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之六:犯罪、赎罪和“得罪,得罪”
《西游记》前七回讲的是一个有为青年如何轰轰烈烈走上“犯罪道路”的经历,第八回交代了天蓬元帅、卷帘大将和西海龙子三位仙界成员堕落失足的缘由,到了第十一回,再“隆重”推出又一位仙界重量级人物——如来二弟子(也就是金蝉子、唐僧)迷失信.仰的可怕下场(未生即孤、落生被弃、轮回十世)。
给几位“罪人”的罪行定个性,可以看到:孙悟空虽有一些偷盗行为,但他的主要罪行是要夺玉帝的位子,那些偷盗行为也更多是体现为叛逆和僭越。因此,他是个典型的“政.治.犯”;天蓬元帅是生活作风问题;唐僧是信.仰不坚定。
需要仔细探究的是卷帘大将和西海龙子的“犯罪”性质。卷帘将是打碎了玻璃盏,龙子是烧了殿上明珠。这两个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点:将“透亮、明亮”的东西破坏了。这就是一种隐喻,即弃明投暗或陷“澄明”于“混沌”,用佛教的说法是堕入“无明”(第22回:“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天神本已修为高深,精神超凡,而一旦陷于无明,则无异于“仙命”的终结,自然要“魂飞丧”了)。特别是卷帘将的职责本来就是“卷帘”——让空间更光明、敞亮。因此,给这两位犯了如此抽象的罪、也就是最纯粹的罪的惩罚,也是最严厉的:前者是“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后者则更重“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
这五位都是仙界人物,本该为世人楷模,却犯了思想上、精神上的罪,所以,受到了天界的严惩。这实际上是吴承恩以如来般的法眼,烛照世相,然后挑出这样五个罪行(五个人是历来就定好的,不用挑),表明三界已病入膏肓,病如骨髓,病入根本。而对他们的真正惩罚却是修行(“一体真如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用一句现代术语来调侃就是“思想改造”,正好和他们“罪行”的性质匹配。
但是,三界病入膏肓的原因并非仙人犯罪,恰恰相反,仙人的罪行只是三界病入膏肓的后果之一。那些仙人手里也并没有拯救三界的灵丹妙药,这也正是孙悟空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原因。三界真正的病因是由于劫运轮回的定数,用今天唯物主义的话说:任何事物都遵循着事物由发生、发展到毁灭的必然规律。而在吴承恩当时,能够清醒预见到灾难将至的人并不多。所以,才带着浓厚的忧患意识,开篇第一句就说:“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天地乱”,并不是原初混沌未分的结果,那时还无所谓天和地;而是澄明的世界重陷混沌的结果。这种趋势虽不是人人看清了,却是大家都有所感觉的,于是各人(五众、泾河龙、李世民、地狱判官、地狱中的罪人、地上的妖怪、偷偷下凡的神仙、仆役、为名为利的世人……)因着各自的感受不同而各行其事,突破旧框框却是共有的特点。但这些突破都建立在自私的前提下,绝对不符合善的标准。可以肯定的是,吴承恩也不期待一场洪水来“解决”旧世界。希望的是:“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就像取经的原初目的是超度地狱中的冤魂一样,创作《西游记》的目的也是希望用至仁至善的成就来突破现实的文化困境,从精神上降魔除怪,开辟治国平天下的伟大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他亲身投入到探索、“发明”的行动中,以自己“西游释厄”之旅,赢得了真经。再借如来造经,五众取经的故事形象,传播真经。其良苦用心,正是要借五众赎罪重生之旅,来召唤人们来一同“取经”,一同“释厄”,创造“开辟从兹清浊辨”的新天地。
正是出于突破—创造的动机,在西行路上,尽管有那么多的天界成员突破规矩,下凡犯罪,但孙悟空都以一种包容的心态不做深究,只要不再干扰取经大业,拱手道声:“得罪,得罪。”也就放其一马,各奔前程了。
篇之七:敢问路在何方
五行山压住孙悟空五百年后,在盂兰盆会上,如来开示传经之意,观世音菩萨主动请缨,要去寻找取经人。如来指示道:“要踏看路道……须是要半云半雾……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第8回)意思就是要观音菩萨掌握取经路线的大概情况,记住总的里程数就可以了。具体的行程就由取经人和其他相关人员见机行事去完成了。也就是说,如来并不关心长安到灵山有多远,也不掌握这个数据,需要观音菩萨就地踏勘;而观音菩萨也一样不清楚这个数据,只有实地走过才知道。这是否和这两位神圣的法力不相称呢?
