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但是到目前为止,各种数字表明公有制在我国 “主体”地位已经动摇: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各种比例在快速下降,基本上早已突破“主体”所需要的50%以上,农村集体经济大多是名存实亡。非公有制发展增长很快(多种所有制经济),公私所有制对比比例在慢慢拉近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距离。
一、当前,虽然资本主义经过了撒切尔和里根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但是资本主义国家仍然保留着一定比例的国有制: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世界资本主义各国的国有企业依然占有20%投资和5%就业,在一些国家产出中占比高达40%以上。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私有化并没有带来经济成功发展,相反出现了严重危机。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中“逆私有化”建立国有企业,出现了不少成功范例,在新加坡等国家,国有经济效益超过了非国有经济,新加坡在资本市场上市的政府控股或拥股的公司市值占总市值比重达46%。新加坡国资控股的淡马锡公司,2011年拥有总资产2979亿新元,相当于该国当年GDP的91.2%,且始终保持了17%的高回报率。
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私有化、自由化浪潮后,资本主义国家仍保有相当高的国有化程度,国有经济在许多重点经济部门居支配地位。据统计: 90年代初,法国国企达到2268家,投资额占全国总投资的27.5%,产值占GDP总额的18%,出口额占25%,国有工业企业营业额占总额的40%。仅仅法国中央一级政府拥有多数股权的企业数量就有51个,雇员83.8万人,其拥有的国有企业权益占GDP大约15%,排在欧洲各国的第6位。挪威中央一级政府拥有国有企业46个,雇员23万人,约占总就业量的9.4%,其中2008年国有企业权益更是接近GDP的70%,在2004年的基础上又提高了10%。
1991年意大利的国有经济在全国销售总额中占 22.8%,投资总额中占33%,职工就业人口20.8%。挪威2008年国有企业权益接近GDP的70%。瑞典国有经济占比重在欧洲国家最高,一度达到50%。意大利全国100个最大工业公司的增加值中,国家参与制企业占50%。奥地利和德国等国的国有经济略低于法、意。英国1979年国企投资额占全国投资总额的比例为20%,后来撒切尔搞“非国有化”才降至10%。美国是最少的,但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国有比重很高。美国邮政部门的全部和电力、铁路运输部门的25%是国有的。苏联解体后,虽然掀起过一阵私有化浪潮,但大部分国家的国有经济力量依然非常强大。俄罗斯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比重高达40%,国有经济控制的GDP近50%,且在国有经济中就业比重高达31%;白俄罗斯的国有经济比重超过70%。
更不用说德国等北欧一些国家迄今仍然保留着其一两千年前就已经产生的农村原始公社式的集体经济和现代产生公共服务的公有服务等行业中集体公有公共设施;以色列复国运动中的犹太移民定居开荒建设家园,最主要而且对以色列建国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以社会主义乌托邦原则结合起来的集体农庄吉布兹。以色列现在仍有270多个集体农庄——吉布兹,有多种形式,有人口十三万,占以色列全国劳动人口的百分之二点四,但农业生产高占全国农业产值的八成以上;以色列就是凭着这些集体调动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以公平公正形成凝聚力,做纽带来合成集体意志国家意志,以最佳效果应对四面受敌的国家外部环境,保卫国家安全。这些国家以公有制手段来保障为公众服务、为社会服务行业的存在,提高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率,尽最优的科学方式确保现代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性。
二、部分外国政要对公有制及其作用的认识:
老布什和贝克皆回忆过的历史一幕:1989年美苏两国领导人马耳他会晤,戈尔巴乔夫在有关苏联经济问题的会谈中,试图对社会主义财产权重新定义,准备将持股人拥有的公司(即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公司)看作一种可以接受的“集体所有制”形式,老布什和贝克为戈尔巴乔夫的私有化知识的贫乏深感吃惊。
2012年2月15日,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接受采访时提醒中国说,中国国企改革涉及上百万亿资本的所有制改革问题,目前的国企大体是垄断性的、关乎国家安全的,应该是以长期稳定发展、而不是以追逐利润为第一价值目标的;国有企业的利润是人民的利润,如果对这些国企实行私有化,未必有利于竞争,效益未必会更好。他还以铁路系统为例指出,一些西部的铁路系统严重超载而收费很低,如果实行私有化它们就会停运或提价,这对内陆的发展是个打击。
三、目前在中国,公有制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处逐年下降状态:
一项数字表明,2012年底,全国工业资产总额中,私有经济占56%,外资经济占21%,国有经济仅占23%;而在全国企业总资产中,国资所占比重已降到20%以下。我国规模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78%,下降到目前的27%左右。我国原有国企的3/4以上已经退出或破产清盘,很多改制成为民营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部第二、第三产业中,按总资产算,国有经济仅占30.5%,而各类民营企业(股份制加私营)占59.7%,三资(港澳台加外资)占到了10.4%。
另一项资料还表明,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2003-2012年私企数量增长2.84倍(年均增长14.4%),资产总额增长17.4倍(年均增长33.1%),主营收入增长22.9倍(年均增长37.3%),利润总额增长40.2倍(年均增长45.0%),而同期国企的户数、资产和主营收入在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急剧下降。
还有许多集体经济,特别农村集体经济,保留的仅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国家划拨的国有土地和各级政府当时用财政计划提供的一些破旧集体设施,许多这方面国有集体经济已经是空壳,仅供国家统计时做统计数据用。
目前,中央企业中公司制企业比例已达89%,混合所有制企业比例已达52%。截至2012年底,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已有378户,地方国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已有681户,非国有股权比例分别超过53%和60%。
