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理性爱国并不理性
(戎国强 《钱江晚报》首席评论员)
何为“抵制”
做到“理性爱国”,确实很难,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吴建民了——他真诚呼吁“理性爱国”的言论,其实是既不“理性”又不“爱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昨天报道说,前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该理性爱国,之前有些人主张抵制日货,可是全球化进行到今天,要看清楚,索尼产品95%是中国制造。抵制日货不愚蠢吗?他强调,不要被那种看来很激进很爱国实际上误国的言行所忽悠,那是害国家的事情。
“抵制日货”就是不理性,就会误国——这种声浪,以前也曾一再出现过;吴建民也被这种看起来很理性很爱国的言论所忽悠了。
什么叫“抵制日货”?“抵制”,不是“不买”,而是本来想买,有买的需求,但因感情等原因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不买,这才叫“抵制”;本来就没想买而不买,不是“抵制”,否则,凡是不在商店购物时我们都是在“抵制”了,而且不止“抵制日货”,简直什么货,包括国货都在“抵制”之列了。“日货”,就用吴建民说的概念,即像索尼这样,是日本的牌子,但95%(或更多或更少)是中国制造——抵制这类“日货”,是不是就是愚蠢、误国呢?不一定。
索尼95%是中国制造,那么“中国利润”也同样是95%吗?肯定不是,品牌不是我们自己的,中方所得利润肯定比95%要低得多。不买索尼,对索尼产品中的“中国制造”部分确实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这个损失,会在购买其他替代产品时弥补回来。因为,抵制了日货,并没有抵制消费需求;不买“日货”,就要买国货、韩货、德货等来代替。如果不买索尼,一部分人会买百分百的本国品牌,一部分人会买日货以外的中外合资生产的外国品牌,其中也有一定百分比的中国制造,平均一下,对整个“中国制造”不会造成什么损失。
“抵制”的市场调节
有人会说,索尼公司中的中国员工的收入不是受影响了吗?若是短期现象,收入损失不大;如果演变成长期行为,那么,对其他品牌的需求增大,不是也会产生新的工作机会吗?其实是机会转移,“物质不灭”。而且,如果“抵制日货”是民间的自发的个人行为,没有人有权力凭索尼中国员工收入受影响为理由来限制这部分民众的选择权;而且索尼公司中的中国员工也同样拥有类似的权力,这是索尼公司中的中国员工也能理解的道理。从更大范围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原因都会造成某些行业或某些厂家的开工不足,这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如果可以控制,还要“市场经济”干什么。
“情绪化”,要问是否正当
还有一个问题也许更重要。“抵制日货”的行为,肯定是出于一种情感,似有“情绪化”之嫌。问题是,这种情绪是否正当。我讨厌某个国家,不愿意看到某个国家的产品,不想让这个国家的产品进我的家门,以免天天看着堵心,这不是人的正常心理吗?这不是一种精神卫生需求吗?这不是一种正当的感情吗?这种感情难道不应该得到尊重吗?不尊重普通民众正当的感情需求,还谈什么爱国不爱国?离开普通民众谈爱国,正是一些精英人士的意识暗区、思维误区。爱国方式,各人有各人的选择,不能强勉。讨论这个问题,既不是鼓励也不反对“抵制日货”,更多地是出于对思维方法的兴趣。
2010年09月25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