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纪念《资本论》第1卷发表150周年

胡世祯 · 2017-09-14 · 来源:
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作为起点,在我国迅速形成一股否定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持否定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已形成一支队伍,形成一股力量,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课堂上占有优势,对青年学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理论界出现各种反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谬论,诸如供求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物化劳动价值论、资源贡献价值论、人力资本论、广义价值论、联合劳动价值论、整体劳动价值论等等。

  :胡世祯(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510632)

  摘要:《资本论》第1卷的写作与出版。商品和货币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生产理论。坚决捍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关键词:商品;货币;剩余价值;生产劳动;工资;资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论》

  1867年9月14日,人们将永远铭记这一天,在德国的汉堡出版了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它是由马克思用了二十多年心血写成的《资本论》第1卷,并以此开端,陆续出版了《资本论》的第2—4卷。

  2017年9月14日,是《资本论》第1卷发表15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150年的期间,《资本论》各卷在经济学理论界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指导世界上一切受压迫、受剥削的人们起来进行革命的强大武器,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中国,还成为指导我们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唯一的理论基础。

  在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泛滥成灾的今天,认真学习、研究和宣传《资本论》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已刻不容缓,学习与研究的开端就是《资本论》第1卷。

  一、《资本论》第1卷的写作与出版

  关于《资本论》第1卷的写作与出版还得从1843年10月底马克思来到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谈起。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中的一个犹太人律师家中,他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求学,进入的都是法律系,主要精力用在哲学和历史方面的学习,他的毕业论文是哲学论文,获得的毕业证书也是哲学博士证书。

  1842年10月,马克思担任了《莱茵报》主编,在办报期间遇到了有关经济问题的争论,面对这方面争论,马克思认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①。

  1843年10月底,为创办《德法年鉴》杂志马克思来到巴黎,开始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845年1月25日,法国政府下令驱逐马克思出境。2月初,马克思来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7月至8月,又和恩格斯同往伦敦及曼彻斯特研究英国经济学家的著作,进一步了解英国的经济和政治的状况。1848年3月,马克思在比利时被捕,被驱逐出境后流亡于法国和德国之间,1849年8月,马克思由巴黎迁入伦敦,并定居到1883年3月14日逝世为止。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411页。】

  伦敦地区物价高昂,气候恶劣,天气阴郁多雨,黑黄烟雾弥漫,白天都得点灯才能看书;社会生活中等级森严,人们互不往来。在这种环境下,马克思为什么还要选择到伦敦定居呢?原因有二:1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中的图书馆藏书丰富,其中“堆积着政治经济学史的大量资料”①;2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得最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最成熟、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矛盾暴露得最为充分的社会。于是,“伦敦对于考察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②。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以及“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资产阶级社会看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③,马克思决定“再从头开始,批判地仔细钻研新的材料”④。从1850年9月底和10月初开始,马克思重新研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包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著作,重读了欧文的著作,阅读了富拉尔顿、图克等人有关货币、信贷、财政等方面的优秀作品。

  从1851年底起到1856年底,在这五年期间由于贫病的干扰和家庭生活中的不幸(又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病逝),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写作,经常被迫中断,直至1857年1月才恢复工作,至该年的7月告一段落。

  从1843年10月底至1857年7月近14年期间,马克思先后写下了:

  1、巴黎笔记(1843年10月底—1845年1月),共9本。

  2、布鲁塞尔笔记(1845年2月—1847年11月),共15本。

  3、曼彻斯特笔记(1845年7月—8月)。

  4、伦敦笔记(1850年9月—1857年7月),其中1850年9月至1853年8月写下了24个笔记本,共1250多页,超过100印张。1857年1至7月,重新研究了货币问题,7月,写下了未完成的手稿:《巴师夏和凯里》。

  1857年8月下旬,马克思动手写作他的经济学著作:书名定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书的结构如下:

  第1分册 资本

  第1篇 资本一般

  第1章 商品

  第2章 货币或简单流通

  第3章 资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两者的统一,或资本和利润,利息)

  第2篇 竞争

  第3篇 信用

  第4篇 股份资本

  第2分册 地产或土地所有制

  第3分册 雇佣劳动

  第4分册 国家

  第5分册 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

  第6分册 世界市场

  【①②③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414页。】

  在这一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后来以《资本论》命名的书的内容了,其中第1分册第1篇第1、2章和第3章中的“资本的生产过程”为《资本论》第1卷,第3章中的“资本的流通过程”为《资本论》第2卷,第3章中的“两者的统一,或资本和利润,利息”为《资本论》第3卷。

  到1858年3月,马克思写完了我们称之为1857至18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共有7个笔记本,篇幅约有50印张,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中编入第30—31卷),然后准备分册整理出版,计划每隔两个月出版一个分册。从1858年6月开始整理和写作第1分册,到这一年的11月底,完成了原计划中的第1分册第1篇中的第1、2章,并决定以第1分册名义先行出版,至于原计划中的第1分册第1篇中的第3章准备作为第2分册出版。

