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抄底华尔街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争论才刚开始
源自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而这一周新的焦点,落在日本金融巨头的身上。
22日,日本三菱UFJ集团宣布,已经与美国摩根士丹利达成意向,准备购入对方多至20%的股份;同一天,日本最大券商野村证券证实,已经击败其他竞争对手,赢得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亚洲地区业务。 这是美国以外资产在此番金融海啸中最迅捷的并购表现。这到底是日本经济复苏的标志,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跨国并购宿命的又一次轮回?争论才刚刚开始。
日本金融巨头横行华尔街
据最新消息证实,在拿下雷曼亚洲业务后,野村证券再度拿下其欧洲及中东地区业务达成基本协议。 也就是说,野村即将接手雷曼兄弟除北美地区之外的主要地盘。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野村证券高层兴奋地说。
三菱UFJ对美国金融市场的更大“野心”显然也不仅是入股本身。三菱高层明确表示,一定要趁此机会,参与摩根士丹利的管理。 而在上月,一向是日企出击急先锋的三菱已迈出了大举扩张的第一步,宣布以略高于100亿美元的价格,购入美国UnionBanCal银行的剩余35%股份。
日本市值第二大的三井住友金融集团9月24日也表示,将向美国高盛集团投资1000亿-2000亿日元。在6月,该集团已向英国巴克莱银行投资近10亿美元。后者亦是此次在华尔街非常活跃的外资银行之一,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巴克莱银行的行动和目标指向与日本投资方不无关系。
容易为人忽略的是,早在今年1月,日本第三大银行瑞穗金融集团便出资12亿美元,认购了美林为筹资所发行的优先股。 眼下,陷入空前危机的美国投行时代正在终结,日本金融巨头正掀起对美国金融业的大举攻势。
复苏标志OR轮回开始?
“抄底”华尔街,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在分析人士看来,日本金融机构抢先出手至少有两大因素。一是日本社会结构所致,由于少子化和高龄化,其国内市场的成长空间越来越小,只能向海外寻求空间;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业因参与过多高风险贷款业务而遭受重创,现在财务状况有了相当程度的恢复,也有了走出去的实力。日本金融大鳄开始横行华尔街,被不少人认为就是日本整体经济复苏的一个标志。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这么乐观。在一些分析人士眼中,日本金融巨头竞相出击华尔街的场景,很容易让人回到20年前:当时美国经济陷入停滞,处于巅峰时期的日本大量收购美国的资产,尤其是三菱公司购买了纽约洛克菲勒中心这样的美国标志性建筑引起一片哗然。
“日本人买走了美国的灵魂!”美国人的惊叹,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日本人的骄傲并没有维持太久,随着日元开始大幅升值和自身泡沫的冲击,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十年”。当年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的洛克菲勒中心,后来以半价卖回给美国。
因此,在这部分观察人士看来,日本金融机构扩张国际版图的决策或有操之过急之嫌,甚至他们对所并购美国金融资产审查的时间都不充裕。 在当下尚无人能说清楚这场金融海啸最后到底有多强烈的境况下,他们是捞到了馅饼,还是再度跌进并购的陷阱,仍需要时间来印证。
----------------------------------------------------------------------------------------------------------
为自由市场一辩:凭什么纳税人要拯救腰缠万贯的银行家?
为自由市场一辩
金融系统已岌岌可危。在恣意妄为多年之后,银行们已几乎停止同业借贷,此时,美国国会正在考虑是否为它们提供支持。如果银行系统继续分崩离析,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将十分可怕。但还有一种更大的风险:正在思考华尔街蠢行的政客们,可能由于完全丧失对市场的信心,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并作出错误的决定。
这将不是第一次。1929年华尔街股灾后,市场被认为已经失效,美国立法者试图通过管制找到穿越危机的捷径。被广泛效仿的《司莫特-郝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使成千上万种进口商品的有效税率提高了三倍,加深了1929年至1933年间的“大萧条”。而反市场情绪的盛行,让欧洲一些初具雏形的民主政治付出了更高昂的代价:法西斯主义。
尽管当前危机非常严重,但引起如此极端反应的可能性仍然很小。不过,政策制定者完全有可能加重已经由金融行业不负责任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因而,此时我们应该牢记开放的市场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不要忘记那些压制开放市场的社会将会等到什么后果。
一些喊得最响的批评家没有多大兴趣弄清问题出在哪里,更没兴趣思考如何补救,也全然不去计划今后如何防范类似问题。这样的批评是无益的。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温•威廉姆斯(Rowan Williams)本周对英国政府出台卖空禁令大加赞赏。他的同行约翰•撒塔姆(John Sentamu)则宣称,卖空银行股的那些人“显然是银行劫匪和资产剥夺者”。这些话出自心地善良的人口中,但他们看不到偷车贼、废品堆放场的机械工以及购买了汽车保险、当车失窃后得到赔偿的车主之间有什么道德或实质上的区别。
美国纽约州司法部长安德鲁•库默(Andrew Cuomo)更进一步,将卖空者喻为“飓风后的抢劫者”。这种比喻有失公允。难道卖空者还要遭到美国国民警卫队的射杀么?
