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海拾荒系列短篇之【归去吧,不罢不休的“伤痕文学”】
时光倒回30多年,正是“伤痕文学”畅行无阻的时期。“伤痕文学”的主要矛头所向,正是“罪恶的文革”。所以我历来认为,历史上没有任何文学艺术作品能够脱离政治的束缚,作家也好,编剧也好,导演也罢,无一不是某一种意识形态和某一种社会价值取向的传声筒,这就是阶级社会的定律之一。那么,何谓“伤痕文学”?请看介绍:““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我自然是读过一些“伤痕文学”的,它的字里行间充斥着满腔的深仇大恨,蕴含着对乾坤倒转的迫切期待,那种悲戚絮叨的样子甚于祥林嫂无数次讲述儿子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时的情境。它告诉人们,“往事不堪回首,但却不能忘却!”(参见附文)故随着改革开放大踏步地行进和GDP的升空,“伤痕文学家”们仍没有丝毫的懈怠,而在继续告诫人们:今天来之不易,反右、文革绝不能重演,啊!
电影《归来》便是最新版“伤痕文学”代表作。
但是,假如《归来》的、编剧、导演不是瞎子、呆子、聋子,那就该睁大双眼看看清楚今日之中国的东西南北中,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着什么?对应当归来的不愿去描写和执导,对本不应当归来的熟视无睹,也不愿揭露,却偏偏要做夜间的蝙蝠,甘为黑白颠倒之辈,可惜呀,真可谓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也。
鉴于草民不懂影评和网刊上已有黎阳先生等已经把电影《归来》批驳得够有理有力的了这两点,所以我只想说游离于电影《归来》的几句话。
毛主席说:“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个问题,本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列宁所早已解决了的。列宁还在一九○五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诚然,为着剥削者压迫者的文艺是有的。文艺是为地主阶级的,这是封建主义的文艺。中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学艺术,就是这种东西。直到今天,这种文艺在中国还有颇大的势力。文艺是为资产阶级的,这是资产阶级的文艺。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但是他们在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周作人、张资平这批人就是这样,这叫做汉奸文艺。在我们,文艺不是为上述种种人,而是为人民的。我们曾说,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新文化中的新文学新艺术,自然也是这样。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
这就解释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践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脚步似乎停止了,缘由自然是人所皆知的。在对倒地老人等“扶还是不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且搬上面向全球华人和几亿国民的春晚的舞台的今天,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家还所剩几何?真正愿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家还有否其们生存的空间和展演的舞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届日渐地演变为了阳春白雪的领地,基本上脱离了“下里巴群”。人们耳闻目睹的是,演艺界的造星行动一直进行得如火如荼,被造就成功的大批的所谓“演艺明星”们惬意地躺在金钱的摇篮里,手数着源源不断而来的钞票,把社会主义文艺的宗旨忘了个一干二净,更确切地讲,他(她)们根本就无意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宗旨,而只愿做金钱的奴隶。就电影作品而言,票房价值是其追逐的唯一目的,社会效益根本就不在其考虑之列。即使如重大主旋律题裁的电影像《建国大业》,也不能、没有独善其身,人们从银幕上所看到的并不全是革命成功的轨迹,而是一大堆灿烂闪耀的演艺届大腕明星,编剧、导演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就是搞一次“明星展览”,但这个展览会普通老百姓是进不去的,因为他们的囊中很羞涩。再综观整个文艺领域,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呢?——单举电视剧为例,有的如拉长了的橡皮筋,有的是旧瓶盛新酒——翻拍货,有的是戏说、胡编的东西,有的严重缺乏细节真实这一决定文学艺术作品成败的关键性要素,如是种种,不胜枚举。但最让人厌恶的,当然应数以反映新中国某一段历史为名,行仇视、否定新中国某一段历史之实的那一类“文艺作品”——在这方面,“伤痕文学”及其衍生品走在了前面,那些“伤痕累累”的们在“抹黑逆流”中功不可没。
文艺是人民大众的必要精神食粮之一,但此所谓的文艺是真正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文艺,而真正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文艺只能产生于往昔蓬勃的大革命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人民大众是革命运动和建设事业的直接、主要参与者,每一个有良知的文艺工都必须放下架子,老老实实地拜人民大众为师,唯有如此,方能创作出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沃土上能产好粮,就是这个道理。
