选》第652页)到1980年,“五五”计划完成,两个体系建成。当年钢产量达到3712万吨,相当于两个1940年苏联的钢产量(1832万吨)。当年苏联凭借这些钢,打败了一个武装到牙齿的法西斯德国。从我国1980年的钢产量,可以看到我国工业的实力。198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411亿斤,人均656斤,基本解决了一个近十亿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1949年曾扬言,中国历代政府都不曾解决中国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共产党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靠毛主席的“革命加生产”的办法,终于解决了这个大问题。
中国实现工业化,正确处理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走中国自己工业化的道路。1959年毛主席又提出,计划工作要反对苏联按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次序安排计划,提出按农轻重次序安排计划。对此陈云予以高度评价,说“‘农轻重’的排列,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陈云文选》第三卷第246页)此后几十年,国家计委就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从事计划工作,促进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毛主席在总结我国工业化的经验时说:“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东欧国家作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他们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我们对于农业和轻工业是比较注重的。我们一直抓了农业,发展了农业,相当地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的粮食和原料。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68页)
3、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中国在恢复时期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后,农村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分散的个体的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同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需要的迫切性,形成尖锐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的光辉思想,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榜样,中国革命根据地-解放区领导农民搞互助合作的实践,启迪我们尽快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毛主席作《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指出:“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经验,它使得我国人民对于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可是,就在这个国际经验上,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不赞成我党中央关于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步骤应当和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步骤相适应的方针,而这种方针,曾经在苏联证明是正确的。他们认为在工业化问题上可以采取现在规定的速度,而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则不必同工业化的步骤相适应,而应当采取特别迟缓的速度。这就忽视了苏联的经验。这些同志不知道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离开农业合作化而孤立地去进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81页)接着,报告讲了工业化需要商品粮、工业原料,工业品包括农业机器需要农村市场,工业要通过轻工业品同农民交换从农业积累资金等理由,说明工业化迫切需要加速农业合作化。由于报告有很大的说服力,经过大力宣传,1956年全国就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当年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占87.8%;1957年比重进一步分别上升至97.5%和96.2%。在世界上,几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不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举,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了不起的大事。有些人看不清这一成就的伟大意义,吹毛求疵,大谈什么合作化运动中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这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缺乏热情的表现。
农业合作化把农民的个体小私有制,改造成集体所有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成果。在走了一段人民公社化搞大集体,刮共产风的弯路以后,在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农村刮起单干风,实际上是恢复小私有制,甚至得到中央一些领导同志的支持。毛主席坚决顶住,说“队为基础”,不能再退了,保存了集体所有制的根基。在此基础上,经过两三年时间,农业获得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全面好转,社会主义建设再度走向辉煌。
(2009/6/25)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