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老农民》以个例代表整体,以偏概全,这是很多反映改革前所谓“伤痕文学”的典型手法。绝对与当时的农村、农业、农民实情严重不符!
当时农民和现在一样没有工资,生产队也不发钱,怎么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呢?就靠自己的家庭副业,可以到城里去卖红薯、干粉、鸡、鸡蛋、羊肉、柿子、大枣、南瓜、小米等。老汉们还可以卖烟叶、锅盖、面板、擀面杖、镰刀、斧头、木锨、篮子……。总之供销社不经营的都能卖。猪要卖给经营处。
那时候的人的确没现在人吃的好,穿得好,但真的感到很幸福,活得很轻松,大家都一样,干活挣工分。老人小孩有人头粮,感觉很公平,很公正。田间休息时,或学习报纸,或唱歌,也开玩笑拉家常。党员干部,县里公社机关干部,带头到田间劳动,管饭的农民把饭用罐子提到地头,他们就在地里吃饭,不管什么饭都要自己掏一角钱四两粮票,就住在农民的窑洞里。那时候的干部真是人民的勤务员。
夜晚的月光下,小孩在打麦场做游戏热得满头是汗,老人们在一起说古讲故事,谈自己的各种奇闻,姑娘小伙在唱歌排练舞蹈和样板戏,家庭主妇一般聚集在某一家边拉家常边做鞋子。无论吃的是什么,但都洋溢着笑脸。
大家都有一个信念:跟着共产党走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1、以现在的标准衡量,那时普遍确实比较穷。那时城镇人口每星期能吃一顿肉,我们那地方叫打牙祭,但说那时的人基本没水果吃,甚至没见过水果,就是不折不扣的造谣。事实上,那时的蔬菜水果十分便宜,农村人背或挑到城里卖,一般就是几分钱一斤,家家都吃得起,水果上市时,我记得几乎天天都能吃水果。我们当地小孩子玩赌博游戏,都是拿杏子核玩,若赢了一堆,就可以敲开拿到中药店卖个几毛钱。农村几乎家家都有果树,比如核桃、樱桃、杏子和梨树等。农村还有很多野菜(现在叫山珍),很多农民也挖野菜到城里卖。
2、说那时农村不准养猪养鸡养鸭等,只有一点点对:在极短时期和及其有限的地区,可能有过一些地方的极左政策。但在我们那里(属全国较穷的西南地区)则几乎没有发生过。我们那里的农民,几乎家家养猪养鸡养狗。我70年代早中期下农村当知青,我们下乡的地方主要是山地多,每天十个工分,有时干重活每天可得30公分!年底分红10工分平均能分3到4角,土豆分的最多,每人约1000斤,玉米近两百斤,稻谷几十斤,根本吃不完,剩余的只能喂猪,所以每年都能养一头大肥猪。此外还养了一条狗。我们知青户有八人,分得近两亩的自留地,种了很多蔬菜。那时农村分粮食和自留地是以家庭人口的多少来分配,小孩记得能分60%左右?所以越是生小孩多的家庭,分得的粮食就越多,根本不怕没饭吃。
3、心态的区别。不明真相的年轻人以为,相比现在那时很穷,所以很“悲惨”。其实那时虽然每天劳动较累,但我们心里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根本不觉得苦。每年到春节时,坐着队上的拖拉机回家过年,一路闻着春风带来的土香味,真是一种享受。那时的理想是,在农村锻炼个两三年,回城当工人每月有40来元的工资,有多幸福?那种清纯的感受,现在再也找不到了。
4、那时别说农村,就是城市家用电器也不多,这是实话。但右派们其实自己也知道,这种与现在生活的“比较法”是十分可笑的。不过为了能蒙骗80以后的青年,右派们也不管可笑不可笑、无耻不无耻了,只要能起效果就使用。以这种“比较法”,一百年前,就算是皇帝,估计也是过着“悲惨”和“暗无天日”的生活,因为连自行车电视机等都没有啊?上世纪九十年代,能有一个“大哥大”(砖头大的手机,价值数万元)就是富人,现在这种垃圾只能收藏当古董了。
5、我们也来做个比较:那时山清水秀,小河里鱼儿成群结队,我们那时还是孩子,经常结伴去小河里游泳摸鱼,一天随便就可以抓一两斤鱼,回家烧汤很鲜美。现在几乎都变成了臭水沟,很多人往里面倾倒垃圾,一走近就恶臭无比。诸位评评哪种好?
6、当时的城镇和农村,物质生活虽没有现在丰富富裕,但也没有现在的生活压力。农民们农忙时累一点,农闲时就很清闲,由于农村修了大量的水利水库,农田和公路,所以根本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不像解放前,天公作美、没有天灾时还好,一到闹个旱灾或水灾,粮食产量减少,贫雇农除了给地主交租后,就免不了要饿肚子。解放后,没有了地主,土地属于全体农民,没有谁能压榨农民,农民们被组织起来兴修了农田和水利,一般的天灾对粮食产量基本没多大影响,所以那时人们的生活和心理非常稳定,根本不担心会没有饭吃。而现在的农村,年轻人基本都跑到城市当打工仔去了,在城里做苦工,没有老婆就只好找小姐“打炮”过瘾。如果是孝顺的孩子,还能每年往农村老家寄钱,给父母将房子修好一点。如果是不肖之子,挣点钱后就吃喝嫖赌,甚至去干坑蒙拐骗等违法之事。现在的社会,已经沾染了太多资本主义的恶劣习气,几乎人人浮躁,个个不知足,大家都想大发一笔横财。官场是一帮只想如何贪得更多的猪猡,包小姐养二奶,纸醉金迷;民间是一些渴望财富和羡慕“成功人士”、笑贫不笑娼的混球。如此发展下去,迟早是走向毁灭。以现在这种腐朽堕落的污浊生活,去比较毛泽东时代平稳发展、清纯廉洁的社会,骗骗混球们还可以,要骗头脑清醒的过来人,门都没有!
附文:一个老农民的儿子忆父亲
我的父母就是那一代老农民,他们都是很能干、很能吃苦的一代人。正是千千万万的老农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平整改造了大片的土地,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水渠、水库、桥梁、道路,把坡地改造成了梯田,在渠边、路旁栽种了成片成行的白杨树、泡桐树。在劳动之余,还要纺线织布,做鞋做衣服,养活4到5个孩子。他们一生孝敬自己的父母,亲力亲为给他们养老送终,真正做到了忠孝两全。
作为任何一个有良心的、吃粮食长大的后人,都应该对他们这一代人心存敬畏,感谢他们付出的艰苦劳动。
作为儿子,为纪念父亲,曾做《悼父文》一首:
父葬于青冈岭之巅兮
依偎祖父母身侧
傍西渠碧清流水兮
环绕南去
忆父天资聪颖兮
数行自通
忆父躬耕劳作兮
好争上游
忆父处世为人兮
热情有加
忆父孝养双亲兮
无微不至
计六十余年兮
不比谁强?
英雄迟暮兮
无限忧伤
早归黄泉兮
只为来生接着比!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