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写的是《毛泽东还是个革命的历史学家》,这是两个月前的想法;但当动手的时候,却发现手头上的资料不足以充分论证这个命题,所以改成了现在的题目,《从毛泽东诗词看毛泽东的崛起》;但这同原先承诺的命题并没有太离谱,只是从诗词中而非从毛主席其他的论著专文中来印证他是个「历史革命家」称号;所以题目虽然改了,但初衷依旧未变。
从两篇铺垫文章可以为实现近现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目标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二、必须走武装革命的道路;三、必须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四、必须确立军队、党和国家的核心;五、武装斗争必须从农村到城市,然后从内陆到沿海。
基于以上五点考虑,本文决定改成现在的题目,从他的青少年时代起到1936年长征胜利结束为止。所依据的主要资料是毛主席这段期间的诗词。所以题目定了现在这个题目。
之所以选择从毛主席的诗词,而不是从毛主席的其他资料来进行论述,因为毛主席天性爱诗好诗,加上他终生痴迷历史,所以很自然地就将诗词与史结合,诗中有史,史中有诗;诗以言志,词以言情,但毛主席却诗以言史,打破诗词体裁,以诗词大量叙述他所指挥经历的战争场景。这是诗词体裁上的一个创新,很有新意,也体现他敢于
打破清规戒律的一贯革命家作风。
简言之,对毛主席而言,固然以诗言志,以诗言情,但也以诗言史,言革命之志、革命之情,革命之史。由此也可间接印证毛主席还是个革命的历史学家。
诗人、词人,离不开他所身处的时代。拙文《中俄伊犁危机出了个张之洞》和《辛亥革命、己未革命,是革谁的命》,为毛泽东的史诗合璧提供了宏阔的历史大背景。毛泽东生于1893年,上距伊犁危机十余年,1894年也即毛主席出生之次年即有甲午惨败,然后是百日维新、庚子国变、辛亥革命、己未革命。置身于这样内忧外患的空前动荡的大时代,正是毛主席从童年到青少年的成长时代,目睹国难日深,民不聊生,自然要投身于救亡图存、匡时济世的革命运动之中。
本文题旨就是从毛泽东的诗词中,审视一个中国近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如何在此动荡的大时代中,他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特别是从他的诗词中看他如何从一个湖南乡下的农民之子,成长为一代天骄,工农红军的统帅的心路历程和建功立业的历程。
一、 立志:志在天下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1909年,时年17岁)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提示性解读:17岁的农村青少年,志在天下,走出家庭的小天地,走向广阔的社会国家的大天下。
二、 开展农民运动和农民革命
1、沁园春·长沙 1925年(时年32岁)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提示性解读:
是年从上海回到家乡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在长沙期间重游学生时代游玩的地方橘子洲,抚今忆昔,感概万千,浮想翩翩。
这首词揭示毛泽东这个世代的湖湘子弟,继承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开创的湖湘承担匡世济民历史重任的经世传统,忧国忧民,思索当时的中国究竟该向何处去,中国究竟该由哪个阶级来主宰、来掌控;同时对当时的反动军阀,黑暗社会,进行无情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从而矢志同被视为「粪土」的反动的军阀作坚决的斗争。
2、西江月·秋收起义 1927年8月(时年34岁)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提示性解读: 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毛主席出席了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并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议决定: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屠杀,在湘鄂粤赣发动秋收暴动。会后,毛泽东即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星夜兼程赶回湖南,积极准备在湘赣地区发动秋收起义。这首词就创作于领导秋收起义的那段岁月中。
毛泽东说: 「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毛泽东从血的教训中深刻领悟到:共产党人必须建立起自己的革命武装,革命的胜利才有保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有用革命武装才能战胜反革命武装,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因此,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一带经过一番组织策划之后,终于在1927年9月9日点燃了秋收暴动的革命烈火,这首词即作于起义军由江西向湖南平江、浏阳挺进之时。毛在起义中,正式投笔从戎,走上传统的农民革命的老路,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在湖南北部和江西西北部率领农民、工人和一部分北伐军组成一支工农革命军,以标饰着镰刀、斧头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作为标志,表示它是一支受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
3、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时年35岁)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提示性解读:1927年9月,毛泽东根据党的『八七』紧急会议确定的方针,在湘赣边境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一支工农革命军,后
又经过组织整顿成了一支新型的革命队伍。他带领着这支军队于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在江西永新、宁冈、遂川和湖南酃巴县之间,山势高峭,地势险要。毛泽东带领部队在这里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组织实施土地革命,建立起地方武装和党组织,成立了工农政权。
