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体现党性
王传志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魂,党风是形。党的性质和宗旨,要通过好的作风来体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依靠好的作风来贯彻。党性是党风的内在本质,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决定党风,党风体现党性。党性纯,则党风正;党性不纯,则党风不正。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最早提出“党风”的概念,并将党风问题提到党性的高度,视为第一位重要的事情。著名的延安整风,就是从整顿党的作风问题入手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强的党性锻造出优良的党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崇高形象。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团结奋斗,才能够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党风问题,其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风好,党与群众的关系就密切,民心就向着党,党就有力量,党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相反,如果一个政党不注重自身作风建设,听任各种不正之风甚至腐败现象侵蚀党的肌体,恶化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会失去民心乃至失去政权。执政党最致命的,就是自身作风出问题。如果出了问题又不改正,它早年积累的人心、人脉和人气,就会因不正之风和腐败而逐渐耗尽。当人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次失望,最后变为绝望,这个党也就走到了执政舞台的尽头。
今天,对党和国家构成最大危害的,就是种种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和人民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党内真正触犯刑律的腐败分子毕竟是极少数,但或多或少涉足不正之风的党员干部却为数不少。发生在群众眼皮底下的不正之风,每天都在触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一切不正之风都是同党的性质和宗旨相对立、同党的历史责任相背离的。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采取一系列措施,下决心改进作风,让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十分重要,十分必要。
好的作风,是带出来的。作风建设,党员干部是主体,领导干部是重点。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俗话既有“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也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等。党风政风民风,就看领导干部啥作风。作风建设要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就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立说立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才能以实际行动树立标杆、作出表率。
好的作风,是抓出来的。作风建设,贵在动真碰硬,持之以恒。要像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既设“高压线”,又通“高压电”,使心存歪念者不敢越雷池一步。
好的作风,是干出来的。抓作风建设,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工作,踏踏实实干事。一切问题在实干中才能解决,一切发展在实干中才能推进。群众看党员干部,不仅看他们怎么说,更看他们怎么做。好的作风,实质在真抓实干,突出的是一个“实”字,聚焦的是一个“真”字,集中体现在知与行、表与里的统一上,体现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行动上,体现在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落实上。
作风关系干部成长
罗素英
当前,许多发生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的问题,都与其作风问题联系在一起。事实证明,干部作风好,才能健康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并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产生引导和带动作用;干部作风不好,不仅会毁了干部本人,也会贻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我们党历来强调干部必须德才兼备,把德放在首位,重视提拔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派,联系群众,遵纪守法,敢于坚持原则的人。一个具有良好作风的干部,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于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用来为个人谋私利;才能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贯彻执行,而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才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关心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而不是脱离实际,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才能严于律己,清正廉洁,道德高尚。
在长期执政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各种负面影响和诱惑多了,由于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以权谋私甚至腐化堕落的危险大大增加。各级干部怎样在八面来风的复杂形势下保持作风纯洁,不犯错误,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有人认为,干部的作风特别是生活作风是个人私事、小节问题,没有必要小题大做;还有人认为,现在有点小问题、小毛病的人很多,既管不过来,又法不责众,与其保持操守,不如随波逐流。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俗话说,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从历史和现实看,许多党员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败下阵来,往往是从道德品质、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开始蜕变,最终一步步陷入违法乱纪的泥坑,堕落为腐败分子的。发生在干部身上的不正之风,群众议论最多,意见很大、很反感。说到底,作风不正,不仅同党的性质和宗旨相对立,最终也将葬送干部的前程。
干部的好作风从哪里来?最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防止和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照抄照搬,断章取义,搞形式主义,说一套做一套等问题。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切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负责,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勇于揭露和克服党内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缺点错误,鼓励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批评和监督。
干部的好作风还来自于廉洁自律,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
干部的好作风既离不开干部个人的实践锻炼、品德修养,也离不开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约束。严格要求,是关心爱护干部的有效措施,是对干部的最大爱护,最好保护,最真诚帮助。
改进作风关键在“常”“长”二字
杨绍华
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着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改进作风的力度,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真心响应,效果立竿见影,党心民心为之振奋。但是,也有不少干部群众担心,改作风是否会一阵风,来得猛、去得快,风过一切照旧?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作风一阵风,是一些地方和单位的痼疾,往往是作风问题年年讲,作风建设年年抓,但年年都是老问题,改作风陷入“改回来又退回去”的怪圈。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复。同时还应当看到,当前全党上下顺民意改作风进行一段时间后,一些地方对落实八项规定仍然“不以为然”;一些地方有所懈怠,出现不良作风重新冒头的迹象,这是值得警惕的。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持之以恒抓好改进作风各项工作,关键就在“常”、“长”二字,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具体而言,必须依靠领导干部带头,完善落实制度,加强监督惩处,激发内在动力。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这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见效快,关键是高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首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政治局全体同志带头执行“八项规定”,为全党作出了表率。风成于上,习化于下。实现改作风常态化、长期抓,关键要看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坚持带头改、带头抓,形成一级带一级、戮力同心加强作风建设的强大力量。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确保改作风不成为一阵风,健全并落实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十分重要。制度是硬性的,是外在的强制,制度不在多,管用就行。要保证改进作风的各项具体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在政绩考核、干部选拔任用、行政问责中加大作风问题的考量。完善操作细则,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源头遏制住不良作风,用刚性纪律约束促进作风转变,确保各项规定落地生根、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还应继续加强监督。如今,网络监督成为人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新阵地和强有力手段,弥补了相关监督部门的某些不足。壮大网上监督力量、拓宽人民监督渠道的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唯有监督无处不在,让那些违纪违法者无处躲藏,才能有效遏制坏作风回潮。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违规干部作“下不为例”警告或内部通报,对种种不良作风犹如隔靴搔痒、隔山打炮。必须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规行为成本。对顶风违纪、敢碰红线的违规问题要一查到底、从严处理,让干部敬畏制度,倒逼其不敢、不能、不易违规违纪。
如何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把改作风转化成自觉行动呢?那就要靠加强思想教育,激发改作风的内在动力。各级干部只有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民宗旨,消除特权思想,把改作风要求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习惯,把党的制度纪律视为一条决不能触碰逾越的高压线,才能使改作风真正长久地坚持下去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