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胡锦涛的回答掷地有声!
朱卫华
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执政党最高领导人在“非常时间”——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非常地点”——执政党培养精英人才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对一系列“非常话题”作出了非同寻常的政治宣示。从媒体公开发布的讲话内容看,胡锦涛同志对两个带有根本性的政治命题作出了鲜明的政治回应。
这两个政治命题是:十七大以后的中国,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旗,走“科学发展观”之路——胡锦涛的回答掷地有声!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应是胡锦涛讲话的主旨,亦应是十七大精神的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作出的政治抉择。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政治远见的抉择。它以中国特有的政治方式,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连续性与延续性。尽管近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之路走得十分艰难,但结果仍然是:旗帜不倒!多年来“新自由主义”资产阶级哲学的肆无忌惮,特别今年以来“民主社会主义”等修正主义思潮的甚嚣尘上,都大有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势。而现在,它们终于可以退出中国主流政治舞台了。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照胡锦涛的讲话,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基本特征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就是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就是要坚持发展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要坚持推进和健全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要坚持建立全体人民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经济社会发展体制等等。
但对照一下上述“基本原则”,不难发现,多年来我们的实践之路显然发生了偏失,有时甚至是令人痛心的“原则”性偏失。或许正因如此,才有了科学发展观的应运而生。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界定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个人认为,科学发展观的这些基本内涵中,隐含着一个至为关键的“根本前提”——科学,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
如果忽略了“科学”这一根本前提,“发展”随时都会有迷失方向、坠入不归的危险。“代价论”、“牺牲论”等反制度、反科学、反人本思潮谬传恶播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就是我们不可不记取的惨痛教训。近年来,当经济发展这一“硬道理”遭遇社会发展这一“硬道理”的挑战时,执政党终于开始了对“效率优先”这一片面发展观或庸俗发展观的反思、检讨与矫正。所幸,在中国不得不痛苦地承受着民生问题和环保问题等已然无法承受的沉重积弊时,科学发展观,无可置疑、无可替代地成为我们最可期待、最可信赖的积弊终结者!
科学发展观,是胡温执政团队在继承基础上所创立的最有价值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又一笔弥足珍贵的理论财富。作为指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与之相适应的国家强大的政治制度和强势的意识形态为依归、为后盾、为根基、为法则,而这个政治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意识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一种重经济和谐、更重社会和谐的发展理论,是一种重发展目的、更重发展过程的发展理论。这正是该理论同近年在国内泛起的形形色色的伪社会主义和真资本主义发展观最本质的分野所在。
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只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定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赋予中国以最强劲的政治活力,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义下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开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为广阔的前景”——必须明确“旗子”和“路子”的问题。为了保证科学发展观能够在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地“贯彻落实”,就必须首先以科学发展观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因此,郑重建议将“科学发展观”相关题旨正式写入在中国执政党中具有“宪法”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章程。(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