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斗,建立了以宁冈县的茨坪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6月,蒋介石命令湘赣军阀以十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进行『围剿』,被红军挫败。以后红军又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于是发动围剿的战争。
当时,红军敢于在战略上藐见玫人,而在战术上又充分重视敌人。工农红军和全体井冈山革命群众不但这样做了,而且更在精神上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铸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正如毛泽东所说: 『真正的铜墙决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叮不咬的,完全打不破的。毛泽东终于领悟到并找到了推动革命的力量,从而揭示救亡图存的道路,是在天地广阔的农村武装斗争,是依赖广大的农村的农民群众。
就词而言,这是以词言史,言战争的典范;形容战争的场景,赞颂黄洋界保卫战的英勇斗争,歌颂了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路线的伟大胜利,一扫以词言情的传统功能,是个词体的突破。
三、 反大围剿
1、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时年34岁)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提示性解读: 1930年,毛泽东抵制了当时在党中央居统治地位的李立三的『左』倾路线,使红一方面军及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壮大,同时也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国民党大为震惊,10月便结束了蒋冯阎战争,12月,蒋介石亲自到南昌纠集十万兵力,对红军的第一次大『围剿』进行准备和部署。当时以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由北向南,从江西吉安到福
建建宁一线,分八个纵队,进犯建立在赣南和闽西一带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这时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只有4万人,但由于遵照毛泽东的战略部署,采取战略性退却诱敌深入的方针,将敌军主力张辉瓒、谭道源两师诱至隐蔽条件好的龙冈、源头一带,集中力量加以歼灭,5天内打了两仗,消灭敌人一个半师,并俘获敌军总指挥张辉瓒,1931 年1月1日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可是敌人不甘心失败,1931年4月,又纠集20兵力,以何应钦为总司令,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5月中旬,红军开始反击第二次大『围剿』。这首词是在反击第一次大『围剿』胜利之后,反击第二次大『围剿』开始后不久写成的。
这首词,揭示毛泽东以一个书生被逼上梁山,丢掉笔杆子,拿起了枪杆子,从战争的实践中学习战争规律,掌握战争规律,指挥作战。居然打了个大胜仗,擒获敌军主力张辉瓒,粉碎了敌人第一次围剿。其象征性的历史意义是,自宋以来汉人重文轻武的积习得到弥补,恢复了汉唐出将入相的尚武精神。湘军时期的曾左胡,是初步恢复,现在则进一步得到恢复。
2、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夏(时年38岁)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提示性解读: 这首词从战斗开始打响的瞬间写起,生动地写出了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团结对敌的壮观景象,红军指战员对敌人无比仇恨的心情、宏大的杀敌场景,以及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以及由山上向山下进攻时来势的凌厉急骤,都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突出了工农红军的大破敌人的英雄气概。并以辛辣无比的笔调,嘲讽国民党军队反动军队的惨败。用词的形式描述战争场景,这是典型之作,也是诗中有史(诗史)的代表作。
6、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时年38岁)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提示性解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大『围剿』遭到失败,主力部队被迫撤出中央苏区,1934年10月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初期在『左』倾的错误领导下,红军付出了极大代价,渡过湘江时,已由出发时的八万人减少到三万人。到了湘黔边境,国民党调集40万军队前堵后截,在紧要关头,毛泽东极力主张改变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轻装前进。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绝大部分同志的赞同,于是红军向贵州前进,攻克黎乎,强渡乌江,1935年1月4日占领遵义。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全力纠正『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也即在红军的核心地位。
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北进,越过娄山关,渡过赤水,准备从四川的泸洲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与川陕根据地的第四方面军
会师,北上抗日。国民党集结重兵,想阻挡红军渡江。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渡江计划,出敌不意,回师向着敌人力量已经空虚了的贵州境内东进,2月19日回渡赤水。贵州军阀王家烈急调两个师扼守娄山关,跟红军在娄山关与板桥之间遭遇,发生激战,王家烈八个团被歼灭。2月26日红军再度攻克娄山关,乘胜又一次占领遵义,又在遵义西南老鸦山附近消灭了赶来增援的吴奇伟纵队两个师的大部。这次战役共歼敌二十个团,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这首词就是再度攻克娄山关以后写的,主要是描述重占娄山关的情景。
遵义会议以后,英勇的红军在新的统帅毛泽东的指挥下,重新得了新的生命,迂回前进,穿插于敌人之间,生龙活虎,处处主动,从而使国民党想凭借天险阻止红军前进的企图又一次成为泡影。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形容战场的场景,呈现出一幅雄浑壮观的画卷,将词与史的结合达到艺术化的境界!