要知道,500年前,如来和孙悟空打赌时,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也没跑出如来手掌心,如来想要知道同样长度的取经里程数,确确实实是易如反掌;而观音菩萨还没离开灵山,就对灵山脚下的金顶大仙预报了取经需要的大致时间是“约摸二三年间”,这说明观音菩萨也是大致了解这个里程数的,只是不确定取经人的速度快慢而已。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观音菩萨预估的时间是太过于乐观了:“二三年”,连实际时间的零头都不到,最后却说要凑五千零四十八日,以合“藏数”。这未免有把巧合渲染成“英明”的嫌疑了。甚至金顶大仙也说:“我被观音菩萨哄了。”
观音菩萨并没有“哄”金顶大仙的动机和必要,她是确确实实没想到取经会用这么长的时间。取经人自己同样也没想到。唐僧出发时对御兄唐太宗说:“只在三年,径回上国。”跟菩萨的预估是相符的。实际上,如果按照千里马的速度行进,一百天也就走完全程了。按三年来预算,相当于提供了9倍的余量。这应该说不是太乐观,而是相当保守了。
那么是谁让菩萨失算了呢?是妖怪们吗?
把五千天减去菩萨预算的一千天(约三年时间),这多出来的四千天就是纯粹被耽误掉的时间,如果是妖怪造成的,那怎么也得有千八百处妖怪才做的到!单凭书中所记录的几十处妖怪是没那么大本事的。如果是那样,就算拿4000天除以80难,每一处也平摊到50天。想想看,五十天是什么概念?哪怕妖怪不吃唐僧肉,唐僧也都饿成肉干了。那样,没有百八十个唐僧,经是别想取回来了。
影响取经进程的无非外因和内因两类。外因包括妖怪(含神仙和人间的人为因素)、天气、路况等,菩萨早给了9倍的时间来克服它们,即使再翻一番,顶多6年时间足够了。这已经是极限了。因此,取经路上的耽误,大部分应该都是内因,即取经人自己造成的。这怎么可能呢?
这一点,吴承恩在取经人刚上路的时候就已经暗示给我们了:
“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的原由。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
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箝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
几度。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请问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藏答曰:‘心
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第十三回)
而在一路上,悟空几次提示我们:
“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甚至早在第一回猴王访仙求道的地点也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即“心”。
把这几段话联系到一起来看,就会悟出:取经路就是心路,妖魔就是心魔。心魔别说耽误取经人十年八年,就是耽误一生也很平常,甚至可以是十世!
原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心里!
这样,菩萨也好,如来也好,无法正确预估心路的里程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心,世界上最奇妙、也最模糊的地方,神也好,佛也好,都不能搞懂它。唯一能主宰它的就是你自己。取经,也就是取自己的心经!
那么,小说中为什么要先说取经大约要“二三年”,最后,却来个“十四年”、“五千零四十天”呢?从种种情况来看,吴承恩最后写《西游记》很可能就是用了十四年。这艰难的五千多个日日夜夜,最终换来了不朽的名著。以致也不禁感慨万千,忍不住要用所谓“藏数”来显示隆重之意。
五千多个日日夜夜,历尽艰难玉汝始成,饱含着鲜活的生命体验和真实的生命历程。如此,才成就了一部伟大的奇书!天书!
那么,那究竟是怎样神奇的生命之旅呢?在接下来的篇章里,笔者将陪伴各位朋友一同体味这场穿越千年的心路旅程,也同时尝试去解开吴承恩匠心独运、编织在这部世界上最大的密码书中的无数巧结暗扣。因此,这也应该同时是一场智慧之旅。奉劝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你不想错过让自己的生命获得提升、智慧加点的机会,请不要坐等笔者的文字自动送到你的眼前。请你先把《西游记》原文读起来吧,至少不要比我更新的慢。而且还请边读边想,多多琢磨,尽量自己去解开其中的关窍,那么,当你看到我的文字时,就不会懊恼地嘀咕:“NND,居然被这小子得了便宜。”
为了提高大家的兴趣,笔者将不定期预先提出一些趣味问题,恭请大家友情参与。在随后的篇章中,我将提出自己的答案和大家相互借鉴。郑重声明:标准答案属吴老先生所有。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搜索他的邮箱,向其索取。我的答案如与吴老先生的雷同,将纯属巧合,文责各负。
本期问题:第十三回,两界山镇山太保为什么叫“刘伯钦”?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