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版 - 每天下午六点更新

[文艺新生] 我是最激烈批判新左派的人之一:萧功秦访谈录

 2009年9月10日萧功秦发表《当代中国六大社会思潮演变》一文,猛烈抨击新左派。为了让广大人民更好认识萧功秦这个人,以下以记者访谈录的形式把近年萧功秦的主要观点作一介绍。特别说明,本文绝大部分内容引自萧功秦先生的原文,少数内容作了部分改动,但是相信没有违背萧功秦先生的原意。

[历史视野] 刘书林:关于苏联解体与中苏关系的评价问题

《香港传真》2009年2月23日以两期连载的篇幅发表了一位“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元的文章《苏联解体的挽歌》。这篇文章针对张全景同志的《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进行重新审视”,要“澄清人们过去的某些看法”。看过黄文,令人大失所望。黄文根本上抛开了对苏联解体这个中心问题的论辩,大讲他自己对苏联一些历史问题的评价。与张全景同志的文章相比,这显然不是一篇平等探讨的学术文章。更加令人失望的是,这种“重新审视”,毫无新意,其思想竟然还停留在50多年前赫鲁晓夫的水平上,甚至对俄罗斯最近18年发生的对历史重大事件和对历史问题的重新审视毫无所知;至于黄元要澄清人们过去的什么看法,那只是一厢情愿,人们越来越看透了那些歪曲苏联历史、丑化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领袖的人的真正用心,正在恢复历史的真面目,正在清扫西方西化和分化的舆论垃圾。

本文从列宁遗嘱,斯大林肃反,赫鲁晓夫时代直到戈尔巴乔夫问题等苏联几十年来的相关重大问题上对黄元的文章进行了驳斥。

[历史视野] 国之重器:共和国60年的国营企业

本文结合“通化钢铁事件”,谈了谈共和国60年来国营企业发展演变的里程。

首先论述了国营企业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国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区别,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之后谈关于共和国前30年的国营企业发展,如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鞍钢宪法”和国营企业管理的民主化,工业学大庆运动和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管理体制的形成。最后谈共和国后30年的国营企业改革,以及如何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与全盘私有化。总结到,“通化钢铁事件”表明,共和国后30年的国营企业改革彻底失败,已经到了工人无法生存的地步。必须拨乱反正,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文艺新生] 人穷则返本--精神的虚无困境与信仰的奇特回归

中国古语有云:“人穷则返本”。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仰从一开始的被否定到今天的重新被肯定,恰恰折射出了晚近30年来中国社会民情变化的内在逻辑。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的共谋下,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逐渐“去政治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彻底否定了革命信仰和革命历史的真实性,而且完全颠覆了由这种信仰和历史所塑造的一整套价值系统、行为方式、以及生活世界的秩序。在他们的心目中,似乎只要否定了这段历史,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被改写,将来也会重新踏上一条通向自由民主和普世价值的康庄大道。但是,这段革命历史以及革命信仰已经内化为人们的集体记忆和情感,成为他们当下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一旦否定了这种革命信仰和这段革命历史,那么,他们非但不会像精英们所许诺和想象的那样,进入一个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天堂,反而会陷入一种深深的虚无感和焦虑感。

[文艺新生] 祝东力:《铁人》与我们的时代

这部电影,相当真实地再现了铁人王进喜,以及那场1960年代的石油大会战。那些几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 人物、语言、情节和场景好像复活了,从时光深处扑面而来,震撼人心。但是,实事求是地说,《铁人》最引人深思的却并非以上内容。这部电影真正独特的价值,实际上更为深邃而曲折,不易察觉。简单地说,它别具匠心,讲述的是一种精神的背离和传递,换句话说,是一个由负罪而通向觉悟的故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铁人》隐喻了我们时代的处境。

[中华文化] 季羡林和任继愈:我们要哪一种国学大师

在传统文化研究方面,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毛主席在1940 年《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批判与继承”思想,另一种态度是原封不动的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利用传统文化来麻痹百姓,实行愚民政策。任继愈是传统文化研究方面前者的代表,季羡林则是后者的代表。日风光无限的季羡林终将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今日几乎无人问津的任继愈终将焕发出夺目的光彩。那时候将产生一大批比任继愈更优秀的用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古代哲学的真正的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将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获得新生。

[文艺新生] 国宝讲坛:茅于轼解析“刘汉黄案”及穷人的出路

茅于轼:

       各位观众,大家好。感谢精英卫视“国宝讲坛”节目为我提供了一个和观众交流的机会。  

       最近发生的“刘汉黄案”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把刘汉黄称为“英雄”。我认为这是非常不足取的。 

       众所周知,我一直“替富人说话,给穷人办事”,也因此遭到猛烈的批评。其实,我为富人说话不仅仅为了富人,更是为了大多数的穷人。因为他们最终也要变富。如果把富人都打倒了,穷人还有前途吗?中国穷了几千年,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仇富。刘汉黄正是因为其穷,受不到教育,不懂法,有时就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他杀死了养活他的老板,以后靠谁来养活呢?他的行为不仅害了自己,而且还害了他的众多工友们。经济学家看问题会比一般人看得更加长远......

[文艺新生] 云门禅人:试看今日之宋江

当年的宋江是为了“图个封妻荫子、功成名就”而“韬光养晦”“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在不得已时“啸聚山林”,杀人越货,敛聚金银财宝,希望有朝一日“打通关节”“上达天听”。今日之特色“宋江”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内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压榨中国人民的血汗,出卖中国人民的利益,开门揖盗,希望能上达美帝的“天庭”。对外积极效忠美帝,“悬忠烈胆”, “统豺虎,御边幅”去镇压世界上一切善良的人民,与美帝国主义同流合污,将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反美正义斗争,打击为“恐怖主义”,将朝鲜人民保家卫国,污蔑为破坏和平,违反国际次序。今日之宋江,如此的奴才嘴脸真是“旷世奇才”,“千古一绝”!

[文艺新生] 我们遗忘的崇高——《铁人》观影感

2009年5月全国发行的《铁人》是中国主旋律电影的一次新的尝试,虽然这部电影也是将题材锁定在重要历史人物——著名的铁人王进喜——中国最左的时期最红色的一个人。就这样一部展现红色前辈的影片,相对于之前的主旋律电影,在很多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铁人》的意义在于它传递了一种社会价值、一种在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精神品质。当市场大潮冲刷整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很多时候被利益所驱使,爱国主义精神、集体意识日益淡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铁人”为我们的个人提供精神的指引,为我们的国家找到复兴的动力。

《铁人》也是一部励志片,影片重塑“铁人精神”,对当今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意义深远。中国的崛起需要传承和发扬这样的“铁人精神”,民族的复兴离不开这种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铁人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文艺新生] 重构个人、集体与家国的情感关联--评《我的团长我的团》

对于我来说,观看《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过程,就是在理解个体、个体的组织以及那组织背后的精神依托之间的纠缠。作为一部电视剧,《我的团长》未必能把这其间复杂的关联整理得非常清楚,但它作为一种大众文艺的样式,也的确用感性的方式,重新结构着这三者之间的关联。  

当代中国的精神状况,在这三者之间是一个逐渐剥离的过程,是将家国、组织逐渐从个体之上剥离的过程。这剥离旷日持久。而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我看到的是一种逆向的缝合,缝合着从个体到个体的组织,再到这组织背后的精神依托之间的内在联系。

显示数: 1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wenzhang where and author = '奚兆永' and authorsft = 0 order by newstime desc limit 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