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普世之名行乱世之实
——“伪普世价值”批判
引言
W先生是一位颇有思想见地的网友,也是《智本论》一书的一名热心读者,我们日前在交流的过程中,谈到了普世价值之争,于是有了一场关于这一系列的对话,由于他的问题颇具代表性,特将此对话整理出来,公之于世。
鉴于本人做过《中国企业报》的评论员和记者,这一对话启发我将未来的写作形式改变为问答式的对话体,以使得观点更有针对性,在此对W先生表示感谢,今后本人对话类文章的W先生将是所有网友的代称,欢迎广大网友提问任何问题。
普世价值的唯一进步性在于反封建
W先生:现在中国对于普世价值的争论异常激烈,甚至出现了一个普世价值派,对此,您怎么看待?
相晓冬:为什么一个哈姆雷特,在一千个人心中,就产生了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却可以产生不同的认识,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是产生争论的根源,但争论也有其存在的价值,那就是再让这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断接近那一个真实的哈姆雷特。
这里面存在一个名和实的辩证法,由于事物自身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人们的认识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真体,即难以深刻而准确认识到事物的实,但人们总会各自对事物产生参差不齐的认识,并在各自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语言体系,这构成了事物的名。随着认识的不断进行以及争论的深入,名向着实无限接近,人们逐渐取得对事物的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因此,争论也好、讨论也罢,都是互动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是群体认识所产生的必然现象。
普世价值的争论也是一样,很多的人都在大谈普世价值,但普遍的情况却是都在大谈自己所认为的普世价值,这样就会停留在各说各话的层面上,达不成一个公认的普世价值。
因此,我认为,普世价值的争论应该升级,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上,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否是否要区分西方的普世价值和东方的普世价值?是否还有旧的普世价值和新的普世价值?
W先生:您的观点很有新意,但目前的主流认识是,普世价值之争更多的是一种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一种思想之争,大多数人也将普世价值理解为西方所倡导的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方面的内容,在其背后可能隐藏着诸如和平演变之类的政治目的。对此,您又怎么看?
相晓冬:是的,这是这场所谓普世价值大争论之中最为主要的一对矛盾,如果处理不好这一矛盾,这场争论就会对中国的思想界和舆论界造成思想认识的混乱,从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我们对普世价值的分析可以首先从西方和东方这的两大思潮的矛盾冲突开始。
西方社会在几百年的工业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可以称之为资本文明,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他们也在思想上产生了一整套价值观体系,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过程中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资本主义初期的普世价值观,这一思想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的过程中发挥出社会启蒙的价值,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性。
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这种价值观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以至于民主、人权等各种进步的观念也都被纳入其中,逐渐形成了西方的主流价值体系,然后这种思潮又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而被推广至全球,如今在中国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交汇之势,目前这场席卷中国社会的大争论就是这几股思潮交汇所激起的浪花。
但我们在看到西方普世价值观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所取得的积极性和肯定性成果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消极性和否定性的一面,相对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具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但它绝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它在自身发展中所产生的诸多矛盾也不是自己所能克服的,因此,我们不能盲目的全盘接受,而是辩证的吸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
普世价值的本质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
W先生:那您认为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又有哪些精华和糟粕呢?