草民没有一棍子打死当代文艺的意思,因为当代还是产生了一些好的文艺作品的。还是以电视剧为例,《毛岸英》就拍得很好,还有像有些还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史的电视剧也拍得不错,这说明有良知的文艺工们还在坚守着用革命文艺鼓舞人民、唤醒人民的阵地。这是令人振奋的。但从总的来看,东风似乎压不倒西风,《归来》的畅行上映证明了这一点。有人说《归来》来得“不合时宜”,草民想,非也。眼睛和耳朵有时候是很不可靠的,只有能反复思维的大脑经过反复的思维,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故从某种意义上说,《归来》来得很合事宜,因为于今仍有许许多多的人的大脑未被洗净,仍还十分、九分、八分、七分……的爱憎分明,是非明辨。鉴此,“伤痕文艺家”们当然仍要努力,不达目的,他们是决计不会罢休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是无可厚非的现象,正如同一千个人看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看《红楼梦》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一样。比如,鲁迅先生说的:“红楼梦,……谁是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引自《绛洞花主》小引)而今天人们对于电影《归来》的评价,也是因人而异,各持观点的。反正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就如同拉二胡的绝不会说小提琴的声音比二胡的声音好听一般,反之亦同。《归来》的恶意渲染虽然不合符逻辑,但其之欺骗性是客观之存在,其之反面作用不可小觑。好在早已有人撕烂了《归来》的伪装,但这还不够,仍须剥去其肉皮,让其在阳光的暴晒下速朽。
鲁迅是大文豪,但他首先是集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向黑暗的社会频频投掷“投枪、匕首”的坚强斗士,他的极其睿智的大脑能洞悉各种事物的本质。所以,有能力的良知文艺批评家、有能力的良知文艺家们,应当刻不容缓地学习运用毛泽东文艺思想,继承和发扬鲁迅的硬骨头精神,进一步揭穿“伤痕文学”所玩弄的鬼把戏,并将其之实质暴露于天下。
让人民所需要的文艺归来,人民所要唾弃的文艺归去吧。
草于2014.6.19
附文——
来源: 豫青网 2014-05-17 23:14:55 编辑:沐恩
电影归来观影感受范文 观后感
由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归来》上映不久,微博上看过的人有骂张导的,说他惯于抹黑新中国。但在豆瓣电影和时光网影评中,此片的评分值分别达到8.0分和7.7分,属于比较高的。在女儿的怂恿下,我今天特地去影院看了一遍。
要让我来打分的话,我会给此片9分以上。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压抑得窒息,分裂得痛苦,创伤得揪心,荒诞得真实,又宽容得光明。
我觉得此片和张导执导的另一部影片《活着》一样,非常客观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前后的社会生活现实。凡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老年人,应能记得当时人们的心态,习惯的思想方式和表现出来的行为。我这个如今很少踏进电影院的老年人,看一些进口片和港台片,常常会看不懂,感到太跳跃。看《归来》的时候,影片中主人公们的一奔一跑,一拉一扯,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滴眼泪我全都心领神会。冯婉瑜(巩丽饰)和其女丹丹感情的破裂,丹丹当初的决绝和后来的后悔,陆焉识(陈道明饰)对女儿的宽容和对妻子的深情,都让我觉得十分真实自然。
此片的演员阵容可谓强大,男主角陈道明,女主角巩俐,均是大牌明星,演得非常认真投入,因而感人至深。演女儿丹丹的青年演员张慧雯,名气不大,应该说也很到位,是否会成为又一位“谋女郎”?。至于阎妮、张家译、陈小艺、刘佩琦,丁嘉丽等,这几位都是可以在一部片子中担纲的名角,在这里出演配角甚至跑龙套,当然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所讲述的是个悲剧,怪谁呢?怪丹丹过左?这不公平,那个时代年青人都持这样的思想,都这样行事,属于当时的“正能量”;怪冯婉瑜对女儿无情?更不合理,她太爱丈夫了,而且深信其是受冤枉的;怪陆焉识害了妻女?是啊,表面上看连他自己也这样归责了——影片中没有交代他划为右派的原因,但可以想像他其实也是无辜的,或许还代表着一种正确的观点(就像马寅初先生当初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张受到批判一样)。不管怎么说,真实的历史就是如此,似乎上有错,下也有错,好像你无过,他亦无辜——究竟谁之过,只有让历史去评判了。
影片光明的一面,借剧中人的口说:“一切已经成为过去”。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不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呢?看看现在许多人还在一味讴歌那个时代,甚至把反映真实历史的作品看作抹黑,现在的年轻大众已经不能理解片中的情节和思想,就能知道恐怕远不能这么乐观。
许多人希望我说说,是否值得去看这部电影?我觉得,五十岁以上的人,推荐去看,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怀旧,胜似在老城厢走街穿巷追寻年轻时代的影子,()记得苦才能体味甜。对于想了解真实历史的年青人,也绝对应该去看;这部片子没像《活着》一样遭禁,这是值得庆幸的进步。不过若是纯粹抱着消遣的心态去影院,那么我剧透给你——片中没有色情,没有枪战,没有香车美女,没有飞檐走壁,没有拥抱接吻,也没有眼花缭乱的武打,恐怕会让你失望。今天影院中俩坐在我旁边的年青人边玩手机,边用眼角余光瞟向银幕,显然感到索然无味。
影片最后没有“咪里玛啦大团圆”(注:以前对戏剧的套路总结为几句顺口溜——“才子佳人相见欢,私订终身后花园,公子落难小姐援,苦尽甘来中状元,咪里玛啦大团圆”),而选择在失忆妻子不认识眼前的丈夫,却又痴痴苦等他归来;平反归来的丈夫想尽办法帮助妻子恢复记忆,最终仍不得不在风雪中陪妻子“苦等自己”的结局中悲怆落幕,也是寓有某种深意的吧。
是啊,青春已经逝去,哪能再回还?
往事不堪回首,但却不能忘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