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北京晨报》报道,“延续了29年的9月10日‘教师节’,今后可能要改日期了。国务院法制办昨日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四部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意见稿中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并增加了校长任职资格要求、提高民办校地位等一系列重要条款。”http://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3-09-06/22793.html
新闻发出后,引起社会广泛热议。9月9日,毛泽东同志逝世37周年纪念日之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共党员贺卫方在微博上发言称:“【反对修改教师节日期】孔夫子固然是吾国史上大思想家,但作为一位教师,其弟子没一个能够超越乃师。如遵古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孔子就算不上一位伟大的教师。另,现行教师节别有深意,9月9日之后,紧接着就是教师节,那就意味着9日某人去世让教师得以翻身。故仍以9月10日为好。 ”
截至9月10日16:28分,贺卫方上述微博转发量已达9550次。
关于教师节的来历,官方早有定论。
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教师的尊重。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单独的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
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由张承先和方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并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同年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经研究政协一次会议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复教师节。
1983年12月,由教育部何东昌部长和方明共同签发的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中央宣传部。
1984年10月,万里、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对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的请示圈阅。
1984年12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报告中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研究,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如中央和国务院原则上同意建立‘教师节’,我们建议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颁布。”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来源:新华网资料——教师节的由来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8-09/05/content_9801822.htm)
由是可见,把现在的教师节来历说成是“9日某人去世让教师得以翻身”——贺卫方是在公然编造政治谣言。
而据央广网北京9月9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今天(9日)发布,将于10日起正式实施。《解释》第二条第(一)项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从而为诽谤罪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量化的入罪标准。
贺卫方的政治谣言转发已远远超过500次,根据新的法规,贺卫方已达入罪标准。但截至笔者截图,贺卫方的相关微博内容依然安稳地存在于新浪微博未被删除,也没有任何有关部门追究贺卫方法律责任的报道,难道法学教授贺卫方享有“豁免权”?
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党中央也是早有定论。贺卫方身为中共党员,屡屡发表违背历史客观真实,肆意攻击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错误言论,至今未被北京大学党委追责,这难道符合习近平总书记“保持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的有关指示精神?
附文: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如何评价毛泽东
党建网编者按: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随着纪念日的临近,国内外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上有关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呈上升趋势。除主流舆论引导外,对毛泽东同志盲目神化和恶意诋毁的议论也不在少数。因此,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关于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评价,对于做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主要观点: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毛泽东同志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评价
毛泽东同志逝世后,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后,西方舆论界普遍认为,中国将走向“非毛化”或正在“非毛化”,港台舆论也判断“大陆批毛,势在必行”。在国内,一方面,深受林彪、“四人帮”影响的一些人散布流言蜚语,攻击改革开放是“复辟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大倒退”;另一方面,一些人乘党进行拨乱反正之机,肆意夸大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并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针对上述情况,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指出:“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如果没有他的卓越领导,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全会指出,对毛泽东同志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应当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去看待。“毛泽东同志发动这样一场大革命,主要是鉴于苏联变修,从反修防修出发的。至于实际过程中发生的缺点、错误,适当的时候作为经验教训加以总结,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是必要的,但是不应匆忙地进行。这既不影响我们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上的一切遗留问题,更不影响我们集中力量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当前最伟大的历史任务。”
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党内外存在的各种错误倾向,明确提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指出,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作了高度评价,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革命家和战略家,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同志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最杰出的代表。
1979年10月,在邓小平主持下,党中央开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使《决议》能够成为总结历史经验、统一全党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历史性文献,邓小平提出三条原则,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第一条,即“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决议》起草过程中,邓小平反复强调这一根本原则。《决议》稿基本完成后,中央组织党内四千多名高级干部对《决议(草稿)》进行了讨论。针对讨论中出现的一些不正确意见,邓小平认为必须予以澄清,明确指出:“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他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
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决议》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对于《决议》的重要历史性作用和影响,江泽民同志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十一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同时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维护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党作出这个重大决策的勇气和远见。”
二、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100周年、110周年时党中央的评价
(一)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时的评价
198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日。当天,《人民日报》发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纪念文章《最好的怀念》,同时发表长篇社论《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
胡耀邦同志在文章中回顾了毛泽东同志不平凡的一生,指出,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国家这一百多年中最伟大、最卓越的人物。“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内外对毛泽东同志有不同议论和评价,特别是少数人想要党把毛泽东同志的伟大贡献因他晚年的失误而一笔勾销,从而使党陷入歧途。我们党没有受这种种干扰,对毛泽东同志作了全面的评价,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并在新的条件下有所发展。毛泽东同志几十年披荆斩棘所创立的丰功伟绩,使我们思慕感奋不已,激励着我们为完成他的未竟事业奋发向前。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他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产生过许多为世世代代人民所景仰的民族英雄,毫无疑问,其中最杰出的是毛泽东同志”。社论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毛泽东思想同四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我们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同时把毛泽东思想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是我们党善于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生动表现”。
社论针对境内外一些“非毛化”议论,明确指出:“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胡说什么我们在搞‘非毛化’。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今天,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更加准确和全面了,我们更自觉更坚定地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并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二)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时的评价