相晓冬:人们的价值观来自世界观,世界观又包括自然观和社会观,其中社会观决定价值观,有什么样的社会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如果你认为这个社会就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那么你的价值观就必然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如果你认为这个社会就是每个人应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那么你的价值观也必然是利己主义或自利主义;如果你认为这个社会就是存在人种和民族的优劣,那么你就会导致如希特勒之流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大主义;如果你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那么你就会主张中国全盘西化,照搬照抄西方社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正如整个西方经济理论都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一样,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也一样将个人主义和自利主义作为自己的核心内涵,这种价值观诞生的土壤正是以物质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是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又反过来促进推动着这种物质生产方式。
由于西方社会普遍认为自己的资本主义是人类最为理想的社会制度,他们于是将这种价值观冠以普世的名义推广到世界各地,就像他们千方百计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一样。因此,西方社会所打出来的普世价值一词在本质上是一套思想体系的广告词,而所谓的“普世”一词也是他们自认为的“普世”罢了。
而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在根本上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譬如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而孟子则又是把“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作为一种价值观而传向千秋后世。“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中国的历代先哲们不反对取利,但更强调“义”,他们已经将“义”的精神注入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而马克思主义也是强调“义”的,而反对阶级剥削和压迫以解放全人类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魂魄,而这正是“义”的精神体现。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必然,因为在思想精髓和理论目的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致的,他们都以追求人类终极正义构建理想社会为根本目的,他们永远反对以强凌弱、弱肉强食,永远站在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大多数人民的立场上。
而中国先哲们所追求的世界大同的理想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也是一致的。差别只是在于,因为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没有在自然科学上引领整个人类社会,造成的结果是中国的先哲们没有提出关于社会发展的系统科学理论,而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空白被马克思主义填补了。所以,马克思主义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资本主义初期阶段的延伸,马克思主义尽管产生于西方社会,但在其精神实质上,其思维方法却是东方的辩证法思维。
因此,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经过了上百年的融合交融,它们已经构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的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则是现代化了的中华传统文化,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整合吸收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开创能够指导中国乃至全人类发展追求人类终极公平和正义并实现天下大同的理论体系,正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界所面临的伟大历史使命。
所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当前需要第三次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正是这次中国化的应有之义,这次的中国化不仅要开创能够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理论体系,而且也将为全人类开启通往未来的时代之门,正如重庆模式成为中国探索未来的一块试验田一样,而中国则可以成为整个世界未来发展的一块试验田。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中华民族将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而对于目前的普世价值之争,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则可以将其当成一种向世界产生和传播新思想的契机,我们不能唯西方这种现成的普世价值观马首是瞻,但也不能纯粹带着阶级斗争的思维将其当成敌人而全面排斥,即使是真的敌人,我们也可以缴获其弹药以补充壮大自己。
由于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天生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本能,所以,这种普世价值观在中国的传播可以冲击落后的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可以冲击中国社会的官僚主义,这是其积极的值得肯定性的一面;但同时,普世价值的传播又会导致极端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就像吃西药可以治病但同时又会造成负面作用一样,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普世价值大合唱是四面楚歌的新版本
W先生:您对普世价值也进行了一分为二,那您是否认为普世价值那积极的肯定性的一面可以作为未来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呢?
相晓冬:以普世价值取代马克思主义,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而将其变成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这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最乐意看到的一种局面。他们不仅想用鼓鼓的口袋支配中国的经济,而且也企图用自以为鼓鼓的脑袋支配中国的思想,这是大多数富人与穷人打交道时共同的精英意识,即不仅让你在行动上服从,还要让你在思想上认同,不仅让你变成身体的奴仆,还要让你变成精神的奴仆。
对此,我有一句名言——所有口袋鼓鼓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纷纷认为自己的脑袋也是鼓鼓的。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也适用于国家和国家、民族和民族之间。事实上,这是一种典型的暴发户思维,是暴发户的精神自大症,这种暴发户的精神自大症与贫困户的精神阳痿症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
越想越觉得是个笑话,区区一个普世价值仅仅是个价值观层面的东西,它怎么可以代替世界观,代替方法论,代替整个马克思主义这个博大精深并且还在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呢?就像一个西药,怎么可以代替人的养生之道呢?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肤浅之极!
目前普世价值叫嚣得最响亮的是民主和人权,其目的在于借助中国三十年改革形成的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思潮而召集民意,进而在民间形成一种社会力量,以向上逼宫的形式主张政治体制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社会主义,将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彻底引向资本主义道路,将中华民族纳入西方的资本主义体系。所以说,目前西方思潮对这种所谓普世价值的大合唱的确有其背后的政治目的,这就像当年韩信对西楚霸王项羽唱起的四面楚歌一样,为的是瓦解人心、解散斗志,最后好一击制胜。
但中国共产党绝不是西楚霸王,中国的思想界还有很多如何新这样视通万里洞烛其奸的明智之士,中国的民间还有很多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爱国者,西方资本在中国发起的这次普世价值的大合唱必定破产。
当前的普世价值是以普世之名行乱世之实
W先生:为什么中国不能搞西方式的民主?如果不搞西方民主模式,中国又应该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呢?