  当1859年1月21日由马克思夫人誊抄完毕的上述第1分册手稿之后,马克思就动手修订第2分册《资本》章。马克思对这一分册极为重视,他已不满足于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整理加工了,在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之后,他从1861年6月至1863年6月的两年期间重新写下了被称之为“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著作,手稿多达23本,1472页,用打字机誊清后有四千多页,约150印张,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中编入第32—37卷。

  在写作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书名出版他的经济学著作,而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副标题。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又提出了3卷4册结构,即《资本论》全书分为4册,第1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4册,理论史。第1、2册编为第1卷,第3册编为第2卷,第4册编为第3卷。但最终结果是卷册合一,四册即四卷。

  从1863年8月至1865年12月底,马克思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痈病、胆病和风湿病的发作;生活贫困;忙于第一国际工作),用了近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对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整理与修订工作。从1866年1月1日开始,马克思对《资本论》的修订稿进行誊清与润色,至1867年4月2日,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告诉他《资本论》第1卷已完成,可以交出付印。

  马克思决定将《资本论》第1卷交由汉堡的出版商迈斯纳出版,在1866年11月中旬马克思将已完成的一部分手稿寄给了出版商,至1867年4月10日,马克思带着其余部分手稿亲自从伦敦坐船去汉堡面交出版商。由于迈斯纳-贝勒汉堡出版社规模很小,缺乏印刷能力,于是迈斯纳又将手稿转交到莱比锡的奥托·维干德出版社付印。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1卷在汉堡出版,印数一千册。

  马克思对自己的《资本论》第1卷是满意的,马克思说:“我的书最好的地方是:(1)在第1章就着重指出了按不同情况表现为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劳动二重性(这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2)研究剩余价值时,撇开了它的特殊形态———利润、利息、地租等等。这一点特别在第2卷(指第3册,即今之第3卷———引者)中表现出来。古典经济学总是把特殊形态和一般形态混淆起来,所以在这种经济学中对特殊形态的研究是乱七八糟的。”①

  1868年1月8日,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针对杜林对《资本论》第1卷的攻击,指出杜林没有觉察到这部书中的“三个崭新的因素”,这三个因素除上述两点外,又补充了第三点:“(3)工资第一次被描写为隐藏在它后面的一种关系的不合理的表现形式,这一点通过工资的两种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得到了确切的说明。(在高等数学中常常可以找到这样的公式,这对我很有帮助。)”②

  【①马克思写给恩格斯的信(1867年8月24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1卷第331页。②马克思写给恩格斯的信(1868年1月8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2卷第11-12页。】

  二《资本论》第1卷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1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共七篇,包括商品和货币理论(第1篇)、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第2—6篇)、资本生产理论(第7篇)。第1篇“商品和货币”和第2篇“货币转化为资本”论述的内容(从普通商品发展至劳动力成为商品)关系到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前提。

  (一)商品和货币理论

  马克思阐述的商品和货币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就是他的价值理论,具体地说就是劳动价值论,这是马克思建立的经济学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这一理论如能被破除,马克思建立的理论大厦就会随之崩塌,资产阶级学者把斗争矛头首先指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就不会使人感到意外了。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价值实体,价值量和价值形式。

  1、价值实体

  所谓价值实体说的是商品价值中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这是从质的方面对商品价值进行研究,只有正确回答这一问题,才有可能正确解决商品价值量的问题。

  马克思是从对交换价值的分析入手发现商品价值中包含的实体。两种不同的商品在进行交换时为什么能够确定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量的比较,根据同质才能比量的一般原理,发现在商品交换中同质的东西只能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而且是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不可能是使用价值,商品交换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各商品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决定的。

  马克思通过对交换价值的分析,发现了价值实体,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交换价值的本质;解决了商品交换之间的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

  在商品交换中,从使用价值方面看,总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相交换,不同质的物体不能进行量的比较,效用价值论的荒谬之处在于用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去说明商品交换中量的比例。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因此,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但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同时价值也只有通过使用价值才能表现出来,马克思指出:“价值体现在使用价值中,而使用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一个条件”①,因此我们在研究商品的价值时又离不开使用价值。

  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形成价值的前提条件具体地说包括:必须要有使用价值;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提供给他人;通过交换形式提供给他人。

  我们对商品价值的认识可归结如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它是商品二因素之一,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成为交换价值的基础。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925页。本文所引《资本论》均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

  2、价值量

  价值量的问题包含有两个内容,一是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二是商品价值量是如何变动的。

  (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要区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1章第1节)二是要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第1章第2节)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①

  所谓正常的生产条件包括必须是中等的技术装备水平,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每件商品消耗的生产资料符合社会平均水平。

  马克思在第1章第1节中所论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开始时只局限在某种商品的生产部门在生产该商品时社会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这是不够的,因为不同的生产部门的生产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各生产部门各自确定本部门生产的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假定同为1小时,却代表着不同的劳动量,这就需要将各生产部门按照它们的在技术上发展程度不同的劳动转化成同一的劳动,转化的尺度按社会中大多数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来确定,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中大多数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属于简单劳动,因而在确定各生产部门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将复杂劳动折合成若干倍的简单劳动,这也就是将不同质的具体劳动转化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在《资本论》第1章第1节中论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对劳动力的要求只包含两个因素:“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在这一章的第2节中又补充了劳动力发展程度的因素,只不过这一因素不是按平均值或中等值计算,而是按最低值计算。

