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中国最终成为经济危机中美国阴谋论牺牲品在劫难逃

何必 · 2008-11-03 · 来源:
金融海啸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中国最终成为经济危机中美国阴谋论牺牲品在劫难逃

何必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余震不断,美联储从美联储紧急提供给摩根大通290亿美元融资到美国政府拨款3000亿美元给联邦住宅管理局(FHA)管理下建立专项基金,从注资2000亿美元国有化房利美和房地美到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出台,以及此后贷款挽救实业公司,美国救赎成本不断加码,可能最后成本要超2万亿美元。由于美联储“央行中的央行”地位,很容易使美国救市成本转嫁于它国,特别是持有美元资产的中国、日本和沙特等国家。美国政府与这些国家政府进行谈判购买国债发行计划正暴露了这美元储备大国的尴尬和两难地位。而最近的美元走势和石油价格走势已超出此前多数企业和分析人士的预期,其中变换似乎隐含了美国政府隐藏极深的战略意图和财富分配主导路径,是否这也是全球为美国金融危机买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缺乏风险控制中国企业在外汇交易的巨大损失和隐现其后大银行机构对赌交易巨额盈利已说明,如今金融市场暗壑丛生。如何管理国家财富、如何改变不公平货币体系,需要更多思考和主动参与。(2008年11月1日南方网)

呵呵。

怎么样?还是应该对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的走势密切关注、并将相关材料立此存照吧。

王未名发来BBC和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2008年10月2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48北京时间 19:4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救市与反腐应该并重

北京 冯海宁

中国人谈中国

中国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

中国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

中国国家层面开始出手刺激房地产市场。这是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最大的一次政府救市行动。但在笔者看来,救市固然重要,却不能忘记反腐。因为房地产与公权力向来关系很特殊,房地产业始终是腐败的高发区。之前,就有开发商披露,大约40%的利润被相关部门"层层消化" 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行业与腐败过度亲密,那么这个行业肯定会生病。

笔者以为,救市应与反腐并重,两者提到同样的高度,投入同样的力量。这是因为,救市会使房地产与公权力之间的关系比之前更加紧密,不排除官商勾结进一步加剧。再进一步讲,救市过程中很可能会放松监管,权力很可能会趁机出笼。政府救楼市是无奈的选择。但如果只强调救市不重视反腐,市场秩序就得不到整顿,这个行业很可能带病前行,以后再反腐的成本会更大。

诚然,降低相关税费会减少买房成本,有利于刺激房屋交易。但如果不能剔除房价中包括腐败成本在内的各种不合理成本,买房成本依然会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住房消费。虽然说,救楼市主要是救信心、救预期,但也要正视腐败问题,因为反腐是一个永恒的使命,腐败并不会因为楼市低迷就自动消失。

房地产市场秩序一直很混乱,有关方面虽然曾经下决心整顿,但问题依然不少,而整顿不彻底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官商勾结、腐败挡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房价开始回落以来,无论是整顿市场秩序的声音,还是具体整顿行动,都很少见到,而各种违规行为却没有停止,开发商一房两卖、违规收取定金等现象依然存在。

显然,在政府救市过程中,土地、贷款、项目审批等多个环节都容易滋生腐败,一些官员必然掌握着更优惠的财政政策,而开发商也必然要争取这些优惠政策。况且,救市过程中,很可能多数目光都盯在房屋交易和房价变化的数据上,从而忽视了对权力的监督,这就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

在笔者看来,反房地产腐败,不仅要反系统内腐败,更要反系统外腐败。比如,今年1月上海房地产系统多名官员相继落马,就是系统内腐败;还有一些不是房地产官员,但落马却与房地产有关,比如直系亲属以极低价购买房产等,这是系统外腐败。

可以说,反腐是执政公平与效率的保障。只有反腐与救市同行,房地产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

金融调控 周小川七步棋

【大陆新闻组北京26日电】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6日明确指出,美国次贷风暴已成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影响中国出口,同时,全球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未来可能出现交替和反覆,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和复杂性。

中国第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26日上午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周小川向大会做关于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

周小川在报告中指出,2008年上半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到下半年转为实施灵活微调的金融调控,并提出未来金融调控的「七步棋」。

这七项施包括:一、拟定保证金融稳健运行的各项应对预案,建立完善国际金融危机监测及应对工作机制;二、继续改进流动性管理,保证市场流动性充分供应,引导货币信贷合理投放;三、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优化信贷结构;四、结合地震灾后重建进展情况,制定金融支持政策;五、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的监测,改进房地产金融服务,支持房地产业的合理有效信贷需求;六、加强价格杠杆工具调控作用,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七、加强外汇管理,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中国金融体系。

2008-10-27

……………………

中资入美 不是适当时机

林毅夫:反对2兆外汇存底救市

【大陆新闻组北京27日电】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金融危机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他同时不认为目前是资本入美的好时机,「中国相对来说是一个资本短缺的国家,人均资本还不是多到可以输出到资本丰富的国家」。他认为,中国应该利用外汇去获得资源,或者用资本帮助中国产品进入一些国际市场,「还可以用资本去获得产业升级技术」。

今年5月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后,林毅夫首次返回北京,26日参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高层国际论坛」,以「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影响」为题演讲,分享他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第一线观察与思考。他指出,此次金融危机最先发生在美国,但其它发达国家也未能逃脱类似命运。

他呼吁发展中国家政府,以果断、迅速、全面的方式防止银行部门垮台,同时通过放松银根、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进行反经济周期操作,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他同时不赞成「中国应该拿2兆美元外汇存底去救市」。他说,这2兆元并不都是现金,大部分购买了美国的国债,如果在这个时候抛售套现,将很有可能引发另一场危机。他表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有个「药方」,就是「刺激内需」。中国提高内需的空间很大,比如说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对医疗、社保方面的支出,「很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农村这块最大的市场」。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林毅夫审慎乐观。他说,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三道防线,一是充足的外汇储备,二是仍实行资本管制,三是财政收入比较高,有能力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林毅夫强调,「中国如果能够维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将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2008-10-27

……………………

救金融 全球央行总动员

亚股又全面走跌 台、港、陆股持续探底 日股跌落26年新低

【编译中心综合26日电】全球央行本周可能联合采取新的紧急行动,压制全球衰退造成的进一步金融市场恐慌。

市场普遍预期,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经历上周全球股汇市暴跌后,本周会大幅降息,降息两码的机率为74%,降息三码的机率为26%。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26日说,日本政府应该把银行纾困方案金额,从2兆日圆提高到10兆日圆(1060亿美元)

韩国政府经历上周股汇市暴跌后,表示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支撑经济。韩国央行27日宣布降息三码。

科威特央行26日被迫介入拯救第五大银行海湾银行(Gulf Bank),政府也宣布保证本地银行存款。科威特政府也组成专案小组,由央行总裁领军,应付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沙特阿拉伯宣布在沙乌地信用银行存入100亿利雅尔(26.7亿美元),对低收入公民提供无息贷款,协助穷人应付财务困难。

编译中心综合27日电

继上周亚太指数收黑之后,27日除了新西兰、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适逢国定假日休市一天,亚股又见全面挫跌,尤其台股、港股、上海及深圳股市,全都开低走低,持续探低。

台股收盘4366.87点,跌212.75点。上海股市跌116.27点,以1723.35收盘,跌幅6.32%。深圳股市跌424.14点,收在5734.81点,跌幅6.89%。香港股市至美东时间凌晨3时,已狂跌至11519点,剧挫1099点。

而早盘因政府做多一度见红盘的日、韩股市,反弹气势薄弱,未到午盘便同步由红翻黑,最后日股收盘跌到7198.07点,创下26年来新低(前波低点为1982年11月30日的7334.64点),跌了486.18点。韩股则收946.45点,小幅反弹7.7点。

受制于全球经济放缓,恐削减市场对消费性电子产品及汽车需求,伤害亚洲相关出口产业未来营收,掼压亚股大盘连连下挫,辅以景气黯淡可能导致原物料需求减缓,冲击原物料类股走跌,MSCI亚太指数上周周线下跌7.9%,收80.40点。

2008-10-27

……………………

不景气 百万人争「铁饭碗」

【大陆新闻组北京27日电】全球经济不景气,人人争捧铁饭碗。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激增,26日是「国考」网上报名审查截止日期,中残联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岗」一职以4723比1的供需比稳居榜首,成为本次考试第一抢手职位。

据中新网报导,截至25日零时报名截止时,报考审查通过人数已达97万余人,比去年增加20余万人,预计最后人数将突破百万,远远超过2008年的80万大关,成为「国考」史上竞争最「惨烈」的一次。

公务员考试年年热「烤」,温度持续飙升,「考碗族」的队伍也日趋壮大。坊间流传著这样的说法: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被称为「金饭碗」,直辖市或省级公务员是「银饭碗」,地市级是「铜饭碗」,镇街道一级最起码也是「铁饭碗」。

在经济景气、工作稳定度等各项因素考量下,近年来「考碗族」愈来愈多,其中应届毕业生对「考碗」的热忱度又远高于社会人士。

此外,「跪求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之类的帖子也频频发布在一些大学论坛。浙江大学一名大四生小周说,「我念的是新闻专业,很多上一届的学长学姐到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到工作的月薪才1500元左右,支出500元房租、200元通讯费和交通费,这点收入根本不够用。不管怎样,我想先考公务员再说。」另据北京晨报报导,今年「国考」人数激增,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3:1,最热门职位的竞争率也是3年来首次超过4000:1。

2008-10-27

……………………

(何必注,官本位到了如此地步,也算是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吧。)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有着相关的动态性消息以及大量评论。

风险中的新机会FT/高盛年度最佳图书《当市场发生冲撞》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 2008-10-28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当市场发生冲撞》(When Markets Collide)一书讲述的是正在改变全球经济的力量。尽管这些力量似乎是难以完全定义和理解的,但了解他们对投资者来说是重要的。这些力量包括成熟和新兴金融市场发生的改变,其特征是在复杂的不同形式的风险下蕴藏着新机会。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为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联席首席执行官兼联席首席投资官。

下面是此书的一段节选:

我希望和你们分享我对全球经济“新目的地”的分析和领悟。同时我还将谈及,由于经济体转型和世界刚刚走过分裂和混乱时期,在通往“新目的地”的行程中出现的动荡、误导性地偏离轨迹和剧烈的沉浮。

分析家称之为“世界转型”(secular transformations)的长期改变本身就是困难的。这些转型包括经济体显著的重新排序以及在决定经济增长、财富、通胀和投资回报方面力量之间复杂的换手。新的有影响力的角色和工具显现,但最初难以分析。

更一般来说,世界转型引发了“昨日世界”和“今日世界”之间的冲突,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动乱。由于我们向新目的地进发,现有的基础结构和体系将受到冲击,包括当前必须利用不完整信息和过时工具来处理棘手政策难题的各国政府在内。个人和机构必须接受那些事实上已被认可的新观念。原来的全球主宰现在必须接受那些仅仅几年前还很难被认为是竞争对手带来的影响力。

同时,这些突然变得有影响力的力量必须应对成功带来的挑战。这本书将有助于投资者认识全球经济变化中的转型——一种将严重影响投资战略效果和风险管理方法有效性的现象。本书将详细描述一项执行计划的要素,并提出可能导致代价高昂的市场意外的因素。该书还将论述下列内容:为了适应转型,投资者还必须从国家和国际(或多国)层面上考虑政策制定者的措施。

我有幸从事投资和政策制定方面的职业,并最终认识到,在全球变革的时代,如果没有明确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反应,就不可能讨论投资战略。一个人无论处于哪一个集团,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明白其他人可能采取什么行动。

我希望,那些渴望保持强劲业绩和减少突然大幅亏损风险的投资者发现,本书阐述的洞察力和架构,将有助于理解全球新景观的内容,前景和含义。

……………………

研究:全球油田产量下滑速度超预期英国《金融时报》卡萝拉?霍约斯(Carola Hoyos)和哈维尔?布拉斯(Javier Blas)伦敦报道 2008-10-29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针对全球一些最大油田的首次权威公开研究显示,各油田产量下跌速度超出人们预期。

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在其年度《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报告中表示,若不进行额外投资以提高产量,年产量将减少9.1%。英国《金融时报》获得了这份报告的一份初稿。

研究结果似乎表明,世界将难以开采足够石油,以弥补现有油田(如北海、俄罗斯和阿拉斯加的油田)产量的骤减,从而难以满足长期需求。

随着油价下跌,投资决策被推迟,这方面的努力将变得更为紧迫。作为石油监督机构,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为满足中国、印度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从现在到2030年期间的每一年都需要3600亿美元的投资。

该机构表示,即便在投资到位的情况下,年产量也将下降6.4%。

石油业高管表示,由于需求正在减缓,世界未必会在今后几年内感觉到产量下降,但随着投资出现预期的放慢,最终的效应将得到放大。

“随着油田趋于成熟,这些现有油田的未来产量下跌速度,是决定全球为满足需求而需要新建多少产能的最重要因素,”国际能源机构表示。

该监督机构警告称,世界需要“大幅增加未来投资,即便只是为了保持当前的产量水平”。

替换成熟油田产量之难,甚至可能超出需求增速的下降。近几个月来,需求增速的下降,让忙于找到充足供应以满足需求、尤其是中国需求的石油业得到喘息之机。

国际能源机构在其报告初稿中预测,需求将受到抑制,“反映高得多的油价以及略有放缓的经济增长的影响”。

该机构预期,到2030年,石油消费量将达到每日1.064亿桶,低于去年预测的每日1.163亿桶。

“过去一年各国政府出台的新政策也有助于减缓需求,”国际能源机构表示。

由于此份报告初稿是在一个月前撰写的,相关预测有可能再次下调。

……………………

中国下令国内保险公司稳定股市英国《金融时报》吉密欧(Jamil Anderlini)北京报道 2008-10-29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政府已下令中国的保险公司购买更多公开交易的股票,以提振不景气的股市。

中国保监会(CIRC)于10月17日召集中国最大的几家国有保险集团,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开会。知情人士透露,会议包括一项命令,要求保险集团在股市中扮演稳定者的角色。

然而,目前中国各大保险公司的利润均大幅下降,而且与投资相关的产品遭遇大面积赎回。

监管机构在致英国《金融时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CIRC一向积极支持为稳定资本市场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保险机构应作为机构投资者,通过适度操作,支持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

今年,尽管政府出台了削减印花税和政府直接买入等提振股价的政策措施,但中国的股市仍下跌66%。

另一家监管机构一名要求匿名的官员表示:“当整个国家都在竭力应对金融危机时,每一个部委和机构都有责任为帮助市场作出贡献。”

中国官方媒体公布的数字显示,自10月17日会议以来,中国的保险公司已大幅削减了公开交易股票的净卖出量。

由于政府加以限制,中国的保险公司在股市中的参与相对较小,分析师表示,它们对股价的影响可能很小。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分析师陈睆明(Dorris Chen)表示:“这就像为一名遭遇车祸的患者输氧。它可以保持市场存活,但不能解决根本伤情。此举是做给中央政府和散户投资者看的。”

按市场份额计算,中国人寿保险(China Life Insurance)、平安保险(Ping An Insurance)和中国太平洋保险(China Pacific Insurance)是中国最大的三家保险公司,受股市下挫带来的投资亏损影响,这三家公司均报告第三季度盈利与1年前相比出现了大幅下降。

中国人寿昨日公布,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逾70%,为23.4亿元人民币(合3.42亿美元)。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由汇丰(HSBC)持股17%的平安保险报告,第三季度亏损达78.8亿元人民币。

……………………

(何必注,行政干预到了如此地步,恐怕也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吧。)

香港成立特委会应对金融危机:英国《金融时报》刘励和(Justine Lau)、汤姆?米切尔(Tom Mitchell)香港报道 2008-10-29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香港政府昨日指定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和渣打银行董事长戴维思(Mervyn Davies)为新成立的特委会成员,以帮助香港应对金融危机。

从事贸易的利丰集团(Li & Fung)董事长冯国经(Victor Fung)也是10人小组的成员之一。特委会将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Donald Tsang)主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区主管大卫?伯顿(David Burton)将在下周一出席特委会首次会议。

特委会成立之际,正值当地股市出现剧烈波动。香港恒生指数昨日飙升14.4%至12596.29点,为10多年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周一香港股市大跌12.7%。

特委会成立前一天,由于市场对港币的需求急剧上升,香港特区实际意义上的央行——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两度出手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周一,金管局向香港银行业体系注入了总计155亿港元(合20亿美元)的资金,买进了20亿美元。这是金管局在不到两周时间内第二次对当地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缓解银行间流动性问题,减轻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压力。联系汇率制度规定港元兑美元的交易区间为7.75至7.85港元。

曾荫权表示,“我们正面临巨大挑战。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造成的破坏,迄今尚未完全显现。”

近两年来,港元首次挑战许可交易区间的上限。分析师表示,由于联系汇率制度,港元作为一种可靠的美元代理货币,正受益于“安全转移”(“flight to safety”):除日元以外,美元兑大多数主要货币汇率均出现飙升。

……………………

德国外长:IMF须在一周内援助巴基斯坦英国《金融时报》法尔汉?博哈里(Farhan Bokhari)伊斯兰堡、克里斯?布赖恩特(Chris Bryant)柏林报道 2008-10-29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德国外交部长昨日警告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只有不到一周时间阻止巴基斯坦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而巴基斯坦则称,该国已接近与IMF就纾困方案达成协议。

德国外交部长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在伊斯兰堡发表演讲时,呼吁IMF向巴基斯坦提供“适当的贷款”,从而将这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从不断升级的金融危机中解救出来。

“我希望IMF很快做出决定,6个月或6个星期之后做出决定将无济于事,相反,我们需要在未来的6天之内做出决定,”施泰因迈尔在与巴基斯坦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Asif Ali Zardari)和外交部长库雷希(Shah Mehmood Qureshi)会晤后表示。

在巴基斯坦邻国阿富汗驻有军队的德国,和许多西方国家有着同样的担忧,即不断加剧的国际收支危机将危害巴基斯坦的安全,目前巴基斯坦人对日益上升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感到愤怒。

施泰因迈尔发表演讲之后不久,巴基斯坦一位官员表示,和IMF的谈判正处于“最后阶段”,政府预计在“一两天内”和IMF达成一份意向协议。

官员称,预计IMF的项目将持续至2010年6月,贷款额可能至多150亿美元。

……………………

美国和中国双双降息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中本美智代(Michiyo Nakamoto)东京报道 2008-10-3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美国和中国昨日双双降息,其中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这一水平仅在2003年出现过一次。

美联储减息旨在缓和近两个月信贷急剧紧缩的状况,这种形势有可能拖累日渐疲弱的美国经济陷入深度衰退。

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美国股市随即大幅波动。纽约股市后市中段,标普500指数下跌0.3%,至938.11点。

美联储表示,经济活动步伐“显著放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费者支出下降”。商业支出也在减弱,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正“抑制美国出口前景”。

美联储同时表示,“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可能进一步抑制开支”。另外有未经证实的报道称,美国当局正在制定一项抵押贷款担保计划,以缓解住宅市场的压力。

在美联储减息之前,中国央行(BPOC)6周来第三次下调利率。中国央行宣布,将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27个基点,至6.66%。

中国央行没有解释降息的理由,但该行上次降息(本月早些时候)也与西方国家央行的降息行动同步。预计未来几天英国央行(BOE)和欧洲央行(ECB)也将大幅降息。在过去一年,这两家央行的降息幅度远小于美联储。

在东京,由于日本9月份当季工业产出下降1.2%,市场对日本央行(BOJ)明日将下调利率的预期升温。这将是日本7年来首次降息。

日本工业产出已连续3个季度出现下滑,持续时间为2001年以来最长,当时日本经济处于衰退之中,工业产出连续4个季度下滑。

隔夜短期贷款利率互换合约的情况表明,投资者目前预期日本央行将利率从0.5%下调25个基点的几率为70%,而周二为不到20%。

……………………

(何必注,狼狈为奸一丘之貉嘛。)

减产引发对中国经济的担忧英国《金融时报》杰夫?代尔(Geoff Dyer)北京报道 2008-10-3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随着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在过去一周宣布减产,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降温的速度可能比预期要快。

与此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本土房地产市场放缓之际,来自其它企业的非正式数据显示,10月份的需求正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走软。

中国最大的生产商中国铝业(Aluminium Corporation of China)上周宣布将减产18%,一位高管周一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中铝可能还会进一步减产。

中国最大的镍生产商金川集团(Jinchuan)周二表示,将把今年的生产目标下调17%,而在过去2周,中国规模最大的几家铜冶炼厂已大幅减产。

最近数月,由于价格不断下降和全球需求日渐疲软,世界各地的金属及矿业公司都不得不重新规划产量。然而,由于房价下跌,中国公司还面临着建筑企业订单减少的问题。

麦格理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分析师表示,在中国北部大型钢铁中心唐山,多数工厂目前的运转水平是其正常产能的30-50%,而许多小型铁矿已经停产。

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宝钢集团(Baosteel)董事长徐乐江上周表示:“目前汽车和家电订单已经开始萎缩。”

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分析师周希增认为,由于需求和库存方面的不确定性,钢铁生产商正试图迅速进行相应调整。他表示:“近期的减产是一种心理恐慌。”

许多其它行业——从化工到煤炭贸易——的企业高管也表示,最近几周的需求一直非常低迷。

不过,一些高管表示,这种放缓可能也是对一些短期因素的反映,譬如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客户削减其库存水平。

一家大型涂料公司中国业务的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曾一直期望,在奥运会对工厂的限制结束后,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情况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我们正想办法弄清楚:有多少(影响)是由于需求疲软,有多少是因为减少库存。”

经济学家预计,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8%至9%,较2007年的近12%有所下降。其中一些人最近几周已下调了他们的预期,预计还会有更多人调降预期。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驻上海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表示:“在9月份和10月份,消费和出口方面的放缓有所加速,而这尚未体现在官方数据中。”

……………………

AIM中国上市公司发布利润预警英国《金融时报》尼尔?休姆(Neil Hume)、布赖斯?埃尔德(Bryce Elder)报道 2008-10-3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环境工程集团天赐控股有限公司(Tinci Holdings)发布利润预警,令伦敦另类投资市场(AIM)感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

该公司股价重挫68%至5便士。此前该公司表示,由于在中国的多个脱硫项目被推迟或拖延,下半年将无法扭亏为盈。

天赐生产和安装用于降低燃煤发电站和大型工业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系统。

上周,从事水泥生产和铁贸易的中国企业昌兴矿业控股有限公司(Prosperity Minerals)警告称,由于中国地产市场放缓,该公司利润将远远低于预期水平。昌兴矿业股价昨日收平,报22便士。

……………………

德国监管机构正式调查大众汽车股价异动英国《金融时报》理查德?米尔恩(Richard Milne)伦敦报道 2008-10-3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德国金融监管机构昨日就大众汽车(Volkswagen)股价可能存在的市场操纵行为展开正式调查,此前这家汽车制造商市值出现巨幅波动,仅本周就高达3700亿欧元(合4760亿美元)左右。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是在人们对该国资本市场透明度提出强烈批评之后展开的调查。此前,保时捷(Porsche)于上周末披露,其在大众汽车的持股比例远远超出许多交易员所了解的水平,由此引发大众汽车股价出现了令人眩晕的飙升。

大众汽车股票在昨日交易中回吐了部分涨幅,大跌45%至517欧元。此前,保时捷承诺,将结算多达5%的大众汽车股份期权。此举旨在避免 “进一步的市场扭曲”,该情形可能威胁到一些对冲基金的生存。

Bafin称,已对可能存在的市场操纵行为展开正式调查。如果罪名成立,将可能导致最高5年的监禁,或多达100万欧元的罚款。该机构没有提到任何具体调查对象。

保时捷表示,在获得大众控制权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向Bafin进行了咨询,并驳斥了任何有关其操纵市场的说法。

……………………

中国是全球经济的“救星”?:英国《金融时报》森迪普?塔克(Sundeep Tucker) 2008-10-3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还有人记得“脱钩”之争吗?不到一年前,经济学家、银行家和企业高管都在争论:亚洲能在多大程度上避开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

