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谈一些主义,多做一些事情”,胡适先生的这句话是可以为他的一生做解的,也多少反映出了一位精英知识分子对于政治,民生,文化以及学术的态度。作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先生的一生旨在 通过教育启发民智,但却不支持用激进的革命方式改造社会。同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名干将,如果比较一下胡适和鲁迅的精神世界,可以发现温文尔雅的胡适与铿镪顿挫的鲁迅,无论是自我的身份认知,精神世界乃至终极价值都是截然不同的。
本文想探讨的话题是“精英知识分子”作为身份标签(social identity)以及自我身份认证存在时的同于不同。前者作为抽象概念,其建立来源于社会群体对于某人的宽泛认可,而后者则主要和人的心灵自觉有关。在我看来,胡适和鲁迅的一个不同就是,两者都是公众眼中无可置疑的“精英知识分子”,但从两人的生平可见,胡适对于自己“精英知识分子”的自觉与定位显然是鲁迅先生所没有的。
鲁迅的精神世界一度是痛苦和压抑的。他在左翼文化阵营中为了民生问题和中国的未来上下求索,以笔为媒为利器,毫不留情的批判了时代和社会的种种陋习。于此同时,他的文章和社会活动中体现出了他对整个民族未来走向的思考与探索。先知未必是痛苦的,但一个试图救国救民于水火中的先知恐怕会有一个难以找到心灵的最终归宿—他可能看不到希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胡适终其一生都对西方的民主与自由怀抱信心,在国民党执政时期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及中国驻美国大使的胡适始终无法洗掉蒋介石“御用文人”的痕迹。
用今天的话来说,胡适是民国高富帅,而缺乏官方支持的鲁迅只能算是屌丝。后世在评价二人的时候,可以从学术成就、文化研究、青年教育乃至思想遗产等多方面进行考证与比较。社会和自我赋予的“精英知识分子”身份确实给了胡适先生诸多荣耀以及光环。终其一生,他的个人生活也无比精彩和浪漫。
如果说我不敬佩、不仰视甚至不羡慕胡适先生的生平,那肯定是假话,但如果说我此刻有多认同他的人生选择,那也必定是假话了。“精英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固然崇高,但是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是没有人可以置身其外的。自我觉醒中“精英知识分子”的标签固然可以使人精神愉悦,但也可能让知识分子最终被抽离出社会现实。
从批判的角度出发,任何现实都是被人为建构的。个体看到和接触的所谓“真实”都与其置身的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精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以及身份自觉都会催生出抽离一般社会环境的“不真实”。从某种程度上,这种不真实将影响知识分子对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判断。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