相晓冬:资本是逐利的,尽管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专制具有历史进步性,但资本主义本身也无法逃脱自身的局限,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其在市场上追求垄断地位,西方资本主义从分散的自由竞争时代不断发展成产业领域的垄断寡头和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寡头,这就是一大明证。
而垄断正是市场竞争领域的新型专制,是披着自由竞争外衣的经济独裁,他们依靠对资源的占有和规则的制定消灭并挤压着大多数民众的发展机会,因此,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并没有彻底实现公平正义,而是以新的不公平掩盖了旧的,以貌似的公平掩盖了真实的不公平。
民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产生效率和公平可以兼顾的决策与政策,只要能实现这一目标,手段可以通过创新而实现多样化。
很多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选举顶礼膜拜,而这种所谓的民主选举其实不过是形式而非内容上的民主,如果大多数人都不是具有公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而是利益的奴仆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大众的话,这种民主也不能必然产生真正正确的决策,比如解决金融危机以及经济领域的滞涨问题是无法靠选票来实现的,选票的积极作用只能是通过政党竞争而限制公共权力的腐败,因此,西方的民主选举为社会管理创建了一种纠错机制,这是其进步意义的体现。
但能够纠错绝不等于必然发现正确,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真理首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主张决策过程中有时需要力排众议,如果放任民主选举的话,就会有一些争权夺利的势力混入到政治决策中,从而也会歪曲决策的公平。所以,毛泽东才创造性的提出民主集中制,这其实是管理学上的决策过程,即博采众议断之在独,决策前就是要聆听各方意见,以正确认识问题,而决策拍板就是要独断,而这要求决策者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具有圣人的特质,但由于圣人不常在,所以这种民主集中制也会出现失误,而随着决策的实施,这种失误也可以最终得到纠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失误都是这样纠正的,没有什么人永远正确,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无不是一个不断从失误走向正确的辩证运动,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也就是说,中国可以探索一党执政下的民主制度,而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时代,这种崭新的民主制度又具备了硬件设施,各种民意和民情都可以直接反映到决策层,从而对决策过程施加影响,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信息时代提供给人类社会的崭新民主形式,即从用手投票的民主走向心灵和精神的民主,走向眼睛的民主、耳朵的民主、鼠标的民主、嘴巴的民主和大脑的民主,如果人民代表大会能够建立一个民意民情的信息收集和加工处理系统,再通过对新闻媒体的驾驭和管理,实现整个社会大众对各种问题的讨论和辩论机制,并将认识的成果向整个社会公布,这种一党执政下的大众民主形式就指日可待。
而西方社会的民主模式则是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一大陷阱,根本原因在于,整个人类社会并没有进入彻底消灭战争的大同世界,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虽然正在逐步消灭,但由于历史发展的惯性以及人类思想认识的惯性,阶级斗争还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这种斗争已经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疆界,它不仅表现为国家内部贫富阶层之间的矛盾,也表现为世界范围内富国和穷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西方资本所追求的目标是按照他们的规则管理整个世界,继续维护他们对整个世界的统治地位和支配地位,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完成其霸权的全球化。要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就必须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自己才能当老总。显然,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成为他们的心头大患。
为什么西方给中国扣了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的大帽子?就是因为中国的国有经济妨碍了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唯利是图的资本其最大的本性就是贪婪,它们从来没有感恩之心,所以,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非单没有赢得资本的认同,却不断滋生起他们的贪婪欲望,使得他们得寸进尺,继续蹬着鼻子上脸。
