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收入分配是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
2009年06月20日 来源:华夏时报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军
如果外需在较长时期内继续萎缩,就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压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如果奥巴马推行的新监管计划并不能有效打击场外交易,美国经济的迟滞是否将继续加重,进而影响到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而对通胀的预期,是否会继续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并提高中国楼市价格?已经出台的开放民间投资20条是“反危机、反衰退”的充分必要条件,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应对准备?
表里冲突阻碍着
国家经济的生态复苏
很多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难以理解。自从去年底以来,为了刺激经济,银行已投出了6万多亿元的信贷资金,但物价消费指数和出厂品指数一直负增长,在很多人有通胀预期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却迟迟不动。与此同时,另外一些产品却按捺不住上涨的冲力,股票、房子、黄金、艺术品、奢侈品的价格一个劲地往上蹿。
很多人感觉经济有问题,但又找不出原因在哪里。其实,病根就在于我国统计部门的统计方法。看看财政部网站上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从国防、外交到教育医疗一共18项,但就是没有公务员工资一项。这么大的一个饭碗财政,居然不统计每年花了多少钱。全国一千多万政府人员,一年开支多少?
再来看国家统计局,每个季度都在报道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增幅,譬如今年前三个月,我国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为739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75元,同比增长13.4%。一看这数字,很好,很喜人,收入还是在上升。但国家统计局的城镇职工收入中并不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工资收入。这么大一批人的收入状况不包括在内,13.4%的增长可能失真。
那么,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自由职业者的收入状况到底怎样呢?
据我们调查,进入今年以来,许多中小企业关门倒闭,许多工商个体户在惨淡经营。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的关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调研报告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就是说,自去年美国金融风暴爆发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大批倒闭。那些没有倒闭的也是艰难维持,有的企业只有亏损没有盈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工资收入只有负增长,有的是大幅下降,有的已经半年没挣到钱了,许多人在靠积蓄过日子。不要说这一批人,银行系统最近对储户做的一个调查显示,今年以来储户收入平均下降了20%,由此导致储蓄减少,消费减少。
说到这里我们该明白了,在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收入下降或低增长的情况下,CPI和PPI不持续负增长才怪了。只有在企业效益大幅下降、进出口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我国财政收入前5个月才会出现较大的负增长。中国经济真实的状况到底怎么样,通过这几个数字还是能反映出来的。那些为今后是通胀还是通缩而争论不休的专家们,了解这一真实情况后,就会对中国经济下一步的走势做出靠谱一点的判断。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导致通缩持续
今年5月,我国物价消费指数CPI同比下降1.4%,PPI同比下降7.2%,发电量同比下降4%,销售采购物流指数MPI环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在1-5月发出近6万亿元巨量银行信贷之后,我国的物价消费指数始终呈负增长态势,仍然处在通缩状态,这种情况令很多人看不懂。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几种,第一,我国的分配机制有一个刚性的过滤网,财富漏斗漏不到下层。第二,经济数字统计有待改进,由此导致了认识误区。第三是收入分配严重失衡,占人口大多数的社会群体消费乏力。也就是说,CPI、PPI和财政收入负增长的原因,只能由占70%城镇人口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收入低增长或负增长这一原因来解释,只能由许多企业倒闭或效益下滑来解释,这说明我国经济仍处在低谷。
在收入分配拉开巨大差距的情况下,在这种收入分配结构下,中国就会出现货币大增、通缩仍然持续的状况。让我们再进一步看几个数字,来清醒地认识我国劳动群体的收入状况。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市场化程度提高、城市失业率上升、城乡劳动力流动加速,工资水平被全面压低。我国制造业职工报酬支出与经营盈余之比,1990年为1比3,2005年降至1比7.6。而世界多数国家这一比例在1比1到1比2之间。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工资收入在企业产值中的比例是多么微小。2005年仅有3%!