直到9月中旬,亚洲经济基本上与西方经济脱钩——得益于区内贸易和国内消费的增长——的观点仍有支持者。

但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彻底平息了这场争论。该事件触发了全球金融风暴。

新加坡本月宣布已陷入衰退,印度信贷泡沫破裂,与此同时,随着资本逃向更为安全的西方避风港,亚洲股市和货币大幅下跌。

亚洲在付出代价后发现,自己无法躲开从美国和欧洲吹来的刺骨寒风,其中部分原因是,与西方企业绑在一起的亚洲资本越来越多。

以中国对海外金融机构的投资为例。中国内地企业去年斥资数十亿美元,与美欧机构达成战略协议——在金融危机中,它们无不惨遭折戟。

中国保险公司平安取消了投资20亿美元购入比利时-荷兰保险企业富通(Fortis)旗下资产管理公司50%股权的计划。更惨痛的是,平安计划就去年对富通5%股权的投资减记23亿美元,这几乎将抹平该公司今年的利润。

直到最近,亚洲企业老板仍抱着极其乐观的态度。但乐观情绪正在消退。

某国际投行的亚洲业务主管称,客户情绪沮丧,许多公司已开始取消明年的扩张计划。

他表示:“自雷曼崩溃以来,人们的情绪明显低落。我从不相信脱钩论,但看到整个地区的心态变化这么快,我还是很惊讶。”

并购活动的前景也很黯淡。本月,两桩备受瞩目的交易被取消,原因是信贷市场状况和经济前景恶化令买家选择退出。

中国电信设备生产商华为取消了将旗下一项主要业务的多数股权售予外国私人股本公司的计划,而香港主要电信运营商电讯盈科(PCCW)决定撤回出售其固网资产45%股权的计划。

交易者称,市场必须保持数月的稳定,高管们才会重新尝试冒险。

一些亚洲经济体无法将危机归咎于西方国家。以印度为例。最近几周,堪称印度资本主义代表的塔塔集团(Tata)决定停止在孟加拉邦生产新款Nano车,原因是与当地居民就土地问题发生严重纠纷。

不久前,欧洲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印度)负责人在德里工厂被一群遭解雇的工人打死。如果希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帮助拯救其债务沉重的经济,印度政府最好三思。

显然亚洲没有脱钩,但另一方面,当多数西方经济体将面临一至两年“无增长”或更糟局面时,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仍将保持可观的增速。

亚洲开发银行(ADB)的最新展望报告预测,许多亚洲国家将实现5%以上的增长速度,而印度和中国将分别放缓至7%和9%。

事实上,虽然有关脱钩的争论已经结束,但关于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挽救全球经济的话题才刚刚开始。

我曾听到几位中国问题观察家预言,如今美国已不能对中国指手画脚,要求其开放市场,但中国可能自己就会这么做。

金融服务业仍乐观地认为,中国将提高对外资的开放程度。全球投资银行总是更热衷于获准在中国成立合资证券公司。

即使是此前争相在亚洲开设办事处和筹集资金的私人股本公司,眼下似乎也安于等待时机,以备适时出手。

私人股本公司非常乐观,认为亚洲地区的企业老板很快就会向它们寻求融资,因为公开市场实际上已向企业上市关闭了大门,而银行在选择放贷人时变得更加挑剔。

未来数月,金融服务公司将有大量活动,原因正是雷曼破产后的乱局。

至于是否继续在亚洲投资,已被部分或全盘国有化的西方公司必须进行艰难抉择。

就美国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而言,该公司已决定出售其亚洲业务的大笔股权,可能得到200亿美元资金。

……………………

梁启超的感慨与金融危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 2008-10-3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一九一八年底,梁启超率领一个半官方的考察团访问欧洲。除去他本人,团员中还有蒋百里、张君劢、丁文江等,都是中国年轻的一代知识精英。

考察团有双重目的,一是参加巴黎和会,另一个是拜访当时欧洲的一流知识分子,西方思想已大量涌入中国,他们迫切的想从他们身上获得更直接的指教。

此刻欧洲的景象,比中国代表团在和谈中受到的挫败感,更令梁启超感到触动。他们参观了曼彻斯特的工厂,巴黎的巴士底狱,在阿尔卑斯山等待日出,拜访了伊奥肯、伯格森的哲学家。欧洲给予他“一片沉忧凄断之色”之感, 一次世界大战的摧毁效应,比他想象得更严重。

“谁又敢说那老英老法老德这些阔佬,也一个个像我们一半叫起穷来。靠着重利借债过日子?”,他在《欧游心影录》里写道,“谁又敢说那如火如荼的欧洲各国,他那[曾]很舒服过活的人民,竟会有一日要煤没煤,要米没米,家家户户开门七件事都要皱起眉来……”

这颓败景象甚至动摇了他一直以来的信念。自从一八九五年的公车上书以来,西方,尤其是英、德、法为代表的欧洲,一直是他这一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榜样——古老的中国应向她们学习,它象征着科学、进步、理性。一九零三年前往美国访问时,他仍坚信,中国离西方世界的距离太大了,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但现在,梁启超开始觉得西方走得太过了。它不在是他眼中的共和制、物质昌盛、科学进步的希望,而是军国主义与帝国主义的贪婪与野心,他感慨说“谁又敢说(战前)我们素来认为天经地义尽善尽美的代议政治,今日竟会从墙脚上筑筑动摇起来”,“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一些西方人的悲观论调也确认了他的疑惑。一位美国记者塞蒙氏对他说,西洋文明已经破产了,他回美国就关起门来,等着中国文明输入进入拯救他们。

四十六岁的梁启超用了大半生试图向西方寻求中国重生之路,西方既令他充满希望,又让他沮丧。但此刻,欧洲的溃败似乎给他某种少见的信心,他准备要重估被他猛烈批判的中国文化遗产。这种信心还转化成自我陶醉,他对中国发出了这样的呼喊:“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者你来超拔他哩。”

在中国国内,很多人分享了他类似的情绪。比他更年长,曾经是亚当·斯密、赫伯特·斯宾塞的热烈翻译者的严复,在一九一八年给朋友信中写道:“……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齿'。”

这种情绪最终在一九二三演化成一场“东方与西方”、“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如今看来,这场激情洋溢、人数众多的论战,混乱而经常错过重点的,双方的论述经常被对方简化。人们记住了梁启超情绪激动的“科学破产”,从来没有注意到他后来的冷静补充:“读者切勿误会因此菲薄科学。我绝不承认科学破产,不过也不承认科学万能。”人们仅仅记住了梁漱溟的“东方注重精神、西方注重物质”,“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的片面论断,而不知他想表达的是对过分功利主义的警觉。同样的,丁文江、胡适对科学精神的捍卫,也经常被误解为仍然相信“科学的万能”。

这场论战,也显示了日后中国很多争论的特征——它是高度一元思维的,结论总是非此即彼。科学获胜了,但是胜利中又充满了苦涩,科学变成了一种唯科学主义,它排斥怀疑精神,变成了一种教条与迷信,它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直到今天,仍带有着这种唯科学主义的特征。

那是个内心焦灼的年代。因为中国在军事、经济与制度上的失败,让中国渴望学习外来文明,但这种学习转化成某种迷信;但是它内心的骄傲与愤懑又时时涌现出来,变成不切实际的自我安慰和满足,去美化现实。

历史不重复自身,却充满了平行线式的相似。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关于中国拯救世界的说法风行一时。在这种群体性的迷惘中,中国散发出特别的诱惑。它强大的政府力量被视作深谋远虑,它的社会主义标签被理解成可以给普通人提供保护,它曾经被诟病的封闭的金融市场,如今则免除了传染性的恐慌……它变成了一块希望之地。

欧盟主席巴罗佐与法国总统萨科齐都敦促中国在为解决这场危机而做出重要贡献;《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大卫·伊格内修斯在十月十六日写道:“在2008年的大恐慌中,我们都要面对一个现实是,没人希望站在市场的刀刃上过活。我们需要资本主义经济所独有的活力和灵活性。但我们也需要保护——个人在市场崩溃时能保护我们和家人的安全网。”他认定中国正是这样一个提供保护的国家,宣称“我们现在都是中国人”;而中国经济学家余永定或许代表了很多中国知识精英的感受:“美国曾是中国的榜样,但现在它出了这么大的麻烦,我们要再思考。”

这场危机被形容成美国式资本主义的终结。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民主政体和自由市场,被视作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两大支柱。因为布什政府傲慢,它在伊拉克战争上的虚伪与失败,民主的魅力已经大打折扣,而华尔街的失败则使自由市场的理念遭遇重创,“人人都是社会主义者”口号已经开始流行。

梁启超短暂的个人陶醉没能持续多久。欧洲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的成功。一九一九年是中国现代史上悲剧的一年,即使中国是战胜国,它似乎也对自己的国土无能为力,青岛差点就从德国手里转到日本名下。而在整个二十年代,让外来者罗素陶醉的西湖边轿夫的笑容掩饰不了社会的空前失败,战乱、腐败、饥荒、失序,困扰着中国,如果你稍加留意,它并不比战后动荡的欧洲更好,只不过中国人更习惯忍受这些折磨。欧洲的失败,也加剧了中国价值观的混乱。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魅力的陡然升起,日后将中国引上了一条更加悲剧性的道路。

二零零八年的中国,已与一九一九年,不可同日而语。它获得了独立,也强大、富裕得多。但相似之处也很多。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是缺乏内在目标的摹仿者,都处于巨大的转型时期,都面临着种种观念的混乱。那时的中国学习欧洲,科学与民主,像是两面旗帜,但是整个国家对它们的理解仍停留在口号的程度;过去三十年的中国,是美国的摹仿者,民主与自由市场是它的标志,同样的,我们对于它们的理解,既片面又浅薄,充满了工具主义的色彩,伴随着国际风潮的改变,要么是不加分析的崇拜,要么是厌弃。

梁启超将一次世界大战,视作西方推崇的科学上的失败,是代议制政体的失败,用帝国主义、军国主义这些简单的符号来形容欧洲国家。但事实上,近代欧洲精神与体制,却并未随着大战而终结,它仍有力的支配着二十世纪,并先后战胜了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而此刻呢,被贪婪、欺诈劫持的华尔街,不值得信赖与同情,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并非是自由市场的问题,而是它缺乏制衡的政治与社会力量。我们看到伊拉克民主进程的挫败,陈水扁的丑闻,将之归结于对民主制的怀疑,却经常忘记了独裁体制的危害更令人惊恐,民主新政权也同样经常受到昔日幽灵的影响。

那些过分赞誉中国制度的美好的论断,多少像是梁启超在九十年前鼓励中国青年拯救世界的呼喊一样,对于中国社会的巨大困境视而不见。中国金融体制充满漏洞,只不过它从来掩藏在权力的保护下,所以黑洞没有爆发出来;中国高额的失业率,普通人缺乏经济保护,只不过中国人更习惯这一切,更容易忍耐……

如果,你在中国的普通地方生活过,你就会知道,什么才是危机中的生活。正令西方人抱怨不已的生活质量的下降、对未来的恐慌,和它比起来,实在算不了什么。以为此刻的中国能给世界提供某种全新的可能,这多少像是梁启超“等你来超拔”的呼吁,它给予我们自我麻醉式的快乐,却引入了更深的误解。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正充斥着对美国危机和台湾丑闻的报道,它们像是我们对自身困境的一种巧妙的回避。被垄断权力所干涉的市场,缺乏民主监督的政治体制,仍是这个国家主要悲剧的来源。

(的邮件[email protected],他最近的一本书是《中国纪事》)

注:本文仅代表本人观点。

……………………

(何必注,说来说去,这个自我命名为“埃德蒙德”的主儿不是是全球化的马屁精嘛。)

日本公布第二份经济刺激方案英国《金融时报》中本美智代(Michiyo Nakamoto)东京报道 2008-10-31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Taro Aso)昨日公布了一项5000亿日元(合53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是两个月以来的第二个方案。他警告称,全球信贷危机将对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麻生太郎表示:“百年一遇的风暴正在肆虐。”

麻生太郎称,尽管日本金融体系仍保持健康,但无疑全球金融危机将影响到该国的实体经济。他承诺将迅速采取行动,施行抵御经济下行的措施,包括向每一位纳税人发放补助,预计一个四口之家平均可以得到6万日元(合635美元)。

日本和其他亚洲股市昨日大涨,因人们相信美联储降息及其与韩国和新加坡的货币互换安排将缓解信贷市场危机。“他们可能只是最终做了正确的事情。”新加坡的一位交易员表示。

在国会批准政府为银行债务提供1000亿美元担保之后,韩国综合指数(Kospi)昨日创历史最大涨幅,上涨12%至1084.72点。今年亚洲表现最糟糕的货币——韩元兑美元汇率上涨14.2%至1250韩元。日经指数大涨10%至9029.8点。香港恒生指数飙升12.8%至14329.85点,为历史第二大单日涨幅。

本月早些时候,日本通过了1.8万亿日元的额外预算,为第一份经济刺激方案提供融资。

日本第二份经济纾困方案出台之际,市场对于日本央行(BOJ)政策委员会将不得不在今日举行的会议上决定降息的预期日渐升温。

麻生太郎暗示,他不打算像市场预期那样,在近期举行大选。他表示,当务之急是恢复经济的健康,“我们不能等着台风过去”。

……………………

德意志银行借助新会计准则扭亏英国《金融时报》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和珍妮弗?休斯(Jennifer Hughes)伦敦报道 2008-10-31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通过使用新的会计规定,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在最新业绩报告中实现了利润而非亏损。这些新规旨在减轻金融危机对欧洲银行的影响。

这家德国最大的银行是首家利用这一机会,避免不得不以严重缩水的市场价值计入某些资产的大型欧洲金融机构。

德意志银行把近250亿欧元(合324亿美元)的资产重新归入贷款类别,将持有其直至到期,其中包括71亿欧元的杠杆融资贷款——该银行原本设计这种贷款是为了转手卖出——以及97亿欧元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管道。

这些变化使德意志银行避免了因某些资产再进行8.45亿欧元的减记,该行已减记12亿欧元。这些变化帮助该银行将净利润提高了5.36亿欧元,这意味着德意志银行实现了4.14亿欧元的季度净利润。

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净利润为16亿欧元。

在法兰克福交易中,德意志银行股价大涨近18%,尽管该行强烈暗示,今年可以将削减派息。该行也就未来的问题发出了预警,预计其部分自营交易业务头寸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

铁矿石供应商面临降价压力英国《金融时报》哈维尔?布拉斯(Javier Blas)伦敦、帕提?沃德米尔(Patti Waldmeir)上海报道 2008-10-31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随着中国及其它地区的钢铁产量随着全球经济放缓而大幅减少,铁矿石企业可能面临7年来的首次降价。

上周在中国青岛一次讨论会期间举行非正式会议后,交易商和银行家表示,正式年度合约谈判的结果可能是降价10%至20%。正式谈判将从11月开始。

不过,这些人警告称,在混乱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任何预测都是非常初步的。

铁矿石价格在今年创纪录上涨85%后,如果降价将压低汽车、机械和建筑材料的成本,这在各央行大幅降息之际有助于降低通胀压力。

银行家表示,由于铁矿石价格在过去5年上涨逾300%,降价只会略微减少矿业集团的营业收入。

上次铁矿石降价是在2002年,降幅为2.4%,当时全球经济在网络泡沫后出现放缓。

秘密而经常针锋相对的年度谈判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将在以宝钢(Baosteel)为首的中国钢铁企业与巴西淡水河谷(Vale of Brazil)、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等矿商之间进行。

……………………

美联储货币互换安排为亚洲“解忧”英国《金融时报》拉斐尔?曼代(Raphael Minder)、安德鲁?伍德(Andrew Wood)香港报道 2008-10-31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美联储(Fed)周三向韩国和新加坡提供临时性货币互换额度的举措,舒缓了依赖海外借贷且亟需美元的亚洲企业和银行的焦虑。

韩元兑美元汇率急升14%,为1997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升幅。亚洲银行间贷款利率也有所下降,其中3月期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下滑15个基点,至3.39%,低于10月13日4.4%的峰值水平。3月期新加坡银行间美元拆借利率也下降15个基点,至3.28%。

与此同时,亚洲债务违约担保成本大幅下降,表明对企业破产的担忧正在消退。亚洲70家最大的非日本企业所发行债券的违约担保成本下降12%。根据iTraxx Asia ex-Japan指数,每100万美元未清偿债务的违约担保成本从周三的55467美元,降至48833美元。

美联储周三同意向韩国和新加坡以及巴西和墨西哥分别借出300亿美元资金。分析师认为,与韩国的互换安排,是一种提供直接支持的方式。在最近金融市场动荡中,韩国是受影响最大的亚洲国家之一。

新加坡所受冲击要轻得多,给予其互换额度,是认可其作为一个外汇市场对于亚洲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美元流动性传导至其它亚洲国家的管道。

美联储借出上述资金的同时,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香港昨日跟随降息50基点,台湾则降息25基点。

在美国降息之前,中国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7个基点。市场预计日本今日也将降息。

……………………

英国一企业称中国客户绑架其员工英国《金融时报》王明(Mure Dickie)北京报道 2008-10-31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英国一家废金属公司指责中国客户劫持其首席交易员,以索取赎金。该案突显了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挑战。

Goldarrow Metals公司宣称,巴尼尔?斯里瓦斯塔瓦(Anil Srivastav)本月在上海一家机场遭到劫持,并在东部港口城市宁波的一家小旅馆内被扣留数日。

该公司表示,在当地警方和英国领事馆官员拒绝干预此事后,该公司被迫将价值35万美元的货运单据发至其客户Ningbo Yibao Import and Export,以换取斯里瓦斯塔瓦的释放。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国际废金属交易中的纠纷事件与日俱增,本案即是其中之一。随着中国本土公司交易违约,据称数以万吨计的进口废铜和废铝滞留在中国港口。

Goldarrow公司称,斯里瓦斯塔瓦本月前往宁波,向Yibao公司及关联公司收取120万美元的应付款。该公司称,宁波Yibao公司一位交易员James Xu却告诉斯里瓦斯塔瓦,直到Goldarrow公司就此前已交货的一批废金属质量问题支付赔偿后,才可以让他离开宁波。

当斯里瓦斯塔瓦溜至上海机场准备返回英国时,他称被一伙人拖离候机楼,并塞进了一辆多人运输车。“我当时大喊,‘救命!救命!救命!'” 斯里瓦斯塔瓦说道。“我完全被吓坏了……一个人用手指比划成枪,对准我的太阳穴。”

James Xu否认与强行扣留斯里瓦斯塔瓦有任何关联。他表示,他在此事件中的唯一角色就是另一家公司老板的朋友。那家公司是Ningbo Guanghe Metal Recycling,简称Guanghe。宁波Yibao公司表示,对上述交易并不知情。

然而,在与James Xu电话联系时,他承认在斯里瓦斯塔瓦返回英国前,宁波Yibao公司收到了Goldarrow公司发来的35万美元货运单据。他表示,这些文件随后被转交给Guanghe公司。

Goldarrow公司表示,它是被迫将这些收据寄给宁波Yibao公司——使其得以从中国港口兑现35万美元的货物——以换取斯里瓦斯塔瓦的释放。

Guanghe公司老板(仅自称孟)表示,该公司代表于10月17日上午在上海一家机场发现了斯里瓦斯塔瓦,并请他返回宁波。

孟先生称,斯里瓦斯塔瓦随后被带到了警察局,因为Guanghe公司认为他犯有诈骗罪。孟先生否认曾强行扣留他。

纠纷解除后,在10月21日送斯里瓦斯塔瓦带着礼物回国之前,Guanghe公司员工只是陪他参加了James Xu的婚礼,以及去了一些娱乐场所。孟先生表示:“我们没有绑架他。”

斯里瓦斯塔瓦表示,他曾被带到宁波一家派出所。他请求派出所保护,但又被送还给Guanghe公司员工。“我说,‘请把我关进监狱',但是他们说,‘不行,因为你没犯任何罪'。”

英国驻北京大使馆表示,当断定这是场商业纠纷后,大使馆没有干预此事。宁波市公安局证实,他们曾处理过有关Guanghe公司与一名外国人的案子,但拒绝在电话中透露进一步细节。

……………………

(何必注,许峥的英文名字也是James Xu啊,不会是他干的吧?哈哈。暴力绑架,嘿嘿,演出开始咧。)

美国经济第3季度出现负增长英国《金融时报》詹姆斯?波利提(James Politi)华盛顿、迈克尔?麦肯兹(Michael Mackenzie)纽约报道 2008-10-31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对美国陷入衰退的担忧昨日加剧。数据显示,今年第3季度美国消费者支出大幅削减,导致美国经济折合成年率收缩0.3%。这是7年来美国经济的最糟糕表现。

这是美国大选前最后一项重要数据,虽然它比预期略好,但如实反映出7至9月美国全国经济活动明显放缓,以及下届政府面临的挑战。

美国经济第2季度保持了相对强劲的增长,折合年率为2.8%,经济学家曾预测,第3季将收缩0.5%。现在分析师认为,美国经济在第4季将出现超过折合年率2%的降幅。

另一方面,遭遇冻结的信贷市场昨日出现更多解冻迹象。美联储(Fed)发布的数据显示,商业票据发行过去7周来首次增加。这表明美联储对市场提供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推动增长。

截至周三的一周里,对公司和金融机构来说至关重要的短期融资市场,总量增加1005亿美元。然而,在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后的6个星期里,商业票据市场蒸发了3660亿美元。与此相比,1005亿美元的增量仅恢复不到三分之一的损失。

周三美联储减息至1%后,全球股市昨日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亚洲股市升幅明显。

针对一篮子货币,美元仍处于守势。金价出现2%跌幅,油价下跌3美元,至每桶近64美元。

……………………

中外合资企业三大模式:英国《金融时报》彼得?马什(Peter Marsh) 2008-10-31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布铭邦(Bernd Blumenberg)在中国管理的化工联合体有400名保安人员。每天,这些保安时时向他敬礼,布铭邦为此感到有趣。保安人员的数量大概是实际所需人数的5倍,但解雇人可能会在当地引起争议,尤其是与其合资方国有企业的争议。

因此,布铭邦现在与保安人员保持着一种玩笑般的关系。这位61岁的德国人说:“我总是向他们回礼。”布铭邦是扬巴公司(BASF-YPC)的总裁。该公司位于南京,是全球最大化工集团德国巴斯夫(BASF)与中石化(Sinopec)的大型合资企业。

这则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影响中外合资企业经理的思想过程。大多数全球最大的工业集团都被吸引到了中国——即使增长放缓,他们仍视这里为希望的灯塔。但在许多领域,中国政府坚持让外国公司与国有企业合作,部分原因是为了要确保技术和管理理念能转移给中国,但同时也是为了要保护中国企业不会面临最激烈的竞争。

因此,对于管理海外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灵活决定何时做出让步至关重要,同时还要利用合资企业的经历,在为外来者设置了诸多障碍的中国提升实力。

巴斯夫与中石化的合资企业就是这类最大在华企业当中的一家。它建于1996年,但3年前才投产。该公司收到投资29亿美元,雇员人数达1400人。这间南京工厂去年的化学品产值约为21亿美元,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在中国销售。

尽管自1997年起开始管理这家合资企业的布铭邦忍住了没有裁减保安,但对于中石化在南京工厂设立党支部的举动,他却予以了坚决抵制。布铭邦表示,他们是想加强工人与共产党的联系,向工人传播政治信息。“我说:‘不行,我们不要这个。'我们认为,它将与巴斯夫寻求的正常运营方式格格不入。”

表达独立思想似乎没有损害他在中石化的地位。中石化的一位代表——一位中国共产党官员——是这家合资企业的董事长。该企业的26名管理委员会委员,有一半来自中石化。布铭邦称赞他们的能力说:“他们向(管理层)输送了一些优秀的人才,有些人将成为未来的领导者。”

他对每个管理委员会委员的总体要求是,永远“把合资企业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他说,一旦管理委员会中的个人首先考虑自己公司的需要,决策就可能出错。

其它企业依赖于地方基础比较深厚的人员,这种方法对于管理与中国有关政府之间的关系明显具有吸引力。全球最大建筑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在中国的销售收入达20亿美元。在管理业务方面,这家美国公司倚重于陈其华——该公司在中国的一名高管,也是一位中国公民。陈其华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他对这家美国公司最大的两项中国制造业务都管理过一段时间。这两项业务最初都是与国有公司的合资企业,而且两家企业的雇员总数占到卡特比勒6500名在华职工的大约一半。

因此,曾经的电焊工程师成为卡特彼勒愿意将中国经理提拔至最高职位的显著象征。现年47岁的陈其华于1982年成为国有徐州工程机械集团(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Group)的工厂职工,由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1994年,陈其华所在的公司与卡特彼勒在徐州组建了一家生产挖掘机的合资企业,陈其华走上了合资企业的管理岗位,成为卡特彼勒的雇员。

陈其华于去年开始担任徐州公司的总经理——卡特彼勒所持该公司股权已从60%上升至85%。他还管理过卡特彼勒与另一家国有企业——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Shandong SEM machinery)——的合资企业。

陈其华表示,中国人的身份对于找出车间里的问题“大有帮助”。“我可以与工人们交谈,了解问题的实质。”

他表示,卡特彼勒在提升中国大型建筑设备业的总体技术能力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该行业中的)许多国有企业学会了如何变得更具竞争力,学会了在市场营销方面做得比以前更好,而不是仅仅关注生产。”

世界最大钢铁公司安塞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对于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采取了综合途径。由于政府希望限制钢铁行业的外商投资,给本土钢铁企业留下喘息空间,增强自身实力,安塞乐米塔尔董事长、印度企业家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不得不对中国采取忍耐态度。

2005年,米塔尔与中国钢铁企业湖南华菱(Hunan Valin)达成协议,允许安塞乐米塔尔获得该公司不超过33%的股权。去年,他购买了另一家钢铁公司中国东方集团(China Oriental Group)的少数股权。

与此同时,米塔尔还在与湖南华菱的董事长李效伟合作,增强该公司的技术能力。这意味着支持安塞乐米塔尔的高级经理和工程师帮助传授技术诀窍等举措——例如,制造精密汽车钢板程序所需要的技术诀窍。

米塔尔的希望似乎是,通过向中国政治当局证明他能够推进中国的钢铁事业,中国政府或许会批准安塞乐米塔尔在中国发挥更大作用。

米塔尔、布铭邦和卡特彼勒在中国的不同经历,说明了在中国经营合资企业的3个途径。对于能够克服自身复杂性的公司来说,这种安排显然是开启巨大市场机遇的钥匙。

间接方式可能挫伤西方管理者

布铭邦表示,中国必须等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赢得足球世界杯(World Cup)。他认为,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很少优先考虑团队合作技能。

他说:“如果你要求一名中国工程师去解决问题,他会去解决——不过是自己去。(中国工程师)不善于向别人寻求帮助。有时候,他们缺乏放眼长远的能力。”

布铭邦偶尔会感到沮丧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感到常常很难让中国工人和经理表达明确的看法。

他表示:“如果你寻找的是一个可能会引致不和的观点,(中国工人)往往会回避这个问题。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太过礼貌,又或许是他们在努力回避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潜在麻烦。”

布铭邦表示,无论这种特征的根源是什么,它都会为欧洲背景的人士带来麻烦。欧洲人说话往往会更直接。“你要花更多时间找到问题的根源。”

……………………

(何必注,文化冲突会愈演愈烈滴。)

亚洲:金融危机不会重演花旗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2008-10-31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全球性衰退已然降临。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的经济正在紧缩,明年日本可能会经历GDP负增长。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外部危机的深化,亚洲金融市场正在急剧疲弱。截至10月22日,区域股票指数在一个月里平均下跌了25.5%;同一个月里,亚洲货币兑美元平均贬值了4%。长期债券收益率在印尼大幅走高,却在中国及香港、印度、韩国和泰国出现下降。

近期金融市场的急速恶化抛出了尖锐的疑问——亚洲会不会重演1998年金融危机的悲剧? 正在兴起的亚洲会成为全球金融瘟疫的下一个受害人吗?