他们在中国社会已经联合起来一大批民营资本,正在一批对国有资产图谋不轨的既得利益集团的配合下,一起对国有经济发难,其在国内学术界和传媒界的一大批代理人已经毫不掩饰的提出了私有化的主张,为的就是拆分瓦解中国的国有经济,然后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支配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将中国彻底变成经济的殖民地,而且也企图变成政治和文化的殖民地。
别看他们吆喝着把国有资产分给大众,那不过是为了收买民心召集民意而打出的利益旗帜罢了。而一旦分给大众,这些资本大鳄们则纷纷通过股市和资本市场收买这些私分了的资产,从而彻底掌控中国经济命脉。这种私分国有资产的思潮在本质上就是拆社会主义的台,其目的就是为了瓦解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便各个击破。
所以,当前的普世价值观一边在政治上叫嚣着民主和人权,一边在经济领域主张私有化,他们控制着一大批专家、精英和大众传媒,不断召集民意,打着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旗号,而在其暗处,还有着一大批混入权力决策层内部的权贵精英的配合和掩护,不断在中国社会制造矛盾,并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经济势力,而这股势力的总后台则是图谋搞垮搞乱中国以继续谋取利益最大化的西方资本,只要时机一到,他们甚至会发动起政治风波甚至社会动乱。
这种图谋不轨的普世价值,不过是打着普世的名义,以行乱世之实罢了,对于这样的普世价值,每一个有责任感和正义心的中国人都应该擦亮眼睛,给予深刻的批判和坚决的斗争。如果非要我在民主问题和私有化问题上做出抉择的话,我的选择是——宁要圣人的独裁,不要奴才的民主;宁要继续垄断的国有经济,不要任人宰割的私有化;宁要国家的安全,不要个人的资产。
真正的普世价值观应以“义”为时代内涵
W先生:您在上面提到当前的普世价值其实是乱世价值,这个观点非常深刻独特,而我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到底有没有普世价值?如果有,什么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
相晓冬:西方这套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其实是打向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糖衣炮弹,看看“普世”这个词多好啊,多甜啊!乍一看上去,多像是一副普渡众生,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啊?
但在其本质上,仍旧是资本所主导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其核心内涵仍然是以“利”为根本成分的。为了追逐自身利益,资本必然反对封建专制,所以他们高呼民主;为了自由竞争,他们又打起了自由的旗号;为了将资源分散化以便自己形成垄断,他们不仅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进宪法,而且还企图私有化整个世界的一切资源。
他们在政治上主张多党制,却不知道所谓的多党制也不过是王八、乌龟、鳖和甲鱼之间的轮流坐庄;他们在文化上反对一元而主张多元,却忘记了多元也要遵循社会责任这一更大的一元;他们鼓吹自由,却没有发现这种对利益的自由追逐正使得世界大多数人口陷入物质和精神的不自由;他们鼓吹民主,却开着航空母舰在整个世界扩张着霸权;他们鼓吹自由竞争,而自己制造的垄断却让大多数人无法无力也无能参与竞争;他们高举着慈善的招牌,却让慈善变成炫耀财富的婢女——这个叫做资本的魔兽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在让整个世界更虚伪,更狡诈,更洋溢着珠光宝气,他们在整个世界鼓噪着拜金主义、拜物主义和拜名主义,他们用金钱的价值取代了人本身的价值,他们将个人利益至上变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赤裸纹身,他们让那些衣冠楚楚的富人和利欲熏心的穷人都变成奴隶;他们正在将整个人类社会变成一个血腥、肉欲和铜臭气味的动物世界!
真正的普世价值是真善美之光的美丽绽放;真正的普世价值永远是正义、责任和美德的全球性张扬;真正的普世价值所朝向的永远是众生平等、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真正的普世价值是全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解放;真正的普世价值是拆除横亘在人类心灵之间那一堵堵相互提防的心墙;真正的普世价值首先要让航空母舰变卖成索马里和海地苦难人民的给养。
站在历史的高空俯瞰当前的人类社会,资本主义在向着全球的扩张中又为整个人类孕育出崭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全人类正在从民族和国家的孤立分割而走向全球化的大融合,伴随着互联网这一伟大的革命性的技术工具,人类劳动正从体力劳动而发展为脑力劳动,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也正从物质生产而发展到精神生产,从工业文明发展至智慧文明。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真正的普世价值观应该以“义”作为自己的时代精神,而所谓的“义”,正是全球社会责任,这才是现在乃至未来真正的普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将使全人类从以物质为中心的社会而步入一个崭新的以精神为中心的社会。
用以义取利解决个人和集体的矛盾
W先生:您提出真正的普世价值应该以“义”为内涵,而不是以“利”为主导,可是整个社会都普遍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利己的,这与“义”的精神则是矛盾的,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能够改变如何改变人们逐利的本性呢?