  在确定某种商品生产时的“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这两个因素时所指的“社会”就不是局限在生产该商品的生产部门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而是全社会所有生产部门中的平均数了。

  商品的价值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原有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它是由不同的生产者共同创造的,为了简单化,我们也可假定某个商品的生产由某个生产者独立完成。

  关于价值量的决定还需要以下内容补充:

  国际价值理论。在第1卷第20章中,马克思指出:“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价格”②。

  市场价值理论。在《资本论》第1卷第1章中论述的价值的决定是在撇开市场供求因素这一假设条件下完成的,或者说是在假设市场供求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完成的,在这一前提条件下,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中等生产条件下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确定,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商品的供求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严重脱节,商品价值就会由从优等生产条件至劣等生产条件范围内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为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10章中提出了市场价值理论,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供求过于不一致)和一定范围之内(生产条件优或劣的两端),供求关系会对商品价值的形成和确定发生间接(通过生产条件构成比例的改变)的影响。与此同时,马克思在这一章中批判了供求决定论。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2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645页。】

  市场价值理论还包括另一内容,即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37章提出的“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第38章中明确提出:“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①马克思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作的新的阐述与第1卷第1章中的阐述并不矛盾,它只不过补充说明了:“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②

  (2)商品价值量的变动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在社会发展中,劳动生产率呈不断提高的趋势,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趋向下降,因此,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地变动。”③

  劳动生产率总是指具体的生产能力或生产效率,属于具体劳动范畴,具体劳动不创造价值,因而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动,同一劳动(社会必要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所提供的价值量总是不变的,但是作为具体劳动,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会引起使用价值的变动,二者成正比,在同样的时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得越多,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少,二者成反比。

  在研究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时,一方面,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要区分三种不同的情况:直接生产部门中少数生产者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直接生产部门中的大多数生产者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某些或一切有关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另一方面,对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又要作以下三种区分:是个别价值的变动还是社会价值的变动;是单个商品(或某种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还是单位时间(或同样时间)内商品价值量的变动;是原有的生产资料价值部分的变动还是新创造的价值部分的变动。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不同商品价值量变动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章提出的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力的变动成反比,一方面指的是生产某种商品的一切有关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另一方面指的是单个商品(或某种商品)价值的变动。如果离开这一假定条件,就将会是另一种结果。

  由此我们还会懂得,既然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商品价值减少,生产者为什么都会努力去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个别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不会降低商品价值(社会价值),但却会降低该生产者生产商品时的个别价值,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就表现为超额剩余价值,而且,即使由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商品价值下降,作为资本家,仍可由此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由于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反比,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对立的运动,这是商品经济中的一大矛盾。

  3、价值形式

  由于在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④,“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⑤,它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有通过在商品交换中另一个使用价值的身上才能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商品价值的使用价值最终落实在成为货币的贵金属身上。因而对价值形式的研究也可说是对货币的研究。这里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货币的形成与本质(第1章第3节和第2章);二是货币的职能(第3章)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722页。②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208页。③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53-54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0页。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61页。】

  (1)货币的形成与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商品交换中,一方面是个人的过程,每一个商品所有者所要交换的是他所需要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商品交换过程又是一个社会的过程,商品所有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商品交换过程是个人过程同一般社会过程的统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二者往往难以统一,从而使商品交换难以进行,商品交换的发展会自然形成一个以贵金属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所有商品都把自己的价值统一表现在这个贵金属的使用价值上,使上述矛盾得以解决,这个以贵金属(金)为代表的一般商品,我们称之为货币。

  货币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直接的产品交换阶段和通过中介物间接进行的商品交换阶段。在直接的产品交换中,先后出现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在通过中介物间接进行的商品交换阶段中,先后出现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先后出现以麻布、羊和贵金属作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因而货币形式也属于一般价值形式,由于它是高度发展的一般价值式,具有特殊地位,故将它单列出来。

  在货币形式中,商品价值得到整个社会承认,价值的社会性质得到充分实现,贵金属成为统一而又固定下来的一般等价物,而在此之前的价值形式中,价值的社会性质并未形成,它只是处在一个形成的过程中,因而只有货币形式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价值形式。

  但是,当我们研究货币时,绝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对其他价值形式的研究,尤其是对简单价值形式的研究,马克思在论述这一价值形式时指出:“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①,马克思在1867年6月22日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更具体地指出:“经济学家先生们一向都忽视了这样一件极其简单的事实:20麻布=1件上衣这一形式,只是20码麻布=2英镑这一形式的未经发展的基础,所以,最简单的商品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商品的价值还没有表现为对其他一切商品的关系,而只是表现为和它自己的天然形式不相同的东西———就包含着货币形式的全部秘密,因此也就包含着萌芽状态中的劳动产品的一切资产阶级形式的全部秘密。”②有的经济学者对这一问题困惑不解:既然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反比,为什么我们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见到的却是价格在不断上涨呢?对这一难题,马克思在论述简单价值形式中实际上已经回答了一半,另一半需要在马克思论述货币职能中的流通手段时回答。