四个重要因素将增加亚洲幸免此劫的希望。首先,鉴于各国政府日益倾向采取强力措施,全球金融市场有望相对较快地开始企稳。而全球市场的稳定对于提振亚洲市场的信心和防止资本外流至关重要。外部危机持续时间越长,亚洲就越可能被拽进金融巨灾之中。

第二,总体上,亚洲银行资本充足、流动性良好;亚洲公司的负债权益比率也处于历史低位。十年前的金融危机后,地区银行经历了较大的变革,包括采用国际标准会计体系和贷款分类方法,增加贷款准备金,引入存款保险制度,监控资本充足率,改善风险控制和公司治理。

如今,亚洲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已从昔年危机顶峰时的20%-30%下降到10%以下。此外,绝大多数亚洲银行流动性状况良好。韩国是唯一存贷比超过100%的亚洲国家,当外部融资条件恶化时,这将带来更大的去杠杆化压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另一个后果,是公司显著削减了借贷,开始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现金流。比如,亚洲上市公司的平均负债权益比率,已从十年前的80%降至20%——这意味着融资风险对公司运营和收益的影响减弱了。

第三,亚洲经济体的外贸已得到了显著改善。十年后,几乎每个亚洲国家都从经常项目赤字转为经常项目盈余;亚洲货币也从被视为普遍高估变成了多数被低估;外汇储备方面,亚洲则从6000亿美元增加到3.7万亿美元。

第四,中国将在区域经济和市场中起到更为重要的稳定器作用。十年前,人民币不贬值和中国经济稳固增长,为区域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次,中国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举例来说,中国已经是香港、韩国和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而中国的强劲增长定然有助于全球商品市场维稳。

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减缓至9%,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陡然下滑的担忧。考虑到中国强大的宏观基本面和政府有望采取的强力措施,我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在8.8%左右。此外,中国对经济和金融稳定的贡献将不止于区域间的贸易联系。手握超过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国也许能通过增加对美国国债市场的投资来帮助美国的纾难计划。不过就现阶段而言,由于缺乏国际市场经验和危机可能尚未见底,中国政府并不鼓励中资机构大举买入海外金融资产。

因此,我认为亚洲不会陷入另一场1998年金融危机,至少现在不会。但随着外部危机进一步拖延,亚洲遭受崩溃的风险也在增加。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现在的流动性风险或外部资金流风险最终是否会引起对国际收支状况或银行体系(或两者)的整体性信心缺失。

就现在而言,几乎每个经济体都已受到这场危机的影响,其中一些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资金流依然是亚洲经济体最大的风险。举例来说,亚洲股市今年的净流出已达到160亿美元,几乎抵销了2007年的净流入170亿美元。套息交易(carry trade)平仓是最近韩元、印度卢比和印尼卢比走弱的原因之一。甚至在资本管制较严厉的中国,近来短期外汇储备的变化也引发了对热钱流出的猜测。

外汇储备的变化确实最令人担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大多数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一直持续上升——但近几个月,这样的趋势出现了逆转。事实上,今年第三季度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和台湾的外汇储备总共减少了10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其原因可能在于资本汇出,以美元计价的欧元、日元资产价值下跌,和央行为防止本地货币崩溃而进行干预。

在新近逆转的趋势中,中国、菲律宾和新加坡仍是例外。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新增外汇储备970亿美元,少于第二季度的1270亿美元和第一季度的1540亿美元。尽管如此,9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已经超过1.9万亿美元,并且仍在增加。今年第三季度,菲律宾和新加坡的外汇储备基本保持了稳定。

其实所有这些变化与过去观察到的弱点一脉相承。从外部融资需求规模(或流动外资总量)与外汇储备比较来看,韩国、越南和印尼是区域内最脆弱的经济体,紧随其后的是印度和菲律宾。按此标准,中国则是区域内最具弹性的经济体。

由此不难看出,如果外部危机继续加剧,亚洲经济体和金融市场受创程度也将更严重。但基本面的改观降低了多数亚洲国家重蹈1998年覆辙的可能性。尽管如此,外部脆弱性更高的经济体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和更严重的资产贬值。与之对应,拥有更大国内市场和更强政策灵活性的国家有望保持强劲增长。预计以中国为首的多数亚洲政府将进一步放松货币和财政政策。中国和印度将提供两种不同的持续强劲增长范本;而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可能因为外部需求走弱而遭受更严重的增长放缓。

决策者担心经济放缓而投资者焦虑融资风险,这意味着亚洲货币目前将保持弱势,韩元、印度卢比,印尼卢比和菲律宾比索可能更快地贬值。但随着时间过去,整体上亚洲货币将恢复走强的长期趋势。事实上,一旦美国金融市场稳定下来,投资者便会接受更多风险,资金也将向亚洲回流。届时亚洲资产价格将迅速提升。

注:本文仅代表本人观点。

……………………

(何必注,经济学家总是见物不见人,而且依据经济学理论振振有词。中国的问题在于,政治与社会全部归结于经济。如此火药桶上,麻烦可大了去啦。)

分析:中国出台经济刺激方案:英国《金融时报》杰夫?代尔(Geoff Dyer)北京报道 2008-10-27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宣布了一项潜在规模巨大的财政刺激方案的一些初步举措,表明其正逐步加大力度,提振不断放缓的经济。

在数周的争论之后,中国政府于上周开始详细出台了激进的政策措施。此前,政府在周一宣布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放缓至9%,创5年来低点,远低于许多人的预期。

在近几个月房屋销售出现大幅下跌后,中国政府出台了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其中包括下调购房首付款、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减免印花税及售房土地增值税。

政府官员表示,要加大低成本住房的建设力度,而媒体本周也就创建一个庞大的公共基金,为此类开发提供融资展开了讨论。随着这些措施的出台,政府已解除了一些近年来引入、旨在防止房地产泡沫的限制性规定。

摩根大通(JPMorgan)经济学家龚方雄(Frank Gong)表示:“提振房地产市场不仅必要,而且是支撑中国内需增长最关键、最重要的政策举措。”

本周,当局还宣布上调3000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包括纺织品、服装、家具以及一些电子器械。有关部门正在考虑上调钢铁出口商的出口退税率。

除两次降息以外,预计本周出台的政策将是一项范围更大的财政方案的开端,该方案可能包括为楼市提供更多帮助,加大基础设施开支,以及市场期待已久的增值税改革——这能够减少公司的机器成本。在定于12月初召开的一个重要经济工作会议后,可能出台更多的政策。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表示:“中国明年将出台一些非常重要的措施,以增加内需。”

尽管中国政府已开始提供开支计划的更多细节,但仍存在许多重要的问题。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扩大铁路、地铁、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支出很有道理,但有些人担心政府会过多地关注公路、港口、桥梁等投资本已巨大,但收益不会太高的项目。

与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在提高短期支出方面的余地更大。不过,尽管今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大增33%,远高出政府的预算水平,但近几个月来,税收增长已经大幅下滑——上月的税收收入仅增长3.1%。

北京咨询公司莫尼塔(China Economic and Business Monitor)总裁马青 (Gene Ma)表示:“考虑到税收收入的情况,我猜想,财政刺激一揽子方案将一点点地出台,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而不是一次性公布。”政府官员已经表示,如果需要的话,将会发行新债。

对出口商的扶持在北京遭到了少数官员和经济学家的反对,他们警告称,采取短期措施会损害未来的竞争力。

在公布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之前,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减少出口部门中缺乏竞争力企业和污染企业。这是中国减少经济对外贸的过度依赖、转向拉动内需战略的一部分。

此外,有些官员还辩称,出口部门的问题被夸大了。9月的贸易顺差还创下了新记录。

……………………

IMF须出手保护新兴市场:花旗集团高级副董事长威廉·罗兹(William Rhodes)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8-10-27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别于30多年以来的任何一次危机。与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和后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同,此次金融动荡已从美国和随后的西欧地区,输出到新兴市场。证券化以及不透明的复杂金融工具的扩散和全球分配,意味着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已提高。几个月前,我注意到“脱钩”一说已被证明为荒诞不稽。如今,我们正看到这个相互联系的金融体系风暴的全面威力。

在解决了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危机之后,许多新兴市场实施了关键的改革、奉行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强化银行业及金融机构实力,并累积了大量央行储备。尽管进行了这些改革,但其中许多国家还是陷入了这场信贷危机带来的低迷。它们是这场金融压力的受害者,而压力既非它们制造,也不在它们的控制范围之内。它可能会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局势正在恶化;我们不应对这些国家坐视不理。如果让新兴市场的压力演变成严峻的形势,七国集团(G7)稳定形势的努力可能会受到损害,这是轻率之举。现在是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美国已制定了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并决定利用该计划的部分资金对银行体系进行资本重组,这些可能会有利于稳定市场动荡局面,欧洲推出的提供流动性和债务担保、并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的措施亦是如此。最后,我们还可以期待美国、欧洲和日本央行之间的合作产生积极效果。它们通过大幅扩大互惠货币安排(即所谓的货币互换协定)提供无限美元融资,以缓解各自市场中的美元融资压力。但新兴市场采取相应举措也至关重要。

拉美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在于,必须迅速建立一个支撑这些易受冲击市场的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发挥以往那种领袖作用。

首先,IMF应与发达国家央行合作,推动扩大货币互换安排,让新兴市场也能够通过发达国家使用的货币互换机制融资。这将确保外汇及银行间市场顺利运转,并惠及全球,因为非美国央行将能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向金融机构提供美元;同时,美国融资市场的压力也将得到缓解。

其次,IMF应建立紧急融资安排。作为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应对措施的一部分,IMF推出了临时信用额度(Contingent Credit Lines),为所有拥有稳健政策的成员国建立了一条防线。这些国家可能不会自己制造外部支付危机,但容易受到其它国家资本账户危机蔓延的影响。根据这种安排,如果符合一定标准的IMF成员国因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那么它可以利用大笔预先确定的资金。由于IMF的限制性条件过多,同时人们觉得,使用此类临时信贷额度的国家会损及声名,这种机制以往已失灵。这些设计上的失误现在应不会重演。

IMF这些措施的资金支持可能来自日本和中国,因为这两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令其成为目前为数不多坐拥资源、能够在解决此次危机上发挥关键领袖作用的国家之一。

如果不采取措施应对全球流动性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它们可能会步入一个日益加剧的金融市场去杠杆化下行螺旋。国际储备不断减少、国内外需求大幅下降、经常账户赤字日益攀升、财政状况日渐疲弱以及衰退压力的加大——所有这些,都会令过去10年取得的进步化为乌有。

烟雾警报已开始在很多国家响起,但火势仍可控制。如今是该采取措施、避免火灾的时候了。

本文为花旗集团(Citigroup)高级副董事长;花旗银行(Citibank)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同时担任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第一副主席

……………………

IMF能够救新兴市场吗?:英国《金融时报》艾伦?贝蒂(Alan Beattie)华盛顿报道 2008-10-29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随着向冰岛和乌克兰分别提供20亿和165亿美元援助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开始动用其储备充足的弹药库。然而,该组织可能很快就会缺少火力。

尽管近些年新兴市场相对太平无事,全球财政“私人军队”的发展却比IMF的军备发展快得多。

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领导下的IMF可以轻松拿出2000亿美元资金,并能迅速再筹集大约500亿美元。但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现就职于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表示,这些钱仍偏少。他表示:“如果IMF有2万亿美元,或许它就可以成为重要的全球参与者。但2000亿美元可能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有许多国家与乌克兰处境相同,只要再向一、两个真正的大国提供援助,这些钱就会花光。”约翰逊推测,鉴于其它一些国家也陷入困境,IMF可能已不得不许诺在未来数月拿出其2000亿美元中的四分之一。

尽管人们长期以来就在讨论IMF的筹资和管理问题,有时还出现各执己见的情况,但该组织并没有跟上全球资本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一般情况下,陷入困境的国家可得到不超过其“配额”(它们向IMF的缴款)3倍的援助。实际上,乌克兰获得的贷款是配额的8倍;冰岛是11倍。

但IMF虽然已经竭尽所能,却未产生压制性火力。例如,投资银行分析师估计,乌克兰明年需要从外部筹资约550亿至6000亿美元。虽然其中大部分将是私人部门所借,而非获得IMF贷款的政府,但这仍说明总资本流动规模将非常大。

对于许多受到危机冲击的国家,IMF或许不是唯一的援助资金来源,甚至也不是最大的来源。冰岛正寻求从北欧邻国获得数十亿美元援助,作为IMF贷款的补充。如果像看似可能的那样,IMF同意向匈牙利提供贷款,它将跟随在欧洲央行的紧急贷款之后。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的政府一贯主张,应由IMF独自负责援救行动,而非双边贷款机构。这一主张,就像一些其它观点一样,似乎已遭到摒弃。

另一位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罗格夫(Ken Rogoff)表示:“IMF有足够的资金在规模较小、较为贫穷的新兴市场国发挥积极作用。但对于像巴西、土耳其或阿根廷这种规模的国家,IMF没有足够的财力充当最后贷款人。IMF无法以美联储阻挡本国危机的方式,为新兴市场阻挡危机。”

IMF坚定地表示,随时准备迅速向需要的国家提供资金,而且目前正考虑通过“流动性互换工具”,让比较富裕和稳定的新兴市场国家可以快速获得资金。但这只会更快地消耗现有资源。增加可支配资金变得更加困难。日本提出将其部分外汇储备——大概有2000亿美元——借给IMF作援助之用。对此,专家表示,日本政府似乎担心中国或俄罗斯等国会通过提供双边贷款,获得外交政策优势。其它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由IMF创造更多的特别提款权——一种政府间货币。

但IMF独力拯救世界的主要障碍并不在于技术层面,而是在政治方面。成员国政府不愿将太多权力交给一家机构。

罗格夫表示:“在解决新兴市场问题上,IMF是必要的一员,因为它拥有其他任何人几乎都不具备的专业经验。但它没有——或许也不应该有——单独这么做的资源。”

……………………

回顾中国经济之路: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约尔格?伍特克(Joerg Wuttke)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8-10-29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威尼斯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是首批前往中国——可能至今也仍是最著名——的欧洲旅行家。他1295年回到欧洲时,面临着一个大问题:人们就是不相信他对于一个如此富庶、且治理良好的遥远国度的描述。

历史学家安格斯?麦狄森(Angus Maddison)写道,在19世纪前的数百年内,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1820年,中国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2%,欧洲所占的比例为26%。

中国当时的产出相当于欧洲、美国(仅占1.8%)和俄罗斯(4.8%)的总和。

甚至在以往的数百年里,中国占全球GDP的比例也一直在25%左右。这些数据彰显着中国的自尊;这个国家曾是一个全球超级经济大国。

如今,世界正见证着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经济复苏:中国的重新崛起。

在2020年前,中国经济将以每年逾7%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中国占全球GDP的比例可能会升至25%。这肯定给企业提供了大量涌入中国的理由。

中国吸引了大量游客。从2006年起,中国入境旅游增长5.5%,2007年游客数量达到了1.32亿。尽管其中近80%是来自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居民,只有22%来自其它地区(台湾游客达440万),但中国作为商务目的地的吸引力肯定会增强。

中国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大陆,人们最为熟悉的是中国蓬勃发展的沿海地区。假如把广东省算作一个国家的话,它的GDP为4040亿美元(以市场汇率计算),位居全球最大经济体第23位。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南部广东省(经济规模)可与挪威或沙特阿拉伯相比。

渣打银行按照购买力平价,对广东的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估。2007年,广东国民收入达到889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4位,超过了土耳其或印尼。

如果把中国6个沿海省份加在一起——广东、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和福建——以市场汇率计算,这相当于一个1.6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超过了西班牙或加拿大。中国沿海地区将成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7年,中国这个沿海地区的产品和服务产出达3.534万亿美元,比印度总产出高出18%,位居全球第三*。

此外,中国中西部省份也在重新崛起,这将是未来业务的目标。这将如何塑造未来的业务模式和旅游路线呢?

如今,中国仍是一个装配地点,多数高科技零配件来自日本、韩国以及东盟(Asean)、香港和台湾地区。这种流动在来华游客方面得到了反映,来中国旅游的主要是亚洲人。

然而,中国将增强其科技能力,并将在其产品中加入越来越多的本土元素。

这肯定会降低来自亚洲供应国出口企业的重要性,但这些企业不会消失,因为其中多数企业已在中国建立了强大的业务。

在美国和欧盟(EU),许多人担心中国强大的出口实力,据说这种无可阻挡的经济力量将摧毁美国和欧盟所有的制造业岗位。简言之:没有理由去中国旅游,因为中国人将来到你这里。

但这远非事实。中国因其疲弱的银行业而出名,事实证明,太多贷款变成了过剩的制造业产能。

以往的出口泛滥只不过是供应链变化(许多亚洲高科技零件配上了中国的外壳)和中国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应过量的结果,在出口这些产品的同时,中国在释放其经济中过剩的产能。

由于金融业进行了改革,过剩产能将减少。国内消费不仅会保持强劲,而且会升温,出口过剩的日子将屈指可数。

中国过去不是、将来也永远不会是一个出口驱动型经济体。确切地说,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将变成以需求为导向,对欧洲品牌和环保技术的强大需求表明了这一点。欧洲人将成为这一变化的受益者,中国,尤其是那些曾被视为内陆的中部地区,将成为总部位于欧盟国家的航空公司、连锁酒店和游客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将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在经济上也将变得举足轻重,它将重温19世纪衰落前曾有过的辉煌。

本文为中国欧盟商会(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主席

*China: If Guangdong were a country,渣打银行,2008年8月26日出版

……………………

亚洲大公司推迟投资计划英国《金融时报》刘励和(Justine Lau)香港、约翰?伯顿(John Burton)新加坡报道 2008-10-28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亚洲一些规模最大的公司正推迟投资。消费需求不断减弱和经济增长日益放缓,影响了它们的资本支出计划。

新加坡最大的地产开发商嘉德置地(CapitaLand)表示,将推迟投资,直至全球信贷紧缩有所缓解。而在香港,李嘉诚旗下涉足从港口到电信等多项业务的企业集团和记黄埔(Hutchison Whampoa)已冻结明年6月前未落实的新增开支。

花旗分析师邓毅梁(Anil Daswani)在报告中援引和黄财务董事陆法兰(Frank Sixt)对投资者所说的话:“全公司将暂停明年6月前的未落实投资;所有投资需要新的审查。”

近日来,亚洲公司纷纷发出警告,称无法避免全球经济走弱和股市崩盘的影响。上周,日本消费电子巨头索尼(Sony)在将营运利润预期下调57%后,宣布将削减资本支出。

许多人原本希望,亚洲企业或许能够比美国和欧洲企业更好地抵御全球经济衰退,因为亚洲许多地区的经济仍在扩张之中。

和黄证实了花旗的报告,但同时表示将“继续在全球物色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和黄的业务遍及57个国家。

凯德置地推迟投资,是因应新加坡和中国房价持续下跌。凯德置地属于新加坡国有企业,主要在新加坡和中国投资。

该集团是新加坡主要的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开发商。物业顾问公司莱坊(Knight Frank)预测,明年优质物业零售租金可能下跌5-15%。而由于一个在建的中心商务区将于2009年底完工,写字楼市场将出现过剩。

嘉德置地首席执行官廖文良表示:“我们面前浮现着大量机会。在我看来,目前尚未见底。你可能觉得现在很便宜,但明天会更便宜。”

……………………

台积电:全球半导体行业明年可能下滑10%英国《金融时报》邝彦晖(Robin Kwong)台北、宋京雅(Song Jung-a)首尔报道 2008-10-31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全球最大的合同芯片制造商首席执行官昨日表示,明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可能面临至多10%的下滑。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简称台积电)首席执行官蔡力行(Rick Tsai)称,因半导体行业面临着金融危机导致的“不同寻常的挑战环境”,台积电和联华电子(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这样的代工厂受到冲击。台积电占有全球半导体行业一半的市场份额。

随着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全球半导体制造商正发布日益恶化的业绩报告和订单的减少。台积电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大约为700亿新台币(合21亿美元),和第三季度相比,大约下降了25%。台积电的主要竞争对手——联华电子周三发布了类似的第四季度业绩下降预测。

预计未来几个月的销售下降尤为急剧,因为许多代工厂的客户在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下,倾向于用光他们现有的库存,而不是下新的订单。

在韩国,海力士半导体公司(Hynix Semiconductor)报告了7年多来最大的季度亏损。这家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第三季度净亏损1.65万亿韩元(合13亿美元),为其连续第四个季度净亏损。去年同期海力士发布了净盈利1680亿韩元的业绩报告。

……………………

日本第三大银行大幅下调盈利预测英国《金融时报》中本美智代(Michiyo Nakamoto)东京报道 2008-10-3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日本第三大银行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昨日将全年净利润预期下调63%,原因是不良贷款损失巨大,以及所持其它公司股票的价值大幅缩水。

