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这个时候,深圳盐田港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但现在,卡车司机、货场调度和港口工人都闲来无事,站在那里抽烟聊天。他们抱怨说,由于美国经济恶化,港口业务清淡,他们的收入下降三分之二。
这些人以前因跟美国关系密切而牛气哄哄,现在却感到非常懊恼。
36岁的李宏国(音)正在把一批手提包从工厂运到盐田港来。他说,去年他每天有一两单生意,现在,三四天有一单生意就不错了。
李说:“美国是全世界的老板,因此,如果它不景气,就会影响其它地方的每个人。”这一点在中国珠江三角洲看得最清楚,该地区大多数公司的唯一目标是为美国消费者生产产品。
中国股民像美国人一样密切注视着美国经济救援计划的命运。这项救援计划在星期一被美国众议院否决了。经济学家说,不管是好是坏,中国和美国就像连体双胎。两国经济互相依赖、互相影响。
City Ocean运输公司深圳办事处总经理安杰拉·郝说:“美国订单减少40%。目前,人人都在挣扎,看谁能最后生存下来。”
深圳交技公司销售部工作人员孙俊珊(音)说,她是在美国就是天堂的想法中长大的,一直认为那里的每个人都有好生活、享有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她说:“现在,我觉得中国———而不是美国———最好。”
美国经济问题动摇了许多中国人在改革开放30年里确立的信念的基础。曾一度被当做模式的美国制度现在似乎充满弱点。中国领导人说,他们的国家仍然可以向美国学习,从美国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28岁的熊明(音)在一家业务主要放在盐田港的运输公司上班,他就属于抱着美国资本主义信条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受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影响,熊明从事跟美国业务关系密切的职业。他6年前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在中远集团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由于英语水平高,他干得很出色,很快被以前的一位同事推荐到另一家公司担任经理。这家公司也是向美国长滩港和奥克兰港运送货物的。
熊明曾风光一时。跟其他员工一样,他经常每月挣4400-5800美元提成。在一个平均年收入只有2000美元的国家,熊明可算有钱人。但如今,大多数工人只能挣750-1500美元。
如果美国经济再没有起色,他现在的老板很可能会解雇其在深圳的20名员工或者甚至关闭办事处。熊明说:“现在,我们还没有触底。我们看到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熊明说,如果他可以重来,他会选择在欧洲,或者在中东等地区新兴经济体,或者甚至在他一向认为很落后的中国公司工作。他说,美国的麻烦使他重新思考中国国营企业的优越性。
熊明说:“在美国,大公司的员工都随时会丢掉饭碗。但在中国,工作是稳定的,因为受到更多保护。”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