相晓冬: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我用一句反问就可以让你茅塞顿开——如果“义”更能让人得“利”的话,你说人们是追求“义”还是追求“利”呢?当然是追求利,因为那样“义”就反过来成为“利”的本原了,有义就能有利嘛,如果义为利之本的话,谁还会见利忘义呢?
这就是我策划为汶川地震捐款的义丐徐超以义取利的根本动机,即只要证明了义能取来利,就说明义为利之本,也就是使“义”战胜“利”,降服“利”,这样,也就能为消灭个人利益至上的落后思想找到一条新思路,那就是用“以义取利”消灭“见利忘义”。
这个道理从理论上也是可以讲通的,“义”之所以能取“利”,是因为信息社会让“名”变成了一种无形资产,我们不是常说追名逐利吗?但对于名是什么,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而我的研究发现,“名”正是企业界和营销界津津乐道的品牌价值,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一笔无形资产,是人的脑力劳动即精神所创造的,这样“名”就在“义”和“利”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它使得“义”可以先取得“名”,“名”再变成“利”,这个过程就是我所倡导的智本运营,即把无形资产当成一种新型资本,通过智本运营的方法,实现无中生有。
W先生:这件事情听你说起来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但给人的第一认识就是炒作,这与社会上吸引眼球各种的炒作现象非常相似,人们大都非常排斥,这是为什么呢?
相晓冬:做媒体的人都知道,炒作其实是信息社会带来的一种传播现象,是出名必然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人们对于炒作出名的排斥就像对于其他人赚钱的排斥一样,都是出于一种看到别人有名有利而自己却没名没利的嫉妒心理,再加上目前大多数炒作都是不负责任的恶炒,只要吸引眼球产生关注就不顾其他了。
事实上,对于炒作现象应该一分为二的加以看待,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名都有义和不义之别,只要合乎社会责任,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我们应该鼓励个人和企业扬名取利,这正是社会和集体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和管理,个人和企业只有在乎好名声进而才会在乎公众利益,这样,我们就能化解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谁对社会有义,社会就反过来给个人以好名声,谁对社会不义,社会就反过来给他以坏名声,这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才能通过名的给予而真正实现。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媒体负起社会责任就可以得到解决,对于那些有义的人和事件,应该加大传播力度,让好人通过好名而得到好报;而对于那些不义的人和事,也要把握舆论导向,使公众擦亮眼睛,让不义得恶名。要知道,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是新闻报道的报。而在名声的约束下,社会个体才会更加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为的是不断维护自己的好名声,而这不正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崭新的管理手段吗?
W先生:你的这一思想确实很有新意,但我很担心,这是不是会让人们从个人利益至上而转变为个人名声至上呢?是否会鼓噪起整个社会追名逐利的心理呢?
相晓冬:你的这个担心也并不多余,因为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也陷入过同样的困扰中,直到我在《中国企业报》从事的新闻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发现“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时候,我才豁然开朗,因为所谓的社会责任,不正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义”吗?