此举是一个迹象,表明了经济持续恶化正如何损及银行贷款对象的业务表现,也突显银行持有大量股票的情况,这些持股的价值在近几周大幅下降。

SMFG维持营收预期为1.85万亿日元(合190亿美元),但将净利润预期从4800亿日元下调至1800亿日元。

如此糟糕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在其它日本银行身上。由于前景令人担忧,日本银行股价受到重压。

SMFG股价已从今年峰值96.4万日元,跌至昨日收盘的34万日元。该股昨日上涨1.4%。

日本最大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MUFG)周一宣布将融资不超过9900亿日元后,投资者一直在担心增发问题,因为增发将稀释他们手中的持股。

……………………

英国企业在中国(上):英国《金融时报》约翰?威尔曼(John Willman) 2008-10-27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今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摘得51枚金牌,这或许让世界感到惊讶。但这个国家不只是在体育方面改写世界纪录。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今年,其经济规模几乎肯定要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是第二大商品出口国,不出几年,它将成为第一。中国还是最大的金属消费国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不久,也将成为最大的主要能源消费国。

中国也为英国企业提供了无与伦与的机遇。英国对中国的出口超过对其它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出口;在中国的投资多于其它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不难理解,英国政府非常希望进一步加强双方的贸易投资关系,并加大了对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英国企业的支持。

然而,全球信贷危机的影响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全世界都在观望:欧洲和北美经济放缓到底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大影响。此外,中国商业环境仍具挑战性:部分行业禁止英国企业进入,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存在问题,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高了通胀,以及主要中心城市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

最近卸任的英国贸易投资部长蒂格比?琼斯(Digby Jones)勋爵表示,尽管存在这些因素,英中两国的贸易关系正在快速加深。他说:“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和全球化背景下,牢固的合作关系对于发挥彼此的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英中双边贸易突飞猛进,这反映出,双方的关系正在不断发展。过去5年,两国贸易额增长逾一倍。2008年上半年,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激增逾40%,进口则增长10%。英国正向中国的约6000个项目进行投资,总价值逾80亿英镑;中国在欧洲进行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中,到目前为止,英国所吸收金额最多,占总额的11%。

英国企业为北京奥运会作出巨大贡献,包括为北京设计新的机场航站楼、帮助设计和建设“鸟巢”体育馆和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以及监测北京空气质量。

中国在继续建设基础设施,这是维持其惊人的经济增长所必需的,因此它需要从英国购买电力、机械设备,以及钢和铁。中国是宾利(Bentley)豪华车最大的海外市场,在中国观看英超的电视观众比英国要多10倍。

今年早些时候,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就任首相以来,首次率领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他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席间与中国总理温家宝签署协议,计划到2010年将双边贸易额增加到340亿英镑。

布朗表示:“我希望英国企业要定下这样的目标,到2010年将它们对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提高到90亿英镑,接近2006年水平的2倍。”

制造业是受益于两国贸易繁荣发展的行业之一。许多装在标有“中国制造”字样的箱子里的消费品,采用了英国企业制造的高附加值的零部件。CSR生产应用于索尼PlayStation 3游戏机和蓝牙手机的芯片。总部位于爱丁堡的欧胜微电子有限公司(Wolfson Microelectronics)生产的芯片,则让苹果iPod音乐播放器能够将数字音乐文件转换为音频文件。

制造流程的分散,意味着如今一种产品可能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在一个国家设计,在另一个国家生产零部件,在第三个国家组装,又在别的地方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但英国政府表示,分散化为英国企业提供了机会。

英国商务政务次官水蒂?瓦德拉(Baroness Shriti Vadera)上月公布政府的新制造业战略时表示:“参与全球供应链,有助英国制造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她又表示:“英国发展自由贸易和对外开放的历史,使英国企业在新的国际价值创造体系中具备比较优势。”

另一个英国与中国建立起有力联系的行业是金融服务业。英国鼓励中国投资及银行机构把伦敦金融城作为它们在欧洲的根据地,并介绍许多中国公司进入伦敦市场。英国的汇丰(HSBC)和渣打(Standard Chartered)是中国境内主要的外资银行集团;英杰华(Aviva)、保诚保险(Prudential)和伦敦劳合社(Lloyd's of London)等保险商也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

乐购(Tesco)和百安居(B&Q)等零售商已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玛莎百货(Marks & Spencer)本月在上海开了一家旗舰店。

 (待续)

……………………

英国企业在中国(下):英国《金融时报》约翰?威尔曼(John Willman) 2008-10-28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英国工商业联合会(CBI)中国首席代表刚毅(Guy Dru Drury)表示:“中国普通家庭年收入的40%以上用于储蓄。通过为新兴中产阶级提供高端服务,英国企业有很大机会触及这部分家庭养老储蓄。”

刚毅还表示,中国对专业工程师和设计师也有需求,包括建造诸如奥运场馆和中央电视塔(后者为北京最高建筑)等标志性建筑,以及在四川重建防震节能学校。

中国希望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和碳排放,也为英国企业提供了诱人的机会。2007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增加91%,至61亿英镑,其中多数投资在小型水力发电、太阳能热水设备和风力等领域。

中国的雄心能否实现,要看其经济增长能否维持过去30年那令人瞩目的速度。过去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以上。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仍预测,从现在起至2013年,中国经济年增速将维持在9%以上。

其他经济学家则预测,由于北美、欧盟和日本经济低迷将打击中国出口,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更低的水平。不过,按照他们的预测,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人们抱着这样的希望:如果商业投资下滑,其影响将被新兴中产阶级强劲的消费所抵消。商业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可是,《财务总监》杂志(CFO Magazine)近期针对中国财务总监所作的调查发现,82%的受访者担心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将会放缓。在这些人中,有四分之三的人担心股市或房价崩盘;70%的人认为,全球经济放缓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略过半数的人表示,制造业产能过剩。

此前,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为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同时又避免造成崩盘。但它现在可能需要放宽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实际上,由于近几月消费价格涨势有所放缓,中国政府已开始降低利率。而由于财政预算赤字数额很小,加上税收收入不断增长,中国也有余地扩大在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上的公共开支。

经济增长一定程度的放缓,可能受到外资企业主要聚集地(如北京和上海)各公司的欢迎,因为这些城市的劳动力及其它成本正在快速攀升。目前,许多海外投资者发现,在沿海、西部及西南部地区一些不太出名的地方城市,蕴藏着更吸引人的机会。在这些城市,雄心勃勃的地方领导人对诸如基础设施和供电供水等优先发展行业的企业表示出极大欢迎——尤其是如果它们能够帮助中国实现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宏伟目标,即降低碳排放。

除了经济问题以外,对于打算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来说,最令人担心的仍然是初进入时需要应付的官僚作风,以及尚在建设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英中贸易协会主席白乐威(David Brewer)表示,进入中国市场,与进入其它欧洲国家的市场无异。他解释道:“ 没有特别的诀窍,就是费时一点——你要有耐心,要坚持。”

对中国,白乐威可不只是泛泛了解。他是前伦敦金融城市长,在担任一家保险公司高管期间,曾来华100多次,1981年开设Sedgwick首家中国代表处,1993年为该集团拿到首张经纪许可。他表示,向英中贸易协会咨询的多数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仍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不过,中国在这方面的态度正在迅速转变。

他表示:“近期有法院做出了保护外国企业知识产权的判决,这些判决受到了支持。该情况的出现得益于这样的事实:中国已开发出自己的品牌,希望保护这些品牌,以免它们被竞争者侵权。”

英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首席代表刚毅表示,对于许多英国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仍让人担心,尤其是在医药行业。但他对中国今年通过的反垄断法等新法规表示欢迎,并称英国企业在中国的经营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他还表示:“来自我们会员公司的定期反馈显示,它们仍在盈利,并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考虑到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前景,这似乎是合理的策略。”

……………………

亚洲的复仇(上):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8-10-3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那些不能永远继续下去的事情,不会永远继续下去。”——赫伯特·斯坦(Herbert Stein),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

过去30年来,一系列金融危机周期性地对世界造成冲击,我们目前面临的这场危机,可以看作是其最新一轮体现。这场发生在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动荡,其所影响到的经济体至少占全球总产出的一半,这使之成为比此前历次危机都更为严重的一次。然而,与那一系列危机相比,无论是在起源还是结果上,当前的金融危机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让人十分沮丧。

为了找出相似之处——同时有助于思考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20世纪70年代末的情景。石油美元,即石油输出国在原油价格急剧上升时赚取的外汇,通过西方银行被转移至较不富裕的新兴经济体(主要是拉丁美洲)。

1982年,墨西哥政府宣布无法偿还债务,迫使纽约和伦敦的货币中心银行(money centre banks)陷入困境,导致了近30年来的第一次大危机。

马里兰大学的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哈佛大学的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了(与此次的)相似之处*。他们侧重研究的是此前发生在高收入国家中的历次危机,但也注意到了发生在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同样具有的一些特点。

这一次,大多数新兴经济体都有巨额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因此,他们指出,“大量货币已被有效转移至存在于美国境内的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内”、“超过1万亿美元被输送到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该市场由美国最贫穷、信用最差的借款人组成。最后的索赔人不同,但在许多方面其运作机制是相同的。”

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此前新兴市场危机之间的联系意味着,目前银行业和经济所遭受的创伤,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高风险的货币政策、监管不力和缺乏责任感的金融业的产物,虽说这些因素很重要。它们的产生,起源于全球经济在金融自由化时代的运作方式。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收到大量持续流入的国外贷款,便承担着随后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因为外部和内部的金融脆弱性都将增加。目前,美国和其它一些高收入国家(包括英国)所经历的,正是这种危机。

最近发生的危机,也与此前那些有关——尤其是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正是在那场危机后,新兴经济体才成为庞大的资本输出国。这种模式因中国选择出口导向型发展道路有所加强。中国做出这一选择的部分原因,也是由于担心面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邻国所遭遇的困境。该模式因最近油价的变动,以及随后石油输出国经常项目收支顺差激增,而得到进一步巩固。

这十年来,全球宏观经济大环境是这样的:美国和其它一些高收入国家作为支出者和最终借款人的抵消作用出现。债务激增的美国家庭通过动用他们的住房“储蓄罐”,进行着前所未见的疯狂支出。

当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还是美联储理事而非主席时,他为了解释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提到了“储蓄过剩”的出现。这种描述很准确。新旧千年交替后,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长期名义和实际利率处在较低水平,而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廉价资金鼓励无节制的金融创新、借贷和支出。

这也是导致很大一部分高收入国家房价激增的最早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美国、英国和西班牙。

储蓄过剩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首先是新兴经济体的转变,这些经济体储蓄超过投资,拥有大量储蓄盈余。在新兴经济体中,最大的转变发生在亚洲和石油输出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到2007年为止,这两组国家的总储蓄盈余已达世界总产出的2%左右。

虽然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但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顺差国家:2007年,其经常项目收支顺差为3720亿美元,这不仅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1%,还几乎是两个最大的高收入资本输出国——日本(2130亿美元)和德国(1850亿美元)的贸易盈余总和。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去年世界贸易顺差国的总盈余达1.68万亿美元。前10名(中国、日本、德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瑞士、挪威、科威特、荷兰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产生的盈余超过这一总数的70%。这10个国家的贸易盈余至少相当于它们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的8%,合其总储蓄额之和的约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吸收”了这一总数的44%。美国、英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都存在泡沫——吸收了世界经常项目收支顺差的63%。

这意味著资本的一个巨大转变——但不同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当时资本流向了几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此外,盈余的出现是谨慎政策(deliberate policies)的结果——这一时期官方外汇储备的积累,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的扩张都显示了这一点。

能源输出国正将其资产(石油)转变成另一种对外债权,这是十分正常的。其它国家则将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和私人资本流入转换成官方资本外流,从而将汇率保持在低位,从而提高竞争力。有人将这个新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II”,中国在这个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些人则称之为“出口带动的增长”,或者将它描述成一个自我保险系统。“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其它国家盯住美元(美元盯住黄金)的可调整汇率结构,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崩溃。

然而,结果比理由更加重要。2000年1月到2007年4月之间,全球外汇储备增加了5.2万亿美元。因此,有史以来累积的所有外汇储备,有四分之三是最近10年内积累起来的。不可避免地,其中有很大部分(可能接近三分之二)是美元,这使美元得以保持坚挺,并为美国的贸易赤字提供了资金。

(待续)

*2007年美国次级债金融危机是否如此不同呢?国际历史比较。工作论文13761,www.nber.org

(注:本文是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理顺全球财务》,该书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于本月在美国出版,也将通过耶鲁大学出版社在英国出版。)

……………………

亚洲的复仇(下):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8-10-31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储蓄过剩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影响,并与随后一次金融冲击有关——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后果之一,是大部分高收入国家的企业界积累了大量财务盈余。换句话说,公司的留存收益已超过其投资。非金融企业成为资金提供者,而不是从银行和其它资本供应商处贷款。

一批重要国家拥有大量储蓄盈余,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的资本需求又相对疲软,各国央行因而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么做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央行担心(经济)有可能发生通货紧缩。尤其是美联储,该机构的决策者们意识到,必须抵消掉大量私人资本、特别是公共资本流入美国所产生的紧缩效应。

关于全球经济在2000年后所发生的变化,简单来看,就是具有弹性信贷体系的高收入国家和愿意承担更多债务的家庭,抵消了世界其它国家大规模的储蓄盈余。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这些过度开支行为起了一定促进作用,而房地产泡沫又为这种模式得以生效提供了渠道。

我们再看看美国经济内部的“财政平衡”状况(“财政平衡”指支出和收入间的差额)。为维持平衡,外国、政府和私人三个收支部门必须相互抵消。显而易见,美国的“外国收支”一项在这10年里存在巨额盈余,而这是由政府和私人两个收支部门的赤字来抵消掉的。

21世纪初期,美国政府财政赤字是主要的抵消方式。其后几年内,私营部门拥有巨大的财务赤字,而政府财政赤字则在缩小。目前,受经济衰退打击的私营经济部门在快速恢复平衡,政府财政赤字则再次激增。

看看发生在私营部门内的情况,企业和家庭领域存在鲜明的对照。家庭积累了巨大的财政赤字,2005年第二季度时达到峰值,仅略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紧接着,随着房地产泡沫破灭和建筑业崩溃,家庭开始进行更多储蓄。家庭财政赤字迅速消失。当前政府财政赤字的激增则作为其替代。

庞大的家庭财务赤字也意味着巨大的家庭债务累积,这是不可避免的。在美国和英国这点尤为明显。在这个过程中,金融部门积累的债权越来越多,这些债权不只是针对其它部门,还包括其自身。这种令人畏惧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当前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它的产生,则是由宽松的借贷环境,以及在低实际利率环境中寻求高回报(的诸多逐利行为)促成的。

这些外部和内部不平衡、国内债务积累和金融脆弱性之间的危险联系,曾被一些分析家预言过。其中最著名的是剑桥大学的韦恩·戈德利(Wynne Godley)。在他为巴德大学利维经济研究所所做的前瞻性研究中,特别强调了已故的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理论**。

那么,现在可能(而且应该)出现哪些情况?显然,一个很大的危险是金融崩溃。短期来看,深受危机影响的经济体的私营部门不可避免地将削减支出,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庞大的财政赤字。

幸运的是,美国和其它受影响的高收入国家拥有新兴经济体所没有的一个优势:它们借入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资金,并拥有信誉良好的政府。不同于新兴经济体,它们因此可以降低利率,并增加财政赤字。

然而,增加巨额财政预算,以及政府对受打击的金融系统进行相应的资本重组,只是一个临时解决方案。不可能使经济恢复如常了。最重要的是,如果要靠将巨额储蓄盈余转移至世界上最富裕消费者的过度消费上,才能实现全球宏观经济平衡,这样的模式既不可取,又不具持续性。前一点不言自明,而最近发生的金融崩溃则为后者提供了证明。

因此,眼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建立一个全球金融体系,以维持一个更为平衡的世界经济,将过剩的储蓄或者变成高回报的投资,或者由世界上的穷人进行消费,包括资本输出国(如中国)。新兴经济体本国货币金融的发展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这将使这些国家得以更为从容地应对经常账户逆差——过去30年来,这一点对它们来说可是个问题。

极力扩大内需也很关键,任何处于当前形势下的国家都有理由这样做。只有这样,负债国经济回调产生的衰退压力才能得到抵消。

然而,后面还有一个更大的挑战。这场危机表明,世界已无法将开放的资本市场与合理的财政稳定结合起来。大额净资本流、相关的经常项目以及国内财政收支平衡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危机,这已成为一个特别问题。这是最大的问题。

我们需要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但不应该仅仅是如何对金融部门进行监管的问题,也不应只是如何施行货币政策的问题,而应该是有关如何实行自由金融,使之有利于全球经济,而非破坏它的稳定。

这不只是某个国家的事情,它密切关系到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未来的道路。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2007年美国次级债金融危机是否如此不同呢?国际历史比较。工作论文13761,www.nber.org

**美国经济:是否有办法走出困境?2008年11月,www.levy.org

本文是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理顺全球财务》,该书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于本月在美国出版,也将通过耶鲁大学出版社在英国出版。

……………………

中国石油企业打何算盘?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 2008-10-3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当你能够通过收购上市公司,买到其资产负债表上相当于15美元左右一桶的石油时,为什么还要到市场上去买每桶60美元出头的石油呢?这其中的数学逻辑,没有逃过中石油(PetroChina)董事长蒋洁敏的眼光,他在本月早些时候曾思忖着表示,将开始买入在“去杠杆化”洪流中变得便宜的已探明储量。

当然,按传言的说法,中国企业在天底下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大动作。但在石油业,这种威胁不应轻忽,因为它们源自实力地位。本周西方石油巨擘有关成本措施种种激动人心的说法,都不应掩盖一个事实:即它们都难以实现增长。英国石油(BP)对更老练经营习惯的欢呼声中,淹没了一个事实,即该公司季度产量仅略高于去年那些遭受停产影响的数据。周四,壳牌(Shell)应将重申其在2010年前零增长的前景预测。

中国那些由国家控股的石油集团与此形成对比。市值与BP和雪佛龙(Chevron)相仿的中石油,今年应能增产6%左右,而中石化(Sinopec)应能实现4%左右的增幅。规模较小的海上石油开采专业企业中海油(CNOOC)有望实现18%的增长。储量替代率(RRR)似乎好过绝大多数其它国家的石油企业:中石油在今后几年里应当能够超过110%。中国政府愿意提供免息贷款,以便在这种有机增长的记录以外,再增添一些收购带来的增长。政府同时也在发出正确的呼声:放宽严厉的国内价格控制,从而给现金流松绑。

中石油自3年前通过其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出资40亿美元购得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etro Kazakhstan)以来,未曾在海外有更多收购行动。当然,海外政治干扰是少不了的,就像那一年早些时候中海油企图搅局优尼科(Unocal)与雪佛龙合并交易时所发生的。但是,正如银行高管们所能够证明的那样,对中国持股的抵制已有所减弱。股市低迷持续得越久,中国在能源行业进行大手笔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

(何必注,为什么现如今国内有人热衷于对俄罗斯能源外交喋喋不休?利益集团呗。)

调查显示:全球消费者生活方式出现根本改变:英国《金融时报》珍妮?威金斯(Jenny Wiggins)伦敦报道 2008-10-3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由于家庭收入骤然下降,世界各地的人购买家庭用品和自我娱乐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为全球长期衰退做准备之际,消费者改为购买较廉价的商品和预计可使用多年的家庭娱乐设备。

研究集团尼尔森(Nielsen)于9月底至10月初对52个国家的2.6万人进行了调查,其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相信,自己的国家将在未来12个月内步入衰退。

悲观情绪最严重的国家是日本、德国、葡萄牙和法国。

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努力攒钱,减少了去餐馆吃饭等“户外”娱乐,削减了购置新衣的支出。同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开始转向更廉价的日用品牌。

这些变化已影响到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服装等“非生活必需品”的销量。

尼尔森营销业务副总裁詹姆斯?罗素(James Russo)表示,随着消费者信心下降,此类行为模式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罗素称:“我们看到消费者行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在以往的衰退中(例如,本世纪初发生在美欧的衰退),消费者没有明显改变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方式。

但在尼尔森调查的国家中,有43个国家的消费者信心较去年下降(菲律宾、巴西和泰国属于少数几个信心有所提升的国家之列),人们已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长久以来,外出就餐一直是希腊和意大利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两国如今已开始发生重大转变:近四分之三的希腊人表示,他们呆在家里的时间更长了,而超过半数的意大利人也在这样做。

超过一半的日本受访者减少了外卖的购买,尽管日本公寓狭小,不适合烹饪。

对于未来12个月能否摆脱衰退,态度最为乐观的是印度人、越南人、中国人和俄罗斯人。

尼尔森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柯瑞斯(Chris Morley)表示,尽管中国曾经充满活力的服装业正在放缓,但包装食品和家用商品的销量不断上升,尤其在成都和重庆等地方城市。

但在处于衰退边缘的英国,有一个领先指标显示,日子并不好过。

厕纸品牌Andrex的美国母公司金佰利(Kimberly-Clark)上周表示,英国的厕纸销量正在下降。该公司称:“(这)可以说是前所未闻。”

……………………

(何必注,全球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啊。中国当局会兴高采烈地教训美国佬,寅吃卯粮怎么行呢?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吧,把国民的社会保障全部取消,把他们丫的房子给扒了,再让狗日的下岗,他们就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啦。嘎嘎。)

美联储政策职权需要转变: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8-10-29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美国竭力应对金融危机时,监管的反效果也在呈现。华尔街——或者说是华尔街幸存的那些机构——冲在了第一线。不过,过剩时代的形成,政策失误和监管疏忽方面的原因与金融机构的失误同样重要。在美国政府创建新体系时,它还必须重新定义美联储(Fed)的角色。

特别是美国国会需要改变美联储的政策职权,将明确提及金融稳定纳入其中。增加这两个词,将迫使美联储不仅要力求降低资产泡沫带来的危害,还要利用其监管权力来促进更健全的风险管理实践。对于泡沫破裂后备受危机折磨的美国经济而言,此类改革至关重要。

美国国会必须完善美联储的职权,这不是第一次。上世纪70年代的大通胀过后,美国于1978年颁布了所谓的《汉弗莱?霍金斯法案》(Humphrey Hawkins Act),要求美联储在二战后制订的“全面就业”的原始政策目标之上,再加入价格稳定。70年代末,美国国会感到,要解决破坏性的通胀问题,美联储需要法律层面上的全力支持。由于有了这一立法改变,后来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在解决两位数通胀时才能采取果敢行动。

通过专注于金融稳定,美联储需要从两方面调整其战术。首先,货币政策需要从格林斯潘(Greenspan)和伯南克(Bernanke)在泡沫破裂后被动收拾残局的方式,转向先发制人地规避泡沫。其次,美联储需要加强其被忽视的监管监督能力。

在美联储的政策职权中加入“金融稳定”时,我没有忘记多重政策目标的各种缺陷。但一维的政策目标不适合复杂的世界。因此,美联储需要创造性地实现其职权目标——运用货币政策、监管监督和实施以及道德劝服。正如美联储在实现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的双重要求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一样,我相信,在将金融稳定纳入其职权后,它也能应付自如。

我不是在提议美联储为资产市场设定数字目标。至于如何解读新的职权,它应有自主权。不错,判断一种资产类别何时存在形成泡沫的危险并非易事。但后见之明可以让我们轻松判明过去10年出现的泡沫——证券、住宅、信贷及其它风险资产。美联储错误地否认了这些泡沫的形成,幻想自己事后能理清一切乱局。今天的问题就是对这种方法的否定。

在金融稳定的新职权中,没有泡沫否定主义者的位置,譬如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格林斯潘认为,股价飙升是因为新经济;房产泡沫是局部的,而非全国性的;而信贷爆炸是美国金融创新天赋的副产品。回首往事,尽管这些观察结果也包含着一定的真实性,但它们不应成为左右美联储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根据金融稳定职权,美联储需要用常识替代主观判断。当投资者预期未来价格上升而买入资产时,美联储需要宁可失之谨慎,假定可能威胁金融稳定的泡沫正在形成。

