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现在已经进入八月中旬,全国各地高校开学在即,不少大一新生已经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期待整装待发,不过每到这个时候,数千块钱的学费,也成为部分贫困学生的家庭一笔难以筹措的“巨款”。
由于高校学费的不断攀升势必给学生增加负担,2007年,教育部曾要求高校学费五年内不得上涨。然而随着“限涨令”到期,各地高校接连传来学费上涨的消息。有媒体指出,高校的扎堆涨价属于“报复性上涨”。
面对突然上涨的学费,不少学生和家长表示难以接受。有媒体调查显示,76.1%的受访者明确反对高校上调学费。还有人担心,学费上涨会增加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教育部曾于2007年要求高校学费五年内不得上涨。如今,五年期限已过,今年福建、宁夏、浙江、贵州等10多个地区的高校陆续传来涨学费的消息,被公众称为“报复性上涨”。
不少受访者直言:目前的学费已经较高,高学费的投入没有换得同等的教育和教学质量,高投入换来的只是低回报。山东淄博学生李莎莎所在的艺术专业今年学费上涨了接近两千元,她告诉记者,为了不增加家里负担,自己新学期计划勤工俭学,以负担上涨部分。
李莎莎:我觉得是有点多,因为像我们学校,那种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是比较多,如果再上调学费,我觉得家里挺吃力的。
社会上也在担心:费用上涨会不会重新造成部分贫困生上不起学?据了解,目前全国已制定了一整套“奖、贷、助、勤、补”的资助政策措施,今年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还从往年的每人每年6000元提升至8000元。同时,各地也拿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有学生家长也表示,学费上涨固然增加了家庭开支,但更期望涨学费的同时教学水平也有相应提升,这钱花的才值。
学生:如果非要涨,也没办法,为了孩子前程,家里也全力以赴。
虽然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明确反对学费涨价,不过在不少地方,高校学费上涨已成定局。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各地高校集体上调学费?涨价的学校给出了哪些理由?
早在去年,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体育学院都曾大幅提高学费标准,涨幅高达50%。而今年年初,宁夏通过举行价格听证会对所属高校订立了学费新标准,其中文史类学生每人每学年由2600元调整到4200元,理工农类由2800元调整到4600元,医学类由3000元调整到5500元,涨幅均超过50%。
为何力度如此之大?宁夏当地某高校负责人董毅用一组数据表态:
董毅:财政每年这样22%的增幅也不能满足现在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就需要集各方的力量来进行教育投入。我们有一组数字,四所高校总的收入里面财政拨款就达到80%。
对普通高校而言,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生学费和政府的生均拨款。而宁夏地区的学费从2000年以来一直没有调整,价格也位居全国最低之列,但教育培养成本却逐年提高,生均涨幅达34.17%。宁夏自治区物价局收费管理处处长赵文泓说:
赵文泓:按国家发改委规定,高校标准可以达到25%,但目前我们学费标准占生均培养成本非常低,只占到13%—15%这个样子,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调整。
如果说,宁夏上调学费是由于价格太低,那么其他各地也在积极上调学费,原因何在?山东省政府参事、山东建筑大学教授邓相超分析说:当前各高校还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债,新校区建设、图书馆扩容以及设备仪器更新都需要大量投资,在地方院校财政拨款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部分院校学费上涨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邓相超:山东省省属高校比部属高校,比如说建筑大学划拨的经费可能只有山东大学的50%多一点。去年调研了几所高校,一个学生办学成本分摊到身上,大约是一万三左右,就现在地方学校来说,按学生缴的学费加上地方政府的拨款,确确实实是非常紧张的。
教育成本逐年提高、财政拨款相对不足,高校给出的涨价理由听起来十分正当。不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此前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指出,目前国内对于学生人均教育成本的计算方法可能并不准确。
熊丙奇:有的成本是不应该发生的。比如学校里面的行政人员很多,行政机构庞杂,导致行政开支很大。再一个就是,现在很多学校都以科学研究为重要办学功能,很多教授在人才培养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多,甚至有的人就是一心只做科研,根本不做学术性研究,花在这些教授身上的费用是不是也不应该是平均成本。还有,现在有的学校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铺张浪费的问题,算在学生头上显然也不合理。
熊丙奇指出,要想计算出高校学费的合理涨幅,就必须正确核算学生人均培养成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高鸿源则建议,对于高校学费如何调整,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更加明确的标准。
高鸿源:这类事情行政部门征求意见,拿出具体数据来;像油气涨价这样的,拿出一个合理的公式。及时调整。在几年之内,按着这个基本公式带进去;还需要有一个尺度,让政府和公众共同审计。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