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的最高境界
安庆仁
今年使用率最高的词汇,大概要数“拼爹”了,但我们不能不说,曝光于网络和报刊的“拼爹”故事,实在是缺少技术含量,那些拼爹之辈张嘴就喊:我爸是某某局长。这种拼法,简直蠢到了家,实在不入流。
“拼爹”这个词汇,尽管是不久前才发明的,但“拼爹”这个事物则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今天的人对拼爹颇多怨言,其实是对历史的无知,因为在古代,中国人不特拼爹,还拼娘,无论王侯将相或商贾地主家庭,小老婆生的孩子,待遇上就比大老婆生的孩子差了一大截,比如《红楼梦》里的探春,死抱王夫人大腿,也没能改变低人一等的结果,一番风雨三千路,而王夫人的亲上女儿元春,贵为皇妃。
“拼娘”现象,直到1949年后才得以改变,新中国法律规定,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待遇。
以上只能算是额外话,本文真正想说的是,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在拼爹,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反对拼爹,也没能阻止住拼爹现象,比方说走后门送孩子当兵、上大学、入党、提干等,是个普遍现象;再比方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经商大潮,玩的就是拼爹,那些有一个好爹的人,最后都发财了,所以当时就流行一句话,学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可悲的是,中国人习惯于看表象而忽略本质,在拼爹问题上,总是抓住一些小人物和很表面的事情大做文章,而真拼出水平和财富的却视而不见。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网络和报刊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文章,标题是:《前国家*****之子***最近撰文称:……》,若论“拼爹”,这才叫会拼,所以人家才会赢。
但这还算不上拼爹的最高境界。当年上高中的时候,语文教科书中有这么一篇课文:《一封没有发出去的信》,很多年以后据说,这封信根本就不存在,之所以把没有的说成是有的,一是要赚人热泪,二是拼爹。不然我们看,正是因为受了“这封信”的启发,很多人借着名爹大出风头。
目前则更了不得了,小字辈们厚着脸皮把名爹往圆了吹,无论其爹能否消受得起。很多人都批评文革造神,但文革终究只造了一个神,如今可是好吗,整个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差不多所有的名爹都变成了神仙,甚至于就连娶了好几房的爹,都完美无缺了。真想奉劝一句,快饶了你爹吧。
2011-09-15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