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政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大会,首都各界一万余人出席大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从长期奋斗的历史中深切地认识到,我们党所以能够承担起历史的重任,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就是因为我们党经过艰苦斗争的反复锤炼和理论的创造,形成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坚定地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
江泽民同志在阐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时指出:“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推进到新的高度。”
针对国内外“非毛化”倾向,江泽民同志指出:“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这是毛泽东同志逝世以后我们党遇到的一个全局性的、紧迫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他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拨乱反正中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智慧和勇气,认为由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排除了‘左’的和右的干扰,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加强了全党的团结,激励着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去开辟未来”。
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纪念毛泽东同志一百周年诞辰》,重申了党中央对于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三)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时的评价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座谈会。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古老的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
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他指出:“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胡锦涛同志阐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他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推进理论创新,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今天由昨天发展而来,明天是今天的延续。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他们的战友们以及千百万革命先烈的伟大理想。他们为实现这一伟大理想殚精竭虑、前赴后继,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壮丽诗篇。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的手中。我们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老一辈革命家历经千辛万苦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诗继续谱写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三、党的十二大至十八大的评价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后,党中央始终坚持《决议》精神,并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作用的认识。党的十二大至十八大都对此有重要论述和评价。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产生了两次历史性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两次转变都有毛泽东同志的贡献。十二大指出:“在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领导下,党以超乎寻常的革命胆略和革命毅力,顽强地继续战斗,独创性地寻求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终于扭转危险的形势,使革命事业获得新生,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60多年历史过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的基础上,向全党提出在实践中学习和丰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任务。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阐述了这一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个“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十五大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十五大强调,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提出三个“永远铭记”,其中第一个“永远铭记”是:“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十七大之后,国内外有人猜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要搞“非毛化”和“去毛化”。
2008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同志在《求是》杂志第七期发表题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的文章,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继承了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留给我们的重要思想成果,又以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为基础发展了这些重要思想成果。”从实践渊源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从理论渊源上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它们在立场、观点、方法等基本方面的共同点。”此后,习近平同志多次在文章和讲话中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对于全党的指导作用,多次肯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没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就是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009年10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60年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他指出,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境外一些媒体纷纷猜测“毛泽东思想将在十八大党章修订中被修改或者被删除”。2012年10月23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刊发《中共提十八大党章修正案,传将去毛化》的报道;10月23日、11月5日,韩国《朝鲜日报》连续刊发《中国官方报道共产党执政理念未提毛泽东思想,中共十八大或从党章中删除毛泽东思想》、《中共十七届七中全会公报未提毛泽东思想》等报道;10月25日,香港《南华早报》刊发《十八大将确定中共党章是否保留毛泽东思想》等报道;11月4日、8日,美国之音连续发出《中共全会公报未提马列主义毛思想,意在去毛?》、《十八大召开,党章去毛化存疑》等报道。这些报道很快被国内网络转引,一时间各种猜测和传闻甚嚣尘上。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八大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会总结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时指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大会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所作的贡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大会再次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强调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对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作出进一步阐述。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实践。他指出,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他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加强全党的理论武装,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关系。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他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在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2012年中国共产党的最强音,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的庄严宣示”。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不能否定”。他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2013年6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92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伟大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这3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平山县西柏坡参观毛泽东旧居和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时,满怀深情地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他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综上所述,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作用的评价既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又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而与时俱进。这一历史过程及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表明,只有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姚金果、张倔供稿)(编辑:翁淮南)(来源《党建》杂志社主办《学习活页文选》2013年08月01日第29期)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