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读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之思考五
胡锦涛6.25讲话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要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是党在十三大制订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十三大工作报告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它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
胡锦涛6.25讲话指出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可靠的保证。并着重强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两点。联系到四个“坚定不移”,从讲话的全部内容,我感觉到无一不包含改革,整个讲话可以凝结为“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没有疑义,改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改变世界。共产党的存在,就是要不断革命,而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阶段上的继续革命的一种形式,是自觉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辩证法告诉我们,将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不存在了,改革还是要继续下去。停止了改革,社会就停止了发展。
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改革的内容和形式不相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共产党领导被压迫人民,对地主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革命,是对旧民主主义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是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同盟者对不适应社会继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的改革。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质上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十三大报告讲的正确,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是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进行的改革,胡锦涛6.25讲话说:“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这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呢?现在,我们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今天进行的改革的时代条件。
十三大报告说得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从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的相互关系看,新民主主义革命靠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共产党的领导,那时没有无产阶级专政,更没有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不是作为革命条件,而是靠革命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代条件就不同了,这时,不仅有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有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而且还有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显然,不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手段,无产阶级无法夺取国家权力,而无产阶级没有夺得国家权力,也不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变成国家的、集体的财产。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改革又有了新的基础条件,即又有了社会主义基础,我们今天的改革是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即四个基本条件下进行的。
十三大报告认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这本身是正确的,但是,后来被一些人曲解了,曲解为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可能跨越,把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发展生产力的改革说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使改革走错了方向,不是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而是反过来破坏或削弱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四项基本原则,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样的改革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路线。这个认识不是我一个人的,也不只是群众的看法,它首先是“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观点,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反对这种改革。大家用心读一读《邓小平选集》第三卷,那里面他反复讲这个问题,明确指出有两种改革,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他说: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这已经是事实了),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他指出这种改革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就不能不看到有两种改革观点和两种改革,一种改革观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跨越,于是就搞私有化改革,走原始积累的道路,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为此就反对并削弱四项基本原则。现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持改革,首先应当实际了解今天的国情,敢于认识“两个基本点”早已经跛足了,被削弱了四项基本原则拖住了改革的后腿,现在是到处磕磕碰碰,疲于解决遗留的问题了。
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着重强调恢复和强化四项基本原则,重申邓小平讲的:““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完整地恢复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