新的职权还会鼓励美联储在运用政策利率和其它工具之间找到正确的平衡,以此解决过剩问题。在资产市场出现泡沫的时候,我支持在利率方面采取“逆风而行”的方式——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狭隘的通胀目标认为可能合理的水平之上。但美联储还有其它工具可以用来调控金融过剩——对证券贷款提出保证金要求,以及对奇异抵押贷款工具(例如零利率产品)的发行进行控制。此外,美联储不应羞于利用道德说教的最佳讲坛,就日益迫近的资产泡沫危险发出警告。

同样重要的是,美联储需要进一步认清金融稳定与衍生品和结构性产品无限膨胀之间的关联。过去10年,由意识形态主导的美联储没能分清金融工程和创新。它既不懂产品,也不了解它们的规模,即使是在次贷危机前夕的2007年年中。当时,全球衍生品名义价值已达516万亿美元——在过去三年增长了2.3倍,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0倍。美国中央银行界人士认为,基于创新的新金融工具的爆炸式增长,对市场效率是一个巨大的有利因素。

由于主观信念,美联储在衍生品领域表现盲目。从一方面来说,由于衍生品大多是私下的场外交易,这并不令人惊讶。但令人吃惊的是,有关当局没能开发出有助于他们了解衍生品膨胀广度、深度和复杂性的度量标准。这种对主观的信任超过客观衡量标准,这是一个致命错误。和所有危机一样,本轮危机敲响了警钟。美联储犯下了历史上罕有的政策错误,未来必须加以避免。要防止此类错误再次发生,将金融稳定纳入美联储的政策职权至关重要。

本文为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

……………………

全球化与新国家主义的较量: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 2008-10-28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我们得救了。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新秩序正在建立。我们从这场危机中吸取了重大教训:我们无法逃脱相互间的依赖。全球市场需要多边规则。

我为何如此乐观?噢,就在上周,伟大的国际主义者、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宣布,他将召集世界各国领导人前往华盛顿,“增进”对危机成因的“共识”。用白宫的话说,这些领导人将制定“一套全球金融领域监管和机构体制改革的共同原则”。我知道,这有点拗口。不过,嗨!多边主义这个词也挺长。

我猜测,对于透不过气来的欧洲领导人所宣扬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的结果,一些读者可能会多一些怀疑。其他人或许会问,法国的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和英国的戈登?布朗(Gordon Brown)该如何共享喝彩?我们不能同时拥有两名主角——无论如何,不能碰巧一位是法国人,而另一位是英国人。

我也将是承认峰会时机——美国总统大选结束10天后——并不理想的第一人。布什的总统任期将步入最后阶段,他的继任者大概会以观察者的身份出席。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已表达了对此次会议的良好祝愿。可是,我不能完全确定,这位民主党候选人对全球新体系格局的看法会与布什完全一致。毕竟,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一直承诺,要修复布什对美国世界地位造成的严重伤害。

想想看,鉴于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在竞选活动中就布什执政记录所说的那些恶言恶语,在总统就职日前,他还是否会受到欢迎,这谅必令人怀疑。

没关系。至少邀请名单说明,富裕国家已经意识到,世界不再是一个私人俱乐部。金融危机过去常常发生在贫穷国家。但本轮危机的震中就在西方。因此,此次峰会不仅有来自七国集团(G7)的那些老资格,还有俄罗斯永远板着脸的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以及一些来自新兴国家的领导人。

所谓的20国集团(G20)或许有些笨拙,但它至少反映了几分世界现状。其中许多国家借钱给富裕国家,为经济繁荣提供了资金。在任何有关金融危机教训的讨论中,这些国家都理应享有发言权。

如果奥巴马在11月4日获胜——民调已开始显示出一边倒的迹象——他的一个首要行动应是单边采取多边主义,以巩固这一改变。他应当宣布,作为美国总统,他将缺席自以为是的G7和G8。不过,他将准备参加G13或G20的会谈。

我必须承认,我的乐观自此开始消退。这与奥巴马无关。作为总统,他将拥有比任何前任都更好的机会,领导人们重塑全球秩序。他还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他知道,这或许是美国给此类新体系打上其价值观烙印的最后机会。

不,华丽的团结说辞和贪婪的意图之间的鸿沟,正是在你密切审视大多数领导人面对金融市场风暴的表现时显现出来的。布什对金融新秩序的看法是:美国制定规则,其它国家遵循规则。想想看,布朗对英国角色的想法如出一辙。

至少在欧洲,人们一直反复强调,全球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作为一种事实陈述,这毫无争议:只是在各最大经济体政府最终同意协同行动时,才将世界从金融崩溃的边缘来了回来。

可是,看看他们后来说了些什么。萨科齐希望欧洲建立自己的主权财富基金,在经济衰退期间购买欧洲公司股票。不用说,其目的是避免欧洲(和法国)的冠军工业企业沦入外国人手中。至于外国,我们大概应解读为阿拉伯或亚洲。

就在要求给予这些外国人峰会席位的同时,法国总统“顺带”提出了他的主张。我们将和他们会谈,但他们不能购买我们公司的股权?其他人,例如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看到了建立新国家资本主义的机会,以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到外界的侵害。要不了多久,贝卢斯科尼就会率先呼吁欧洲禁止移民。

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领导的德国政府对上述一些主张提出了批评。不过,更广泛而言,德国政府和其他任何政府一样,都不愿将目光越过最狭隘的国家利益。例如,默克尔坚持,德国不会拿出哪怕一个欧元来援救其它任何国家的银行。欧洲的团结不过如此。

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在显示所有这些政府都同意必须共同努力的分析意见,与驱使他们谨慎维护本国特权的政治之间,存在明显脱节。经济和金融或许是全球性的,但政治仍旧是地区性的。

退后一步思考,金融危机及其后果(尽管我不确定危机已结束)阐明了塑造当今世界的两股力量。全球化和日益抬头的国家主义如今同时并存,而且经常发生冲突。

这些国家主义形式各异。一方面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强国——它们从未真正感到自己属于由西方设计并主宰的多边秩序。那么,在他们逐渐变成强国之时,他们为什么要将主权交与它国?

另一方面是那些富裕国家——它们嘴里说着共同利益和相互依赖,却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现有的特权地位。他们完全赞成建立一个包容范围更广的全球秩序;但前提是,俱乐部增加新成员不会削弱他们的权威。

如今,正如你会猜到的,我的乐观基本上已耗尽了。金融危机显现出全球化的相互依赖与国家主义的抬头之间更广泛的冲突。迄今尚未有人坦率承认这一危险。只要各国领导人能达成谅解的开始,峰会就算是取得了成功。

……………………

西方应倾听亚洲的声音: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8-10-31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亚洲对这场金融危机保持沉默,到底意味着什么?带着大量幸灾乐祸成分的暗自得意?对亚洲经济体同样会被击垮的恐惧?或者,这反映的是清醒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在这样一场风暴中,沉着与冷静是必需的?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中国、印度和日本这三个亚洲经济的基石所体现出的沉着与冷静,为人们提供了希望,即在这场席卷而来的风暴中,可能存在着一些维系稳定的支柱,但西方国家在关于此次危机举行的一系列会谈中,虽提出了无数看法,却极少对亚洲的观点给予关注。

亚洲国家并未表现得幸灾乐祸,虽然它们的确有一些理由可以这么做。从许多方面来看,美国和欧洲决策者们目前的所作所为,与他们在1997年至1998年为亚洲决策者提供的建议完全相反:不要拯救破产的银行、提高利率,以及平衡预算。如果这些亚洲政府当时“获准”像西方国家政府目前这样行事,那么成百上千万印尼人和泰国人的处境将会更好。即使要求西方国家向亚洲道歉,也没什么不对的。

亚洲人也并没有被吓倒。他们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汲取了很多宝贵教训:不要过快开放金融领域、借贷要适度、认真储蓄、关注实体经济、对生产进行投资,以及注重教育。因此,当美国正忙着建造一个不切实际的金融帝国时,亚洲人却把重点放在他们的实体经济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增长预测显示,中国2008年和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9.7%和9.3%,印度则分别为7.9%和6.9%。

同样重要的是,亚洲人的头脑从未被“市场万能、政府靠边”这种奇怪的意识形态信仰所占据。大多数亚洲决策者都对前美国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的声明——“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所在”——感到无法理解。前美联储(Fed)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也只是在最近才承认自己理念中的愚蠢之处,他承认,放贷机构不能做到自我监管。相比之下,几乎所有亚洲各国政府都认为,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所具备的力量,必须受到“良好治理”(good governance)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制衡。亚洲对于“良好治理”的重视,或许是这场风暴中一笔货真价实的财富。

过去,亚洲各国政府希望,它们的西方同行能成为“良好治理”的样板。这里有一个故事说明,时代已发生了何种改变。今年,一位欧洲银行家询问印度央行(RBI),如何获取印度的银行牌照。印度官员向他简述了相关条件,并称印度当局还会对他的监管机构做出评估。这位欧洲银行家微笑着说:“没问题。我们拥有出色的监管。”印度官员答道:“次贷危机之后,我们对美国的监管没有信心;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事件之后,我们对英国的监管没有信心;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事件之后,我们对法国监管没有信心;瑞银(UBS)事件之后,我们对瑞士的监管也没有信心了。”总之,西方国家曾认为自己在监管领域拥有黄金标准,但这一标准已不复存在。亚洲人意识到,他们必须打造自己的标准。幸运的是,他们不会冒失地转向过度监管。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陈庆炎(Tony Tan)表示:“我们应当警惕过度监管、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全球化倒退。”

陈庆炎的看法,反映了亚洲人的一种担忧:迄今一直作为国际自由经济秩序“监护人”的美国人和欧洲人,将会遁入贸易保护主义。亚洲各国还知道,自己正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群体,因此,在稳定经济体系的行动中,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大国,中国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得极为负责。中国礼貌、郑重地接待了那些毕恭毕敬前来中国寻求资金的西方银行家。并且没有提醒他们,仅仅一年之前,这些银行家中的许多人,曾严厉指责中国在开放金融行业时所持的保守思想。中国的这种谨慎,目前已被证明是正确的。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仍继续稳步购买美国国债,以此向市场证明,未对这些债券丧失信心。

亚洲各国政府在上周末于北京召开的亚欧首脑会议(Asia-Europe Meeting)上,展示出它们的冷静。中印两国总理温家宝和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发表了内容深刻的演讲。可悲的是,西方媒体几乎没有对此进行报道。温家宝强调,要发展实际经济;辛格则表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虽然有一个全球性的经济,但是缺少一个能提供有效治理的全球性政体,对其形成支持。”亚洲国家的领导人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西方国家应予以关注。

虽然美国和欧洲的公众正在对自由贸易丧失信心,但亚洲各经济体仍致力于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极少有西方人注意到,中国与东盟(ASEAN)缔结了一项协议,在该协议框架下,将创建一个拥有17亿人口、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FTA)。日本和印度也与东盟有类似的自由贸易协定。这种日益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将成为保持稳定,以及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柱。

真正的好消息是,很少有亚洲人丧失掉对未来的乐观情绪。他们对这场危机本身不抱幻想,但他们相信,自己仍处于建立亚洲世纪的正确轨道上。这就是为什么,亚洲的主要经济体会在这场风暴中做出冷静的反应。此时此刻,对未来的信心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马凯硕是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院长,他刚出版了一部新著《新亚洲半球:不可阻挡的全球权力东移》(The New Asian Hemisphere: The Irresistible Shift of Global Power to the East)

……………………

中国货币政策为何难尽人意?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孙立坚 2008-10-30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受中国国务院委托,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本月26日向全国人大作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解释了今年上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下半年有保有压的货币政策的战略意图及其政策效果。

对此,中国学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认为前一阶段宏观紧缩政策对输入性通胀的抑制效果不太明显,反而对没有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比如,在宏观紧缩政策的实施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而且,热钱更加变本加厉地进入了中国市场,造成了“国”进“民”退(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外”扬“内”抑(热钱、外资不受调控影响乘虚而入)、“上”堵“下”泄(地下灰色金融乘上面正规金融体系投融资能力受到严格控制而泛滥成灾,“淹没”了不少有为的民营企业家)、“实”衰“虚”旺(企业的主营业务绩效不如自己不熟悉的金融资产运作业绩好)的经济低效率状况,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外部环境已经变得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央行应该果断地放松货币政策才对,所以,现在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就是保增长、保就业,而且,要通过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改革来提升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

相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外向型的增长模式导致了国内“外汇占款”显著,流动性过剩不断加剧的恶劣状况,如果不紧缩货币政策,不仅不能遏制股市和楼市的泡沫,而且在外部冲击下,也会像越南经济那样,在输入性通胀上面进一步加上投资过热所带来需求型通胀,这对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将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尤其中国目前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问题严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通胀问题不加以控制,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因为贫困阶层没有过多闲置的储蓄,无法通过金融投资来规避通胀风险,而只能降低自己的消费质量来忍受物价上涨的冲击。而且,通胀问题任意发展下去,也会像越南那样,使经济基本面不断恶化,从而因为大量资本外逃而造成本币大幅度贬值,股市和楼市价格一泻千里的危机状态。所以,前一阶段央行货币政策的思路就是努力处理好抑制通胀与促进经济增长这双重目标的关系。这也就必然造成货币政策求稳的运作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不能简单地抱怨,中国经济增长放慢是因为货币政策运用不当所致。

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对前一阶段货币政策为什么没有取得众人所期盼的治本效果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对货币政策积极效果的约束作用,我们可以明了,政策组合拳才是帮助中国经济摆脱近期金融大海啸“严重干扰”的唯一手段。

首先,前一阶段中国的物价上涨趋势并非由于市场商品短缺,而是缘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居高不下。一方面,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绩效充分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应付市场需求变化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储蓄的增加、金融投资意欲的旺盛并没有转化成对商品消费的热情。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基于一个美元支撑的外部市场。只要中国出口势头不减弱,外汇占款问题就不可能有任何缓解。因此国内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外汇占款和输入性通胀不可能有治本的效果,只是缓解它的负面影响。

其次,前一阶段通胀压力中虽然有成本推动的因素存在,但是,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个别高能耗企业的退出,我们并没有看到生产资料的国际价格有很大的回落,尤其是中国企业肩负着创造就业、解决地区差距的社会责任——转型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并不可能一下子压缩很多。即使现在的大幅度价格回落,也是因为流动性恐慌中现金为王的投资战略所致,并不是因为我们单边需求的减少带来的结果。所以,当我们的企业还处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承受者的地位时,靠货币政策(如,加息等)提高投资的成本,减少资源需求以规避资源型价格的膨胀是不太现实的。

第三,货币流动性的过剩是近来推动价格持续上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至少对通胀预期的形成和强化都会有明显的作用,而它可能会进一步诱发消费、资源消耗性行业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冲动。但是,前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效果无法扭转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这是因为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出口导向、外资依存)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只要我们结构调整没有完成,内需增长的经济基础不够扎实,那么,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四,不良的市场的竞争环境也有可能会扭曲企业的定价方式,从而推高整体的物价水平。虽然对垄断定价的法律约束和市场监管目前已有很大的进展,但是,在某些部门和领域依然还是存在非常严重的国进民退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更需要产业政策、市场监管体系和对外开放政策上的配套措施才行。而货币政策,从理论上讲,对抑制垄断行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最后,通胀预期是价格持续上涨或下跌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当然,预期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可能和上述提到的诸多现象,比如,前一阶段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的势头,金融市场的火爆程度,实业投资收益率的下滑,甚至他人的相关言论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就会促使大众提前消费或增加金融投资的比例,实际上这类行为又会促使物价上涨的进一步加剧。但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尤其是加息对前一阶段中国通胀预期的形成并没有显现出很好的抑制作用,相反,正如中国股市所显现出来的 “看似违背情理,实际反映了通胀预期上升”的现象——即加息反而带来更强烈的投资冲动,从而造成股市进一步的上涨。现在情况发生了逆转,通缩预期开始不断显现,如果不加以及时遏制,也会造成实体经济迅速下滑。

因此,笔者认为,中国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和流动性过剩的形成机制一样,都是由于中国实体经济的结构失衡所造成的。中国政府应该加快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尤其是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比如产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建立起市场参与者之间利益兼容的激励机制来改变目前外汇占款过多、银行持币观望现象严重,而同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内需低迷的格局。中国应从全球虚拟经济繁荣和实体经济发展严重偏离的结构失衡这一源头上,彻底缓和通胀预期向上攀升或通缩预期不断强化的压力,从而保证中国经济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继续延续经济增长的奇迹。

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的调控只能为结构调整赢得时间并创造较为良好的宏观环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成本可能会因为通胀或通缩预期的膨胀而变得越来越大,效果也可能会越来越低。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错综复杂,过多地依赖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三大间接的负面影响——

首先,在今天次贷危机处于流动性恐慌的第二阶段,尤其中国金融开放度已经不断增大的环境下,通过货币政策的救市行为很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短期资本流入或离场,从而会抹煞封闭经济中货币政策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其次,货币政策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不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目前为保增长促就业的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具体而言,中国前一阶段流动性过剩并不意味着中国实业投资过剩,而是中国有大量的储蓄闲置,没有转变成为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价值的生产性投资,从而才造成实际利率(资本的价格)过低、货币流动性过剩。现在银行惜贷行为严重也不意味着流动性真正紧缺。如果仅考虑名义利率调整,就有可能产生低效投资对高效投资的挤出效应。

第三,货币政策调整过度会给市场发出错误信号,反而造成流动性恐慌的压力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越来越严重的持币观望现象会迫使当前价格进一步扭曲,更加让市场失去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功能。因此,为了控制目前经济陷入大萧条的风险,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保证金融体系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和遏制通缩预期的经济增长刺激战略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近期出台的让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大力推广三农政策的配套措施,都充分显示了政府在当前这一“特殊”阶段,既要控制金融风险又要推动内需扶持经济增长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救市”战略。

(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注:本文仅代表本人观点。

……………………

(何必注,在中国哪儿有什么纯粹的货币政策。)

中国无需担心经济下滑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张斌 2008-10-27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次级贷款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欧盟、日本的实体经济持续衰退,比发达国家更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能否抵挡资本抽逃和外需减缓则是更大的问号。现在,中国面对的外部环境比当初东南亚金融危机更加凶险。

出口和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现在已经面临非常显著地下滑。数量众多的出口加工厂倒闭和随之而来工人失业已经取代了此前的“民工荒”,没有房地产商再把房子捂在手里,新房已经成了烫手山芋,现金为王才是硬道理。商业银行也开始惜贷,连信誉卓著的跨国公司也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地从银行获得贷款。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很短的时间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出口和投资的过度下滑,避免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虽然中国经济前三个季度累计GDP增长率仍然高出过去三十年平均水平的9.9%,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严峻内外环境下,提早行动不失为未雨绸缪。问题在于,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未雨绸缪?

中国应该继续鼓励出口吗?继续鼓励出口政策的后果包括:首先,由于外部需求的下降,维持或者是增加出口只能通过降价才能实现,而短期内降价部分只能靠出口补贴(而不是技术进步)或者是挤压利润和工资才能实现。中国的贸易条件会因此恶化,中国将用私人和公共部门资源补贴国外消费者。第二,刺激出口政策将引发进口国的报复性措施,比如进行货币贬值,或者提高贸易保护壁垒。第三,即便短期内外汇和经济增长得以维持,但这和中国国民福利改善并没有太大关系。第四,中国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将继续存在,甚至进一步恶化。最后,出口工厂的工人可能暂时避免失业,但是如果他们仍然在那些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未来仍然无法逃脱被淘汰的命运——假如他们现在20多岁便失业,以后可能是30多岁失业;但年龄的增加将让他们更难学习新的技能和找到新的工作。

中国应该继续鼓励投资吗?由于短期内消费一贯地平稳,有必要保持投资增长防止经济过度下降。房地产是投资里面的大项,而且牵涉行业很广,需要避免房地产投资过度下滑。然而,当前各种鼓励消费者买房的优惠政策看似补贴了购房者,结果是减缓了房价的下跌,最终受益的却是房地产开放商,而房地产商未必因此就增加新的投资。如果利用政府资金和优惠政策启动廉租房建设,受益的是最需要得到救助的社会底层,而且将更直接地拉动经济。

出口投资之外,中国的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当前受到行政力量严格管制的产业当中都面临严重的供给不足,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问题在于这些行业对私人部门不开放,行业内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把私人投资挡在门外。如果能尽快推进这些部门的放松管制,出口部门被迫转移出来的资源和劳动力就找到了新家。一旦中国能成功地把资源重新配置到这些服务业部门,整个国家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源将服务于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消费者;更大规模的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将会大大减轻中国的环境和交通压力;更好的医疗、教育和文化娱乐会让中国人生活地更加健康快乐,更有信心应对老龄化的到来。

(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博士;本文仅代表本人观点)

……………………

(何必注,经济学就是这么害人啊。)

《Kemp专栏》流动性危机未平 偿付能力危机又起?

2008年 10月 27日 星期一 11:2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John Kemp为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路透伦敦10月24日电---尽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宣称金融危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且银行体系成功“获救”,但事实上信贷形势并没有改善,而是急剧恶化,即便对债信评级中等的企业而言也是如此。

近日来信用价差继续扩大,债信评级为“Baa”的企业债较美国公债的价差,9月10日时为337个基点,10月10日时达到486个基点,到10月22日高达560个基点。

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在眼下形势下,最受青睐的美国公债流动性溢价扩大,而当前中等评级企业债的流动性折扣可能难以作价或交易。

但这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债务违约的担忧加深。

企业获利无疑在下降。债信评级机构惠誉已警告称违约率在上升,今年1-9月间美国垃圾债违约规模达到250亿美元,而去年全年仅为35亿美元。并且,随着经济放缓,在今年馀下的时间内和明年,违约率看来还将攀升。

美国政府向该国银行体系注资,并收购问题资产,这将帮助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

但如果房价和违约率进一步攀升,且其他消费者信贷以及企业信贷违约率大幅上升,那麽银行的钱很快又“烧”光了。

正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近日指出的那样,当前的危机从流动性危机演变成偿付能力的危机,而後者是联储的政策工具无法解决的。

目前为止,政府救援计划还是侧重于金融领域,政府期望透过恢复银行流动性,来令信贷恢复正常,进而避免实体经济深度衰退。因此政府注入流动性,其实是希望能够防止出现偿付能力危机。

但由于流动性危机短期内无法解决,实体经济正在减速,无论如何偿付能力的问题都难以避免。

除非联邦政府有办法止住房价下滑,并阻止信用卡泛滥和企业违约率上升,否则与此相关的贷款损失将令银行体系难以承担。

“华尔街优先”失效

政府“华尔街优先”的策略没有奏效。政府向银行体系注入资金,假设只是流动性的问题,但结果无论是华尔街还是商业都未能回稳。

下一步政府需要把目标针对实体经济,阻止房价跌势,遏制企业违约率上升。

有些迹象表明联邦政府已经朝这个方向努力。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董事长Sheila Bair对国会表示,政府正加紧制定计划防止房屋止赎案进一步增加,并且已经有报导称政府考虑针对房屋所有者实施规模约40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

但人们对政府“华尔街优先”策略的信心开始受损,这从近日股价进一步重挫以及信用价差进一步扩大就可以看出来。投资者预计实体经济的前景将全面恶化。

目前外界强烈要求政府制定“实体经济”策略,避免偿付能力危机恶化。

要援救华尔街,唯一的办法就是扶助实体经济,别无他法。(完)

……………………

美元强势转身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重获自由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07:15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美元上涨以及政府政策令结汇减少

* 资本外流迹象明显

* 央行对冲压力减弱

* 银行流动性依然充裕

记者 毕晓雯

路透香港10月28日电---中国央行期盼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将因美元的强势上扬而获得生机.

人民币兑美元近期的汇率变化显示,中国市场的美元买盘不断升温,人民币即期价格已连续数日呈现弱势.国内远期报价也显示人民币未来一年内呈贴水走势,贬值压力渐增;而在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NDF)上,人民币兑美元各期限报价的贬值预期更达到近年来的高峰.

的确,美元在全球的吸引力近期大增,中国也不例外.数家银行的交易员都透露,历时数年的单边结汇(银行买入美元)现象已出现转向,而央行因买入美元所被动投放的外汇占款也出现缩量迹象.这意味着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逐渐减少.

