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同志曾于1918年作出这样激越而豪气的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8年,距中国共产党成立还有3年。距“五四运动”的发生还有1年。
我们将时光再倒回至70年前。
公元1848年,马克思时年30岁,恩格斯时年28岁。这两个年轻的德国人,当时共同完成了一件注定将深刻影响后世的不朽作品;用共产主义敌人的话来讲,就是他们俩共同弄出了一个对资本主义社会构成巨大威胁的千钧炸弹。当然,这个炸弹已然被引爆过多次,虽是如今那些曾被爆炸波及的国家、地区已是沧桑巨变、物是人非,但无法否认的是,那多年前的爆炸冲击波至今依旧声威不减。
这一注定载入史册的不朽作品即是《共产党宣言》问世了。
《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费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阐述了阶级矛盾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可以视为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同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集中地阐述了他们的观点:“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且,“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达到。”
《共产党宣言》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以及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毋容置疑,在“宣言”发表之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被压迫与奴役的人们,为了改变自身的悲惨命运,都曾进行过不屈的抗争。我们即以旧中国为例,在过去封建社会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乃至于实现改朝换代,都只是不同程度改变了小部分人的命运。作为被压迫阶级的整体的力量,这个占社会最大多数群体的人们,他们还不曾被有效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的抗争,他们还不能表现出阶级的整体力量,从而改变整个阶级的命运。
“宣言”发表69年之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它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写了一段这样的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壮大直至最终取得政权的过程,其实正包涵了中国无产阶级求得民族解放与自身解放的艰难征程。在此一历史进程中,无数多的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与阶级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将上海南湖的红船与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城楼之间连接一条红线,那么,这条壮丽的征程无疑是由无数的烈士献血凝成。当年毛泽东同志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也可以视为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走上了主导新中国政治未来的历史舞台。但无法否认的是,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东欧的那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当然还有“改、开、搞”之前的中国,曾经高扬的红旗飘落或是逐渐趋向于式微化,无不说明了一个可悲的事实,无产阶级只是探索出了求得自身解放的不同道路,却还没有探索出一条有效地、长久地掌握政权的道路。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曾提出这样的问题:“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对此,马克思于《法兰西内战》中曾作出回答,那是对公社的经验与教训作了仔细分析后得出的答案,但这些经验后来在特定国家的社会实践以及结局又提示我们,这个问题还没有得以解决。我们至今依然无法回避的是,毛泽东同志晚年的担忧,wen ge运动的大民主探索与被后来彻底作否定,“特别是”的私有化“改开搞”……仍然说明无产阶级作为整体的政治力量,在实施本阶级专政的政治舞台上还很不成熟。
“宣言”发表至今已过去了170 年,无论世界作了怎样的变化,但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仍没有脱出私有化发展的窠臼。既然私有化社会中不同阶级所获取的社会分配不会相同,阶级斗争当然就客观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如果以发展与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无疑阶级斗争才是导致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深刻原因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受这一矛盾制约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表现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被剥削、被统治阶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推翻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夺取政权,才能运用政权的力量变革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崩溃,是以苏联十月革命为重要标志的二十世纪共运高潮的一个暂时终结,当然也可以看作是新的共运高潮的开始。随着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崩溃以及资产阶级对共运失败的庆贺,各国资产阶级曾经长期执行的阶级缓和政策将必然地发生变化,帝国主义曾经长期执行的拉拢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的政策也将必然地发生变化。因此,普遍于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国家与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矛盾的激化,将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在这个酝酿更大更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时代,无产阶级必须时不我待,积极行动起来,为新的空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潮准备思想的和组织的条件。
我们必须承认,国际共运的终结与低潮,导致无产者身上的锁链依旧沉重。无论是怎样形态的社会,只要还存在着阶级,就必然存在着阶级斗争。这个社会就不会是静止不变的固体形态。前面说过,无产阶级作为整体的阶级力量在特定社会发生政治作用,虽是由于自身的政治不成熟而导致政权易帜,但是,由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无产阶级必然不会停止阶级对抗与阶级抗争。我们可以预计,作为整体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必然还会为摆脱锁链而作不屈斗争。所以说,国际共运的低潮与终结,它只是暂时的蛰伏期,将来必定会重新焕发出抗争的活力。只要阶级不平等依旧存在,产生阶级斗争的社会条件就会永存。一次次的的重复不断的阶级对抗,可以为无产阶级有效组织起来、锻炼队伍、不断增加斗争经验,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提供理论与实际斗争的有益帮助。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最后的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也必将最终在人类社会得以实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贯穿于社会发展始终,决定了社会的整个面貌。在私有化发展的社会中,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本身来解决。只有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才能得以解决。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74页)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也就是实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形态质的飞跃,这是社会革命的实质。 它从来不以统治者的人为意志而发生转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旗帜鲜明地表述了共产党人必须以暴力革命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的政治观点后,热情洋溢地嘲笑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如果要问,《共产党宣言》像什么?又是什么?它像一个巨大的照妖镜,在它面前,一切假共产党人,无论他们嘴里重复着怎样的欺世谎言,对照“宣言”,他们都将显出原型;它又是战斗号角,在它的鼓舞下,无数多仍锁链加身的人们,必将会进行不屈抗争,直至最终获得整个世界!
相关文章
- 郝贵生:《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对列宁和列宁主义的影响——论《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在全书和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的理论地位(四)
- 郝贵生:论《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在全书和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的理论地位(一)
- 全球生产体系与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 岳青山:高举《宣言》旗帜,“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 郝贵生:谈谈《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思想
- 尹汉宁:《共产党宣言》的科学历史观
-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
- 重读《共产党宣言》,我们需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
- 郝贵生:论《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一)——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 《共产党宣言》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
- 《共产党宣言》:指导工人阶级开创新世界的纲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