这类情绪的问题在于,它于事无补。有人喜欢以比喻的手法进行批评 —— 例如“脱缰的资本主义”、“无节制的贪婪”,却不愿意说明他心目中的“缰绳”和“节制”究竟是什么。
我们首先来看看华盛顿的纾困计划。为什么纳税人应该拯救腰缠万贯的银行家?我们应该强制他们为此付出什么代价?这些是自然而然的问题,但并非全部。我们还应当问,纳税人出钱支持银行系统,是否能够从中直接或间接地获益?答案是肯定的。银行系统濒临崩溃,而崩溃将给普通百姓带来悲惨的后果。盈利企业和信誉良好的消费者将受到损害。成功的救援将可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甚至有微小的机会让纳税人从中获利。这就是救援的理由。美国国会对救援计划详加审查无可厚非 —— 尤其是考虑到该计划缺乏监督 —— 但许多议员也许更想借此收拾一下华尔街。
不过,实施更有效的监管,其理由不言自明。人们很难为这样的银行系统辩护:银行高管们拿走数百万美元的薪酬,而回过头看,当时他们的业务从根本上就存在着缺陷。这看起来就像是对经营失败的奖赏。2000年以来,我们已经目睹了两场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破裂,和当前的银行业危机。这样的经历很难让人对资本市场当前的效率或透明性抱有信心。
本轮危机常被说成是放松监管的结果,但它同样也是以前实施的、注定会造成恶果的干预的产物。由于优质抵押贷款行业被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垄断,次级抵押贷款迅速增长。“两房”是由政府创立、受政府监管、实际上受到政府担保的机构。证券化是为了绕过资本方面的要求。但它也创造出了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的金融工具。用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话来说,这些金融工具的确是“金融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资本市场显然需要更为完善的监管,但政策制定者应当谨防意想不到的后果。市场是试验场,也往往是错误的发生地。市场的优越之处,并非因为它具有完美的效率,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奖励成功,淘汰失败”的机制。人类至今还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
现在不是为自由市场辩护的好时机。然而,我们又必须为之辩护,辩护的理由不仅在于自由市场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纪录,也在于这句格言:“明智的做法是让成年人自己做主。”
自由市场并非一种“原教旨主义宗教”。它是一种机制,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两百年来,它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即便是在危机重重的今日,本报也以为自由市场辩护为荣。
--------------------------------------------------------------------------------------------------------
如此脆弱:华尔街的百年金融大骗局已经被揭穿!
美国次贷就像一枚绣花针,挑破了维持了上百年的一个骗局,揭穿了持续上百年的谎言。
一直是财富象征的华尔街竟然如此脆弱,一夜之间就坍塌了。这是一个不缺少幽默的时代,昨天还呼风唤雨、风光无限的华尔街工们一夜之间成为失业者。百年之后,2008年华尔街的崩溃终将成为一个笑柄;百年之后,历史学家终将会以嘲笑的目光审视人类自欺欺人的愚蠢。
华尔街的风暴,本质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一种经济哲学、财富哲学的崩溃,是一种欺骗别人又自我欺骗的超级骗局的破产。
什么是财富?财富来源于何处?答案并不复杂,但现代的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却把这些简单的问题弄得异常复杂。把现实的消费建立在不确定的未来上,并认为这种方式会长久地循环下去而且能够带来更大的财富。这就是一种流行“钱生钱”的财富和财富起源观。当这种观念成为一种宗教让人痴迷的时候,经济或金融如果不在某一天崩溃恐怕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就不是地球,而是一个魔幻星球,人类也不是人类,而是能够点石成金的魔法师。
华尔街的崩溃,本质上就是这种宗教的崩溃。华尔街的投行倒下去了,一些口舌如簧的金融专家们在喋喋不休讨论,但是几乎没有人明确指出为什么美国上百年的投行会一夜坍塌,几乎没有人指出问题的本质所在。之所以不敢揭露事实真相,因为他们恐惧。他们明白,一旦民众明白当代金融手段的真相,他们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同时,他们也明白,一旦说出真相,就意味着他们所倡导的理论及所学的知识只不过是一个被各种专业术语包装的骗术而已。
美国这次金融风暴,表面上看是次贷危机的延续,实质是华尔街不能再维持自己的骗局。华尔街的后台老板们制造了世界上一次次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局部战争,还有暴乱,让世界人民维持他们玩“钱生钱”的游戏,但这一次他们真的失手了,一不小心毁了自己的老巢。
华尔街投行倒下去了,一场骗局被揭穿了,一个跨世纪谎言被揭穿了!
总结:财富是靠人的双手和机器生产制造出来的,不是凭空吹出来的!不是靠虚无缥缈的骗人的金融产品制造出来的! 中国人,醒醒吧,不要追逐外国的骗人的经济理论了!
跟着骗子跑,吃亏少不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