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论货币
——学习《国富论》的体会(10)
《国富论》是在资本主义诞生的初期,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还在起一定作用的时期产生的。从生产方式来说,个体化生产即手工劳动已经发展到集中生产或者工场手工业生产也就是刚刚进入社会化生产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亚当·斯密一方面,对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表面上的批判或者说从道德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批判。
亚当·斯密的出发点是国民财富是由人民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组成的,这些国民财富的性质是物质产品,而不是物质的价值。国民财富增加的原因是增加劳动生产力,要增加劳动生产力,就要扩大分工,要扩大分工就要实行交换。这种交换就是商业!商业的通用媒介就是货币!
第一,货币产生的原因
在交换中,交换者“随时身边带有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这种物品,在他想来,拿去和任何人的生产物交换都不会见拒绝。”交换者携带的用来交换的物品,就是货币!没有交换就没有货币!交换的需要产生了货币。
第二,货币是什么物品
几千年来,人们为了交换使用过牲畜、烟草、贝壳、干鱼丁、砂糖、兽皮或者鞣皮、铁钉、最后落在了金银铜铁等金属物品上。不论在任何国家,由于种种不可抗拒的理由,人们似乎都终于决定使用金属而不使用其他货物作为媒介。金属不易磨损。那与任何其他货物比较,都无愧色。而且,它不仅具有很大的耐久性,它还能任意分割,而全无损失,分割了也可再熔成原形。这性质却为一切其他有耐久性商品所没有。金属的这一特性,使金属成为商业流通上适宜的媒介。
第三,货币如何进行交换
亚当·斯密认为交换就是“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这种交换是物物交换!这种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生产物。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两种不同的商品交换需要一种等价物,通过这种等价物,两种不同商品就能够交换。这种等价物就是货币。因此,货币是通过自己作为一切商品的等价物实现交换的。
第四,货币交换的单位或者交换价值的单位
例如我们选牛做货币。一副铠甲値9头牛,一把宝剑値18头牛,那么交换者就可以用一把宝剑交换两副铠甲。这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或者商品的交换的价格。在这里,交换价值就是商品交换的数量。铠甲的数量用“副”来表示,宝剑的数量用“把”来表示。而货币牛则用“头”来表示。因此,一切货币,都是用它的计数单位来表示,牛用“头”;贝壳用“个”;干鱼丁用“片”;砂糖用“斤”;兽皮用“张”;铁钉用“个”;金银等金属则用“磅或者盎司”等等,可见货币作为一切商品的等价物,是通过它的数量单位作为交换的单位的。
第五,货币交换的数量是如何确定的
商品交换是相互的,从购买的观点看,商品铠甲可以用来购买货币牛,同样货币牛也可以用来购买商品铠甲。亚当·斯密在国内市场和国外贸易中的交换中就是以此为基础立论的。亚当·斯密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劳动是真实的价格,货币是名义价格。“劳动虽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但一切商品的价值,通常不是按劳动估定的。要确定两个不同的劳动量的比例,往往很困难。” 怎么办呢?“在交换不同劳动的不同生产物时,通常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上述困难程度和精巧程度,但在进行这种交换时,不是按任何准确尺度来作调整,而是通过市场上议价来作大体上两不相亏的调整。这虽不很准确,但对日常买卖也就够了。”因此,商品交换的数量或者交换价值或者价格是通过“议价”决定的。