综合国民经济中各种所有制所占的数字比例,表达了了我国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公有制经济无论数量还是其它方面所占比都发生很快下降,现存的集体经济已极为薄弱、不成气候,国有经济在全国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已降到20%多。
四、就整个中国经济而言,国企整体所占的国民经济比例状况已经每况愈下,但是国有经济作用却不可小觑。
国有资产总量大幅度增加,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大幅度提升。
我国仅存不多的大型国企在推进改革开放、维系国计民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和支撑国家经济战略发展大局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国国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和税后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年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5%。即便是最困难的2008年,央企利润比上年下降30.8%,但上缴税金不降反升,达到10426亿元,增长18.6%,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17%,成为社会事业的支撑力量。2003至2012年,我国国企实现营业收入从10.73万亿元增长到43.42万亿元,年均增长16.8%;上缴税金从8361.6亿元增长到3.72万亿元,年均增长18%。这样的成就,是举世惊叹的!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内地企业有89家进入,其中82家为国企,67家由国资委系统监管。特别是许多大型国企“走出去”力度不断加大,在境外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5~2012年间,我国央企纯境外单位资产平均年增25.3%,营业收入平均年增25.9%,利润总额平均年增7%;国有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金及附加比例中,2012年私企仅占13.0%,国企占70.3%。石油石化、电信、航运、铁路、航空、建筑等行业的国有大企业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通过对外投资、资源收购和企业并购等,中国国企越来越融入全球化竞争中,开始逐渐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影响力,成为美欧等跨国公司的强劲对手,打乱了他们国际垄断的发展布局和扩张步伐。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企是我们共和国经济的“航空母舰”,是美国等西方垄断资本财团的最大威胁,是他们恨之入骨的竞争对手,欲除之而后快。
五、我国某些精英在改革中难以让百姓、国家认同的所有制改革观点:
我国的一些改革专家学者主张要把中国国有经济比重降到10%左右,显然是不科学的,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2014年03月03日凤凰财经《张文魁:13万多家中小国有企业应该彻底的民营化》就公开部署了美国炮制的中国国企私有化路线图的实施计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在会上表示,对于占国有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比重完全可以退到零。中国大概有145000多家国有企业,只有8000多家是大型企业,13万多家是中小企业,占90%以上。这13万多家中小国有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去绕一个弯子搞混合所有制,彻底的民营化。张文魁认为对于8000多家大型和特大型的国有企业是可以搞混合所有制的,根据不同的行业来规定比例,我所谓的行业跟前面大家讨论的公益性的还不太一样。第一类真正提供普遍性服务和那些真正涉及到国家核心安全的极少数的国有企业,可以暂时保持国有全资。没有关系,这样的企业极少。”
现在改革中的土地流转,种粮大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各种新式的集体经济的公有性及其作用还有待于实践进一步证明。
目前美国、欧盟正在压迫中国按照他们所设计为他们国家服务方案进行改革。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私企,私企是中国经济创新的源泉,所以私企的发展需要被支持。”据参考消息报道:中国欧盟商会在建议书中明确地指出中国领导人需要“保持必要的紧迫感”,“中国经济从朝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存在非常具体的风险”,并强调“改革的即刻执行才是关键”。
连《经济学人》等西方媒体都对中国的改革都进行这样的评价:“近几个月的动向表明改革正在走上轨道”,“中国私有化浪潮再起”,“流向私人投资基金的潜在交易数量之多”。
我国现存的公有制基础已经很薄弱,如果国有经济再进一步减持,集体经济继续消弱,“主体”作用难以显现,“主导”难以支撑,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难以匹配,中国梦将会难以为续。
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的多次讲话,对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采取的是保护态度:
国企改革走向,是全国亿万百姓关心的焦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讲到: “深化国企改革是大文章,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强。”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关键是公开透明。”
在最近的8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
革命前辈早已在呼吁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毛泽东思想:
陈云在更晚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那是在改革开放十周年左右的时间说的:“中国离开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必将亡党亡国。”
中国的科学界泰斗钱学森说:“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中国就完蛋了!”也有着与陈云同样的认识。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连资本主义国家都保留着一定比例的公有制,面对我国每况愈下的公有制我们怎么办,社会主义优越性还怎么能发挥出来?
石台中学张新国 2014年9月18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