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华
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四个“坚定不移”格外引人注目。如果说胡锦涛这篇讲话是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定调子”的话,那么,四个“坚定不移”中居于首位的“解放思想”论,就是这个“调子”中首先值得认真把握的音律。
胡锦涛说:“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这在四个“坚定不移”中应处于灵魂地位。
“解放”,是中共政治语汇中最富有力感与动感的词汇之一。中共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解放”与“自我解放”的历史。而“思想”是所有被“解放”对象中最先决、最本质、最基础的否定与肯定过程。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对已知的一切“应对”和对未知的一切“开创”都将无从谈起。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等内政外交理论,实际上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和中国社会“雪藏”“解放思想”这一口号已有时日。按照中国的政治习惯,某个话语在特定条件下一旦被“强调”,则必然有所指。现在,锦涛同志要求“解放”什么“思想”?或者说,还有什么“思想”需要“解放”呢?
联系党中央几年来的理论和实践,我认为一切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都应来一番旗帜鲜明的“否定”,特别是让那些曾经多年主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话语权的所谓“主流”人物的话语从此在主流社会中式微,以廓清执政党解放思想的思想障碍。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所创新、为了有所突破、为了有所前进。说到底,就是要用新思想作武器去“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从而“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例如,国际间风云变幻的外交格局,就是我们在国际已经遇到的“新情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攻坚“项目”,则是我们国内已经遇到的“新情况”,而国内民生、腐败和环保等一系列问题就是我们已经面临的“新问题”,等等。
以中国执政党而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执政观,就不可能催生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因而也就无法正确地、科学地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当然,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决定了它必须以包括思想路线在内的党的基本路线为前提,即应把解放思想置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立党宗旨的前提下。而决不能把思想解放扭曲为胡思乱想,更不能把与解放思想相连接的理论创新恶化成胡言乱语。“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泛滥不是“解放思想”,“民主社会主义”的喧嚣也不是“解放思想”,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猖獗更不是“解放思想”!
窃以为,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一定要有利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先进理论,一定要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定要有利于推进“共建共享”的发展战略,一定要有利于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路径,一定要有利于构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又好又快”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总之,一定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定要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定要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最大化,一定要有利于广大人民最根本的政治利益、物质利益和文化利益的最大化! (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