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的历史缺陷
金庸的历史观有明显的缺陷:突出表现在他对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可以说是本末倒置。他认为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而不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只是英雄人物的陪衬。这无疑是错误的。而这种观点在他的小说里表现得很明显。
正因为金庸对劳动人民认识肤浅,他在小说中的相应描写才流于表面。金庸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希望改善他们的生活,这是可贵的。但他没有看到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能量,而是幻想通过统治者的自我反省和个别英雄人物力挽狂澜来达到改善百姓生存状况的目的,把希望寄托在极少数人身上,这是十分幼稚的。他不知道,没有农民种田,英雄人物连吃奶的劲都没有,还怎么去叱咤风云;没有女人织布,他笔下的英雄们只有光着屁股在大街上溜达,又如何能行侠仗义。没有劳动人民的奉献,这些所谓的英雄早就冻死、饿死了,根本无法长大。更遑论英雄本身也是从人民群众中产生的,是绝大多数人的自我牺牲才成全了英雄们的风光。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是因为他们本身有多么了不起,而只是因为他们运气好,时势造英雄罢了。此外,金庸还很鄙视小人物的势利。在他笔下很多平民百姓都是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之徒。不错,这种人比比皆是,可他没有认识到并不是人民想变得势利,而是封建专制和独裁让他们不得不势利。如果你处在他的环境,从他的角度考虑,你也会和他们一样势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叫在哪山唱哪山歌。劳动人民的势利和短浅是几千年封建专制和独裁制度的必然结果。而金庸只描写了这样一种现象,却没有能揭示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他只记录了一个结果,却没有说明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他只看到了普通百姓作为个人的可怜和渺小,却没有看到他们作为整体的可敬与伟大;他只看到了小人物的势利与低贱,却没有搞清楚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势利和媚俗。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超越的局限,如果我是金庸,我也会有约定俗成的偏见,这无可厚非。但换成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我无法接受他的幼稚和浅薄。由于从小所处的环境和家族的传统,金庸必然从一开始就站在统治者也就是强者一边。而随着环境的改变和阅历的增长,他的认识有了一定进步,开始倾向于同情和帮助善良的人们。但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人幼时的经历对他的影响至为巨大,他终身都无法摆脱以前所形成的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事实上,统治者的思想也必定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自己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教人防不胜防。金庸无疑也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渴望中立。但这不吝是一种幻想,他终身只能在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游移,因为想在政治上以客观公正的中间派形象出现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掩人耳目的伎俩,而绝对无法成为现实的主张。
阶级的局限让金庸注定只能看到历史的表象,而不能透过现象看见本质。要拨开历史厚重的面纱,穿透它重重的迷雾,只能用马列主义,只能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写于2007,6,18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