"这不是好事嘛!中国央行盼望已久的独立货币政策,就要成为现实了."一位中国央行的官员在电话中称,"政府一直在努力追求国际收入基本平衡,以前的政策效果正逐渐体现."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美元兑其他货币的强势如果一直延续下去,特别是亚洲货币的全线下跌,将打击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如果资本流出加快,影响了国内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将干扰中国金融的稳定.因而建议央行防患未然,及时做好释放流动性的多重准备.

央行已公布数据显示,9月末的外汇储备达1.9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而9月单月增加214亿美元,同比少增36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周二调整了一年期央票发行频率,从每周发行变为隔周发行,为2004年以来首次.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最近几个月市场中的资金流入量减少、流出量增加,央行此举应为保证市场流动性,并鼓励银行增加信贷资金投放.

央行对冲力度减弱

"促进国际收入基本平衡"是近年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以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调整出口政策、刺激内需、放宽外汇流出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7月份在出台以防热钱流入为主的真实出口贸易联网核查制度以後,银行体系的结汇速度明显下降.

而在金融危机暴发後,欧美金融机构因充实资本、去杠杆化操作的需要,大量的美元资金回流本土.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此前也发布研究报告并认为,由于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总和已连续数月多于外汇储备增长,可以认为中国已出现资本外流的现象.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博士指出,正是由于国家一系列的政策,以及金融危机的共同作用,令卖出美元的活动减少,并缩减了央行的外汇占款投放量.

"央行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的确是减弱了,对冲压力没那麽大了,毕竟这几个月有资金流出的迹象."国海证券资深债券分析师杨永光称,"从6月份开始,每个月的贸易顺差同FDI的总额,已经超过外汇储备的增长,可从某种角度说明资金正在外流."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8月新增外汇占款1,830亿元人民币,大幅少于7月当月新增的3,440亿元.

国泰君安证券债券市场高级研究员林朝晖也表示,尽管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前仅为1.5%,与中国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倒挂.但由于信贷危机造成流动性冻结,反映机构间实际资金成本的伦敦拆借利率(LIBOR)已高达3.5%左右的水平,远高于目前市场中一年期央票的收益率水平.

"这种实际利率水平的倒挂,再加上美元汇率的走强,也是美元再度抢手的原因之一.资金向来以逐利为主,有外流迹象不奇怪."他称.

据路透央行票据参考率报价显示,今日一年期央票收益率买卖均价为3.2151%/3.1301%.而LIBOR一年期拆借利率为3.4975%.

银行流动性依然充分

尽管市场中的资金出现外流现象,但并未影响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出口和其他项目的资金仍然为流入,且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调,使进口增速同样大幅下调,令整个市场的资金依然充裕.但如果美元持续走强,且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大的话,不排除大量资金集中流出.

"但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没有什麽问题,从超额储备率来看,6月末还只有1.9%多一些,9月末已超过2%了.而且中国银行业近年来积累了包括大量央票在内的债券资产,即使资金外逃,也足以应付,"他称,"何况中央银行还有再贷款工具."

张斌博士指出,政策面对此前提出的转变经济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方针并未改变.不能因为外汇流入速度在下降,而且还有一些流出就感到惊慌失措."其实效果正是朝管理层希望看到的方向运行,只是金融危机使环境变得复杂了."他认为.

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如果美元汇率强势继续维持,更多的资金流出中国,难免会打击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但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的赵庆明博士指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不支持人民币贬值.尽管因为美元的暂时走强,中国外贸出口遇到困难以及亚洲货币全线走跌,就对人民币有所怀疑.

"人民币长期看绝不会贬值.就算有贬值,从目前中国产业在全球的地位来看,也是非常短期,除非全球经济彻底崩溃."他非常自信地称.

……………………

融资融券业务将暂缓推出--报载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12:3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香港10月29日电---香港南华早报周三报导称,中国已决定暂缓推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因担忧此举将引发市场进一步动荡.

南华早报援引接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上层人士们表示,融资融券业务可能导致更多投资者面临严重损失.

报导并称,一证监会官员称,这一新型交易机制原预计将于下月启动,但目前已"暂时延期",并仍在等待批准.同时,一些消息人士称,这一延期举措料将持续很久.

10月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将正式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以支撑市场.

沪综指今年来已累计下挫66%,因全球金融危机已引发市场对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担忧.(完)

……………………

软着陆有望实现,抑制通胀仍应为关注重点--专家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12:32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路透北京10月29日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周三发表文章称,中国已做好准备使经济实现软着陆,而经济暂时放缓亦是中国发展周期中正常的一部分.

曾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余永定在中国日报上撰文称,较之于扶持出口企业,中国政府应更关注抑制通胀,并应容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在对中国经济或大幅减速的忧虑升温、物价压力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余永定的上述表态很引人注意.

中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9.0%,低于去年全年11.9%的水平;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回落至4.6%,亦远低于今年2月创下的12年高点8.7%.

余永定在文中称,"我们应该完全有信心防止经济出现严重滑坡,并实现经济软着陆,国家仍应为抑制通胀而保持限制性的金融政策.我们不需要对这样的政策可能影响经济发展而过度担心."

他认为,中国政府财力雄厚,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第一位,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可以很容易刺激国内需求.

中国已启动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包括近期批准2万亿元人民币的铁路建设投资.此前政府上调了出口退税率,为遭遇全球需求下滑的出口企业提供缓冲.

余永定同时表示,中国政府必须保持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升值,以在此过程中降低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并减轻输入型通胀压力.

他写道,"任何一味追求贸易顺差快速增长的做法,都不过是牺牲整体经济,换取外贸部门利益."(完)

……………………

背景资料:全球部分大型企业投资外汇和衍生品失利录得巨亏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07:40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10月27日电---以下为近期从事外汇和衍生品投资录得亏损或可能出现亏损的一些大型公司背景介绍以及披露的损失规模:

*中信泰富(0267.HK: 行情):

--可能损失:20亿美元

背景介绍--位于香港的中信泰富主要业务包括特种钢材生产以及铁矿石开采.旗下子公司还经营地产、航空、发电、基建、营销和分销以及通讯等业务.

2007年营收:449.33亿港元(57.59亿美元)

2007年获利:115.67亿港元(14.83亿美元)

年底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0.45亿港元(10.31亿美元)

总资产:1,068.35亿港元(136.93亿美元)

员工人数:24,319

*中国中铁(0390.HK: 行情)(601390.SS: 行情):

--可能损失:2.78亿美元

背景介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于铁路、高速公路、水力发电项目、港口、码头和机场等工程建设,亦涉足调查,设计和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部件生产、地产开发以及矿产和原材料贸易等领域.

2007年营收:1,737.51亿元人民币(238.21亿美元)

2007年税前获利:32.89亿元人民币(4.51亿美元)

总资产:2,150.23亿元人民币(294.79亿美元)

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67.26亿元人民币(77.77亿美元)

员工人数:266,607

*中铁铁建(1186.HK: 行情)(601186.SS: 行情):

--可能损失:4,700万美元

背景介绍:从事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和港口、水电设施以及市政工程建设.亦涉足设计和咨询服务、制造、地产开发以及物流业务.

2007年营收:1,675.128亿元人民币(229.65亿美元)

2007年税前获利:37.877亿元人民币(5.19亿美元)

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61.9015亿元人民币(35.9亿美元)

总资产:1,568.7778亿元人民币(215.07亿美元)

员工人数:180,986

*COMMERCIAL MEXICANA(COMEUBC.MX: 行情):

--可能损失:14亿美元

背景介绍--经营数家零售连锁店,以及一家品牌为Restaurantes California的家族连锁饭店.截至2007年底该公司在墨西哥拥有214家商铺和71家饭店.

2007年营收:46.31亿美元

2007年税前获利:3.01亿美元

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800万美元

总资产:37.5亿美元

员工人数:40,484

*Votorantim

--可能损失:9.67亿美元

背景介绍--巴西最大的综合性工业集团,经营工业、金融和新业务部门.主营业务包括水泥和混凝土、采矿和冶金、造纸以及电力.

--该公司是家族控股企业,在12个国家设有分支,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

--2006年净收入为160亿美元,净利为24亿美元.

*ARACRUZ(ARCZ6.SA: 行情)(ARA.N: 行情):

--可能损失:9.51亿美元

背景介绍--生产漂白硬木硫酸盐纸浆的巴西企业.

2007年营收:21.75亿美元

2007年税前获利:5.83亿美元

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00万美元

总资产:56.14亿美元

*GRUMA(GMK.N: 行情)(GRUMAB.MX: 行情):

--可能损失:6.84亿美元

背景介绍--墨西哥玉米粉和墨西哥薄饼生产商和经销商,主要通过子公司Gruma Corporation运营在欧美的业务.

2007年营收:32.9亿美元

2007年税前获利:3.03亿美元

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500万美元

总资产:31.16亿美元

员工人数:17,345

*SADIA(SDIA4.SA: 行情):

--可能损失:3.6亿美元

背景介绍--冷藏和冰冻蛋白产品企业,产品种类超过1,000种.这家巴西企业的经营整合为四个部门:加工产品,家禽,猪肉和牛肉.

2007年营收:48.75亿美元

2007年税前获利:4.45亿美元

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81亿美元

总资产:46.25亿美元

资料来源:路透,公司网站以及媒体报导.(完)

……………………

《Saft专栏》熊市下的反弹?别高兴得太早

2008年 10月 28日 星期二 14:2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James Saft是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撰稿 James Saft

路透纽约10月28日电---在年底之前的某个时点,股市极有可能摆脱阴霾,展开一段大涨行情,涨幅可能高达15-20%.

而在这样的涨势出现过後的1-3个月之内,股市很有可能再度受到全球经济深度衰退、企业财报恶劣的前景打压,恢复跌势甚至再创新低。熊市中的股市反弹往往能够维持一阵子,甚至可能势头强劲,令人以为股市已经真正反转。

那麽,我们为什麽要相信今年会提前收到一份来自股市的圣诞大礼,即使仅仅是昙花一现般的短暂反弹?

在我多年来的印象中,全球市场从未像目前这样恐慌、疲惫且沮丧。但这正是酝酿大幅反弹的极佳条件。鉴于多数人对于市场发展看法一致,要拉升发达国家股市走高,实际并不需要太多资金。若这样的涨势能表现出些许持续迹象,则有可能吸引部分跟风盘加码。

股票市场波动性指标Vix上周触及89.53的纪录高点,而多空比例也创下多年新低。我们现在绝对可以用“崩盘”来形容股市: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已经暴跌超过40%,在笔者撰写此稿时,指数还在持续走低。

其次,以历史水准来看,现在估值已经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划算的水准,而且越来越多的股票估值恢复理性,就连最挑剔的价值型基金经理人也觉得魅力难挡。

也许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是,在类似条件下,熊市中的确经常会出现此类反弹。天底下没有任何事情只会朝一个方向笔直发展,无论是房市走向,罗马帝国的命运,还是格林斯潘的声誉,都不可能。

“不管是牛市或熊市,市场都是以波浪式运动,”知名空头派人士、法国兴业银行驻伦敦全球策略分析师Albert Edwards指出。

“通常在熊市中会出现三四波25%的涨势。尽管我认为标准普尔指数会跌至500点,但我们在某个时候应该还是会有一波相当稳健的反弹。"

Edwards不是一般空头派,而是从结构面看空,并且在9月时就预言会出现崩盘。他已经开始重新进场,在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中提高股票配置比重。他的股票比重仍然偏低,但已经不是极低水位。

权威言论

持类似观点的不止Edwards一个人。知名的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及格兰森(Jeremy Grantham)近期或多或少都开始更看好股市。格兰森的看法还有一个前提,即股市终究会走跌。

我痛恨借权威之口说话。我们落到如今这个地步,恰恰是一连串“权威观点”作祟:“这笔交易安全没问题,因为它的信用等级为AAA”、“房价刚刚涨了三倍,所以我向银行借超过我收入5倍的贷款来买房肯定没问题;银行还巴不得借给我呢”、“美联储肯定心里有数”,等等。

即便如此,关于市场即将大涨(即使仅是昙花一现)的论调,还是颇为动听。

格兰森研究了自1920年以来符合其定义的28个泡沫(包括最近的股市泡沫),发现它们最终都回归成长的趋势线。他在10月稍早时表示,标准普尔指数到900点是合理的价格,他会稳步买进,但他也表示可能是买入过早了。他指出,在1929年、1965年及日本1989年爆发大泡沫时,市场严重过度修正。他认为,标准普尔指数会在600-800点间触底。指数周一时在880点附近游走。

由于反转本身就是市场趋势的一部分,而且人生中不如意的事往往没有它们刚刚发生时看起来那麽糟,因此我认为,预期市场上涨是合理的。市场可能强力反弹,而策略分析师和被采访的“专家”们则会立刻提醒我们:牛市的涨幅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复苏的头几周内实现的。

尽管我不反对市场会大涨,但我也不会长期买进。让我们期待金融体系不会垮掉,但也别误以为这就代表市场的复苏。

分析师们对发达世界的获利预估仍然低得可怜。尽管众人对此类悲观预计都不屑一顾,但当获利不如预期时,股票仍被大举出脱。

西方经济体持续解除杠杆的操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何有常识的人都会承认,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波危机还会爆出什麽问题来。

因此,我们不妨欢迎节日的欢乐气氛,但可别忘了之後还有一段苦日子要熬。(完)

……………………

英特尔全球投资将按计划进行,不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08:30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0月29日电---全球最大的电脑晶片厂商--英特尔(INTC.O: 行情)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周二称,尽管全球金融危机正在肆虐,但英特尔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投资计划都将按计划进行.

"我们明年所有的投资计划保持不变,最大一笔投资就是把32纳米的技术投入到生产线中."他在当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

他并补充道,关于英特尔投资25亿美元在大连建设的F68晶圆厂,所有的建设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将于2010年上半年如期开工.

欧德宁介绍称,两年前,他清晰地看到整个产业都在发生变化,认为英特尔的成本结构也应相应调整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因此进行了一场大规模重组.虽然当时并没有预见到全球经济这样的下滑,但重组确实使公司在此次危机中处于有利位置.

"我认为这场危机对英特尔产生的影响比对其他公司产生的影响小.总体上说,英特尔的产品是帮助人们提高效率和生产率的,当处于经济下滑阶段时,正是在这方面做出投资最重要的时机."他表示.

不过,欧德宁亦坦承,虽然在前三季度英特尔还没有看到来自金融行业订货减少产生的影响,但现在有这麽多金融机构遇到困难,四季度金融机构的采购可能会受到一些干扰.

但他认为,IT是金融服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所在.在这场经济危机中,金融机构只有更多地投资到更好的IT工具中,生存的机会才更大.而在前几轮的经济下滑中,金融机构确实也反而更多地投资IT产品和工具.

**注资中国企业**

作为英特尔公司的全球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Intel Capital)周二稍早宣布向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资2,000万美元,这是该公司对中国环保科技领域的第一笔投资,将用于支持绿色科技方面的本土创新,帮助实现节能减排.

同时,英特尔投资还宣布已与望海康信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注资协议,但未公布细节.此外,还与大容量电能储存设备生产公司--汇能公司签订协议,取决于各项最终条件的满意程度,英特尔投资将向其注资.

欧德宁并表示,英特尔正斥资1.5亿美元投资67个项目,以推动中国IT行业的技术研发.这些项目包括大学合作计划、合作实验室以及由本土企业牵头进行的创新研发项目.

截至2008年6月,英特尔的投资组合价值已达23亿美元.10年前,其在美国以外的投资仅占总投资的5%以下,2007年这一比例已增至37%.

英特尔1985年进入中国,在中国累计承诺投资已近45亿美元.除了在大连兴建的芯片厂,还在上海和成都建有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并在中国拥有四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目前,中国已经发展成英特尔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完)

……………………

法国总统萨科齐披露相关计划以保护就业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07:3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路透法国勒泰勒10月28日电---法国总统萨科齐周二披露相关举措以保护就业,并警告企业不要进行非正当裁员,因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将有许多的工人成为金融危机的牺牲品.

有消息称大量重要法国企业,从汽车制造商雷诺到邮购零售商La Redoute,都将进行大规模裁员,这令萨科齐面临压力推出一个与其3,600亿欧元(合4,500亿美元)的银行业援救案相对应的计划,以帮助普通民众.

萨科齐许诺称,将放松中小型企业使用短期劳动合同的限制,在明年的预算中额外补助10万份含津贴的劳动合同,延长接受补助的培训项目期限,并放松对人们在周日工作的限制.

萨科齐在法国北部城镇勒泰勒的一个就业中心发表讲话时说:"我们针对金融危机的应对举措目前已经进入第三阶段."该地区的失业率非常高.

前两个阶段分别是银行业援救计划和上周宣布的小型企业扶助措施.

萨科齐说:"第三个阶段是改善就业的相关举措.这和受雇人员直接相关,特别是那些感觉自己面临丢掉工作威胁的人们."(完)

……………………

〔全球金融〕中国总理呼吁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提升新兴国家话语权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08:3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0月29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是当务之急,也是有利时机.应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

,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标准、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完善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提升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新华社周二晚间转发其在俄罗斯的演讲称,为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施更加有效的稳定自身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政策,其他国家应采取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

"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充满信心."温家宝在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称.

温家宝提出,要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的监管,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努力发挥多种货币的作用,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论坛上亦表示,以美元为流通货币的全球正遭遇严重的困境,全球金融市场的境况依然很困难.他建议俄中两国使用卢布和人民币进行双边贸易,而不是美元.

**开创两国经贸合作新局面**

温家宝提出,在当前国际时局加快演变的新形势下,中国和俄罗斯有必要携手推动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水平.

他建议加强中俄能源资源领域的长期战略合作,推动合作由资源贸易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带动油气、核电、森林、矿产等资源设备和技术等领域合作;深化贸易和技术合作,努力扩大机电和高科技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

温家宝表示,两国应深化金融和投资合作,继续推动两国银行互设分支机构,扩展两国银行间授信和融资合作;加强两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合作.

他并重申,中国政府坚定支持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坚决反对将俄入世问题政治化.(完)

……………………

(何必注,看看这些老生常谈吧。)

中铝削减明年资本开支20% 料行业进一步减产

2008年 10月 28日 星期二 18:50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香港10月28日电---中国最大铝业公司--中国铝业(2600.HK: 行情)(601600.SS: 行情)管理层周二称,削减明年资本开支20%,并预期整个行业将进一步关闭电解铝产能.

中国铝业首席财务陈基华透过电话会议向分析员披露上述的计划.

他又称,随着铝价下降至每吨13,000元人民币,低于15,000-16,000元人民币的生产成本,中国整体的炼铝厂正处于营运亏损中,预期中国将进一步关闭铝产能100万吨.

但他强调,中国铝业在第四季度并无计划进一步减产.

该公司于上周四(23日)公布,即日开始将在山东、河南、辽宁、内蒙古等地的企业限产或部分停产,以减少电解铝产能约每年72万吨,约占公司总产能的18%,并可能会根据市场和公司营运情况,进一步减产.(完)

……………………

基金产业〕金融危机恐导致对冲基金规模最多缩减三分之二--索罗斯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09:0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全球市场新闻

《美元汇率分析》美元涨势令美元衰退论者失语,储备货币地位难撼动

〔韩国汇市〕韩圜兑美元收高近3%,股市转跌令韩圜回吐部分涨幅

〔印尼金融〕不担忧外资逃离,敦促国有企业回笼美元--央行副总裁

更多市场新闻 路透马萨诸塞州10月28日电---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周二称,全球金融危机将令对冲基金规模最低降至当前水平的三分之一.

索罗斯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的演讲中称:"对冲基金产业将进入优胜劣汰时期.我估计,(该产业)规模缩水幅度会达到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他没有说明该数字是指基金数量还是投资于对冲基金的资金规模.

许多富豪投资者因恐对冲基金倒闭而从中撤出投资,而正是他们在过去三年大量投资于这一监管松散的产业,令大约1万只冲基金的资产规模增长至约1.9兆(万亿)美元.

索罗斯称,为稳定经济,监管机构应对信贷市场实施监管,这将压缩对冲基金行业部分领域的获利空间.索罗斯是最早预言当前金融危机严重程度的人士之一.

他表示,近几年美国公司获利有多达40%来自金融企业.

他亦称,国际货币基金会(IMF)需行动起来保护新兴市场,否则当今全球金融体系将不可持续.

索罗斯说道:"IMF有了新任务,就是保护好外围市场免受风暴核心的冲击."风暴核心是指身陷全球信贷紧缩漩涡的美国和欧洲发达经济体.(完)

……………………

中国钢铁〕美国官员称中国限制钢铁出口的政策已危及下游产业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09:0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全球市场新闻

《美元汇率分析》美元涨势令美元衰退论者失语,储备货币地位难撼动

〔韩国汇市〕韩圜兑美元收高近3%,股市转跌令韩圜回吐部分涨幅

〔印尼金融〕不担忧外资逃离,敦促国有企业回笼美元--央行副总裁

更多市场新闻 路透北京10月28日电---一位美国贸易官员周二表示,中国限制钢铁出口的政策已使贸易异常问题蔓延到下游产业,并与国际贸易规则出现抵触.

上周,中美两国官员就钢铁问题进行了定期磋商,其後中方称其致力于改善钢铁的公平贸易,并已试图抑制钢铁出口的激增.

负责中国事务的美国助理贸易代表夏尊恩(Tim Stratford)则称,中国政府此举或与美国用意相左.

"(中国的)某些出口限制可能会违背一些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原则及中国在世贸组织中所肩负的义务."他在北京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

"我们需要找到一条前进的道路,使中国的钢铁生产受市场规律的引导,因为政策措施只会导致产生更多问题."他说.

美国钢铁生产商责难中国政策对其国内钢铁业的补贴政策,以及在2004-2007年间中国钢铁产量翻番这一不正当贸易行为.2007年中国钢铁产量达4.89亿吨,为美国当年产量的五倍.

中国已取消大部分对钢铁出口的退税政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加徵出口税,以抑制国内钢铁业出现扩张过快、产能过剩或破坏性竞争的现象.

夏尊恩表示,出口受限会导致中国钢铁囤积过多,造成国内钢价过低,"如果国内钢价降至国际水平下方,则其他国家的钢铁下游产业将被迫把生产移至中国以保持竞争力."

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已波及钢铁产业.国际钢铁协会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由于经济前景不确定,无法对钢铁市场做出例行预测.

而在中国,业内人士已表示钢企正面临成本危机,因需求下降已导致钢材价格低于原材料成本[ID:nCN0392319].国内钢厂目前正在游说政府恢复部分出口退税的政策.

夏尊恩表示中美对话有利于两国阐明观点,并避免在世贸组织再次出现争执.

"若没有其他选择,美国政府一贯保留向世贸组织申诉的权利,我们认为这是惟一的途径,"他说,"但是如果存在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对于两国来说都是好事."(完)

……………………

中国金属〕有色金属协会建议提高铝型材出口退税等政策--报载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08:5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全球市场新闻

《美元汇率分析》美元涨势令美元衰退论者失语,储备货币地位难撼动

〔韩国汇市〕韩圜兑美元收高近3%,股市转跌令韩圜回吐部分涨幅

〔印尼金融〕不担忧外资逃离,敦促国有企业回笼美元--央行副总裁

更多市场新闻 路透上海10月29日电---中国证券报周三报导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昨天的企业座谈会上提出了诸如提高铝型材出口退税、对铝锭进行商品国储等六条政策,以期挽救国内全行业亏损的艰难铝市.

有色金属协会还建议国家出台鼓励铝电联营政策,启动直供电;保持对铝行业的信贷规模;建立落後产能退出及补偿机制;以及加大国有项目的投资,拉动需求.

根据该协会统计,1-9月全国重点22家铝企实现净利润138.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而1-8月份22家重点铝企实现利润147亿元,这意味着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些铝企亏损额达到9亿元.

报导称,除已公告减产的中国铝业(601600.SS: 行情)(2600.HK: 行情)和金马集团(000602.SZ: 行情)外,包括青铜峡、伊川、神火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电解铝企业从8月开始都进行了分批减停产.目前全国的电解铝计划减停产能已经达到了230-240万吨,而氧化铝的减停产能则达到了700万吨.

有色金属协会并预计铝行业今年底的产能将超过1,800万吨,但研究机构安泰科认为今年的情况类似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情况,明年电解铝产量将不会超过1,400万吨,下游消费的铝需求很有可能延续四季度情况出现零增长.(完)

……………………

(何必注,这就是利益集团鼠目寸光地继续逼宫贱卖中国自然资源的货色了吧。)

中国央行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因经济前景堪忧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07:2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0月29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将自周四(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为六周内第三次降息,以抵抗全球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

央行称,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亦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中国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自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季度GDP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呈回落走势.

