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宋老师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让我回想起18年前那个阳光灿烂的夏季,那是在完成了中考冲驰后,心情无比放松的暑假。我先后背了10多捆麦草,沿着凹凸不平的小路去收草场变卖后,挣足了一把把的角票分币。然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兴冲冲地跑进山区小县城那个由毛主席统一题写店名的“新华书店”中,请营业员阿姨从玻璃柜台里取出了那本令人向往已久的新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快速翻到书的背面,一看定价“4.05元”——哇,好贵哦!在那个炎热的夏天里,常常谗得人流口水的冰糕都才卖5分钱一个,4.05元足足可以买到81个冰糕!犹豫一阵后,最终,我还是咬咬牙,舍弃了整个夏季里天天都有冰糕吃的诱惑,几乎把所有的角票分币都摊在玻璃台面上,卖下了这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书。至今,我也必须老实地承认:那是我自出生16年以来,独立自主地花销的最大一笔开支。
也就是在那个暑假里,我常常独坐在老家门前那条清澈水沟边的鹅卵石上,如饥似渴地捧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书默读,读得疲倦了,就光着双脚板伸进清凉的水沟里提神,然后继续往下读。
许多年过去了,书中的一些情节和细节描写,都被渐渐地淡忘了,但保尔向着继定的目标,珍惜生命、自强不息地奋斗的精神,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尽管在看完这本书后的第2年,千千万万个保尔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标志性大厦——苏联,就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了。但是书中那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经典名言可能还是让人这辈子也忘不掉了,这一句话确实是引起了我对人生意义的第一次独立思考。
之后,我曾听闻一多先生呤唱“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着”。也曾看到周恩来在中学毕业时这样留言:“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即便离别了,又算什么?”近年来,平静地读了周国平优美的哲学散文集《今天我活着》,余华的中篇小说《活着》......这一系列关于“生命”和“活着”话题,还可自然引伸出一个人对“信仰”和“精神”的思考.....
尽管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作为有血有肉地活着的人怎么可能不思考呢?怎么可能没有思考探索的精神呢?就连小时候爱看“社戏”的迅哥儿也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若真是能参透“活着”、“信仰”和“精神”这些人生的基本问题,他就会懂得珍惜生命、自强不息和互助友爱,就会自然变得坦然而宁静,就能在潮涨潮落的现实社会洪流中,稳撑钓鱼船地来往洪涛里。由此,我感觉保尔的精神在今天其实并没有过时。
写到这里,看着身边穿着薄睡衣在床上安详熟睡的乖女儿,我在这样想: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自己的孩子,老师也不可能永远教育自己的同一届学生。但是,父母和老师若用爱心帮助孩子培养起珍惜生命、自强不息和互助友爱的精神,这种宝贵的精神却可以伴随孩子的一生。以上这些油然而生的感悟,或许是有关“爱和教育”的另外一种境界吧。
今天是女儿4周岁的生日,记录这些文字算是送给女儿的一份生日礼物吧,相信女儿在若干年后会自然领悟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