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什么是转基因。
本网友曾见到这样为转基因辩护的:“转基因本来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事。你妈和你爹的基因转给你,你不是转基因是什么?只是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水稻、玉米转了什么基因中国人消费者不知道,当然这位方舟子、张启发也不知道。”
很显然那,这样说的人,对于“转基因”毫无了解,纯属望文生义,而且还缺乏基本的高中生物学常识。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所有的人,无论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红种人、棕色种人等等,都属于同科同属同种。“你妈”与“你爹”生出你,属于同一物种内部进行有性繁殖,是最正常的自然现象,与“转基因”毫无关系。当然,“你妈”和“你爹”各自的一半基因转给了你,但是他们的基因都是人这个物种的基因,所以这不叫“转基因”。
如果是两种不同的物种之间进行有性繁殖,那么就称为“杂交”。“杂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也是分别来自两个物种。
但是,这个过程仍然是通过交配这种自然过程实现的,所以也不叫“转基因”。
例如:马与驴,在生物学上都属于马科但是属不同,不是相同的物种,进行繁殖就是“杂交”。
再例如:水稻,生物学上虽然都是同科同属的,但是仍然分为多个不同的品种,这些不同品种的水稻之间进行有性繁殖就是“杂交”,产生的后代就是“杂交水稻”。
那么“转基因”是指什么呢?
所谓“转基因”,是先用人工手段把某个物种的一个或几个基因分离出来,并进行一定的改造,然后再用人工手段把这些基因导入到另一物种的基因组当中。
现在,由于“转基因主粮”的事,很多人一看到“转基因”就立刻产生反对的情绪。这属于“矫枉过正”,当然可以理解,但是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其实现在转基因技术已经得到比较多的应用了,通俗地讲,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应用模式。
第一种模式:生物学家在某种生物的身上发现了具有某种很好的功能的蛋白质,希望能够大批量生产,但是,这种生物本身的繁殖能力比较差,怎么办呢?如果能够找到该生物产生这种蛋白质的那个基因,就可以用转基因技术,把这种蛋白质的基因切下来,改造之后再插到大肠杆菌这类繁殖能力极强的单细胞细菌的基因组里。这样,随着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这种蛋白质也就大量产生了,再把大肠杆菌杀死,从“尸体”里萃取出这种蛋白质来。现在的生物蛋白制剂,有不少就是使用这种转基因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
第二种模式:生物学家发现某种细菌或病毒能够产生具有某些很好的功能的蛋白质,希望能够把这些功能“移植”到农作物里,也可以采用转基因技术。只要找到该病菌产生那种蛋白质的那个基因,就可以用转基因技术,把这种蛋白质的基因切下来,改造之后,再插到农作物种子的基因组里。这样,农作物种子生长的时候,这种蛋白质也就在农作物的体细胞里合成出来了,也能产生原先的功能。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这有什么风险呢?
应该说,第一种模式的风险是可以研究清楚的,也是可以控制的。
首先,具有强繁殖能力的细菌是早就被研究得很清楚的,也是很简单的生物,插入基因之后对它的影响也比较容易搞清楚。
其次,即使一时搞不清楚,由于最后是杀死细菌而从“尸体”里萃取出蛋白质来,这种蛋白质将只是单独地产生影响,因此也是容易控制的。
第三,这种影响产生的范围是可以控制的,因为使用的是蛋白质本身,而蛋白质一般是不具有遗传性的,所以一般不会出现扩散到其他生物的情况。
然而,第二种应用模式产生的风险,却具有不可预见性。
为了便于理解“风险的不可预见性”,让我们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无限责任公司。
股份制企业有两种,一种叫做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占大多数的情况;另一种叫做无限责任公司,是极少数。
有限责任公司如果不行了,只需要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在法院监督下把公司的财产彻底卖光用来还债,公司关门即可,没还完的债就算没有了。
无限责任公司一旦不行了,仅仅宣布破产和拍卖公司的财产,那是不够的,公司的责任人必须在有生之年继续偿还剩下的债务。
假如有人找你合伙开股份制公司,但是你不知道这个公司是不是无限责任的,那么,你将来遇到的风险就是完全不可预见的了。
第一个例子是某些投资基金的投资合同。
现在的投资基金也很多,有些投资基金就是类似于这种“无限责任公司”的:不是说你投入的钱赔完就了事,而是赔钱无下限,只要投资合同还没到期,那你就必须继续掏钱去填空。这种投资风险,也是属于不可预见的。
关于“转基因”,上面已经介绍过了,就是用人工手段把一个物种的某个或某些基因“切”下来,经过一定的改造,再用人工手段“插入”到另一物种的基因组里。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转基因技术的第二种应用模式究竟有什么样的风险。我们还是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Bt转基因水稻。
先说说什么是Bt转基因水稻。
有一种细菌叫做“苏云金芽孢杆菌”,它的一个基因能够产生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被称为“Bt蛋白”,能够有效杀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青虫等8种害虫,这些害虫对于水稻、玉米等农作物都有较大的伤害。以Bt蛋白为基础的杀虫剂,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被证明确实很有效,而且确实没有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确实很小。由于这种蛋白对于害虫而言是有毒的,又被称为“Bt毒蛋白”。
现在,我们用人工手段把这个基因切下来,经过一定的改造,再把它用人工手段插入到水稻、玉米或其他农作物的基因组里。这样,种出来的农作物,在自己的细胞进行生长繁殖的时候,这个本来没有而后来插入的Bt基因就会也产生出相应的Bt蛋白来,这个过程叫做“基因的蛋白质表达”。这样,农作物体内就含有Bt蛋白,这蛋白也能杀死那些害虫。
大家看了大概会说:这很好啊,有什么风险呢?