为什么要“议价”呢?“商品多与商品交换,因而多与商品比较,商品少与劳动交换,因而少与劳动比较。所以,以一种商品所能购得的另一种商品量来估定其交换价值,比以这商品所能购得的劳动量来估定其交换价值,较为自然。而且,我们说一定分量的特定商品,比说一定分量的劳动,也更容易使人理解。因为,前者是一个可以看得到和接触得到的物体,后者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抽象概念,纵能使人充分理解,也不象具体物那样明显、那样自然。”
第六,铸币是怎样产生的
金属作为货币的使用,有两种极大的不便。第一是称量的麻烦;第二是化验的麻烦。要称量金属而毫无差误,是很麻烦和很困难的。这便引出了铸币制度。进步国家,为避免此种弊害、便利交易、促进各种工商业发达起见,都认为有必要,在通常用以购买货物的一定分量的特定金属上,加盖公印。于是就有了铸币制度和称为造币厂的官衙。铸币就是这样产生了。
第七,铸币价值变动的影响
按照通俗的说法,劳动也象商品一样可以说有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所谓真实价格,就是报酬劳动的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所谓名义价格,就是报酬劳动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劳动者是贫是富,其劳动报酬是坏是好,不与其劳动的名义价格成比例,而与其劳动的真实价格成比例。
就商品与劳动说,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区别,不仅仅是纯理论问题,在实用上,也非常重要。同一真实价格的价值,往往相等;但同一名义价格的价值,却往往因金银价值变动而产生极大的差异。所以,假设一个人,要以永久租佃为条件而售卖地产,如果他真要使地租的价值永久不变,那就不可把地租定为一定数额的货币。一定数额的货币的价值难免有两种变动:第一,由于同一名称铸币各时代所含不同金银分量而产生的变动;第二,由于同一分量金银价值各时代各不相同而产生的变动。
君王和国家往往认为,减少铸币内所含的纯金属的量对他们眼前有利。但他们很少认为,增加铸币内所含纯金属量于己有利。我相信,各国铸币内所含的纯金属量都在不断减少,从来没有增加,所只,这种变动常使货币地租的价值降低。
纯金属含量不断减少就是金属货币不断贬值!
第八,保持货币价值的稳定最为重要
在两个相隔很远的时期里,等量谷物(即劳动者的生活资料),比等量金银或其他货物,似更可能购买等量劳动。所以,等量谷物在两个相隔很远的时期里更可能保持几乎相同的真实价格,
在一定时间内,谷物以外其他任何商品所能购得的劳动量,必定相当于这商品当时所能购得的生活资料量。
谷物地租真实价值的变动,就一世纪一世纪来说,虽比货币地租真实价值的变动少得多,但就一年一年来说,却比货币地租真实价值的变动多得多
由此可见,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换言之,只有用劳动作标准,才能在一切时代和一切地方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就一世纪一世纪来说,我们不能用一种物品所能换得的银量来估定这物品的真实价值;就一年一年来说,我们不能用一种物品所能换得的谷物量来估定这物品的真实价值。但无论就一世纪一世纪来说,或就一年一年来说,我们都可极其准确地用一种物品所能换得的劳动量,来估定这物品的真实价值。就一世纪一世纪来说,谷物比银更适合于作为尺度,因为在这场合,等量谷物比等量白银更有支配等量劳动的可能。反之,就一年一年来说,以银为尺度又胜于谷物,因为在这场合,等量的银比等量谷物更有支配等量劳动的可能。
“我所谓的商品货币价格,总是指这商品出售所得的纯金量或纯银量,与铸币名称无关。”一切金属价格,虽都有缓慢的逐渐的变动,但与其他土地原生产物比较,则逐年的变动,确是比较小。而贵金属价格与贱金属价格比较,则突然变动的可能性还要小。在《国富论》中论述国内市场、国际贸易、生产交换、政府的赋税等等时无论从货币的数量上还是从货币的交换价值上都是把货币看做比较稳定的交换价值!或者说物价从一年一年来看总是稳定不变的,或者变化较小!
