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公报:说话、办事、做事与立场
苏 杜
2007-7-25
如果早几天,这个题目就不容易让人看懂,今天就不同了,常上网或常看《南方都市报》的人,一看就会明白:这是冲着茅于轼先生来的。此言不差。而且,这还是在觉得对茅文《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有些批评有点言不及的的基础上,笔者又想了一想,才不惮重复,再次冲着茅先生来的。
首先,我以为有必要将茅文中“说话、办事、做事”的准确意思厘清,否则,你即便是想冲着茅先生来,也冲不准。一般说来,“说话”与“办事”的意思差不多,前者不过多了点“理”性,后者不过多了点“感”性。“这老领导常为部下说话”,“那老领导很为部下办事”,便是大致相当的赞语,区别不大的。但若以此便认为“说话”即“办事”,“办事”即“做事”,那就大相径庭了。茅先生说,“至于做事,为富人做事是有酬劳的,所以大多数人愿意为富人做事”,这话是不错的,基本上说明了“做事”的要义。“说话”与“办事”,如果茅先生不十分讨厌的话,大致可用“服务”一词来概括,而“做事”呢,久而久之了,便常与“混事”搭界了。
茅先生是足以影响国策的大经济学家,学识渊博,批评他的文章还从解词开始,不是太小觑他了吗?不,这不是小觑他,而正是正视他。非如此,你便无法弄明白茅先生何以一会儿将本来毫无二致的“说话”与“办事”相分立,一会儿又将本来毫无一致的“办事”与“做事”相混同。这其中的和谐决窍并不深奥。你看他一会儿“说话”,一会儿“办事”,一会儿“做事”的,不过是耍了一个小小的障眼法,他那“为什么人的问题”,却总是挂帅领纲的。“说话”也行,“办事”也可以,掺和一下“做事”也无妨,但“为富人”还是“为穷人”,茅先生却从来没在一处含糊过。茅先生开宗明义就刺了“立场”一枪,不无讥讽地说,“我国是一个特别讲究立场的国家。立场错了一切都错”,不必怀疑,茅先生是反对“讲究立场”的,但他的“为了穷人”以“保护富人”在先,“为穷人办事”以“为富人说话”为先,或者说“保护富人”必声明“为了穷人”,称“为富人说话”定标榜“为穷人办事”,却正是他一以贯之的立场,此立场不仅穷其讲究,而且颇为坚定不移。茅先生对“我国是一个特别讲究立场的国家”是特别反感或者说是反对的了,然而,“我国”之所以“特别讲究立场”,除了“仇富” “这一传统几千年没变,并集中反映在解放之后到‘文革’结束这段时期”之外,还因为“在转型时期”,还有茅先生一样的,自己“特别讲究立场”却反对别人讲究立场的,也“不乏其人”的缘故。
“讲究立场”,这是茅先生所反对的,但他只是反对别人讲究,自己拿来讲究,却讲究得特别惬意。茅先生自己“为富人说话”可以是“为穷人办事”,但他就没有从“为穷人说话的不乏其人”中,发现过“为穷人说话”而“为富人办事”的人。相反,他倒是从中看出了“的确有一批人准备打倒富人”。能看出这样“一批人”来,证明自己对“国内外反对改革的敌对势力”的清醒,没有坚定的立场行吗?茅先生还对现在许多人批评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政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这是他们“是不明白当时的背景”而发生的错误。批评乃至彻底否定一项政策,能“明白当时的背景”自然非常之好,但是能“明白眼下的现实”可能更要紧。茅先生批评“几千年的仇富传统”,特别是批评“解放之后到文革结束的集中反映”,就没有怎么要求弄“明白当时的背景”,而是专拿“中国开放三十年”来做比照的。茅先生在批评上的这种“双轨制”,也是“特别讲究立场”的结果。 “我国是一个特别讲究立场的国家”,真是讲究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连茅先生自己,一不小心,也落进了讲究立场的窠臼,简直是该死!
茅先生还说,他也是赞成为穷人说话的,他们的权利也需要保护。但是他“反对为了讨好舆论,哗众取宠,说的话最终对穷人不利。比如鼓动穷人反对富人,宣传富人有罪,宣称穷人和富人势不两立,制造剥夺富人的理论。还有许多表面上帮助穷人,其后果损害穷人的似是而非的政策,如要求小额贷款低利息,要求大学降低学费,制造富人搭穷人便车的政策,让穷人上当受骗。”这话说得真是不错。但是怎样才算是不“讨好舆论”,不“哗众取宠”,不“宣传富人有罪”,不“制造剥夺富人的理论”呢?这只有茅先生自己才能为“为穷人说话的不乏其人”们做出示范。幸好,《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这篇名文里,就有茅先生“为富人说话”而没有“讨好舆论,哗众取宠”,“宣传穷人和富人势不两立”的内容,我们不妨改变一下人称,依样画葫芦,得出一个茅式“为穷人说话”的样本来,让茅先生也肯定一下“为穷人说话,为富人办事”的功效。茅先生的原文在前,所画葫芦在后:
“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里,一个人变富了就可能有种种麻烦随之而来。如果我们问一问任何一位企业家,当企业家容易吗?他们要交纳各式各样的苛捐杂税,要对付不讲理的官员,给他们上贡,请吃饭,陪娱乐,说好话,低三下四地做人。中国的企业家是全世界最难当的,风险最大的,负担最重的。在执业中稍有闪失,比如得罪了某位高官,没有协调好“黑社会”的关系,立刻灾难临头,多年的努力马上付诸东流,在一个政策多变、朝不保夕的环境中,战战兢兢做事。”
“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里,一个人老穷着就可能有种种方便随之而来。如果我们问一问任何一位农民工,当农民工困难吗?他们会说,他们不必交纳各式各样的苛捐杂税,无须对付不讲理的官员,也不必给他们上贡,请吃饭,陪娱乐,说好话,低三下四地做人。中国的农民工是全世界最好当的,风险最小的,负担最轻的。在从业中从无闪失,总是获福于众高官,与‘黑社会’和谐相处,常常双喜临门,多年的期待无不心想事成,在一个对穷人政策二十多年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天天过着好日子。”
茅先生的名文显然是“为穷人办了事”了,不知道这篇习作的“为穷人说话”是不是也“为富人办了事”?但至少,按照茅先生的要求,幸福的农民工看了这篇习作,是不会“上当受骗”的;痛苦的企业家看了这篇习作,也不会认为“的确有一批人准备打倒富人”了。“富人”“穷人”轻而易举地就和谐相处了,茅先生又是壮胆,又是要勇敢,其实是不必要的,徒长了“讲究立场”的威风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