这里的风险有下列四点:
1)插入农作物基因组的Bt蛋白基因,是通过农作物的细胞的自我繁殖过程而产生出Bt蛋白,这个“Bt基因的蛋白质表达”过程会受到这个基因所在位置附近的农作物其他原有基因的影响,从而使得转基因农作物产生出的Bt蛋白与苏云金芽孢杆菌直接产生的Bt蛋白不同,而且这种差异是很难控制的。
三十多年实践证明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的,只是由苏云金芽孢杆菌直接产生的那种Bt蛋白。
通过农作物细胞而产生出来的那种Bt蛋白究竟会对生态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给出确定的答案,诚实的科学家只能回答“不知道”。
原因很简单:要判断某个蛋白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并无成熟的理论,只能通过一定规模的实验来检测,而目前似乎还没有针对这个具体问题的实验。
2)刚才说的是,Bt蛋白基因插入农作物基因组之后,在该基因附近的农作物原有基因会影响Bt基因的蛋白质表达,使得产生出来的这种Bt蛋白与我们已经研究清楚的那种Bt蛋白不一样,由此产生风险。反过来,插入农作物基因组里的Bt蛋白基因,也会对附近的农作物原有基因的蛋白质表达过程产生影响,使得长出来的农作物体内的某些蛋白质也与我们已经知道的水稻的对应的蛋白质不一样,而且这种影响难以预测和控制。这种结果将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就更没有谁能够回答了。
3)如果说,前面两个风险还仅仅局限在农作物本身,大家稍微想一想,就会意识到更大的麻烦。水稻玉米这类农作物,是很容易与其他物种进行“杂交”的。这里说的“其他物种”,不但包括同类同属而不同品种的水稻(比如野生水稻、玉米),还可能包括完全不同属的其他作物(比如邻近田里的其他作物,甚至杂草)。这就会使得原先只在农作物里的Bt蛋白基因,通过这种杂交而扩散到其他植物里去。于是,上面那两个问题,将会发生在与Bt水稻发生杂交而获得Bt基因的其他所有植物身上。这将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恐怕耶和华也难以回答了。
4)由于野生农作物可能通过杂交而获得Bt基因,一旦Bt转基因水稻全面铺开,一段时期之后我们将再也找不到不含Bt基因的野生种子。到了那时候,即使我们想重新使用原先不含Bt基因的农作物,一时之间也很难做到了。
另一种现在宣传得比较多的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农作物。它的制作过程是:把细菌放在除草剂环境中培养,这会使一部分具有抗除草剂能力的细菌被选择出来,然后设法找到细菌抗除草剂的那种基因,用转基因技术把它转到农作物种子的基因组里。这样,长成的农作物就能抗除草剂了。于是,在田里放除草剂,只会杀死杂草,不会伤害农作物,可以节约杂草。
这种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农作物,具有的不可预测的风险也是前面说到的四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三点:农作物可能通过杂交把携带的抗除草剂基因扩散给其他植物。如果其他植物只是其他农作物,倒也没啥。
但是,如果这“其他植物”就是杂草,那就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这种杂草将难以被清除。
事实上,已经有报道指出:加拿大、美国等国由于大面积使用抗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已经出现了这种抗除草剂的杂草。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对人类自身健康的影响。留心这方面的转基因新闻报道的人都知道:已经有欧洲、俄罗斯甚至美国本土的小白鼠实验显示,Bt转基因玉米会导致小鼠在三代之后失去生育能力并且精神呈呆傻状,Bt转基因马铃薯则会导致小鼠内脏受到不可逆转的伤害。至于Bt转基因水稻,至今还没有外国的实验,原因大概是水稻并非欧美和俄罗斯的主食吧。
当然,有人会说:对小鼠有害,不一定对人体也有害。对于此类人士,我的回答是:你愿意不但不索要实验费,还自己主动掏钱当实验品,为孟山都公司的科学技术研究做出贡献,那是你的自由,但是请不要以“发展科学技术”的名义忽悠别人也做同样的事情。
至于转基因专家张启发院士所谓的“用转基因水稻连续喂小白鼠两年无害”,我不是转基因专家,也不是生物专家,对于具体细节无法评论。但是,别的先不说,首先这个实验就没有按照这种实验的常规要求进行“对照组”实验(这个罪名正是转基因专家们安在欧洲那位首先发现转基因食品对小鼠有害的科学家头上的谣言之一)。既然没有对照,所谓“无害”的结论就无从谈起,因此根本不符合此类实验的基本要求,如果向学术杂志投稿,那一定是不会被接受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