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异议主要集中在建国之后的路径选择,如果不走自力更生,计划经济集中发展重工业的路子,走完全开放,市场经济,优先发展轻工业生产消费品的路子,中国经济是否可以发展更快?国力是否可以更强,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可以更高?以目前的科技,不能在平行宇宙进行对比试验,但是可以通过理性分析,剖析走其它路径发展经济的可能性、潜在风险和预期结果。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工的必要性,在前面的分析已经中已经说明了,不再赘言。如果还不明白的话,不妨考虑下面这两个例子。有一种说法,很长一段时间,满清的GDP是一度曾经是世界第一。但是,这样的GDP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之前,不堪一击。中国被瓜分、瓦解。“亚洲四小龙”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这四小龙,抛开以转口贸易和相关金融发财的香港和新加坡不说,其它两个,都把国防的重头戏,外包给了美国。直接后果之一,是成为美国的附庸,没有任何独立性。台湾彻底成为美国附庸之后,购买的美国武器(比如基德级驱逐舰)质次价高,想发展核武器和远程攻击性武器亦再无可能。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显然不能走这条路,且不说彻底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力,而且必然还会被拆分。
剩下还有两个关系需要分析,中国当时直接对外开放好不好?中国不选择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好不好?简单地说,就是当时直接实行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好不好?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外援助的态度。
首先应该清楚的是,当时并不具备改革开放的条件。读者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知道,与主流经济学家宣扬的资源交易皆大欢喜不同,纯市场经济是对强者有利,弱者不利的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上,强者可以充分挤压弱者的分配份额,或者说剥削弱者。
现在主流经济学都宣扬自由交易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只要采取市场经济,一切都会很快步入正轨,经济腾飞,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其实,什么神话也没有资本主义发家的神话邪乎。靠全民自由发展,外加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这些国家就成了发达国家,从此过上了人间天堂的生活。看看历史,哪个列强不是对内压榨,对外扩张?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哪个走的是这条文明的民主自由之路?社会矛盾缓和,也无非是因为列强爬上了世界金字塔的塔尖,拥有压榨别国的资格,在全球总产品分配中获得了更大的份额,列强国内的底层人口过的不那么艰难而已。
这些主流经济学理论也就是新自由主义理论,是为大资本统治服务的理论,是给大众洗脑的理论。为了给大资本统治找借口,便提出种种虚假的教条。纯市场加私有制可以鼓励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也是其中之一。按照这种教条,私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必然不断创新。于是,这些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这种教条显然经不起推敲。首先,企业的概念是广义的,生产型企业,只是企业的一部分。在出现现代金融业,金融为王的时代,产业界往往没有发言权,其创新受制于金融界。其次,创新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只要有利润,只要法律没禁止,产业界制售假冒伪劣也可以称为创新,金融界大搞投机和金融欺诈(比如次贷危机前的资产证券化)也可以称为创新。这样的创新能推动社会进步吗?会有什么后果?许多时候,对企业来说,只要利润足够,法律禁止的事情也照样可以做。再次,自由市场加私有制,最终必然形成垄断。对垄断大资本来说,生产型创新往往得不偿失,远不如造假、投机、欺诈稳赢不赔。最后,鼓励创新的潜台词,就是要减少制约,主要就是减少监管。鼓励企业不择手段谋求利润的同时,不断削减监管手段,能不出问题吗?出了问题不说是企业为了利润挖门盗洞,而说是政府不够民主,监管不利,这不是混蛋逻辑吗?纯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运转,必然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或者长期萧条。五点结合起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垄断金融大资本控制全球经济的时代,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型创新未必得到支持,金融投机往往盛行。
工业化时代,全球经济已经融合为一个完整的金字塔。塔尖国家可以向塔基国家要求利润,转移风险。在自由交易之中,塔尖和塔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金字塔中地位的,说到底,是其工业水平。有独立自主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就有强大的国防和经济实力,就有能力改变对其不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制定对其有利的游戏规则。由被剥削、被压榨的塔基,变成压榨其它国家的塔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反过来,没有一定工业实力的国家,如果冒冒失失直接进入全球经济循环,结果必然被整合为塔基,不断向塔尖贡献利润,承接损失,最终难以翻身。
历史上看,英国长期处于金字塔顶层,所以一直要求其它各国开放市场自由贸易。英国工业先进,英国便掌握对华贸易的主动权。中国市场自给自足,不需要英国的商品,英国的商人就向中国走私鸦片。中国禁烟,英国就利用船坚炮利打进来了。美国建国初期,本国工业远远落后于英国,相比进口的物美价廉的英国商品,美国制造的商品质次价高。为此,美国长期实行高关税政策以保护本国工业,直到本国工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罗斯福时代,才放开市场,并且要求其它国家自由贸易。拿破仑时代英法之间的战争从经济角度看,也是为了争夺欧洲的大陆的市场和原料。说到底,谁都想当塔尖获得别国进贡,谁都不愿意当塔基向别国进贡。能用商品征服的时候,就用商品征服,不能用商品征服的时候,就派军队上。所谓自由贸易皆大欢喜,那是臆想,是占据塔尖的人编出来骗被整合成塔基的人的鬼话,切不可当真。