"此次降息的出台时机比预期稍早,这暗示中国政府对经济前景的忧虑加深.而中国此次未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显示小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并未令人担忧."苏格兰皇家银行香港分行经济学家 Ben Simpfendorfer称.

"这是中国政府从抑制通胀转向刺激增长的进一步讯号.政府拟加大基建投入或对金属需求产生正面影响,并可协助消除欧美金属市场的疲弱现状."渣打银行分析师LEON WESTGATE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于9月16日下调了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稍後又自10月9日起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始于次贷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升级,近期全球央行也纷纷降息以缓解此次自1930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市场广泛预期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周三将降息50个基点至1%,将利率调低至2004年6月以来最低点.在过去13个月中FED已将指标联邦基金利率从5.25%调降至1.5%.

西南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王剑辉称,此次中国央行降息也是全球协调应对金融海啸的动作.之所以会在美联储降息前先宣布,是为了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被动的跟在美国後面走.

"今天晚间FED就会宣布降息,所以此次降息明天就开始实行,也是为了保证全球协同一致,减少投机资金套利的空间.在这个时候,全球监管者都不希望看见巨额资金跨境流动."他称.

**年内仍有降息空间**

尽管中国已经在过去六周连续下调了三次利率.但分析师们认为,经济下滑的风险和通胀压力降低提供的空间都为年内再次降息提供了理由.

"我们预计年内还会对称性降息一次,幅度为0.27个百分点.明年全年会降息四次."申银万国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称.

苏格兰皇家银行香港分行分析师Ben Simpfendorfer则表示,并不排除年底前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在明年二季度结束前可能还会有最多六次降息.(完)

……………………

(何必注,这就是典型的保政权还是保民生之间选择的结果吧。首先,为了狗娘养的GDP不惜放任“合法偷印假币”的通胀,宁肯将几乎全部国民处于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当中,也不会放弃对于GDP的追逐;其次,更为令人发指的是,中国配合美国佬进行降息,一副卖国求荣的架势。)

若中国政策调整到位 明年经济很有希望向好的方向发展--专家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07:13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0月29日电---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周三称,只要政策调整到位,2009年中国经济很有希望向好的方向发展.

他在2008招商证券论坛上表示,无论从电力增长、港口吞吐量,还是财政收入、银行贷款看,中国经济下滑的势头已经在形成,必须有相应的政策调整.而连年粮食大丰收、财政实力雄厚以及国际能源和商品价格下降都为中国采取反周期政策提供了基础.

"如果政策调整得慢或者不到位,政府所担心的经济过快下滑的担忧在明年上半年就会变成现实.但只要政策到位,2009年的经济很有希望向好的方向发展."他称.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自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季度GDP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呈回落走势.

夏斌并认为减息的举措应该一次到位,"减息0.27个百分点根本不管用,还不如一次到位,也不要考虑外部的加息周期.既然看准了,该到位就到位,把市场、企业和居民的信心树立起来."

面对全球金融风暴以及国内经济放缓压力,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16日下调了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稍後又自10月9日起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对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同一场合表示,这次的问题比1929年更大、更深、更广,但因为有宏观调控,各国联手救体系,所以没有出现大萧条.但没有大萧条不等于没有衰退.

"往坏处想,我们至少要准备西方三大主要经济体今後两三年出现2-3%的衰退和低迷."他称.

同时身兼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樊纲并认为,虽然危机带来了投资机会,但这并非目前中国可以驾驭的."1.9万亿的外汇储备是钱,但不是资本.资本是一种能力,是拿钱生钱的能力.机会是给有能力的人准备的,我们驾驭市场的能力还有缺陷,还没到那个时候."(完)

……………………

港报社评:祸源在美总结经验要透彻--星岛日报10月30日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09:5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中国总理温家宝前日在莫斯科表示一定”鼎力支持”香港渡过金融海啸难关後,昨日进一步提出五项挺港措施,部分属于现行惠港政策的延伸扩大,比较值得注意的则是要求中国与香港金融当局”共同制订”应对风险预案,显示这场风暴促使两地金融合作更进一步.温家宝昨日离开莫斯科前,特别会晤港澳记者,替港人打气,希望港人在困难时期能够看到光明,增强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他提及的五项措施都对应香港目前最逼切难题,香港人最容易看到效果的,是进一步扩大中国居民来香港旅游.沙士後,中国首度容许中国部分城市居民来港自由行,对改善香港社会气氛和刺激经济,起到立竿见影之效.

温家宝又提及中国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保证,及提高出口退税率.这方面港商也可受惠,部分措施甚至与香港的支持有所重叠.两地有关部门宜加强沟通,有机配合,提高资源运用效率.

温家宝另一番有深意的说话,是提到香港以往曾应付过金融风暴,亦注意到香港已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有关措施亦初步见到效果,是次金融危机,毕竟暴露了香港在金融监管及经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为长远发展计,香港必须”认真吸取这次金融危机所带给我们的教训”,总结经验,加以分析及改善.

听温家宝这番话,不能如个别议员所说,只看香港的局面,还要对应他不点名提到,今次金融巨灾祸源在美国,香港作为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中心,应该到要留意到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香港针对迷债风波,已表明会检讨有关的监管制度,这方面的工作方向是对了,但最重要做起来不能马虎,要做得范围够广,挖得够深.(A06)

注:以上的评论仅为摘要,并且不代表路透立场.

……………………

人行降息举措不太可能推动疲软的股市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09:3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上海10月29日电(记者陆建鑫/Karen Yeung)---中国在六周内第三次降息,显然旨在恢复放缓的经济,但不可能对疲软的股市形成持续推动作用,只可能更加剧推动债券收益率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周三称,从周四(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央行并称,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亦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

央行也曾于9月15日和10月8日分别降息。

过去一年中,上证综指已经下跌逾70%,未来几天内,有望略微回升3-5个百分点,但有鉴于企业获利前景严峻,回升势头不太可能会继续。

加拿大鲍尔公司上海业务部负责人胡海军(音)说:“降息显然针对的是实体经济,并非股市,所以股市对此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他和其他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股市最为担心的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低迷和中国上市公司获利增长放缓,而单纯降息决不会缓解这些问题。

根据路透本周进行的一次调查,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和基金经理人预测,今年第四季度,中国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将持平或略有下降。之前两年每季度该指标都呈强劲增长。

所有预测都显示2009年公司获利下滑可能会高达10%,因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和公司运营的影响可能比许多人预期的要大得多。(完)

……………………

金融海啸第二章:新兴市场人踩人--今周刊「老谢开讲」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09:0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本文由台湾《今周刊》杂志提供,节选自10月30日出版的当期「老谢开讲」专栏)

在一九九O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及九七、九八年亚洲金融风暴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近生意又上门。一开始是GDP只有一九三.七亿美元,但是外债却高达一三八三亿美元的冰岛,在严重资不抵债,国家面临破产压力下,冰岛由总理Geir Haarde领军,正式向IMF要求借入二十一亿美元援助贷款,得到IMF同意。

在冰岛风暴暂息之後,阿根廷政府计画把全国十档私人退休基金国有化,被认为是有意撤销基金持有的大笔国债,引起全国哗然。阿根廷从一九九四年实施由私人投资机构代管退休基金,劳工可选定私营或国营。根据阿根廷官方网站资料,所有私人退休基金的资产当中,五五%的投资组合都是阿根廷国债,而私人退休基金出现後,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股市交易量增加了四倍。到目前为止,私人退休基金约持有四十一亿美元市值的阿根廷股票,现在阿根廷政府接管私人退休基金,下一步是变相将国债撤销。由于接管金额达三百亿美元,已严重挫伤外资的信心,O一年阿根廷债务危机的阴影再度上演。

外资担心,阿根廷可能在十年内二度上演违约偿还外债的风险,阿根廷总统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宣布接管私人退休基金後,十月二十二日阿根廷股市Merval暴跌一一%。

到目前为止,阿根廷股市从最高的二三五四.七一点跌至八三六.二三点,跌幅高达六四.四八%,成为冰岛风暴後的第二张骨牌。

阿根廷是中南美洲第二大国,近五年来GDP成长平均七.五%,人均所得达九三五七美元。在原物料行情大涨中,阿根廷因为是农产品大宗生产国,加上一些贵金属,成为新兴市场赢家之一,今年一至八月仍有贸易盈馀二十二.四五亿美元及三十七亿美元的财政盈馀,应该算是新兴市场中的佼佼者。不过阿根廷累积的国债有一三七一亿美元,外债却高达一二七二.六亿美元,阿根廷政府将私人退休基金收归国有後,国债违约风险急速升高,终于引爆新兴市场潜在危机――汇市大幅贬值、股市大跌、政府偿债面临空前压力。

如何判断一个国家违约及破产风险的增减?目前国际普遍采用信用违约交换(Credit Default Swap,简称CDS)来作为重要衡量指标,将CDS作为国债违约风险指标,每个基点代表为每一千万元债务承担的费用为一千元,指数愈高代表违约风险愈高。简单来说,CDS是企业或政府向金融机构支付的违约保险金,金额愈高,反映投保一方违约或倒闭的机率愈大。像阿根廷将私人退休基金收归国有後,CDS指数冲高到三八五O基点。

二OOO年以来,金砖四国是全球热钱挹注的最主要焦点,如今,中国深沪股市平均跌幅逾七二%,俄罗斯股市最大跌幅达七八%,巴西股市下跌逾六O%,印度股市也跌掉六三.六九%。而币值,除了人民币逆势挺升外,卢布贬了一成,印度卢比贬值二六.七%,巴西里耳贬值四成,资金从涌入到仓皇出走,可以看出股汇市大跌的窘境。金砖四国是二OOO年以来,世界钱潮的核心,如今快速逆转,又可看出钱潮的快速消退。

围绕在俄罗斯周边的国家,如今纷纷告急,乌克兰是冰岛破产危机下,最受瞩目的国家。乌克兰股市从一二O八点跌至二六四点,跌幅已超过七八.八%,今年以来,乌克兰的货币贬值二五.三%,由于乌克兰外债占全国债务四九%,迫使乌克兰告急而向IMF求助支援一六五亿美元,国际信评单位标准普尔继续调低乌克兰主权信用评等,是冰岛外被视为全球最不安的国家,其他如波罗的海三小国、塞尔纳亚等都是重灾区。

另一个债台高筑的国家是匈牙利,今年以来,匈牙利股市从三O一三二.二五点跌至一O五九七.七点,跌幅达六四.八三%,匈牙利的外债净值是GDP的九成。在匈牙利约六成的房屋抵押贷款与汽车贷款都是以欧元或瑞士法郎融资,政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允许债务人可以把欧元或瑞士法郎,转换成匈牙利币弗林特,却又引起匈牙利的债信危机。

为了救急,匈牙利政府逆势加息,两周期的存款利率从八.五%拉升到一一.五%,匈牙利政府拉抬利率,却又造成汇市、股市大跌。今年以来,匈牙利汇率下跌二五%,股市跌了六五%,匈牙利政府已向IMF发出求助声请。其他东欧国家如罗马尼亚、克罗埃西亚、波兰及其他波罗的海小国,都因为外债高筑,面临比一九九八年亚洲金融风暴更严厉的调整。

目前向IMF挂病号的国家,已有冰岛、乌克兰、白俄罗斯、匈牙利及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今年股市下跌三五%,货币贬值三二.七%,先前油价与农产品价格大涨,为巴基斯坦带来压力,造成今年以来外汇流失一六五亿美元。外资不断流失,到十一月十八日,全国外汇存底剩下七三.二亿美元,巴基斯坦总理曾经亲自跑了一趟中国,向中国要求贷款协助,但是遭到婉拒,只好求助IMF。

过去两年,新兴市场在经济欣欣向荣的情况下,总共欠下了四.七兆美元的外债,如今世界面临金融大海啸,这个举债压力,逐渐在外债高筑的国家显现,亚洲的南韩再度上演危机,今年以来,韩元快速急贬到一四八四.一兑一美元,频频再创一九九八年亚洲金融风暴後的新低价。南韩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已采取包括一三OO亿美元的注资行动,但是仍然无法扭转颓势。

今年以来,南韩股市从二O八五点跌至八九二.一六点,跌幅达五七.二%,景气循环产业反转,造成钢铁、航运、水泥等产业急转直下,而南韩出口导向产业三星、LG、LGO等重量级产业因为欧美市场需求减缓,三星公布第三季获利大跌四四%,造成三星股价重挫。外资今年把南韩当成提款机,卖超南韩股市达三五六.七四亿美元,外资不断汇出,让南韩股市压力愈跌愈深,这次南韩股市几乎退回九八年亚洲金融风暴的起涨点。

今年全球新兴市场一方面遭逢外资提现压力,到目前为止,还面对信贷紧缩的资金赎回潮,这次各国政府为了拯救股市,纷纷采取限制放空的禁令,使得避险基金进退失据。目前市场上的七千多档对冲基金,已有三成面临倒闭,成为金融市场不定时炸弹,而亚洲区的对冲基金,是这两年表现最出色市场,对冲基金面临赎回压力最重,香港股市在二十七日一天之内大跌一六O二点,正是避险基金套现的压力,目前等待被赎回的对冲基金,大约还有九千亿美元的巨资面临变现压力。

除了资金大逆转之外,很多新兴市场都是原物料大涨的受惠国,如今从油价、贵金属到农产品全都大跌,新兴市场顿失所依,基本面逐渐恶化,加上资金纷纷撤走,股汇市出现重大变化。二OOO年以来,新兴市场是国际热钱挹注的焦点,很多国家汇率升值,股市有的涨二十倍,有的涨十倍,最不济的也涨五倍。全世界热钱挥舞,让新兴市场出现「歌舞升平」景象,如今一切都逆转,正有如城门失火一般,出现人踩人的惨况。一个市场一个市场告急,这个人踩人的崩跌危机,恐怕需要漫长时间来疗伤,也许要等到原物料反弹,新市场才会出现较大规模的弹升。(完)

……………………

(何必注,巴基斯坦向中国求救,中国置之不理,与此同时,中国却向美国泛美银行捐借3.5亿美元。如此嫌贫爱富锦上添花,不是傻屄又是什么?)

《Kemp专栏》美联储唯一的融资法门:举债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17:5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John Kemp为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路透伦敦10月28日电---美联储在过去六周内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借贷和流动性支持工具,令人目不暇给。但边际报酬递减法则似乎已经开始生效,这些措施对市场信心的提振力度一波不如一波。

目前市场愈来愈多关注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如何为不断增加的支持工具埋单,以及在市场已经对极短期债券发行狂潮较为警惕的情况下,如何把已发行的巨量极短期债券转换成较长期的债券。

市场信心并没有因美联储支持工具的不断出台而成倍增长。当前重塑信心的关键在于解决两大难题:

第一,必须让市场看到,所有这些财政部将在明年发行的新的债券工具会有人接手。

美国政府正承受压力,说服海外央行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吸纳大部分美国新债,以继续支撑这一市场。

同时需要大幅提高美国财政部抗通胀债券(TIPS)的发行比例,表明美政府不会通过放任通货膨胀来解决目前困境,从而让买家安心。

另外,美政府也许还需在汇率稳定性上额外给出承诺,至少通过暗示来打消外界疑虑,吸引海外央行和机构投资者的高度参予。

第二,市场需要看到住房价格、公司现金流和违约率趋于稳定,把金融危机遏制在可控范围内。

除非是抵押品和违约率趋于稳定,否则损失的不断攀升将继续侵蚀银行体系获得补充的资本基础。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自2008年9月以来几乎翻倍,因其新造或扩大了一系列新的信贷工具,为商业银行体系提供约7,500亿美元资金支持。

美国财政部自8月底以来已经借贷8,760亿美元。通常情况下,财政部尽力保持其经常帐的平衡,将其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特殊银行账户--税收与贷款账户(TTL)压至最小。

财政部盈馀被用于支持其支出,减少对外债务。但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美国财政部隔夜拆借不存在难度。事实上,美国财政部也是目前唯一能够进行隔夜拆借的机构。所以财政部最大化利用短期融资工具,将钱存入美联储和商业银行,事实上是在帮助商业银行借到他们本身所无法借到的资金。

财政部在美联储账户中超过平常的资金储量是一种对央行不动声色的支持方式。而在商业银行的税收与贷款账户中超过寻常的资金储量,则是对银行体系一种默默的支持。

但如此大规模借贷的麻烦在于,美国财政部正逼近其法定负债上限。目前的法定上限是11.315万亿美元。而美国财政部现有未偿还债务达到10.457万亿美元,只剩下8,580亿美元额度。而其中7,000亿美元将用于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所以看起来财政部只剩区区1,580亿美元的借贷额度了。

美国政府在11月的大选後,很可能再度召集国会进行一次特别会议,批准提高财政部借贷的法定上限,作为更大范围金融改革措施的一部分,帮助购房者和公司借贷者逃过不断上涨的破产浪潮。(完)

……………………

《王凯专栏》中国央票发行频率减半,二级市场收益率再下一城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14:11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王凯是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专栏只代表本人观点.)

撰稿 王凯

路透上海10月29日电--有一首老歌说,"手里没有烟那就划一根火柴吧,去抽你的无奈,去抽那永远无法再来的一缕雨丝."中国央行本周暂停了近来炙手可热的一年期央票的发行,并从这周起将其由每周发行改为隔周发行,暂时无烟可抽的机构投资者只好将目光转向二级市场,一年央票现券收益率再下一城.

在过去的一年中,央行发行了超过两万亿元人民币的一年期央票,发行频率减半,意味着未来可能减少上万亿元的新债供给,一块原本稳定的收益也将就此缩水甚至消失.周二的一年期回购未能发行,说明市场的需求仍在有流动性的资产,这种偏好还将继续对短期券二级市场收益率形成新的打压.

一年期央票是公开市场操作中连续发行时间最长的品种,在承担了回笼流动性任务的同时,每期的招标结果还起着引导市场利率的作用,因为在结果中你既能看到央行的意图也能看到市场的需求.现在,市场只有隔周才能看到这个结果,没有了牵制的短期债券市场开始表现的越发张扬.

银行间市场一年期央行票据收益率周二收报3.0217%,一天之内的跌幅超过10个基点(bp).而据交易员透露,今日早盘一年央票收益率已低于3%,跌至2.98%附近.

一年期央票收益率下降始于上月的降息之後,尤其是在本月的第二次降息之後,市场对降息周期的认同程度越发提高,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压注在央票招标利率的连续走低上,後来的事实也表明这种预期没有错,在一级市场上投标然後再二级市场上抛掉就能很容易的赚到快钱.

在中国的市场中,政策预期又一次战胜了供求规律.即使是在央行为央票招标设定收益率下限之後,二级市场的做多热情依旧有增无减,截至上周,一年期央票的一、二级市场利差已经扩大到40bp,而在9月初,这个利差还基本为零.

也许央行已经看到了投机的苗头,也许央行不希望大量的资金积聚在债券市场而无视实体经济中的资金需求,央票发行频率被减半了.现实是,供给减半之後,但短期券的市场需求还在,所以央票收益率的下行通道仍可能会延续.

不过押注央票利率下降也并非没有风险,目前一年期央票的收益率已经与银行间市场七天期回购利率2.95%左右的水平相差无几,这可能抹平此前的回购养券策略的收益,对短券的需求形成打击,并可能改变近期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的趋势.

银行间市场10年国债收益率与一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利差周二收报49bp,最近三周的升幅超过30bp.(完)[email protected]

……………………

(何必注,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就是,行政干预力度越来越大。)

预计中国今年GDP增长9.8%,CPI涨幅达6.3%--国家信息中心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08:31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上海10月30日电---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一份研究报告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达6.3%.

周四刊登在中国证券报上的该份报告并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出口将达14,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1%;进口12,139亿美元,增长27%;全年外贸顺差达2,599亿美元,较上年下降0.9%.

中国此前公布,前三季GDP同比增长9.9%,CPI同比上涨7.0%.(完)

……………………

(何必注,温家宝可把今年CPI的4.8%作为政策目标。没有实现,该当何罪?这就是中国官场的责任体系:达到了有奖;没有完成则不闻不问。如此模样还好得了么?而这个4.8本身,就是去年CPI的平均数,也就是说,中国的政策目标,原本就真是扯鸡巴蛋。)

中国篱笆网今年交易量预期下调,因房地产市场低迷--副总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08:2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 房地产市场低迷,令公司今年业务量和收入预期下调

* 明年公司业务量仍可能保持倍增,因拓展新市场及婚庆业务相助

林琦

路透上海10月29日电---装修新房和婚礼筹办过程的繁琐和劳累,可能已让中国相当多的青年人头痛不已,中国家庭生活消费网站篱笆网(liba.com)从中寻到了巨大商机.不过今年以来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让这家电子商务网站感到一些寒意.

国内房地产业的低迷市况,已传导至装修市场,篱笆网主业之一的装修业务已受到影响,今年网站交易量和收入可能会较原先预期的稍有下降.不过,随着公司明年进一步拓展上海周边城市和婚庆业务量的上升,明年总体交易量仍可保持倍增势头.

上海篱笆信息技术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徐湘涛周三在接受路透专访时透露,公司原先预期今年交易量可以达到15亿元人民币,目前来看,全年交易量将仅为12-13亿元,但仍较2007年的6.4亿元增长一倍.

"房地产对装修市场的传导下半年开始显现了",他表示,"房地产的低迷可能还有2-3年,但我们的客户偏向结婚人群,需求较为刚性."

篱笆网前身为上海一知名装修论坛,从建材团购中找到商机,後来逐步切入到电子商务领域,目前业务领域包括装潢建材以及婚庆两大块.网站可作为中介,让其200多万个客户以优惠价格选购建材、装潢设计和婚庆服务等,并可获得售後保障.网站收入主要来自佣金和广告收入,预计今年公司的营收可达8,000万元.

**现金为王**

徐湘涛认为,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还会继续释放,装修产业链各业态都会感受到一些经营压力.不过这也给篱笆网带来一定商机,部分建材企业可能会关撤一些门店转而网上销售,以降低成本.

"装修业务虽然受大环境影响增长速度可能会相对放缓,但是,我们的婚庆业务接下来预计将会取得更快速的增长!我们对它是寄予厚望的".他说,明年起,公司还将努力开拓新兴市场,例如华东地区的大中城市群,还将开拓3到4个城市.

篱笆网以上海为根据地,向北京、南京、苏州、杭州等多个城市拓展业务,目前上海市场占据其收入来源的六至七成.光上海本地的装修市场,虽然今年市场规模同比跌了二三成,但仍有近200亿元的规模,而本地的婚庆市场每年亦有100多亿元的规模.

他有些庆幸今年中融了一笔资金.虽然成立几年来公司都实现盈利,但这些利润又投入公司扩大业务,接下来经济前景并不乐观,拥有较多的资金储备,让公司的经营策略更为主动.

7月篱笆网获得瑞典Investor AB(银瑞达)和美国华登国际基金联合投资的1,500万美元资金.

"市场下滑的情况下,现金为王",他指出,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可能还有个两三年,明後年篱笆网再进行收购或合作就比较容易了.

**专注现有主业,积蓄能量再出击**

类似上海和北京的全国大城市中,日益壮大的白领们,是篱笆网主要客户群,篱笆网计划未来的业务将会涵盖购房、装修、学车、购车、结婚、育儿等多个领域.

不过他指出,未来1-2年内公司将专注于目前的家居和婚庆两个行业.他说,"进军每个行业,都需要积蓄很大能量,这个是出于与商家博弈的需要.没有很大的量,消费保障很难达成."

明年篱笆网进军新的城市又将牵制公司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他说,"我们做的是同城消费,进入任何一个城市,都需要新开拓客户和商家,唯一能带过去的,是品牌和运营经验."

谈到上市计划,他表示,上市只是公司发展路程中的一个可选项,但这个可能性相当大,目前公司还没有成型的上市设想.不过,若真要实施上市计划,美国Nasdaq市场可能是首选上市地.(完)

……………………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07:41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华盛顿10月29日电---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周三宣布降息50个基点,以抑制信贷危机扩大,将美国经济拖至深度长久衰退.

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降至1%,为2004年6月来最低.此前市场都认为美联储会降息,但对降息的幅度有些分歧.