  在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往往只从价值形式的发展上去阐述货币的形成与本质,忽略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章中从商品交换的历史过程去进行阐述,这是很片面的,有关价值形式内容的第1章第3节,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中,只是一个附录,无论其多么重要,用来取代第2章的内容是不妥当的。

  在第2章中,马克思对货币的形成与本质提出了许多基本观点和重要内容。

  第一,马克思在这里指出:“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③在商品交换中,对于商品所有者来说,一方面是个人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社会的过程,这是一对矛盾,随着在商品交换中这一对矛盾的发展,自发地也是自然地产生了以贵金属为代表的货币。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62页。②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1卷第311页。③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06页。】

  第二,商品的形成过程和货币的形成过程是一致的,“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④因此,当我们研究了货币的形成过程时,同时也就研究了商品的形成过程及其价值的形成过程。

  第三,分析了商品交换过程的两个发展阶段以及商品和货币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产品性质的变化。第四,在阐述货币本质的基础上,批判了货币名目论和货币金属论。这些丰富的内容被许多教科书忽略不论了。

  (2)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它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随货币的发展而发展,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五个职能: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以及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在第3章中,马克思对货币的这些内容展开了论述。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它以货币材料的重量对商品的价值计量,使商品价值具有一个价格表现形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货币能够作为价值尺度表现商品的价值,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如果它本身没有价值就不可能表现商品的价值,如同丈量长度的尺本身必须具有长度一样;第二,具有价格标准即货币标准,它是货币的计量单位及其等分;第三,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材料只能是金银中的一种,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贵金属作为货币材料。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担任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中介。所谓商品流通就是从总体上考察的商品交换,它反映着全社会进行的无数的商品交换行为之间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而从苏联教科书沿袭下来的解释将商品流通说成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这不仅将问题简单化了,而且还说明存在着不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交换这种错误认识。与货币的价值尺度不同,没有价值的纸币也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但纸币是货币符号或价格符号,货币符号和货币本身,价格符号和价格本身不能混为一谈,不少学者没有区分这二者,产生出种种混乱,如从苏联教科书沿袭下来的一个说法是通货膨胀(纸币超量发行)的结果引起物价上涨,这就是说纸币量可以决定商品的价格量,如果说货币数量论是错误的,纸币数量论更是荒谬。又如将兑换作为价格表现的黄金的纸币量说成是黄金的价格,纸币成为黄金价格的价格。这是悖理的。

  货币的贮藏手段是当商品生产者卖而不买时,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产生这一职能的具体原因及其作用从最初的取代剩余产品的储存,使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不会中断,进而保证生产资料的购买不会中断,一直发展到作为国内或国际的流通手段准备金和支付手段准备金,在信用制度下还能充当银行!兑换的准备金。

  货币的支付手段首先是商品生产者在赊购商品后,货币用来支付到期债款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不仅发生在商品的赊购上,也发生在地租、房租和工资等的支付上。货币执行支付手段后使货币流通规律发生了变化;发展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对立;产生了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产生了信用货币;使货币贮藏由独立的致富形式转化为作为支付手段的准备金。

  当商品流通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进行时,货币也随之越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它的具体职能包括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作为一般财富的绝对的社会化身。

  在《资本论》第1卷中,马克思将后三个职能作为货币的职能提出,这是因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时还没有执行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职能,在价值尺度中,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是现实的货币,在流通手段中,货币可以由作为货币符号的纸币来执行,货币成为象征性的货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只有在后三个职能中,货币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和前两个职能区分开来。

  (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马克思在第1篇中奠定的劳动价值论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剩余价值论,首先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论。在阐述这一理论的第2—6篇中的主要内容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第一,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学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前提(第2篇),这里还涉及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工资(第6篇)。第二,剩余价值的来源与本质(第3篇第5—6章)。第三,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及其后果(第3篇第7—9章,第4—5篇)。

  上述内容被众多教科书聚集成一章,标题为“资本与剩余价值”,这一标题起源于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被照搬到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这一标题可以说涵盖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第1—4卷的全部内容,作为章的标题显然是不恰当的。

  1、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学说

  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资本家所以要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力是因为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在于当它被资本家投入生产过程使用之后,能够创造出新价值,这个新价值在补偿原有的劳动力商品价值之外,还有剩余,它作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资产阶级经济学认为雇佣工人出卖的是劳动,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劳动虽能创造价值,但它本身并没有价值,不存在什么劳动价值,因而劳动不是商品。马克思最初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一样,认为雇佣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工资是劳动商品的价格,但他在研究过程中,逐步认识到雇佣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在1857至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虽然仍沿用工人出卖劳动的说法,但对劳动这一用词已解释成“作为工人的能力存在”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话劳动或物化劳动了。至1861—1863年写的经济学手稿中,完全抛弃了劳动商品用语,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工人出卖劳动的说法进行了批判,与之彻底划清了界限。

