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鹤龄:周总理给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的信的真伪辩 ——驳《周恩来对大跃进大饥荒的推波助澜》

鹤龄 · 2014-01-12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中华论坛卫小东转一篇《清扬:周恩来对大饥荒的推波助澜》。“清扬”不知为何人,不过,观其文,即可知其人,无疑也是谣诼场中的一个“出类拔萃”的角色。此人竟然以被批得体无完肤的杨继绳的《墓碑》为据,“论证”出周总理是大跃进大饥荒的推波助澜者。其中矛盾之处很多,述如下:

  一、周总理对“本国人民的死亡是如此麻木”吗

  清扬文中以杨继绳的《墓碑》为史料,用《墓碑》情节“论证”出周总理“对于本国人民的死亡是如此的麻木”,不但不开仓放粮救济饥民,反而“采取相反的动作”(指加紧征购)。真的如此吗?我们还是请杨继绳来回答。在杨继绳的《通渭问题——大跃进五十周年祭》中,我们看到了在处理通渭问题上有这样的记述:

  “1960年12月在西北局兰州会议以后,中央、省、地委,派了250人的工作组和128人的医疗队。调来粮食3370多万斤,救济金330多万元,药品136吨,还有棉布、棉花等其它物资。……在安排群众生活的同时,还组织恢复生产。为此,国家先后发放各种贷款和补助款142万元,无偿投资270多万元,购买了牲畜4700多头,添置修补农具4万多件。工作组还在口粮、棉衣供应,疾病治疗等方面做了安排。这些措施对扭转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上述扭转通渭局面的积极救灾措施,难道可以说与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无关,与周总理无关!难道说毛主席、周总理仅仅是关心通渭而对其他地方的饥荒置之不理!

  二、周总理真的“对死亡证据如此敏感保密”吗

  “1961年,粮食部陈国栋、周伯萍和国家统计局贾启允三人受命,让各省填写了一个有关粮食和人口变动的统计表,经汇总以后,全国人口减少了几千万!这份材料只报周恩来和毛泽东两人。周恩来看到后通知周伯萍:立即销毁,不得外传。周伯萍等三人共同监督销毁了材料和印刷板。事后周恩来还打电话追问周伯萍:销毁了没有?周伯萍回答销毁了,周恩来才放心。”

  “清扬”在指责周总理“对本国人民死的麻木”以后,接下来又用这个故事斥责周总理“而对于那些死亡的证据又是如此的敏感保密,这个是何等的讽刺!”

  可是,上面的这个故事,曾在国务院办公厅任过职的曹思源却另有一个版本:

  “大跃进期间58—60全国饿死的人数已解密,是3756万。当时周恩来让各个省市统计,统计完了以后把数字全部销毁,而且还亲自打电话一个个问,是不是都销毁了?这个材料只给两个人看,一个是周恩来,一个是毛泽东。这个材料在中央档案馆保管,现已经解密。”

  对此,本人曾有一篇《国家密档向曹思源单独解密的传奇故事》予以揭露。有好奇的朋友,不妨点击流览一下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740/94/81/8_1.html

  三、困难时期周总理拿大米换过黄金吗

  清扬指责“卖粮食换黄金却是周恩来一手决定的!是钱重要?外汇重要?还是人的生命重要?”。可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看到他提供的一份粮食兑换黄金的比率:

  “一两是1.613盎司,当时黄金价格是一盎司约为40美元,当时汇率为一美元对2.4618元人民币,粮食价格大米约为0.2元人民币每公斤,10万两黄金就需要近1亿公斤大米!”

  1亿公斤大米换10万两黄金的比率或许没有错,但并不等于周总理拿了1亿公斤大米换了10万两黄金!

  “清扬”口口声声“每年买进几十万两黄金。年年买进,一直买到1970年。而且1961年也还是如此买进!1961年发生了什么?”可是,当人们要问他周总理到底用了多少大米换黄金时,他的答复却是如此的混账:

  “且不说具体的粮食用量,但是这个决定本身就是极其荒诞无比!”

  原来,他根本就不知道换黄金用的大米具体数量!

  再问他这个“极其荒诞无比”的决定在在哪儿?他又没有了下文!

