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对毛泽东时代使用票证感到“痛心”的人,为什么不对蒋介石时代感到“痛心”?
很奇怪,知识分子们一直对毛泽东时代使用包括粮票在内的各种标证感到“痛心”,充分表现出了它们的“人文关怀”,可是我觉得很奇怪,那些感到“痛心”的人,怎么不对蒋介石时代没有使用各种票证感到“痛心”呢?知识分子们说,怀念计划经济是既欠良知又无良心,那么蒋介石时代的市场经济是不是既有良知又有良心呢?
也许看到当年的人提着装在麻袋里的金元券买米对我们来说很遥远,可是我爷爷奶奶的经历,我爸爸妈妈的经历对我来说,并不遥远。
粮票是共产党的一大仁政,它保证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每月有二三十斤不等的口粮,不至于去吃别人的剩饭。如果也用市场去“优化配置资源”,先进生产力代表和知识分子们大概又可以吃得脑满肠肥,养着胖丫环,听京戏了,也会出现很多“大慈善家”,去办施粥所了!
粮票等票证制度,关键是保证了绝大多数人的基本权利,当然,这也极大地损害了先进生产力代表及知识分子们的权利。因为它们没有办法把它们的优势转化为资源分配的优先权,和普通人一样吃着三十斤米,领着几十元的工资,没有汽车与二房,的确很痛心!
市场经济有什么神效,我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有,菲律宾妇女就不会出国给先进生产力代表当丫环了。
关于这方面,老田有一个很好的表述:
许多人对毛泽东时代中国物资短缺,一些工农业产品需要按票证供应嗤之以鼻,认为那是落后和排除了市场作用的结果,这种说法恐怕禁不起推敲。一些经济学家也十分肯定共产党是犯了常识性错误,如果不要票证限制,在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价格会上涨,利润会上升,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产品供应将会增加直到供求平衡。在1949年之前倒是没有布票,但当时笔者的老家某乡第15保(约2000人),能够穿"洋布"的人,我母亲伸出一只手来,可以全部算上。当时从晚清状元张褰在上海附近开办大生纱厂开始,已经50多年了,这个供求也许真的平衡了。更早的事情笔者不记得,但在使用布票的1970年代,村子里(200多人)穿土布的人已经不到一只手的数目了。
看来关键是"增加"问题,而不是平衡问题,是经济学家没有搞清楚问题之所在。而增加供应的方法,根据近百年民族工业的经验,市场自由作用的效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毛泽东把增加产品供应看成是压倒一切的任务,采用的是一种"节约闹革命"的方法,从本质上讲就是"大跃进",就是以压缩消费的方法积累资金,以超过常规实际的速度来工业化,而且这种政策的执行结果必然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布为例,为增加布的产量,在建纺织工厂之前优先建设纺织机械厂,为建设纺织机械生产能力,优先建设制造机器的机器---机床工业,当然钢铁工业是更加优先的。而且为了发挥机器的效率,工人总是要配齐三班准备24小时生产。今天仅仅湖北省内,就有黄石、武汉、宜昌三家具备一定规模的纺织机械厂,开足马力生产的话,一年就可以装备20-30家中等规模的纺织企业。机床厂在武汉就有近10家,而武汉机床厂一家就要多余90%的工人。 平心而论,节约闹革命的结果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在40年左右的时间里,大陆市场从整体上讲都是进入了买方市场,出现了整体供过于求的态势。据说从工业化开始到出现产品过剩,中国所用的时间与其他的先进大国相比是最短的,不过对于这个结论,我相信政府和民众都没有多少自豪感,相反倒是一肚子苦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