  恩格斯指出: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是自己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这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①,“古典经济学的最后一个分支———李嘉图学派,多半是由于不能解决这个矛盾而遭到了破产。古典经济学走入了绝境。从这种绝境中找到出路的那个人就是卡尔·马克思。”②

  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因而成为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第17章中,批判了雇佣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谬论。

  在揭示工资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绝对工资和相对工资。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名义工资和绝对工资趋向提高,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趋向下降,在对国与国之间工资水平进行比较时,是发达国家名义工资和绝对工资高,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低,不发达国家则相反。

  名义工资是用货币(不是货币符号———纸币)或其等价物(商品量)表现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指货币工资或其等价物中所包含的价值量。绝对工资是指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或其等价物的绝对量,相对工资是指货币工资在新创造的价值中所占的比重。

  【①恩格斯:《雇佣劳动与资本》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第318页。 ②恩格斯:《雇佣劳动与资本》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322—323。】

  流行在从苏联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将纸币工资说成是名义工资,将纸币工资购得的商品和各种服务称之为实际工资,完全离开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对于绝对工资与相对工资的比较更是被众多教科书忽略。

  2、剩余价值的来源与本质

  剩余价值来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带来的价值增殖。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并将原有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至新的产品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新创造的价值超出劳动力商品价值的部分,就形成剩余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劳动就被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为自己提供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为剩余劳动,为资本家提供剩余价值。

  茅于轼在2008年1月7日的《南方都市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财富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有一个最简单的经济道理,那就是交换创造财富。”按照他的举例,通过交换可获得至少相当自己产品5倍的价值。我相信,雇佣工人闻知有此好事,必然大喜过望,他们可以向资本家索取5倍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收入了,我们期待茅于轼能担任如此慈善的企业主。此外茅于轼能否回答,用来交换的商品价值又从何而来?

  资本家为获得剩余价值而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依据的是商品交换中通行的原则,即商品使用权属于买者,资本家作为劳动力商品的买者,也就有了使用劳动力的权力,延长工人的工作日,使剩余劳动时间得到相应延长。当然,工人也有按商品交换中等价交换原则反对延长工作日的权力,其结果如何取决于资本家和工人的力量对比。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支付的是劳动力价值,得到的却是劳动力新创造的超出劳动力价值部分的价值。

  资本主义特点之一是在等价交换原则下进行,从表面上看是平等的,掩盖了剥削,有很大的欺骗性。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将它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会带来价值的增殖,因而称之为不变资本,用符号c表示,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抽象劳动能够带来价值的增殖,称之为可变资本,用符号v表示。

  生产资料的价值所以只是转移而不能增殖,是因为生产资料的价值不是在它现在作为生产资料进入的劳动过程决定的,而是在过去它作为产品被生产出来的劳动过程决定的,当它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劳动过程时,它的价值已经形成,物化在生产资料中,不会再起发酵作用,增加它的价值。

  马克思指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这两个范畴是我最先使用的。”①这一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正确计算了剩余价值率,批驳了物化劳动价值论,对商品价值进行科学的分解,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并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理论创造了前提条件。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706页。】

  3、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及其后果

  从第3篇第7章开始转向剩余价值量的方面研究,指标有二,一是剩余价值的相对量,计算公式是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剩余劳动时间а′/必要劳动时间а,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另一指标是剩余价值的绝对量,计算公式是剩余价值量M=(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可变资本总量V,表示的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规模。

  货币转化为资本要有两个历史前提,在第2篇中阐述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只是其中的一个历史前提,而在第3篇第9章中补充了第二个历史前提,即有一部分人手中拥有不少于最低限额的货币,要求这个货币量所雇用的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至少能够使货币所有者在本人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劳动的条件下,过着比普通工人高出一倍的生活,此外,还至少能将一半的剩余价值用之于积累。只有在具备这两个历史前提下,货币所有者才能转化为资本家。

  资本家投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于是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竭力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马克思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另一种是通过有关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在不延长甚至缩短工作日的情况下,也可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产生出更多的剩余价值,马克思称之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从18世纪60年代末至19世纪30年代初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50年左右的时间里,资本家凭借他自身的经济力量,迫使工人的工作日由10小时一直延长到18小时,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工作日不受限制”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身体受到摧残,劳动力受到破坏,连军队都难以招到健康的士兵,在《资本论》第1卷的第8章中揭露了许多部门的工人由于工作的极度延长而在身体健康上受到的摧残。

  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以英国于1833年颁布第一个强制性缩短工作日的工厂法为标志,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的手段提高剥削程度,大机器生产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使用机器的成果被资本家占有。资本主义条件下对机器的使用,使大批妇女和儿童就业,扩大了剥削范围,降低了劳动力价值,使熟练工人失业状况恶化,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人不仅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还在实际上隶属于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使用机器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当机器消耗的价值小于被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时,才会使用机器,否则,资本家就会多雇用工人,代替机器的使用。

  马克思在1863年1月草拟的《资本论》写作计划中,第1篇(以后改称第1卷)共9章,其中第5、7、9章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分别进行论述,第5章中标题是“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作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现编在第1卷的第14章中,第7章“生产过程的结果”及第9章“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未被编入《资本论》第1卷。