2005年,企业的经营盈余达到了报酬支出的7.6倍,这说明资本收入远远大于劳动收入。我们国家在工业发展中,资本的索取率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发生畸形才怪呢。
据央行最近发布的《2008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透露,广东东莞最低工资标准从1994年的350元/月提高到2008年的770元/月,15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不足5%。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1%,但在消费支出上,有近六成农民工每月必须消费500元以上。也就是说在扣除消费后,这些农民工每月收入所剩无几。
这么庞大的人口群体还在贫困线上,中国的经济增长怎么能正常启动?中国的物价消费指数怎么能上升?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冰火两重天
尽管实体经济面并未好转,尽管物价仍然处在通缩状态,中国内地股市却在一个月间从2200点上涨到2800点,中国香港恒指涨到19000点。中国房价也在上涨,久违两年的投机又来了,汽车销售量也突破了110万,只是汽车业利润并未增长。还有些高级奢侈品甚至出现供不应求。
通过这些经济数字可以看出什么?那就是中国经济呈现出两个状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冰火两重天。CPI和PPI这两个指数,反映的是实体经济,是大众收入和消费的状态,这一指数始终在负增长的状态,说明了大众生活状况。而股市等投机领域是虚拟经济,股指反映的是富余资金也就是热钱的兴旺。
股市、黄金、房产、艺术品等投机品的上涨,反映的是富裕群体依然有钱,依然在为钱多而发愁,依然在为钱的出路东奔西突。
据今年已经公布出的数字,金融业人均年收入高者45万元,低者15万元。石油石化移动通讯等垄断部门的人均年收入都在十几万元以上。而占就业人口比例80%的中小企业的职工年收入仅有不足2万元。这仅仅是部门平均收入,不仅如此,工资收入仅仅是一部分,更有优厚的福利待遇。有的大型垄断企业给职工发汽车、分房子、发东西,把垄断利润尽量在企业内部消化。
相比起优势企业,简单劳动群体的工资始终被压在社会平均工资之下。如果劳动群体的收入持续保持在如此微薄的水平上,那么中国的资本利润一定高得惊人。这就导致中国一边在刺激经济,同时也在刺激富人,制造富人。冷热不均,旱涝不均,这就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写照。因贫富分化、收入不均而导致的生产过剩和经济衰退已在中国逐渐显现出来。
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已经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有些人对这一数字一直半信半疑。直到5月份的经济数字公布,人们终于该明白CPI和PPI始终负增长的原因了。
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今后的当务之急是什么?是追求GDP的数字,还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生存发展?是追求虚拟经济和投机经济的指标,还是实体经济的指标?我认为调整社会分配结构、调整奉行多年的外向出口型发展战略、摒弃传统落后的重商主义、调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今后重要的选择。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是惟一途径
要想让经济再走上一条红红火火的高增长大道,恐怕还要耐心地等上几年。这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因素还未明朗。外贸进出口一直负增长,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641.27亿美元,同比下降25.9%。其中出口下降26.4%,进口下降25.2%。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7634.9亿美元,同比下降24.7%。其中,出口下降21.8%,进口下降28%,累计贸易顺差887.93亿美元。
这一数字显示,外部市场需求的下滑恐怕还要长时期持续,2009年全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要有同比下降20%的心理准备。国内增加的投资因素并未足以填补这一缺口。
我国活跃经济的财富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但这些资源也是有限的,一旦耗尽,刺激政策将难以为继。现在我们要观察美国的金融危机将对中国造成多大损失。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外部的影响,假如储蓄受损,购买力丧失,国民财富遭到巨大亏损,外部市场需求也相对减弱,中国经济就要准备过平淡的日子。
美国调控经济的手段不过是通过继续增发钞票掩盖以前的窟窿,不过是拉其他国家来替它垫底而已。有人预测2010年会出现第二波经济衰退,主要是指美元、美债发生大变化之后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
西方的金融资本主义体制依然存在,投机资本依然猖獗,国际货币、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仍然由这些金融大鳄操控。华尔街是西方金融资本主义诞生出的洗劫全球财富的工具,发达国家轻易不会放弃他们的武器。表现就是各国货币的贬值,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当然,这次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会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重新振兴第二产业和制造业,减少对外部进口的依赖。这将对中国出口型的外向经济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在这种前景预测下,我国经济怎样调整和采取什么应对策略?要想保持经济继续增长,就必须让国内的经济细胞活跃起来。但前些年所有的经济运作模式都是为国有大企业、为外资服务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愈来愈艰难。目前我国银行总储蓄55万亿,贷款35万亿,账面上躺着20万亿的存贷差,但在大量金融资金闲置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私营个体户也与银行贷款无缘。
还有一大堆法规上的层层限制,譬如不许用自己家的住房注册公司,这一规定阻止了多少人进入市场?现在的中小企业已经很难诞生了,不仅注册困难,找银行开户更是困难,没有一家银行愿意为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下的企业提供账户。10万元注册一家公司根本就找不到银行开户。
在这么一种发展结构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已经难以为中国经济的振兴做贡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发改委酝酿出台开放民间投资20条。这的确应被视为“反危机,反衰退”的一种手段。
但是,更需要加以重视的是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将富国、富资政策变为富民政策。不搞藏富于民,只搞藏富于国,最终要出问题。必须清醒认识到,下一步可能出现的危机和衰退的根本原因是收入分配失衡。缩小收入差距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
当前经济界内纷扰不清的认识思路和经济政策,都是围绕为两种经济服务展开的:搞人民大众实体经济,还是搞为富人服务的投机虚拟经济?如果我们的经济学者有一大半是为投机经济服务的,如果一任经济的失衡持续下去,那么不管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最终都可能遭遇挫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