从1840年开始,中国的经济便越来越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距离越拉越大。在廉价的舶来品的冲击下,国产商品很快就失去销路。由于外来商品可以随便进入中国市场,所以中国民族工业难以起步。一战期间,列强忙于冲突,本国工业大量转型军需生产,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的喘息,随着一战结束,中国民族工业的萌芽再次被挤垮。中国变成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工业停滞不前,沿海地区有限的工业只是为了满足出口原料提供必需的所需基础性产业服务,内陆有限的兵工厂则是为了简单维修仿制军火。由于没有健全的工业基础,根本谈不上自制军火。
有些人可能会说,既然世界经济大融合,进口货物美价廉,那么直接买进口货好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或者“租不如买,买不如造”的争论早已有之。许多人还举出了美国去工业化,大量购买中国制造的例子。对强者来说,造也好,买也好,租也好,关键是那种更合算。对弱者来说,买也好,租也好,关键是自己的上升空间是越来越开阔,还是越来越封闭。如果因为一时合算,放弃了本国的上升空间,那就太短视了。
许多时候,买来的东西相比本国的确实物美价廉。但是,对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如果一直购买外国的商品,本国工业永远也没有造出类似产品的能力。随着两国工业水平不断拉大,一旦两国工业水平相差悬殊,对方卖不卖,以什么价格卖,就不是买家能说了算的了。当然,对于工业水平发达的国家来说,本国工业水平远远高于对方,对方能生产的商品自己完全能生产,预期自己生产低端产品,不如集中生产高端产品,然后大量进口廉价的低端产品。对方不卖或者卖价过高,就可以自己造,工业水平低的国家完全没有能力要挟工业水平高的国家。当然,工业水平落后国家买进工业水平先进国家的工业产品,自己仿制是另一回事。总之,自己生产的潜力一定要有。有这种潜力,造或者卖,都是比较灵活的。没有这种潜力,则必然受制于人。
那些以美国去工业化为例子,试图说明全世界大同,中国没有必要付出代价发展本国工业的人,忽视了在美国的势力范围内,相比自己生产,美国可以更廉价地搞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其它国家显然没有这样的实力。也忽视了美国长期以来对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国家实行高科技封锁(或者说技术禁运),始终牢牢控制高端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军火制造。
不仅如此,融入世界经济的国家,其经济结构必然受全球原料和市场的影响。简单的说,就是受强国的影响,本国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始终被强国压制。那些被整合为美国的下家的国家,经济结构受制于人,其发展上限,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下限。也就是说,塔尖国家不要什么产业,塔基国家才可能发展什么产业。
所以,这些国家很难有系统的本国工业,也经不起风吹草动,一旦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不再,也就触碰到玻璃天花板,难以继续发展。台湾、韩国经济放缓,其实都是这个原因。这些国家或地区只能把低端产业再次转移到劳动力更廉价的国家,当个包工头,榨取当地劳动者。中国大陆这么大,显然不能用这种方式养活自己。
二战以后,大英帝国崩溃,美国接班,变直接殖民为经济殖民,非洲、中东、南亚、东南亚,许多国家和中国几乎同步独立。拉美各国,独立更早。这些国家,因为充分开放市场,无原则利用外资,始终处于世界金字塔的底层。这些国家无原则对外开放一方面是因为领导层往往是亲西方的精英买办集团,一方面也是因为迫不得已,国家太小,不能充分实现工业分工,难以形成完整的经济循环。相比之下,中国经过解放战争,成为统一的大国,有能力实现完整的经济循环,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羡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应该把眼界放宽一些,不要只看到塔尖,也应该看到塔基,更应该看到塔尖的富足和塔基的贫困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中东产油国虽然有钱,但是注定无法完成工业化。一旦这些国家的石油采光了,这些国家还能怎样呢?当年的沙特的收入主要来自去麦加朝圣的香客,日后石油采光了,沙特准备再次回到从前吗?有人可能会说,沙特拥有大量金融资产,这些资产包括股票证券,沙特完全可以靠吃利息、剪息票过日子。沙特是小国,可以这样过,中国是大国,没有自己的工业基础也靠吃利息过日子吗?如果中美翻脸,美国冻结中国在海外的金融资产呢?再说,如果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把债券和股票作废呢?公司破产,债券和股票作废这不是很常见的事情吗?须知这种做法,美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30年,用过多次。最近在次贷危机之中,许多欧洲银行因此损失惨重。
对外开放经济,就有受制于人的风险。经济打击在前文之中已经谈过,在此不再赘言。此外,许多经济援助,往往包含政治条款,在外交的部分会着重分析。手背向下,就要低三下四,就不能抬起头来做人。这是常识。国家之间也是如此。
实际上,任何一个列强,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工业化的中国。中国一旦有了独立自主的工业基础,有了自己的军工体系,就不会那么听话了,也不好用贸易剪刀差剥削中国了。不仅如此,中国还可能山寨反超,威胁他们在世界金字塔尖的席位。二战和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曾经给了蒋介石大量的物资援助,不但有军用的还有民用的,比如美国洋面,美国奶粉和鱼肝油。但是美国给蒋介石工业基础了吗?没有。美、蒋关系好归好,但是美国在涉及自身根本利益的方面,清醒得很。甭说夫妻关系,就是儿子、孙子关系,都没用。
如果要加入世界经济循环,必须以较高的水平加入,即使不能像美国那样成为塔尖以后再加入,至少要处于相对不太差的水平,这样技能利用廉价境外投资和全球资源,也能山寨其它国家的技术,还要有与其它列强翻脸的资本——这种资本既包括军事的,也包括经济的。否则,冒冒失失闯入世界经济循环,一旦被整合成世界金字塔的塔基,就会成为坟墓前驮石碑的乌龟,永远难以翻身。
中国经历经济殖民地的时间太长,教训刻骨铭心。所以,读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就会知道毛泽东并不拒绝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和资金。但是有条件——锦上添花促进发展可以,牺牲发展潜力不行,受制于人不行,控制命脉不行,附加政治条款更不行!建国初期,中国工业一穷二白,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显然不具备和外国平等交往的条件。只能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事实上,这也是列强都走过的路。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