  什么是生产劳动,在《资本论》第1卷第5章中的解释是:生产劳动就是生产产品的劳动。在1861—1863年写的《资本论》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把劳动能力本身撇开不谈,生产劳动就可以归结为生产商品、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①,这是马克思对生产劳动从物质规定性上所下的一般规定性的定义,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从物质规定性方面看,生产劳动的概念会不断扩大,但无论怎样扩大,作为生产劳动都不能离开它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但是由于从物质规定性上看,不能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特性,因此,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还必须进一步指出它是“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②,这是马克思从社会规定性上对生产劳动所下的定义,从这一定义看,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因为许多不能产生出剩余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不能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但是,不论这一概念的范围如何缩小,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也不能离开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因为“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就是“表现为剩余产品的劳动。”③

  我国学术界将许多纯粹服务性的劳动包括唱歌跳舞之类都归入生产劳动范围,它虽不生产物质产品,却能创造出价值,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三)资本生产理论

  在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研究资本的生产,为此就要研究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不过现在研究的再生产只是从单个资本的角度进行考察,而对社会总资本的研究将在《资本论》以后各卷去进行。

  研究资本生产理论的第7篇的标题是“资本的积累过程”,共有5章内容,包括:资本的来源(第21章);资本积累的实质(第22章第1—3节);资本积累量的决定(第22章第4—5节);资本积累的后果和历史趋势(第23—25章)。

  1、资本的来源

  我们假定资本家用来购买机器设备和雇用工人的第一笔投资来自资本家之前积攒的劳动收入,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就可看出,经过一段时间后,资本家用来消费的剩余价值就会和原资本相等,在这种情况下,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家原来购买的机器设备仍然存在,当然,也可能以更新的形式存在,但从价值上看,这些机器设备不过是以资本形式出现的剩余价值。说明原资本来自剩余价值,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

  资本是来自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雇佣工人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对资本家的财产进行剥夺,无非是取回自己过去被资本家掠夺的一部分劳动果实,国内少数学者为资本家进行辩护的言论是完全错误的。

  如果从历史上进行考察,资本家最初的资本是通过暴力手段掠夺而来的劳动者财产,“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④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3卷第158页。②马克思:《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马克恩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9卷第99页。③马克思:《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9卷第99页。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73页。】

  2、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表现为资本的增殖,由于追加资本的不断投入,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产量与产值不断增加。

  要认识资本积累的实质,就要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和源泉以及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交换关系这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和源泉上看,在单个资本范围内进行考察,资本积累就是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将一部分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追加资本,扩大企业规模,借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第二,从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交换关系上看,和简单商品经济中的交换不同,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是用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商品,也就是说,资本家用他人生产的劳动产品去进行交换,使我们一开始就看清追加资本直接来源于剩余价值。不仅如此,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还迫使雇佣工人继续为资本家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由此使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关系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商品交换关系徒有其形式。

  3、资本积累量的决定

  资本积累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剩余价值总量,这个量越多,资本积累量才有可能越多;二是对剩余价值进行分割的比例,用作资本积累部分所占比重越大,资本积累量就越多。

  第一,剩余价值总量。

  剩余价值总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剩余价值率(m/v),另一是可变资本总量(V),计算公式为M=m/v×V。这一内容在第9章中已经阐明,现在没必要再去重复,马克思现在只是从资本积累的角度补充了四点内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预付资本量。

  第二,剩余价值中资本和收入的分割比例。

  这一因素表现为资本家用之于个人消费(收入)部分越少,越是省吃俭用,资本积累的部分就越多。在这种现象下产生了以英国牛津大家教授西尼耳(1790—1864)为代表的节欲论,将资本积累的来源归之于资本家的节欲,马克思揭露了资本家的所谓节欲是为了更大的贪欲,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本家穷奢极欲,大肆挥霍浪费;资本家把享受留给自己,把节欲留给了工人。

  当确定剩余价值中资本和收入的分割比例时,同时也就确定了积累率(资本积累量/剩余价值量)。

  4、资本积累的后果和历史趋势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引起两方面后果,一个是造成工人的贫困和失业即相对过剩人口,另一个是在利润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出现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和资本的绝对过剩。在《资本论》第1卷中只研究资本积累的前一个后果,对另一个后果,将在《资本论》第3卷中进行研究。

  资本积累的上述后果引起资本主义矛盾日益发展,最终导致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①马克思明确指出他所说的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社会所有制”,之后,马克思在写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一封信中对《资本论》第1卷中所说的个人所有制再次明确解释为“社会所有制”②。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7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3卷第729页。】

  三、坚决捍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受到人们的重视,发行的一千册很快售完,接着又发行了第2版,马克思于1883年3月去世后,又由恩格斯代为整理出版了第3版和第4版。