  铁的事实是:当时由于苏联逼债,我国虽然在困难时期不得不拿出大量的农产品抵债,但是,国家也尽了最大努力减少农产品的出口,而用矿产品替代。

  网上有一篇《揭秘可可托海之二:还苏联债务当起顶梁柱》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当时的可可托海矿务局干部职工响应政府号召为此作出的巨大贡献。有资料显示,可可托海矿务局还债矿产的价值占到了总外债的40%。,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6/12/20/001495063.shtml

  由此,我们可以断言,清扬所说的“1961年也还是如此买进(用大米换回黄金)”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别开其他年份不说,在三年困难时期用大米换黄金肯定是谣言!

  四、周总理给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的信的真伪辩

  “清扬”说:1960年初,周恩来收到有关部门转来的安徽省一个政协委员的来信,信中反映安徽省和县、无为县饿死人情况。周恩来于3月29日致函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要求查明情况后回复。

  信件全文如下:

  希圣同志:

  转上一信,请阅后派人前往两县一查,也许确有此事,也许夸大其辞,但这类个别现象各省都有,尤其去年遭灾省份,更值得注意。主席在批转山东省六级干部会议文件上,也曾着重指出这一点。请查明后复我一信。

  敬礼!

  周恩来

  一九六零三月二十九日

  周恩来给曾希圣的信,人物、时间、地点,“三要素”俱全,无疑是本篇一个最大的“亮点”,是展示出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所以,“清扬”就敢于在信后作出“批示”:

  “周恩来并没有认真对待此事,仅是表示‘也许确有此事,也许夸大其辞’。同时此信表明了周恩来知道‘这类个别现象各省都有’”

  一些读者便信以为真,被周总理的这封信镇服了。全国各省都大量饿死人铁定了。

  可是,当我们细看这封信时,却发现了其中的许多“奥妙”:

  1、这封信是周总理用私人通信的方式处理重要公务。一般来说,国家领导人处理重大公务不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尽管“三要素”俱全,但还缺了一个很重要的要素——证据。几十年前的事了,“清扬”凭什么可以让大家相信周总理曾经给曾希圣写过这样一封信?

  2、这封信要传递的信息非常简单,所用的文字非常简短,但遣词用句却非常混乱,多处文理不通。如:

  “也许确有此事,也许夸大其辞”。“清扬”视此为“精典”,如获至宝。但此句实属繁文赘语,毫无用处,等于没说。周总理应不至于如此昏庸,对下面报上的情况在没有调查了解之前,就作出这种不具有任何实质意义的“结论”!

  “但这类个别现象各省都有”。“类”的基本义是“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个别”怎么成“类”?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各省都有”,怎么能称“个别”?

  “更值得注意”。更( gèng )的基本义是“愈加,再”。此处表义为“愈加”。是与“值得注意”比较而言的愈加“ 值得注意”。前面没有一个可以比照的“值得注意”,后面怎么能用上这个“更值得注意”?

  “但这类个别现象各省都有,尤其去年遭灾省份,更值得注意。主席……也曾着重指出这一点。”此语前面一截实际有“两点”内容,所以,“主席……也曾着重指出这一点”,表意不清,不知主席是着重指出“各省都有”还是着重指出“遭灾省份,更值得注意”?

  “转上一信”。按通俗用语,以“转来一信”为宜,按“上对下”的行文要求,只能用“转来一信”而不能用“转上一信”。

  “请阅后派人前往两县一查”。“请阅后”又是赘词。查,是“阅后”才能采取的行动,“不阅”能知道要“查”什么?再说,总理给下属亲笔写信,还用担心人家“不阅”!“派人”这个词用得不妥,曾希圣亲自去调查就不行?“两县一查”同样不妥,其余尚没有人反应情况的县就肯定没有问题了,可以肯定没有必要“一查”!

  看了上面的分析,周总理的此信是真是假,本人在此就不难为“清扬”先生了,请读者自行作出判断。本人在此试着代周总理拟一信,也请读者一比优劣。

  安徽省委、省政府(如需突出省委书记个人,后面可加上“及希圣同志”):

  转来XXX政协委员反映和县、无为县饿死人问题的来信一封,人命关天,事属重大,望高度重视,立即着手调查,将真实情况速报。

  即使再昏庸的不恤民情的领导,这种表面文章也一定会做的。

  周总理有可能会给曾希圣写出一封那样的信吗?

  附:《周恩来对大跃进大饥荒的推波助澜》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67/18/68/8_1.html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匠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9.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0.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7. 朝鲜领导落泪
  8.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