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谈南街村
[ 抬杠门二门主 ] 于2008-02-28 22:01:21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来谈谈南街村
其实关于南街村的话题本来已经没有什么可争论的,结论是:这个实例(结合另外一个安徽村子的实例)证明了“一包就灵”论点是有反例的,那就是有时候不包也可能会灵,有时候一包也未必就灵,这就是结论;剩下的问题应该探讨“一包就灵”论的适用范围、对它应该做些怎样的改进才能继续有效等等学术问题,正如发现牛顿力学有反例以后剩下的事情就是讨论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讨论对牛顿力学作怎样的改造才能继续有效等问题一样。这样的办法才是发展学术的正确路子,我们知道,正是循着这种路子,才有人们弄明白了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与牛顿力学的关系,试想如果当时的科学家们不是忙着研究问题,而是忙于揭示(我这里不用“诋毁”一词)发现反例者是如何如何混帐、快死了,发现反例的实验室也快塌了等等等等,遵循着这样的第二种路子,对牛顿力学的发展又能有什么帮助呢?
可是中国的有些人们(包括一些什么“家”)研究学术不在行,却正是走第二种路子的高手。对“一包就灵”的改造看不见,预言南街村“终结”什么的倒是甚嚣尘上。本门主有必要出一次手来谈论谈论这个问题。
这里我先设想南街村最坏的结局:南街村进行股份改造,或者MBO、也“包”起来;甚至南街村的有些领导者被证明有犯罪行为、被逮捕法办。那么,就算这个最坏的结局出现,能说明什么呢?(这只是假设,或者结局会更好,也没有贪官,村子继续发展,领导者个个清廉继续担任人大代表什么的,那结论就更不必待言了)
就算南街村进行股份改造,MBO,那么在股份改造以前的二十多年中,不是没有“包”吗?其没有包的结果,不是弄成了个“红色亿元村”么?这难道不证明有时候不包也未必不灵么?对这个过程总得有个理论解释,不能光顾着欢呼:包了!包了!到底你还是得包吧?!正如当初,大家都认为比空气重的飞机不可能研究成,如果这时候有人把个比空气重的飞机弄到空气中,即使飞了一段后又掉下来了吧,那么原先的反对者,如果他是真正的科学家的话,他将会深思,而不是忙着欢呼:掉下来了掉下来了你看到底是掉下来了吧?——大家说这不是这么个理儿?
而且,就算南街村股份改造,MBO,集体财产被分光,甚至被分光的过程中没有象“家”们主张的那样兼顾公平,而是很不公平,几个领导分成了富翁,大部分村民分得的财产很少,最坏的结局,难道能比安徽那个村子的村民更穷?无非是一样,而且,村民们还比那个村子的村民们多过了一二十年“吃大锅饭一切都有村里包下来”的好日子,而整个村子还比那个安徽村子多产生了几个富翁,又有什么损失?“学家”们应该有这样的理论预见力,预见到会不会有人把两个村子比较以后提出一种“补课论”,就是说:“包”好是好,可是安徽的那个村子搞早了,要是等到现在才包的话,也有可能搞成亿元村、千万元村什么的,在搞成亿元村之前就包是搞早了,现在应该补课(“搞早了要补课”,“学家”们总该是熟悉的吧?):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反驳他们呢?有没有想好言之成理的反驳逻辑?或者准备骂这些人一通、扣几顶帽子完事,或者干脆不和他们争论,叫作“我不和无耻的人论战”?这些都得事先想到,而不是忙着欢呼垮了垮了(何况实际情况人家还未必垮呢)。
当然,“学家”们可能有这种反驳:南街村是靠贷款起家的,不算真本事。如果谁真准备这么说,谁可就真得解放解放思想了,历来只有极“左”分子才津津乐道于“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而且妄图以此攻击市场经济方向、回到万恶的计划经济年代去,要是我们现在也这么说,算什么呢?而且还会有人提出安徽的那个村子,不一样有贷款吗?为什么没发展起来?贷款后没有起色,再贷当然就难了。要是说别的背景什么的,打死我我也不信南街比安徽的那个村子更有优势。
还有种反驳法,见于本坛一些网友的帖子,那就是说南街村是靠剥削外来人员致富的。这个更不值一谈,因为无非是还在纠缠姓社姓资。按要素分配也是正常的事情么,非要扯上什么“剥削”!如果说安徽的那个村子是因为不屑于剥削才比不过南街的话,那真是有必要派宣讲团进村去给他们解放思想了。
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南街村仅是个案,是在周围的“包”中其“不包”才有用,是靠周围的市场经济起家的、是全国的市场经济的功劳。那么问题是:当年深圳不也是在全国的计划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吗?反正我是不信深圳反而是计划经济的成就。而且,如果按这个逻辑,那么追问下去就是:到底允许多少个村子不包,才能以其它的村子“包”为条件使他们富起来?扩大一点,整个中国,可不可以“不包”,而以世界上其它地方的“包”为条件富起来?
最后,即使在村子里发现贪官,也不能说明这些贪官所搞的不包就一定是无效的、罪恶的;正如一些贪官也主张市场经济,证明不了市场经济的无效和罪恶一样。
说破大天也否定不了的一个事实是,一个不包的村子二十多年成了亿元村,而且是在与周围的气氛很不协调、处在理论孤立的境地中实现这个成果的,这总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吧?管着一切的还是实事求是,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搞成亿元村就是好村,这一条是“学家”们的理论之根,如果仅仅为了不喜欢一个南街村就导致“学家”们把这一条丢在脑后,我实在是不知道这算“学家”们的胜利还是悲哀。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