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
北京报道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亚洲开发银行(ADB)一项新研究显示,10年来,亚洲地区的收入分配越来越向有利于富人的方向倾斜,而中国与尼泊尔也已经成为贫富差距最大的两个国家。
研究发现,中国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在亚洲最高,最富有20%人口的花销相比于最贫穷20%人口也增长最快。基尼系数是衡量相对收入不均的一个标准。
这充分证实,相比于早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亚洲此轮高速增长正在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在日本、韩国和台湾等早先发展起来的地方,收入分配反而要平均得多。
此项研究包括了22个发展中国家,分布在从中亚到东南亚的地区。以基尼系数衡量,在这22个国家里,大多数国家的分配不均问题在过去十年中都有所加剧。
反映实际收入差距的绝对不均几乎在每个国家都有所加剧,包括马来西亚——尽管在这项研究涵盖的时间跨度内,该国的基尼系数出现了下降。
亚洲各国贫富差距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艾弗兹•阿里(Ifzal Ali)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倒并不是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而是说富人富裕的速度要比穷人更快。”
阿里博士表示,分配不均的加剧可能会在一些国家导致更大的社会冲突,“从街头示威到暴力内战”,都有可能。
他指出:“尼泊尔日益加剧的分配不均与某些省份发生的冲突有直接联系。”
如果以相对收入之外的标准衡量,如教育、健康和土地所有权等,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情况则要糟糕得多。
这两个国家的基尼系数都不高,但以健康和土地使用等标准衡量时,它们都表现出很严重的不均问题。
阿里博士表示,印度在婴儿死亡率、儿童营养状况和小学入学率方面的评级“更低了,如今比孟加拉国的情况还要糟。”
他指出:“那些没有严重收入不均问题的国家,可能存在着严重的非收入不均问题。”
中国异乎寻常的高速经济增长意味着,即便其收入分配比印度更为不均,但中国最贫穷人口的消费能力也要比邻国印度大得多。
他表示:“中国的高增速已经渗透到最底层,让最底层五分之一的人口比大多数国家的同类人群更富有。”
这份报告并未指出亚洲各国分配不均问题加剧的原因,但表示,在不同地区、行业和家庭,不均等问题的出现有不同的原因。
尽管这份报告给出了一些缓解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但同时也承认,全球化的力量意味着某些不均等问题也许不可避免。全球化有利于与世界贸易紧密相连的沿海城市和受过教育的能说英语的人群。
例如,印度繁荣发展的IT和外包业给从业人员提供了相对较高的收入,但是这种机会只能提供给一部分印度员工。
亚行高级经济学家热娜•哈桑(Rana Hasan)指出:“除非你受过良好的教育,又会说英语,不然就会被排除在这个行业之外。”
报告强调,亚洲需要制度透明、“积极开明的”政府,以处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贫穷人群获取资本的渠道等问题。
报告称:“对再分配政策的需求永远不会消失,尤其是,如果日益加剧的分配不均将成为发展中的亚洲未来二三十年的持久特征的话,就更加需要再分配政策。”
“不均等加剧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明显而切近的危险。”
译者/徐柳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