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通胀的威胁,政府使用了浑身解数,发改委的行政命令、财政部的减免利息税、央行的提高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利率,但通胀没有明显止步迹象,人们普遍预期央行进一步提高利率,在乏善可陈的法宝中,央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回旋的余地了,只是我们稍微向前展望一下,在高利率的环境下,到底会发生什么?
首先企业在原材料上涨,人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只能被迫提高价格,然而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普遍存在,在双重压力下,限产保价成为唯一的选择,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裁员,需求不足加剧。在此情形下,高利率无异于雪上加霜,整个经济将在通胀的基础上衰退,形成滞胀。
高利率将对股市形成压力,对于患有严重资金饥渴症的庞大企业群大幅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企图将是致命打击。
席卷欧美的次级债危机表明,节节攀升的楼市孕育了巨大的泡沫,它的破灭将产生原子裂变般的杀伤力。它的直接诱因就是高涨的利率,要让楼市泡沫软着陆,徐缓的价格下降,可以将少恐慌性的需求,低利率可以减少已购房者的还贷成本。房产价格的下降,可以冷却国际资本的狂热,减少资本项目顺差,减轻升值压力。
低的利率同时可以减少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套利的追逐,减少升值的压力。
反通胀
中国本次通胀的主要原因在于巨额顺差引致的外汇占款过量发行,国内大量的商品输出与过量的货币增量必然引发通胀。为此当前的有力措施是特别国债的尽快出台,减少外汇占款发行,减弱流动性过剩。
加大进出口关税调整步伐,降低粮食、肉类等商品的进口关税,提高食品等商品的出口关税。
抛售国家储备粮、肉、原材料,降低社会生产、生活成本,稳定预期。
加快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对冲升值与通货膨胀,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推出大规模减税方案,以减少流转税为主,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
适度降息,减少企业融资成本。
资本的出路
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后,为防止资本过度流失外逸,要发展理性健康的资本市场,包括股市、艺术文化市场、黄金市场。
平衡贸易
市场周期波动的根源在于消费不足,解决的核心在于价值补偿。而依靠政府扩大支出、扩大出口、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的常规之道证明都是不可持续的,并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要实现可持续的价值补偿方式只有进行储备替代。即央行利用储备替代实现每年的价值补偿,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是经常性的政策工具。该点的数量选择有弗里德曼的成分,但货币为社会主权资本而非借贷。其值大小为当年预定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半。该购买为全社会唯一的货币增量,不再发行外汇占款。比如去年GDP为20万亿元,预定今年增长速度为8% ,则央行购买数量为8千亿元。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买进国产顶级艺术品、贵金属、重要原材料、战略资源等、简称央行购买。该方式立足于国内需求,实现自身价值补偿,避免了贸易摩擦,是可持续的。
2007-8-12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