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鼓动中国急速右转的师爷?
司马南
冯虞章先生这篇关于普世价值的文章原载于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2008年9月4日),当天一早,即有人民日报的朋友短信通知笔者注意此文。晨起读罢,兹心大悦,连诵三遍,通体酣畅。兹举之荐之,祈朋友们同赏之,期对手们相疑析。
冯为何方神圣,此前并不了解。但是读文章,类似嗅世界——谁?写了什么?主张什么?意欲什么?针对什么?其朋友圈?其路线图?其活动半径?其切入角度?其杀手武器?……悉可一目了然也。
故此,读文章,亦可作“嗅文章”解——味道相投的,或“朝闻道”也,或同声和也;味道不投的,或鲍肆臭也,或坊间俗也。但是,对于真正的研究型的读者或准备参与辩论的读者,文章味道和不和口味,主观判断其对与不对,都应当而且必须认真地读进去。惟有认真地读进去,才有发言权,才知道其对错究在何处。故此,网上那些读不懂文章、不懂读文章、仅生喙而无生脑的啾啾不倦者,不仅被甲方看不起,亦为乙方所鄙视。
据此析,冯虞章先生大作,司马氏因其气味相投而精读而广荐,那几位志在鼓噪中国急速右转的师爷也会挑灯读到半夜。可以想见,卒读冯文,某编辑部小资们,纵狂饮冰镇可乐,亦难息心头郁火。
冯先生,传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教授,与某某先生是同事。这天下事微妙的很,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可现实生活当中,朱者墨者弥而近之,朱墨泾渭依旧分明,盖各自固取不同立场耳。学人立场如此,报纸立场亦如此。可以肯定地说,冯先生文章,在南方那两家报纸版面上,断然是发不出来的。
此文中,冯先生引经据典,重申了一些多年来在大众媒体上久违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至理名言,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方法透析所谓普世价值,讲得理直而气壮,坦率而真诚,从老根上捋出一条清晰的主线。因其久违,有一把年纪与阅历的读者,倍感其亲切,作为自然回应,自己年轻时所受教育的沉淀发挥了作用,更易于从实践层面上廓清认识的脉络。
当然会有人云里雾里不解其究竟,也会有人因为普世价值的迷魂汤被灌多了,舌头不利落,走路腿发飘,指望其彻底清醒过来尚需要时日。不管结果怎样,冯先生这一篇文章的作用与影响均不可低估,它是自关于普世价值争论以来,一篇难得的好文章,带有从根本上拨乱反正的味道。
某些人动不动就宣称自己的东西(其实是“泊”来的,即“传销”来的)必将普世,你族你国不接受,便视同为反对人类文明,这是典型的霸道强盗逻辑,此逻辑源自于复杂多变国际背景下,某国集团赤裸裸的意识形态攻势,具有很强的政治指向性。冯先生文章点明这一点,很有必要。
应该继续指出,糊里糊涂地被裹挟进去,起哄架秧子随人传销普世价值的人,绝大多数都属于认识问题,因此,继续展开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讨论,用说理的方法,枚举实例的方法,搞清楚普世价值问题十分必要。笔者才疏学浅,理论功底太薄,学养修为不足,往往急于论战而疏于说理,又往往旗帜鲜明而棱角峻冷,不善于争取沉默的大多数。
冯虞章先生此时出手,恰似比武大会上年轻武林后生杀得难解难分,关键时刻,一位威严的老武师一个凌空纵跳跃然台上。冯先生在普世价值理论问题上所做的正本清源之功,与太极传人冯志强老先生武林之中固正扶本的大德好有一比。20年前,神功横行,妖怪出没,为孔方兄计,个别的武林掌门神话自己,声称挥掌出拳皆带外气,甚至“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冯志强及其弟子不为所动,坚守正道,怒斥妖孽,维护了中华武术的清誉,获得了海内外的尊敬。今天,当年那些挥掌生发外气的掌门人都销声匿迹了,耄耋之年鹤发童颜的冯志强带着弟子依旧谦虚地修行着。主席有诗曰“人间正道是沧桑”。
冯虞章先生的文章,当然不是定论,环球时报专门缀以版花强调这是“讨论”,意指不同意冯先生的观点,尽可以撰文讨之论之,盖用意颇善。不似某些媒体,口诵普世价值,啼血民主人权,可是心眼小似针鼻儿,阵营意识一丝不苟,绝不给不同意见者发表意见的机会。如此普世,普世之反讽也,如此民主,民主之悖论也,如此人权,人权之叛逆也(20080905)。
附文: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