四、长征
1、《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提示性解读: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六月在懋功与从川陕根据地退出的第四方面军会合,继续北上,翻越大雪山,军分两路跨过大草地,至阿坝。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被粉碎后,中央红军主力又继续北上,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及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会师。
至此,红军长征,历时一年,经过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击溃了反动军队410个团和无数地主武装,占领过54座城市。这样的长征是史诗般的壮举。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在甘肃会宁与第一方面军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结束了这次全国红军战略的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这首诗就是在翻过岷山之后即将到达陕北时写的,它极其精炼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形象地表现了红军的伟大形象和乐观主义精神:总括红军对长征艰苦困难的藐视,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写红军克服长征中翻越崇山峻岭困难的豪迈气概;诗篇末尾『尽开颜』三字非常形象地刻画了全体红军战士取得长征胜利时无比欢快和愉悦的心情。
这首七律,是在红军顺利结束了史诗般的长征壮举之后写的。一年以后也即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在陕北胜利会师,中国革
命从此转危为安,进入另一个崭新的阶段。以「尽开颜」象征性地刻画红军从此否极泰来所表现的无比乐观愉悦的心情,也即中国革命前途展现一片光明的前景。
2、沁园春·雪 1936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提示性解读:
1936年2月,也即在毛走出大草地,走进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後的4个月左右,毛在东征路上适逢大雪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沁园春·雪》。全词气魄雄浑,意境高远,充满自信、自负和对自己的期许。
长征改变了他,像是换了一个人;他从一个红军和中共的领导人,期许向往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而与中国历代的开国君王「试比高」;不止如此,他还含蓄地期许自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风流人物。其中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以词抒情言志,简直就是夫子自道;一个率领红军,完成「三皇五帝至今,人类从来没有过的长征」的人物,怎能不是一个旷古未有的风流人物!
秦始皇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所以秦始皇才认为他自己「功高三皇,德盖五帝」,单单是皇或帝,已经无法概括他的不世功业,所以称自己为皇帝,也就是把三皇和五帝加在一起,才能体现其不世的功业。套用毛词,这就是当时秦始皇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心境。
当然,诚如一些毛诗词的注释家所说的,这绝不是说毛有称王称帝的封建思想;而是说,历史把他推上了一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更高一层的历史挑战。他暗示,经过长征血与火的洗礼後,他自信已具备了开创超迈前人功业的品质、信心和能力。
他的品质是解放被压迫人民的高尚革命品质,抓枪杆子是为了要打解放的正义战争,不是打剥削的不义战争,所以毛的枪杆子内藏无穷的道德威力,决不是传统帝王家天下的马上暴力,更不是军阀唯我独尊、欺压人民的枪杆子。这是长征体现的最宝贵的精神,也是红军在长征中与敌斗、与天斗、与地斗的无尽精神力量源泉。
当然有些正统释诗的诗人,例如臧克家吧,认为词中的「数古今风流人物」中的人物是指的无产阶级,不是毛主席夫子自道。很多人也都附和他的解读。但仔细分析起来,不符合原词上下文的构思,因为如果真像臧克家理解那样的话,毛主席就不必化那么多的笔墨来列举古代的封建帝王了,而应当要列举中国历史上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例如陈胜、吴广、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杨秀清了,这样才能前后呼应么,他们可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啊。