  《资本论》第1卷第1版出版后的第二年9月,在第一国际的布鲁塞尔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以下决议:“建议所有国家的工人都来学习去年出版的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呼吁协助把这部重要著作翻译成目前还没有翻译出来的各种文字。马克思的功绩是不可估量的,他是经济学家当中对资本和它的组成部分作出科学分析的第一个人。”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卡尔·海因岑曾嘲笑说:“谁会想到去翻译这种毫无意思的东西!”但不久他就会发现被嘲笑的不是马克思,而是他自己,因为不久就先后出现了俄、法、英、波、意等各国的译本。十月革命后,《资本论》开始在中国传播,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陆续翻译出版了《资本论》第1卷,并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得到广泛传播。

  在《资本论》第1卷中由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阐明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来源,揭露了资产阶级和雇佣工人日益加深的矛盾,找到了产生这一矛盾的根源,揭示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必将取代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历史趋势,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阐述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各种谬误,马克思认为《资本论》第1卷是“向资产者(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①,恩格斯甚至说“让这颗炸弹在罗雪尔、孚赫之流的头顶上突然爆炸”②,正因此,《资本论》的出版受到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的猛烈反扑,这一斗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已展开。

  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作为起点,在我国迅速形成一股否定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理论界出现各种反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谬论,诸如供求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物化劳动价值论、资源贡献价值论、人力资本论、广义价值论、联合劳动价值论、整体劳动价值论等等。其核心内容照搬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家的所谓生产要素价值论。我国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起点是以1989年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一书抛出的萨伊的生产要素价值论为标志。我国的萨伊崇拜者或将他的三位一体公式美化成资源贡献价值论,或伪装成也是一种劳动价值论,或和萨伊一样,将资本家及其经理的监督管理劳动纳入价值生产的来源。

  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说已形成一股思潮,因为持否定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已形成一支队伍,形成一股力量,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课堂上占有优势,对青年学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以下我只举若干例子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蔡继明在他提出的广义价值论中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一样能够转移价值和创造价值,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也能创造价值,“价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物品效用的高低和大小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劳动价值论只能作为一个“特例”。③

  【①马克思写给约·菲·贝克尔的信(1860年9月15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1卷第542—543页。②恩格斯写给威·李卜克内西的信(1872年1月23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3卷第381页。③参见蔡继明、李仁君:《广义价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蔡继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上册。】

  物化劳动价值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钱伯海,他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是一个人为的关卡,它是长期存在的理论扭曲”。钱伯海和蔡继明不仅关于物化劳动能创造价值的说法是错误的,物化劳动能转移价值的说法也是错误的。物化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鼓吹资本创造价值,钱伯海自己就袒露了这一点。①

  钱津在他的论著中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缺乏科学性”,认为它既“不符号事实”,也“不符合逻辑”②,而对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却赞扬道:“这就是客观事实,不仅是事实的现象,而且是事实的本质,任何人也无法改变这种事实。”③钱津对萨伊唯一感到不足的是说得太露骨,缺少欺骗性,于是钱津将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包装成整体劳动价值论面世。

  李江帆责问道:“据劳动价值论,尽管使用价值的产出分别归因于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贡献,但价值的产出还是全部归功于劳动的贡献。……这在逻辑上是否说得通?”为资本和自然资源在价值生产上的贡献被否定鸣不平,主张劳动这一因素“不应享有特权”。④的荒唐之处不仅认为资本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还成为生产使用价值的一个要素,按照他的说法,离开了资本,不仅不能创造价值,而且连使用价值也无法生产了。

  令人遗憾的是,作为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老专家汤在新教授,也被卷入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浪潮之中,他竟然说:“资本的增殖是资本和企业主的人力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⑤“企业主占有的,不是他人的劳动,而是被实现的自身的劳动;企业主所获得的,不是企业利润,而是自己的工资。”⑥在“企业主的收入”中,“一部分,用于自己和家属的消费”,这一部分“不会超过企业管理者的工资”,另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这一部分是“取之于民”,却“又基本上返还给了社会,成为用之于民,用之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金”⑦。在汤在新的笔下,我国私营企业主被打扮成具有崇高境界的先进人物。

  在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以学者面貌出现最为恶劣的人物恐怕非赵学增莫属了。如清算一下他的劣迹至少有以下几点:

  1、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宣扬萨伊的生产要素价值论。他质问道:“资本和土地只生产使用价值而不生产价值吗?世界的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那种只生产使用价值而不生产价值的东西?”⑧在赵学增看来资本不仅参与价值的生产,而且参与物质产品的生产,土地也和劳动者一样举起双手进行生产劳动,家里饭桌上的饭菜都成了待售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价值。

  赵学增指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人为地抬高某一要素而有意识地贬低某些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基本作用是一种偏见。”⑨“这显然是不公正的”⑩,是“要素歧视”[11]。赵学增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逻辑或在现实的关系上都是难以令人信服的。”[12]他不无讽刺地说:“把一个完整的劳动划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部分即劳动的二重性是马克思在经济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也是马克思自己感到最满意的重大理论成果,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马克思的话语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13]