第九,贵金属价值变动的原因
贵金属能在市场出卖的最低价格,换言之,贵金属长期在市场上所能交换的最小其他货物量,要受决定一切其他货物普通最低价格的原理的支配。决定这种最低价格的,是使贵金属从矿里走上市场通常所需投下的资本,换言之,是使贵金属从矿里走上市场通常所需消费的衣食住。这最低价格必须足够偿还所费的资本并提供这资本的普通利润。
任何一个国家贵金属数量增加的原因有二:其一,供给贵金属的矿山的产额的增加;其二,人民财富的增加,即劳动年产物的增加。前一原因,无疑地和贵金属价值的减少有关,但后一原因,却与其价值的减少无关。
随着产业进步,商业国发现了同时使用数种金属铸币的便利;大的付款用金币;价值不大不小的买卖用银币;数额更小的买卖用铜币或比铜币更贱的金属铸币。在这三种金属中,他们往往特别选定一种作为主要的价值尺度。而他们所选择的,似乎都是最先用作商业媒介的金属。他们在没有其他货币可用时,就已把它用作本位,所以后来即使需要改变,也往往仍旧使用。
第十,纸币的作用
纸代金银币,可以说是从低廉得多的一种商业工具,代替另一种极其昂贵的商业工具,但其便利,却有时几乎相等。有了纸币,流通界无异使用了一个新轮,它的建立费和维持费,比较旧轮,都轻微得多。但它怎样作流通的轮毂,怎样可增加社会的总收入或纯收入呢,个中理由,人们还不甚明了,所以,需要进一步的说明。
纸币有好几种,各不相同;银行的流通券,是最普通的,最合用的。一国人民若相信某银行家资产雄厚,行为诚实,处事谨慎,换言之,相信他有随时兑换现金的能力和意思,那银行家发行的钞票,便可在社会上通用,无异于金币银币。
假设某银行家,以十万镑期票,借给他的顾客,这种期票,既然和货币有同等作用,所以,债务人自当偿付利息,象借入货币一样。这利息,便是银行家得利的来源。
以纸币代金银币,则全部流劝资本所能提供的材料、食料和工具,必按所代金银的全价值而增加。流动和分配轮毂的全部价值,现在被加在本来靠它而流通的货物的价值上面。这件事,有些象某个大工厂厂主的处境。由于机器的改良,他舍弃旧机器不用,把新旧机器价格之差额,加入流动资本,即加入作为购置材料、支付工资的基金。
任何国家,各种纸币能毫无阻碍地到处流通的全部金额,决不能超过其所代替的金银的价值,或(在商业状况不变的条件下)在没有这些纸币的场合所必须有的金银币的价值
纸币可加统制,或使其单在商人之间流通,或推广其流通范围,使商人与消费者间的交易,亦有大部分使用纸币。如果钞票面额,没有在十镑以下的,象在伦敦情况那样,那末,纸币的流通,势必只限于商人彼此之间。消费者得到一张十镑的钞票,在第一次买东西的时候就须兑换这张钞票,那怕所购仅值五先令。所以在消费者把这张钞票用去四十分之一以前,钞票早已回到商人手上去了。苏格兰各银行所发的钞票,却有小至二十先令的,在这情况下,纸币的流通范围就自然推广,使商人与消费者间的交易,亦有大部分使用纸币。在国会议决禁止通用十先令和五先令的钞票以前,消费者购物,便常使用小额纸币。北美洲那里发出的纸币,竟有小至一先令的,结果,消费者购物,几乎都用钞票。至于约克州,有些纸币,仅值六便士,结果如何,更不用说了。
发行这样的小额纸币,如果得到准许而且普遍实施,即无异奖励许多普通人去开银行,并使他们有力量成为银行家。普通人所发出的五镑甚至一镑的期票,大家会拒绝不用;但他发出的六便士期票,大家却不会拒绝。这些乞丐般的银行家,当然很容易破产,结果,对于接受他们钞票的穷人,可能引起很大的困难,甚至极大的灾难。
纸币价值,虽可落在金银铸币价值之下,但金银价值,不会因纸币价值下落而下落。金银所能换得的他种货物的量,不会因此减少。金银价值对其他货物价值的比例,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取决于国内通用纸币的性质与数量,而取决于当时以金银供给商业世界大市场的金银矿藏的丰瘠,换言之,取决于一定数量金银上市所需要的劳动量对一定数量他种货物上市所需要的劳动量的比例。
由此可见,亚当·斯密所说的纸币,第一,必须和它所代表的金银货币一致。第二,纸币可以随时兑换成金银,第三,纸币虽然容易贬值,但是对金银货币毫无影响!今天全世界都是用的纸币,都是由国家任意发行的不可兑换的纸币,这种纸币是按照马克思揭示的流通规律起作用的,这种规律就是:纸币的升值或贬値和纸币的发行数量增加或减少成反比的,物价的上涨或者下跌和纸币的发行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成正比的!
以上就是《国富论》中关于货币的大概内容!
劳动者2014年5月20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