这样,我们进而找到了名的约束力量,那就是“义”,而真正的“义”,必然是个人对社会有益,这样个人也才能从社会真正得到好名声,因此可以说,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的环境给个人和社会的矛盾创造了全新的解决办法,即通过名,个人利益和社会群体利益可以真正的实现的和谐统一——谁对社会有义,必然有好名,进而对自己有利;谁对社会不义,必然得坏名,进而对自己不利。
不要小看这一理论,它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个人和集体的矛盾问题,还能颠覆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使得人们脱胎换骨,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变成追求社会责任的社会人,从“物质人”变成“精神人”,因为义能有名,名能生利,这样,自觉践行社会责任就可以成为一项利人利己的事业,就像王海打假一旦出名就可以发展成一项对社会有利也对自己有利的正经事一样,否则,人们即使整天玩牌打麻将,也不愿意关心这个社会的环保事业,原因就是对他个人没利。
我自认为,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在人的本质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将马克思主义、西方经济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三种思想价值体系的无缝连接,使得这几种理论体系可以兼容并包。
西方经济理论对人的认识是沿着人性道路前进的,从经济人假设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人的自我实现,都是对人性本身的观察而得出的认识;而马克思主义则将人本身视为社会生产关系的节点,主张“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并将人的解放作为其理论的最终目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提出“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以及“见利思义”“利不亏义”,这三种理论体系都不反对人们追逐自身利益,只是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关系上各有侧重,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将公平和正义作为参照,而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则似乎只沿着为资本及其政府谋利益的思维习惯一路向前,他们从来不去想如何让世界上的大多数穷人也纷纷富裕起来,甚至于陷入经验主义的西方经济理论认为这个世界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于是我们看到,西方的精英、学者和政客们整天把失业率挂在嘴上,就是不去探索让穷人创业的路径和方法。
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这一经纬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站在中国历代先哲以及马克思的肩膀上,重新运用辩证法思维去分析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肉体与精神的矛盾体,肉体需要表现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而精神需要追求精神利益,表现为个人的理想、愿望和期望的实现,是个人对社会的付出和贡献。
肉体的我追求个人利益的满足,是为“小我”;精神的我追求天下太平、人心向善以及生态环境向好,是为“大我”。肉体的我从事体力劳动,进行物质生产,从而满足自己对物质的需要;精神的我从事思考、创作、表演等各种具体多样的脑力劳动,进行精神生产,并在这种精神产品的传播过程中出名,而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环境下,名还可以转变为利。
我们已经看到,在物质生产中的体力劳动者越来越多地被各种现代化自动化的机器排挤出来之后,以名利双收为特征的精神生产又向全人类张开了怀抱,这就是正在地球上发生着的一场影响深远的伟大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只要人类自觉将体力劳动改变为脑力劳动,纷纷投身对社会有义的事业,就可以在媒体的传播和公众关注下出名而构建起自己的商业模式,这正是以脑袋鼓起口袋,用精神变成物质。
有谁能够想到,这种遍布全球的精神生产方式正是伟大的共产主义呢?又有谁能够想到,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电脑和互联网的背后正隐藏着这样一个超越国界的可以无限开采的精神世界呢?又有谁能够想到,那一台台冰冷的机器在让广大的劳动者下岗的同时,却同时释放着解放全人类体力劳动的热情呢?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这种脑力劳动所主导的精神生产方式,其本质正是精神的共产主义——全人类共有共享的信息资源成为崭新的生产资料,而人人都有的大脑成为每个人都有的劳动器官,只要生产出精神产品,并借助于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条件实现价值,每个人都可以变身成为无形资产的主人,变成新型的资本家(智本家)。
而困扰整个人类的阶级斗争也将以劳动者纷纷变成有产者和资产者而宣告结束,人类也得以逐步进入一个共同富裕万世太平的大同世界,这便是已经悄然而至的全球共产主义时代,只有当全人类对此达成共识而共同携手迎接这一伟大时代的时候,才会形成真正的普世价值观。
由此可见,真正的普世价值观必将建立在精神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它是人类用精神追求反过来满足物质需求,用精神生产反过来支配物质生产,用智本驾驭资本,通过精神生产创造无形资产再变成有形资产进而实现精神对物质的统治和主导,而精神生产的最终追求则是以“义”,即使取利也是“以义取利”而非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那正是正义对利欲的胜利!
让我们每个人的头脑闪耀起思想的光芒,穿破那层层的历史迷雾,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在前方等待——一个天下大同的社会图景在向着我们招手!一度陷入低潮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将再度掀起波澜!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将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