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南街村的话题又提了出来。看了攻击南街村的文字,总的感觉是没有抓住南街村的要害。南街村的要害在哪里,就在他们“重新走上集体化道路”。你攻击他贷款有什么用,现在是谁有本事谁就能贷到款,本事越大,贷的款越多。你说它贷款多不是在称赞它了?你攻击它雇用多少多少外来工也没有用,现在是雇用的外来工越多贡献越大。你说它雇了多少多少人,岂不是在表扬它了。要攻南街村就要攻他们的要害,攻他们的“重新走上集体化道路”。
南街村“重新走上集体化道路”,不是大于说的,是《南方都市报》在《南街村:红色亿元村神话破灭》中说的。(看,大于就喜欢用不同观点的材料。)摘录如下:
重新走上集体化道路
1977年12月,26岁的王宏斌当上了南街村党支部总书记。当时,他还叫王洪彬,参 加工作时的第一学历是初小(相当于小学三年级)。
南街村,地处豫中平原中部,隶属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因位于县城的南部 而得名。有常住人口848户共3180多人。村民每人约7分土地,耕地近1000亩,土地 面积1.78平方公里。
因地靠县城,南街村民多是亦农亦商。王宏斌当年放弃了父亲给他争取到城里的工 人指标,毅然回到农村当上了农民,19岁被选为南街村一队生产队长。
1980年,南街村干了一件大事。村集体办起了一个面粉厂和一个砖厂。这是在王宏 斌的带领下,南街村走向致富的第一步。
为了筹集建厂的款项,村干部们主动借款交给集体,王宏斌甚至变卖家产,直到“家里已没一件值钱的东西了”。在为了集体拼命的干劲下,一座日产20吨的面粉厂在南街村建成。为了建立砖厂,王宏斌想出了“指山卖磨”的点子———他们先卖 掉还没有烧出的砖,用这“卖砖”的钱再建砖窑。在地处省级贫困县的农村,南街 村当年创造了一个令人艳羡的数字:40万元。这是两个村办企业的工业产值。
1981年,推行了20余年的人民公社在中国土崩瓦解,南街村的村民们顺从了历史潮 流,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制度。然而,由于亦农亦商传统的影响,土地对村民的意义不是特别大。“村民们在县城做小买卖赚来的钱,甚至比务农还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刘倩说,南街村承包到户的土地,因此大量荒芜。
村办的面粉厂和砖厂,也承包给了个人;然而,承包出去的面粉厂和砖厂让承包者 发了财,他们却因经常不发工资、不上缴利润而引起众怒。村民们开始咒骂领导无能。面对这种境况,以王宏斌为首的领导班子决心改变现状。1984年,南街村党支部决定收回面粉厂和砖厂,继续由集体承包;面对大量闲置荒芜的土地,村领导又做出决定:将耕地逐步回收,进行集体经营。------
为什么说这个是南街村的要害呢?因为南街村后面所有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就如小岗村所有的故事都是从“按手印”开始的一样。不把这个“重新走上集体化道路”批到批臭,南街村就是垮了台也会虎死不倒威,以后还会借尸还魂东山再起。
怎么批呢?人家事实摆在那里不好办,就可以发挥想象。想象如果南街村不“重新走上集体化道路”,那么王宏斌就有可能成为王石了,南街村的村民都可以给他打工了,那样南街村就可以变成天堂了,所以南街村“重新走上集体化道路”影响了南街村的发展,耽误了几十年什么什么的。还可以说,如果南街村不“重新走上集体化道路”,至少可以不剥削外来工,搞得再不好,也可以像小岗村一样,把土地租给人家美国公司,可以剥削美国人了。如果没有这种想象力,那就麻烦一点,就要到全国去找一找,找出一个不走集体化道路,现在比南街村的社会主义道路还要走得好的。如果找不到,那就只好哑巴吃黄连干瞪眼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