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跨经济的最后一跟稻草——紧缩货币
长久以来,许多人一直认为通货膨胀才是经济萧条的罪魁祸首,往往忽略了通货紧缩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之前),几乎每年都会有轻微的通货膨胀,以此拉动经济持续向前,只有适当多的货币才能刺激投资和消费。当然,如果货币是以一种比较公平的方式分配,即使较大的通货膨胀也能被吸收,只要央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减少货币发行量,那么一切都将归于平稳 。
要想度过经济危机最好的方式,当然是财富的较公平分配,但是在目前的中国,这个极不现实,财富获取的不公平不公正,为经济危机埋下大当量的炸药。按照一般的市场经济规律,当通货膨胀出现的时候,央行应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但是千万不要忘了,目前的中国还并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一切一刀切的政策劈得都是普通老百姓。通货膨胀 ,获得资本最多的人是谁,依然是大企业。在工业刚刚兴起的时代,原材料没有强大的竞价优势,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资源把持着工业发展的命脉,具有强大的竞价能力,企业获得大量资本 ,首先流想原料供应商,而不是直接留入雇员手中。原料价格的上扬,又带动市场价格直接上涨。而企业获利并没有相应得增加很多,因此也无法短期内给员工增加工资。由于目前中国的资金流向又相当有自身特点,普通老百姓几十年的劳动成果被技术创新能力、吸收失业人员能力极弱的房材、医疗与教育等行业,造成其他制造业与消费性行业的投资与消费被大大削弱,进一步限制了其他从业人员的工资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限制了中小型私有企业的融资能力与创业热情,而中小型私有企业是吸纳社会失业人员的中坚力量,是培育内需一个强大的发动机。
因此,目前的中国,对国企、事业单位和大型私有企业以及医疗、房材等行业是通货膨胀,何况他们对中国银行利率的敏感性本来就不强,都是借银行的钱过日子。但是对中小型企业和普通老百姓则是通货紧缩,因为相对迅速上涨的物价和三座大山,他们的可支配支出显得更少了,而且很多人也是背负重债,但是他们不向那些国有企业可以的过且过,他们没有护身符,一旦资金断链,损失惨重。
从目前央行又是加息又是提高储备金,配合国家发行特别国债,一阵紧缩之风铺天盖地。不知道他们这是为了限制谁?中小企业本来就生存不易,许多为了周转资金,将员工的工资扣押多日,十天半个月是常有的事,银行利率提高,对他们来说,不则为雪上加霜,许多企业在银行袋不到钱,只能去地下钱庄,而地下钱庄对央行的政策相当敏感,你加息,我加得比你更多,浙江等沿海很多企业就这样被地下钱庄给压垮的。那些房奴、卡奴就更不用说了,尽管加的利息不多,但是心理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使得他们不得不再度压缩消费,以应对可能更加迅猛的物价上涨与银行加息。许多试图投资创业的人也被紧缩的货币政策给镇住,处于观望之中,而且对于持续攀高的通货膨胀放心不下。于是更多的钱涌入到股市与房市。
如果钱的涌入只是国内人民的正常流通,尤其是涌向股市,那么也许还处于可控的范围内,毕竟这些钱至少一部分还是要用来投资的,而且普通老百姓也获得了收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财富的合理分配。但是一旦涌入股市的钱包括了大量外资的恶意掠夺,那么后果如何,谁都想得到。
最恐怖的事情是资本流入到房市,莫名其妙地把房价炒成了天价,远远超出了合理供需的范畴,房市成为了资本的囤积地,这是对资本的亵渎,对市场经济的亵渎,这是ZF牵头的恶意抢钱的行为。紧缩货币政策,让普通老百姓与投资商,以及许多私企,心甘情愿地将钱投到房子上以求增值与保值,因为在中国,其他投资机会被进一步扼杀了。
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买房的人越加贫穷,投资房市的小投资商,很多被套牢,因为大家买不起,也陷入资本危机,唯一获利的就是那些大投资商,因为市场总体的通货膨胀让他们获利更加方便。中小型企业和创业精神被进一步扼杀,陷入低迷状态,失业率扩大,批量出来的大学生供大于求,市场价格稳步下跌,于是年轻人和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加,进入负债之圈,负债是一只向下滚动的雪球……
这个时候,房市会受到部分打击,尤其是城市边缘与外围的房子,价格迅速下降,投资商损失惨重,市中心的房子还要再涨一段时间,直到购买着感觉他们已经无利可图(羊毛出在羊身上,老百姓生活比较辛苦,赢利已经相对较难),大举抛售,然后,全国范围的房价一落千丈。但是普通老百姓还是买不起,可怜啊,因为他们更穷。
接下来,谁都没有投资欲望和购买能力,于是,我们终于跨入了“大萧条”。
总结:这一切的根本是什么?经济结构性失调导致资金流向盲目引起财富分配极端悬殊,失业率激增与收入锐减,最终扼杀市场。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