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中原风(南街人讲的故事)》——一枝迎着朝阳初绽的带着露珠的奇花。这枝花,清新馥郁,生机盎然!奇花岂能独赏?!所以我要把它推荐给广大读者。古往今来,乐意为诗文写序者不多,写序不仅费时费神,而且还要对读者负道义上的责任。序言必须恰如其分地评价作品,不能通篇皆溢美之词。否则,读后感到失望的读者,在埋怨的同时,必将兼及帮助糊弄读者的序言。我之所以乐为本书作序,是因为我确信:我推荐的这本书,虽不是精雕细琢而成的艺术珍品,但确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璞玉;虽不是名家大腕的名篇佳构,但确是一本思想性强、雅俗共赏的读物,在各类思想交锋激烈的今日,不失为一种去污力极强的“私心杂念清洗剂!”
被誉为“豫南一枝花”的临颍县南街村,近年来村办企业的飞速发展,引来了络绎不绝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访者;南街党总支坚持以毛泽东思想育人,两个文明一齐抓,用政治统帅生产的做法,更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瞩目;专家、学者、记者、作家、企业家、教育家纷纷前来访问探究。报章杂志所载有关南街总支书记王宏斌和南街致富之路的材料,已勾勒出了南街发展的大致轨迹而已。要想进一步了解南街的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了解南街人,进而找出南街发展迅速的奥秘,我建议读者很有必要读读这本书。
书中故事的主人翁都是普普通通的南街村民、职工,故事所描述的也是些普普通通的事。但是,读者透过这些人和事,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南街人的精神风貌、高尚品质和南街村的文明村风。南街人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人。南街村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闯出来的村。他们爱国、爱党、爱集体、爱共产主义;他们胸怀全局,开拓进取,讲究奉献,乐于助人;他们正在为创建共产主义小社区而兢兢业业地劳动着,探索着,前进着!具有远见卓识的党组织,率领勤劳、文明的群众,乘改革开放的东风,牢牢掌握党的十四大和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形成了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从而创出令人赞叹的业绩——这就是南街崛起的奥秘!
南街村采用群众讲故事、写故事的方式,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这是农村思想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好方法,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故事由群众写、群众讲,群众就感到亲切;故事讲的是普通人、普通事,群众就觉得易学。在大讲大写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群众文明程度的提高、先进人物的辈出;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具有万马奔腾的生产大潮!
在这里,我还愿意指出白壁之微瑕,那就是故事的艺术性还比较稚嫩,特别是情节的安排还缺乏足够的跌宕起伏,因而削弱了作品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但是,故事的内容确实是生活的真实,绝无“任意拔高、无中生有”的不实之笔!这种生活的真实,如能经过艺术加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进而升华为艺术的真实,那就更上一层楼了!
希望南街村的故事继续讲下去,写下去,选下去。盼望早日看到故事的二集、三集……
谭 英
一九九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谭英系中共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南街村概况
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东临京珠高速公路。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848户,3180口人,1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南街村依靠当地粮食资源,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大搞粮食深加工,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组建了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1991年率先摘取河南省“亿元村”桂冠,而后年产值突破16亿元。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南街村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增强集体经济的实力,南街村提出“二次创业”,本着“巩固老产业、丰富新产品、开发新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着力兴建食品、农业生态旅游、医药、电器、钢铁五大工业园区,并聘请专家、博士等高级人才管理企业。南街村发展潜力大、前景好。 由于集体实力的发展壮大,职工村民的福利待遇日益增加,免费享受20多项福利待遇,生活、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无后顾之忧,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南街村大办公益事业,相继建起了诸多公益设施。街道宽阔平坦,道旁绿树成荫,路灯彩灯交相辉映,厂房住宅鳞次栉比。成立了艺术团、军乐队、盘鼓队、门球队,建起了文化园、图书室、卫生所、康寿乐园等。同时,大办教育事业,投巨资新建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幼儿园、中小学和高中,还办起了报社、广播站和电视台,更好地对学校学生和企业职工进行教育。 南街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先进文化教育人,以雷锋精神鼓舞人,以革命歌曲激励人,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强化了职工村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昂扬向上的集体主义氛围。全村党员干部、职工村民发扬“二百五”的“傻子”精神,坚持“外圆内方”的治村方略,人人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党务、村政、企管、教育、民兵、治安、工会、共青、妇联、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均受到了党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村风正、民风好、党风廉,社会治安秩序井然,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全国优秀乡镇企业”等诸多殊荣。朱镕基、乔石、李岚清、曾庆红、李长春、罗干、刘云山、曹刚川等20多位党政军领导同志和170多位将军,分别都到过南街村视察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朝日新闻》、美国之音等众多国内外新闻媒体对南街村作了大量报道;美、英、法、德、日等20多个国家的数十家新闻单位也都到南街村作过实地采访。 南街村现在每年接纳40多万游客。对于南街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人们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南街人正以豪迈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征程上奋进。 |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