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北
最近,有关温家宝要求严查哄抬物价行为的报道说: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在北京市农产品市场考察时强调,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关系全局。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加强领导,做好主要食品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
存在合谋涨价哄抬价格现象
8时45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肉类交易大厅,详细询问猪肉购销各个环节的交易和价格情况。10时许,温家宝来到西城区木樨地万发恒顺菜市场,对市场管理人员说,价格按市场规律形成,但绝不允许哄抬物价。
在考察中,温家宝指出,近两个月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了明显上涨。带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是粮食、猪肉等农副产品,但也确实存在着少数经营者趁机合谋涨价、哄抬价格等现象。
严查捏造散布涨价信息行为
温家宝强调,对于当前某些产品出现供求紧张引起价格上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些问题正在得到缓解。各地各部门要增强市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保证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秋粮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认真落实粮食直接补贴等政策,抓好受灾地区的生产恢复工作,力争秋粮取得好收成。认真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促进生猪生产的尽快恢复。
二是保障市场供应。有关部门要加强产销区的衔接,搞好运输,保证基本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确保市场稳定。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执法。各级人民政府要立即组织开展食品价格专项检查,严厉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借机哄抬价格等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四是切实安排好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安排好助学金、奖学金发放工作和对困难学生的补助,保证学校副食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国家财政安排资金,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补助标准。各地也要根据价格上涨的情况,通过及时提高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妥善解决困难群体因副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实际困难。”
正好前一阵中央台的一个节目中,国家统计局长解释说为什么房价不计入CPI是国际惯例,讲了那么多理论,一会又是局长,一会又是经济学家,反正普通老百姓也是搞不明白的,但是,有一样老百姓却是明白的而且切实感受到了的,就是物价飞涨。根据公布的数据,6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4%,据按照国际惯例来说也说是很高的了,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6%,其中粮食上涨***%,蛋上涨27.9%,肉禽及其他制品上涨20.7%,。这还是统计数据,而实实在在的是猪肉上涨远远高于虚幻的统计数据的,房价就不说了。这里我们不难理解房价不计入CPI指数的原因,总理将房价排斥在物价之外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在这里也不想讨论我们国家的CPI和国际的CPI就是是些什么东西,我们只觉得由于房价的上涨,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无可避免地正在一点点的贬值,很简单的道理,房价上涨并非开发商付出了比以前更多的劳动,而是由于其垄断所形成的垄断利润,这是马克思早就阐明的真理。而近几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加速房价上涨,甚至今年上半年深圳的房价上涨了50%,这不是天大的玩笑是什么?
好象那位统计局长大人,也还是什么经济学家的学者型官员还解释说住房不是日常消费品,所以不计入国家的CPI指数,似乎涨多少都不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的。如果我们的住房条件和水平都跟国际接轨的话,房价计不计入国家的CPI指数都没有关系,问题是我们的住房现在要靠老百姓自己解决,除了少部分人以外。所以,这就跟老百姓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局长应该是有住房住,也许早就跟国际接轨了,但是,普通老百姓要承担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还要忍受什么都涨价的艰难,即使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买得起房,那他至少要租房居住啊,房价涨了,租金也会水涨船高,那他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呢?所以说住房不仅是日常消费品,而且还是生活必须品,总不至于大家都住街上嘛。用在住房方面的消费增加,总会抑制其他方面的生活开支,这应该是经济学家们应该懂得的道理吧?这几天也陆续传来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大学而自杀的消息,不知道局长大人读了有什么感想?局长看来是理解不到或者是不愿意理解老百姓的难处的,所以也只好昧着经济学家的良心在那里自欺欺人。
作为经济学家就应该研究,为什么价格越涨而买房的人却更多呢?房屋价格平稳却购买的欲望却不强?这不是跟所谓供需理论唱反调么?还是中国特色的供需理论?作为经济学家就还应该研究,价格越涨而买房的人是些什么人?是实际需求者还是投机者?那么这些人所共同组成的房地产市场还是正常的市场么?作为统计局长大人也许不会没有全社会个阶层人民收入的确切数据吧,那么,既是经济学家又是统计局长应该不难分析出谁、那些群体能够买得起住房而那些人又买不起住房?买得起和买不起住房之间的比例是多少?
房屋的供给应该是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而实际上却远远大于需求的,你没有看到房市繁荣的背后每年还存在大量的闲置房么?这是因为大多数老百姓是买不起房的,但是我们的统计局长只告诉你我们的平均收入,却不告诉你我们的贫富差距世界领先,前一阵各大报纸和网站都发布了一条消息,据说是全球咨询公司巨擎的波士顿咨询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我国0.4%的家庭(约150万户)拥有70%的国民财富。难怪有的城市市长用月平均收入买一平方米(平均房价)的房子来证明房市没有泡沫,没有超出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暗示房价还会涨、还要涨才是正常现象。当0.4%的家庭把70%的国民财富都拿去以后,即使是按99.6%的社会群体来平均分配剩下的30%的财富,那么,如果按这个比例来计算,当一个地区的人平收入为10000万,那么绝大多数人的平均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如果再考虑收入中存在城市与城市、城市内部以及城乡差距,收入分化现象将十分严重。这当中计算当然有问题,我们不知道有关国民收入的相关数据,就无法确切了解国民收入的真相。
应该说,房价疯狂上涨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因为它侵占了别人的劳动果实,导致社会分配不公,也必然会引起其他行业的反应,这就是物价普遍上涨。
这样简单的道理,那些精英中的精英还不会明白?
所以总理指出带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是粮食、猪肉等农副产品的原因,并且动用大量的行政资源、采取什么措施完全是舍本逐末。
[补记]刚好,国家统计局网站10日发布2007年上半年(1月—6月)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调查表,上海以人均上半年总收入13501元在全国排名第一,北京紧随其后,人均上半年总收入为12587元。调查表显示,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上半年人均总收入均超过5000元。上海人均收入高过排名最后一位的地区8000多元。排名前十位的除了重庆、湖南外,其余均为东部沿海城市和偏东部城市。
上半年人均收入前10名地区
排名 地区 人均收入
1 上海 13501元
2 北京 12587元
3 浙江 12214元
4 广东 10705元
5 江苏 9239元
6 福建 8919元
7 天津 8428元
8 山东 7924元
9 湖南 7376元
10 重庆 6937元
按照这个收入水平,重庆要3-4个月的收入才能买一平方米的房子,而北京上海等地方要花半年的收入来买一平方米的房子。
2007.8.12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