需要强调是,也与本文题旨密切有关的是,这些封建帝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统一中国、抗拒外敌的民族大英雄呢!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首词,就能看出词中的真正的深刻涵义了;就是毛主席暗示,既然他有能力打造红军这支铁军,走过了千山万水,那么天下还有打不败的敌人吗?当然他一定可以「「手缚苍龙」,打败蒋介石,统一中国,进而赶走日本军国主义和西方帝国主义;更进而振兴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这才是词里头的真正含义,当然,词里头也有赞颂无产阶级的意思,毕竟毛主席也是无产阶级的领袖么。
这个长征的致胜秘诀,他的死对头蒋介石不懂,甚至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不能全懂。他的能力,来自于他的内外兼修,文武合一;文则能诗能文,还辩才无碍,上能舌战群儒,下能沟通群众;武则统帅千军万马,多多益善,用兵如神。所以,在他的《雪》的词里才会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才会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才会说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他们都是有武而无文,只有他才是
内外兼修,文武合一。所以才列举这五位帝王作为反衬,而且还数落他们一顿,都没有他的能耐大。
这些都是题外话,实质是,毛泽东经受了历史的严峻考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进入中共的领导核心;中共早期的核心,陈独秀、李大钊,以及後来的李立三、瞿秋白、向忠发,周恩来、博古、洛甫,都不具有这样的旷世才情和能力。放眼近现代中国其他政治派系的核心,远的如袁世凯、孙中山,近的如蒋介石,也远远不能望其项背。所以,毛用「数古今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以自况,历史证明,他是完全当之无愧的。
从此国共两党两军,强弱易势,红军一方涣散的军心恢复了信心,疲弱的部队士气大振。在长征的一年多期间,经过无数次大战、硬战、恶战的洗礼和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的炼狱般的锻炼下,千锤百炼的红军,从一条小龙、病龙,变成了一条蛟龙、巨龙;从一支小米、草鞋加大刀、步枪的农民军 队,壮大为一只具有狠、准、硬、快、猛、活的顽强作战作风和怀抱崇高革命理想及高昂革命斗志的钢铁队伍。
这样一支军队,创造了1935年1月19日攻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5月25日强渡大渡河、5月29日飞夺泸定桥、6月12日至18日越 过7座大雪山、8月 21日至28日跨过长征中一段「最艰苦的路程」的大草地、9月17日突破有「老虎口」之誉的天
险门户腊子口…….等一系列奇迹般的战绩,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悲壮史诗,绘制了一幅又一幅的壮丽画卷,毋宁是很自然的。
有的史家或他的政敌会说,这应归功于中共党的领导;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统帅也即核心的作用一般都起着具决定性的作用,君不闻,也是当时红军领导人的周恩来曾经说过「统帅是军队的灵魂,是胜利的保证」的名言吗?所以,试想,没有毛这样的统帅,这样的核心,红军能够取得这些辉煌的战绩吗?李德统帅红军时的战绩,不是最好的反证吗!?
这样一支军队的统帅,真可谓神机妙算,用兵如神!环顾古今中外的军事史上,有过这样的统帅吗?有过这样的战例吗?纵令孙子、张良、韩信、诸葛亮在世也不得不心悦诚服。所以,说毛是旷世的军事天才,中华军事第一人,他是当之无愧的!其实,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历史是发展的,站在巨人肩上的後人,总是要超过前人,比他们更加高大的。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终于在历时一年,跋涉千山万水,历经数百余城,行程2万余里,克服数不尽的艰难险阻,逃过了无数劫难後,终于脱出困境,转危为安,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同陕北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吴起镇会师,为中央红军的长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于是,毛泽东崛起于中国政坛,于是中国的红军,中国共产党出了个毛泽东!
最后让我回到我为祝寿提出的一揽子祝寿文章;1880年的《中俄伊犁危机出了个张之洞》,相隔半个世纪之后,1930年代长征出了个毛泽东;一个是帝王之学的代表人,一个是人民之学的开创人。前后辉映,也算是中国文明在近现代的历史时刻,起死回生,中华古文明脱胎换骨的过程中的一道奇观!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