  【①参见钱伯海:《物化劳动与价值创造》,《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上册。②钱津:《劳动价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33—34页。③钱津:《政治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317页。④参见李江帆:《关于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外部挑战问题》,《中州学刊》1998年第3期。⑤⑦汤在新:《剥削及其存在的历史前提》,《南方经济》2003年第2期。⑥汤在新:《我国私营企业主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南方经济》2001年第4期。⑧赵学增:《再进资本论》,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⑨⑩赵学增:《再进资本论》,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11]赵学增:《再进资本论》,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12]赵学增:《再进资本论》,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13]赵学增:《再进资本论》,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2、恶毒攻击我国的国有制经济和党的领导。赵学增在1996年送交学术研讨会上的一篇文章中对我国国有经济和党的领导进行了肆无忌惮的攻击,他说:“权利缔造出国有制……由现代专制统治者所培育的这种人与臣仆化的依附关系是社会主义国有制产生和存在的心理基础”,“国有制……比在私有制条件下的剥削更方便、直接、隐蔽而且成本小、能量大,……比私有制剥削更加猖獗。”“强大的国有制是产生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物质基础”,“与非国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显得那么失意、乏力”。

  3、恶言咒骂马克思主义理论。2001年8月在山东威海市举行的马经史学术研讨会的一次小组会上,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流氓理论”,当即受到驳斥。在大会闭幕的总结会上,会长顾海良批评了这种极为错误的言论。

  在理论界出现一位反马克思主义的勇士本不足为奇,奇就奇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我国思想的理论基础的社会中,这样的人竟然还能在高等院校任教,并一路畅通无阻地晋升为教授。更为不解的是,还被推举为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的副会长,这是我国教育界和理论界一件很可悲的事,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的广大会员均蒙受其辱。

  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最终必然导向否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点在晏智杰身上表现得更为露骨,2013年7月2日在广东经济学会为他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晏智杰在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之后,随之提出反对再“打着原来旗号”,在策略上他主张采取渐进的方式,不能“一下走到”这个目标。对这种配合国外反华势力在中国妄图实行换旗的颜色革命的言论,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马克思写下的《资本论》不仅是为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而且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从产生到发展最后走向灭亡而被社会主义社会取代的规律,先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小生产者的私有制,最终将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从个体手工业发展到手工业作坊、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任务是在机器大工业发展之后,社会化的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之间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提出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

  和小生产经济相比,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对发展经济起了重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生产极度落后,资本主义经济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所以我国实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胜利之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其基本特征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并鼓励一切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必然会带来生产的盲目性,以及制假贩假、偷税漏税、忽视生产的环保与安全和克扣工人工资等后果,因而必须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并进行爱国和守法的教育。

  生产价值的劳动必须是生产商品的劳动,而生产商品的劳动撇开劳动力商品不谈,又必须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物质产品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经济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产值(GDP)和对外贸易能够快速增长,重要经验之一是始终重视这种被称之为实体经济(包括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并大力发展了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商业、金融业和科教卫生等部门。

  根据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劳动理论,一方面,从物质规定性或一般规定性上看,生产劳动首先必须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另一方面,从社会规定性上看,不同的社会又有不同的规定,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是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而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上需要进行的劳动,以破坏资源、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生产黄、赌、毒产品的劳动,生产受污染甚至含有毒素的产品的劳动,都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这种劳动不能创造价值,甚至是破坏价值的生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消除产值统计中的虚假部分。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告诉我们,货币是由黄金在商品世界中担任的一般等价物,货币首先也是商品,但与其他普通商品不同,它是在商品世界中被公认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它使其他商品取得一个价格形式。作为货币符号或价格符号的纸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但不可能对它所代表的货币金取而代之,否则难以解释各国中央银行都建立起金库储存黄金与白银了。美国宣布取消金本位制,各国手中的美元不能再向美国银行兑换黄金,这丝毫动摇不了黄金的货币地位,只不过原来用35美元向美国银行兑换1盎斯黄金,改向市场上用若干倍的美元去兑换1盎司黄金,这是美国政府通过美元贬值对世界各国进行掠夺,似乎在废除黄金货币地位的美国恰恰是黄金储备量最多的国家。

  据此,第一,我国必须认识到黄金才是硬通货,他的货币地位不可能被动摇,因而必须重视黄金的开采与储备,以便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的作用;第二,纸币超量发行会引起通货膨胀,其后果从表面上看会引起物价上涨,实际上则是纸币的贬值,确切地说是它所代表的货币量的减少,是用一双看不见的手取走老百姓口袋中的钱财,情况严重时就会发生银行挤兑存款的现象,引起社会动荡,因而用超量发行纸币的办法或换一种较为隐蔽的说法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来筹集资金应慎之又慎。

  我国在很长时期内仍会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论述的商品与货币乃至资本与剩余价值的生产方面的理论仍然是我们研究当今存在的多种经济成份唯一科学的理论基础。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资本论》第1卷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但愿在我们今天的新中国不会对《资本论》第1卷失去记忆。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4.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5.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6. “氢政治”: 三个颠覆性预测, 为何都指向中国?
  7. 星燧:普京的“闪电”中东行
  8.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9. 司马南:黄金万两——一项美国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错?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当心,他们要对孩子下手了!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记忆:流浪汉张来娃儿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