在过去13个月,美联储已分九次大幅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由原先的5.25%降至1%,以对抗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美联储还调降贴现率50个基点至1.25%.

美联储称,经济活动看来已显着放缓,因消费者支出减少,企业支出和工业生产已减弱,美国出口前景更为黯淡.市场动荡加剧可能对支出施加额外压力.

美联储指出,通胀在未来几季会缓和至符合物价稳定水准,政策行动和流动性措施应有助于改善信贷,但经济成长的下档风险犹存,将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促进经济可持续成长和物价稳定.

此次,美联储投票一致通过降息50个基点.(完)

……………………

美联储降息後美国主要银行对利率前景看法分歧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07:4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纽约10月29日电---在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周三宣布降息50个基点後进行的路透调查显示,几大美国银行对于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几率看法分歧.

美联储周三再度降息50个基点至1%,使得隔夜联邦基金利率降至四年来最低位.

与美联储直接打交道的美国一级交易商,银行在预测未来利率走向上很茫然,因目前的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

接受调查的12家银行中有六家称美联储已结束降息,但其馀六家认为存在进一步降息空间.

德意志证券首席美国分析师Joseph LaVorgna称:"美联储重复表示经济成长面临的下行风险仍存在,这表示1%的利率水平并不是联邦基金利率的坚硬底线."

目前官方贷款成本已持平于2003-2004年的最低利率水平,很多人现在认为当时的低利率助燃了房市泡沫,分析师正试图弄明白下一步的利率走向.

若经济如很多人预期的那样继续恶化,美联储可能被迫进一步调降利率.

RBS Greenwich的首席美国分析师Stephen Stanley称:"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声明非常明确的表示,经济已进入并且将在一段时间内陷入极度疲弱的状态."

一个可能是采取"量化放松"政策,使用该手段美联储将不得不直接买入美国公债,以拉低市场利率.

日本在面临通缩威胁时曾使用过相似的政策,很多人称美国面临的通缩风险正在上升.

一些分析师称,通过购买问题资产和扩大贷款抵押品范围,美联储和财政部已经一定程度上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

另一些人指出,将联邦基金利率利率调降至1%下方,可能会打击早已脆弱的货币市场基金,而这是美联储不愿意做的.(完)

……………………

中国经济前景堪忧 年内或再降息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07:41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 中国经济形势严峻,年内将再次降息

* 明年二季度前或将至多降息六次

* 将延续对称降息方式

谢衡

路透北京10月29日电---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主要经济体并愈演愈烈之际,中国考虑自身经济形势亦将严峻在六周内第三次降息.年内或再次下调存贷款利率.

分析师们表示中国此次宣布降息,符合今日晚间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同时,因中国经济下滑风险加大和通胀压力降低,都为年内再次降息提供了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在周三晚间宣布,自周四(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市场广泛预期FED周三将降息50个基点至1%,将利率调低至2004年6月以来最低点.在过去13个月中美联储已将指标联邦基金利率从5.25%调降至1.5%.

"整个外围市场货币政策都很宽松,中国也不例外,现在支持经济增长已经成为第一位的目标,政策取向非常明确,未来信贷、货币、利率各方面政策的全面放松是可以预期的."北京一国有银行交易员说.

中国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自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季度GDP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呈回落走势.

"此次降息是中国政府从抑制通胀转向刺激增长的进一步讯号."渣打银行分析师LEON WESTGATE指出.

中国于去年底提出"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基调,今年4月则强调"既要防经济过热,又要防经济下滑",而7月政治局会议又转调为"保持经济发展和控制物价上涨"的"一保一控",并继而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中国1-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7.0%,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9月CPI同比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政策效果初显,保增长则成为当务之急.

**将延续对称降息方式**

中国央行此次同时及同幅度降低了存贷款利率.多数分析师预计,在中国经济未现反弹之前,央行将延续此操作方式.

申银万国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预计,年内还会对称性降息一次,幅度为0.27个百分点.明年全年会降息四次.

苏格兰皇家银行香港分行分析师Ben Simpfendorfer则表示,在明年二季度结束前可能还会有最多六次降息.

"这次没有再采取不对称降息,是以为中国经济放缓明显,保增长既要降低资金成本,也要保证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毕竟中国的银行代表了半个国家信用."西南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王剑辉说.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于9月16日下调了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稍後又自10月9日起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0月22日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

苏格兰皇家银行香港分行经济学家Ben Simpfendorfer提到,中国此次未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显示小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并未令人担忧.

中国央行行长此前就表示,中国金融机构实力普遍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市场流动性总体上还比较充裕,金融体系也是稳健和安全的,中国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冲击.(完)

……………………

中国保监会要求各保险机构扮演稳定股市角色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18:42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0月29日电---中国保监会周三要求各保险机构在股市下挫的现状下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

保监会在其网站(www.circ.gov.cn)上发表声明称:“保险机构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稳健操作。”

“对稳定资本市场的各种举措,保监会一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周三,沪股大盘下跌2.94%,收盘价创下25个月来的最低点。

保监会一直要求各保险机构加强风险控制,强调保险业对外界风险并非完全免疫,因许多外国保险机构在中国开展业务,许多中国保险公司也在开拓海外市场。(完)

……………………

适时调整煤、油、粮食价格,会考虑受影响弱势群体--发改委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11:1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0月30日电---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称,根据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会适时地对煤、油、粮食价格做出调整,但调整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受影响最大的弱势群体生活问题.

他周三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调整资源价格,让它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因为中国情况比较复杂,按照市场的办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非常有利,...这一点用市场办法、用价格杠杆推动节能减排确实是一个应该积极考虑的手段."

解振华表示,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有出口任务的企业,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预计中国经济在第四季度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

但同时,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调整结构也带来了机遇,应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内需,在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用于节能减排投入.这也是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次好的机会.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此前表示,目前中国迎来进一步推动能源价格改革的良机,因能源需求下降令整体经济面临的能源压力有所减轻,且国际油价大跌亦使通胀压力得以缓解.

中国曾于6月调高每吨汽油和柴油的零售价1,000元人民币,调幅最高达18%,为历来单次调整最大的一次.(完)

……………………

(何必注,考虑到弱势群体利益,那么非弱势群体会因为如此考虑而沦为弱势群体,毕竟,短板加长,次短板就成了最短。理顺价格机制,说穿了,就是新一轮的强取豪夺呗。能源资源资本价格与国际接轨,唯独劳动力价格不与国际接轨。什么玩意儿。)

分析:美元涨势粉碎了其储备货币地位衰败的说法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15:20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美元的上涨,粉碎了有关其外汇储备货币地位衰败的说法

* 美国是唯一一个能够有效处理危机的国家

* 油价的下滑,使美元成为更受欢迎的计价货币

记者 Nick Olivari;编译 李爽

路透纽约10月28日电---近几个月美元急速反弹,让那些预言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历史结束的人随之失语.

近几年间,由于美国政府预算和贸易逆差飙升,美元作为支配性货币领头羊的地位正在渐渐让给欧元.各国减少美元储备增加欧元储备的说法,甚至让人也谈论起美元作为大宗商品交易结算货币的地位也将衰败.

但是,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投资者纷纷买入美元,这说明有关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历史告终的说法极为夸大.

纽约梅隆银行资深外汇策略师Michael Woolfolk称:"有关欧元取代美元的说法已偃旗息鼓...美国是世界上唯一通过政策支持强势货币的经济体,也是全球经济的锚点.

当前信贷冻结根源在于美国次贷市场,但已演变成全球性危机.

然後投资者马上认识到,美国是唯一能够迅速行动、而且政府和民间领域基础设施严正以待执行政策的国家.动用美国纳税人的钱来拯救金融业,增添了美元的魅力.

BMO Capital Markets全球外汇策略师Andrew B. Busch称:"在解决围绕信贷危机的多重问题方面,美国仍是唯一一个足够庞大且协同能力足够强大的国家...这种情况显然没有结束."

美元兑主要货币经过六年跌势後,2008年上半年几无变化,但自7月中旬信贷危机规模之巨突显之後,美元大幅反弹.

新兴市场货币受创尤其严重,因投资者规避风险,把资金汇回国内或者投向较安全的美元.

不过要指出的是,国际货币基金会第一季数据显示,世界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美元比例由上年同期的65.1%降至63%.但分析师称,没有什麽证据说明央行大规模离弃美元而增持其他货币.

尽管伊朗等对美国外交政策存有敌意的国家曾谈论石油以欧元计价,俄罗斯等其他国家也确实在增加欧元储备,但这些行动总是零星散迹.(完)

……………………

(何必注,强势美元恐怕让崔之元、王建们很是不爽。)

中石油第三季度净利升三成,胜市场预期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07:1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香港10月29日电---亚洲最大的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中国石油(0857.HK: 行情)(601857.SS: 行情)周三称,今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按年上升30%,因为期内的油价仍然较去年高,以及受惠于国家调高汽油和柴油的价格.

中国石油宣布,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其截至今年9月份止第三季度的净利为398.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07.03亿元.1-9月份,公司的净利为935亿元,按年下跌16.9%.

有关业绩略胜分析员预期.路透综合三名分析员的预测,中石油第三季度的净利为349亿元人民币.

中石油表示,今年1-9月的原油加工量按年升5.1%,平均实现油价按年升59.6%,至每桶97.24美元.于1-9月份,中石油的油气总产量按年升6%.

国际油价由今年7月份的每桶140美元高位,跌到现时约65美元的水平.再加上中国政府于6月底调高了汽油和柴油的价格18%.分析员普遍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0386.HK: 行情)第四季炼油业务将扭亏为盈,盈利前景改善.

中国石油董事长蒋洁敏稍早说,公司炼油业务将自11月起有望实现盈利,同时,他说国际油价每桶80美元是公司盈利的最好价位.(完)

……………………

中石化第三季度净利按年跌39% 第三季获逾百亿政府补贴

2008年 10月 29日 星期三 19:0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香港10月29日电---亚洲最大炼油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28.SS: 行情)(0386.HK: 行情)周三称,按国际会计标准计算,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按年下跌39.1%,因为期内的原油价格仍较去年同期上升,蚕食其炼油业务的毛利.

中国石化称,第三季度的净利为81.68亿元人民币.1-9月份的净利为164.23亿元,同比下跌67%.

中石化亦确认,第三季度获得财政部对进口原油加工给予117亿元人民币补贴.

环球原油价格由今年7月份的每桶140美元水平,跌到9月份时的100美元,但仍较去年同期的每桶70-80美元要高.不过,近日油价已回落至每桶近65美元,分析员普遍看好中石化今年第四季度的盈利前景.

……………………

(何必注,这两头连起来看,很是有趣吧。典型的劫贫济富,多退少不补吧。)

温家宝建议加强改进金融监管 提高防范金融风险能力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18:5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0月30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四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有必要共同加强对全球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以及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包括中国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中国网的报导援引温家宝称,中方支持本组织银联体和实业家委员会组织联合考察工作,并积极开展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欧亚经济共同体、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合作.

此外,中方建议继续推进区域内贸易投资便利化.大力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制订便利化措施,推动成员国间的货物贸易尽快向投资、大型经济技术合作等更高阶段发展;继续落实好已签署的海关互助协定;增强成员国经济、投资政策的透明性和协调性,改善地区贸易投资环境.

报导并称,建议加快实施能源、交通和通信领域的示范性项目,并在资金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建议制订上海合作组织公路通道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将"上海合作组织信息高速公路"列为本组织的示范性项目.

报导还提到,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合作机制.深化农业合作,规避粮食危机带来的影响.研究建立科技合作机制,开展清洁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的合作.中方将继续落实好向成员国提供的新一笔优惠贷款;同时积极考虑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基金"建立後捐赠启动资金.(完)

……………………

香港政府料今年度赤字将远高于预期

2008年 10月 31日 星期五 11:3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香港10月31日电---在金融海啸冲击下,香港政府周四表示,由于卖地收入或少于预期,楼宇及股票成交下降令印花税收入受损,加上支出高于预算,故预测2008/09年度的综合赤字将远高于原先预算的75亿港元.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出席立法会会议时表示,香港的经济环境在过去数月急速转差,2008年度第二季的经济增长只有4.2%,较首季的7.3%低3.1个百份点,并相信未来数月的经济增长亦不容乐观.

他称,受到经济转差的影响,香港的卖地收入比预期少,截至8月份的地价收入仅及原先预计的431亿港元的23%.而其他收入来源如印花税等,相信将会受到楼宇及股票成交金额降低的影响.金融海啸亦将无可避免地降低明年财政储备的投资收入.

此外,陈家强表示,为了减轻基层及中产市民在高通胀下的生活压力,香港政府在7月提出高达110亿元的短期纾缓措施,政府支出将会高于原来的预算.

"在收入比预期少,但支出比预算高的双重影响下,我们预测2008-09年度的综合赤字会远高于原来预算的75亿元."他说.

不过,陈家强重申,市民无须太过忧虑,并指政府有足够的财政储备及信心,应付未来艰难的时刻.

香港政府此前预计,今财政年度将录得75亿港元的赤字.2007/08年度则录得纪录高位的财政盈馀,达1,237亿港元.(完)

……………………

港报社评:减息难抗衰退,环球另觅良方--香港经济日报10月31日

2008年 10月 31日 星期五 10:21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中美央行昨齐减息,欧、日央行等又传短期跟减,明显是要挽救步入衰退的各国经济.可惜减息的心理作用,远大于实际作用,因市场利率并未跟随下降,困境与香港相差无几.各国要缓减信贷紧缩、刺激经济,必须另谋他法.各国继本月初联手减息後,近日又再行动.中国内地人民银行前晚率先宣布,昨起减存贷利率0.27%,储局则于昨晨宣布减息半厘,欧日亦已放风,短期将减息.但乐观愿望恐难成事实,因为央行有央行减息,市场有市场不减,甚至加息,如美国信贷评级较低企业发行的高息债券,利率不减反升,30年期按揭利率最近一周更上升近0.5%.

此令各国央行极为头痛,因各央行好不容易,才通过向市场大量供应资金,甚至入股银行与保证银行间拆借,才令银行间拆借市场解冻,拆息下降,保住金融体系不至崩溃,但银行水源虽不缺了,却不愿向企业与消费者放贷,令市场利率居高不下,信贷继续紧缩.银行有自己难念的经,一方面要提高资本比率,重建稳健财务,故有钱亦不能增加放贷;另一方面,经济衰退阴霾日厚、失业率势将上升,令银行不敢放胆向企业与消费者放贷.但此举却令百业承受压力更重,增加裁员、倒闭风险,如此将进一步打击经济,令银行呆坏帐上升,更不敢放贷,此恶性循环对已面临衰退的环球经济损害极大.

香港市场利率上升的问题,相信不只是按揭贷款,企业与消费者贷款亦有压力.近日有银行将过数予企业的信用卡结算日期,由消费者签单後约一星期,大幅延长至约六星期甚至更长,显见银行担心信用卡呆坏帐恶化,此却苦了中小企,经营百上加斤,令香港经济压力更大.

各国政府必须设法,令放宽了的银根,由银行流向各经济环节,否则若市场利率持续不降、信贷继续紧缩,将可能使行将衰退的环球经济,跌进严重衰退的深渊.

注:以上的评论仅为摘要,并且不代表路透立场.

……………………

中国上市公司前三季净利同比增7.11%,但第三季环比降近20%

2008年 10月 31日 星期五 10:12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上海10月31日电---中国证券报周五报导,前三季有可比数据的1,624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7,82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1%,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324元;此外有可比数据的1,608家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71.89亿元,环比下降19.89%.

据中证报的统计显示,截至10月30日,披露三季报的1,466家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呈逐季下降态势,二、三季度环比分别下降3.4%和17.02%.

统计并显示,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较大,1,466家公司前三季的公允价值变动净值总额为-249.3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306亿元;另外,受益于企业所得税税率调整,上市公司税负从去年同期的2,417亿元降为今年的1,946亿元,降幅达19.48%.

此外,截至10月30日,已发布全年业绩预告的465家公司中,有半数预增或预计扭亏.其中预增202家,预降106家.

从净利润来看,前三季度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五个行业分别是综合(164.90%)、农林牧渔(105.53%)、家用电器(105.53%)、医药生物(41.33%)和食品饮料(40.58%),但从环比看,增长的行业分别是采掘、纺织服装、化工,增幅分别为49%、12.53%和8.08%.

统计还显示,前三季度金融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2.70%,房地产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8.92%.(完)

……………………

外交部发言人称中国愿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18:20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0月30日电---在周四进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表示,有意在拯救债务缠身的政府的工作中充当更重要的角色,对参与国际救援行动作出虽模糊但积极的表态。

此前英国首相布朗等国家领导人提议,中国等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应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出更大注资贡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针对围绕此类问题作出上述表态。

姜瑜回应时依然保持了模棱两可的态度,但强调中国政府愿意参予更大规模的动作,来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放缓。

她在10月30日的例行记者会表示:“国际社会应通力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中国一直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交易计划等安排向有关国家提供资金支持,我们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积极考虑参与各种形式的救援计划。”

中国外交部不直接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所以在回答国际金融等问题时,经常会听到“有关部门”这样的字眼。

但姜瑜事前准备的回答表明,中国政府意欲避免政策孤立,在当前的经济波动中免受“自私”的指责。

……………………

(何必注,宁予友邦不予家奴嘛。)

《Saft专栏》美国商业不动产业异常过热,景气寒冬近在眼前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15:1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James Saft是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撰稿 James Saft

路透纽约10月30日电---走在曼哈顿商业街区,听到电鎚的声音,看到不少街区都有起重机在运作,你可能会因此下个结论:这些人正处于商业不动产大多头的时代中.

你也许是对的,只不过好日子恐怕所剩无几.

美国非住宅类地产投资起伏通常会落後于经济成长周期,而这类投资异常热络、多头的时间已经延续过久,目前正步向日形险恶的长期衰退.

这对经济和银行而言均是一大噩耗;非住宅类营建工程包罗万象,举凡饭店、办公大楼,乃至制造工厂皆包括在内,一旦这类投资急转直下,整体经济及银行业者将顿失一大支柱.

这些新办公大楼、购物中心及饭店都是供过于求,就连非金融重镇的地方亦是如此.向来热络的厂房和电力建设,在全球景气衰退根深蒂固下,可能也会因需求下滑而受挫,无论海内外均难幸免.

开发的速度将会趋缓,甚或萎缩,民众会丢掉工作,经济活动也将转弱.

自身尚待政府伸出援手的银行业者,其所承作的商业不动产贷款价值将重跌,此将引发另一波贷款资产减记、信贷紧缩及丧失信心的恶性循环.

纽约Unicredit分析师Harm Bandholz表示,"营建案的完工要花上许多时间,还有诸多事情有待处理.但开发商的心情可能好不起来."

因为盖房子需要花时间去规划及融资,在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率开始衰退之後,开发案继续进行也是很正常的事,但这次情况则非比寻常.

"通常GDP和营建业有很高的关连性,时间上则有半年的落差.然而,这次情势的发展却是前所未见."Harm Bandholz指出.

第二季民间营建投资较上季成长14.3%,实际上对GDP成长率的贡献度约0.5个百分点.

营建投资成长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厂、旅店及办公大楼,这些项目如今都面临严重的困境.对国内外景气相当敏感的制造业正处于下滑趋势.而在每桶油价跌破一百美元大关之後,电厂也可能较为无利可图.饭店业者理所当然会受到经济衰退所波及,而在企业及员工数目缩减的情况下,商办大楼的需求也会萎缩.

银行难为

银行要如何承做这些建案贷款,承做这类放款理由为何,这些问题均随着上述景况恶化而浮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所做的银行资深放款专员调查报告显示,银行已大幅紧缩放款条件和额度.现在要取得商用地产贷款的困难程度可说是1990年代初期以来之最.

这也暗示了新建案大幅减少,对经济成长来说又是不利因素.

但景气下滑会对银行造成什麽影响?肯定不太好.尽管商用地产放款违约升高,且银行开始减记更多曝险部位,但其水准仍远低于一般在大规模衰退中会见到的情况.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的数据,第二季商用地产贷款违约率在4.24%,增加了不少,但仍远低于1990年代初期的两位数水准.银行将放款提列为损失的冲销率,第二季在略低于1%水准,不到1990年代初期高峰水准的一半.

机构风险分析公司(Institutional Risk Analytics)主管Christopher Whalen表示,他预期商用地产贷款坏帐冲销率,将升至1990年初期经季节调整後高点的两倍,或约4.5%.对已严重失血且难以吸引新市场资金的产业来说,坏帐提列大增三倍,会对资本造成重大冲击.

"若美国的破洞真的像我们想的那麽大,对银行亏损率会有怎样的影响?"Whalen说."你会见到地产开发商声请破产情况大增."他认为,这情况再加上其他贷款亏损率飙升,会导致更多大型银行向政府求援.

因此,商用地产泡沫破裂将使信贷紧缩情况恶化,纳税人压力倍增,而俨然为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景气衰退情况也将更加恶化.

六个月後,曼哈顿和美国其他地区的街道会安静许多,但我们或许反而会怀念那些敲敲打打的声音.(完)

……………………

日央行料将考虑降息,但仍有其他替代选项

2008年 10月 31日 星期五 08:00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 公布时间:利率决议料在周五日本时间中午至下午2:00左右(0300-0500GMT)公布

* 日本央行料将考虑降息至0.25%

* 经济展望报告将在周五日本时间下午3:00(0600GMT)公布

* 日本央行料大幅调降经济成长预估

* 日本央行可能公布协助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

路透10月29日电---日本央行料将考虑进行七年来首次调降利率目标,以因应日本股市挫跌以及日圆劲扬的情况.

日本央行也可能考虑其他选项,例如向银行买进股票,这是政府希望该行考虑的做法,或者是就银行储备支付利息,这被视为是微调市场操作的有效举措.

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将调降2008/09年度和2009/10年度经济成长预估,因曾经是信贷危机避风港的日本,也开始感受到金融风暴的实际冲击,日本股市因而重挫至1982年以来最低水准.

"在目前金融市场的情况下,降息0.2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相当高,"Calyon证券首席策略师加藤进说.

熟悉内情的消息人士周三向路透表示,日本央行将考虑降息,但央行仍会观察全球市场状况,才做最後定夺.

日股日经指数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重挫约33%,再加上日圆兑美元跳升,可能是让日央行利率失守的罪魁祸首.日央行已在过去几个月内反覆调降经济评估.

日本央行官员曾一直坚守经济将在2010年前逐步回归温和成长轨道的论调,但近几周来,他们更加强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日央行料将预估2008/09年度和2009/10年度经济成长约0.5%甚至更低,远低于先前在7月预估的本年度成长1.2%和下年度1.5%.

油价自7月起开始大幅下滑,意味着消费者物价预估也将调降.

**替代方案**

日央行迟迟不愿加入全球宽松银根的行动,想把降息留做因应国内经济紧急情况的工具.日本经济在金融危机初期大致未受冲击.

日央行新任副总裁山口广秀周一表示,从国内经济情况来看,日本利率相当低.

因此,有部分分析师认为,央行可能仍偏向暂时维持利率不变.

"我还是认为降息的机率只有五五波,他们会考虑降息,但是这次或许不会降,而是提出舒缓企业资金压力的措施,"大和证券SMBC资深策略师岩下真理说.

分析师表示,一项可能的选项是公开买进商业本票(CP),让企业更容易且以更低廉成本发行商业本票.由于日本银行业资本相对强健,因此日本企业财务大致未受全球信贷危机的冲击.

但有部分产业,如房地产,却遭遇筹资困难,造成中型房地产开发商倒闭事件增加的情况.

日央行也可能考虑向银行买进股票,政府先前已提出此做法,以终止日本股市的沉重跌势.

山口广秀本周表示,日央行正在考量降低银行持股风险的方法.

还有一个可能的做法是为储备存款支付利息,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本月稍早也采行类似的措施,以在不让利率过度下滑的情况下,持续提供大量流动性.

由于有巨额资金供应,利率通常会在下午银行结束融资後下滑,让FED难以将利率导向接近政策目标.

为储备支付利息,将吸引银行把额外的资金存入央行,而非在午後资金需求较低时,仍到货币市场上以较低的利率拆出.

但部分分析师认为,日央行并没有采行这些措施的压力,因日本的货币市场比美国更为稳定.(完)

……………………

日本“贫困工人”在生存底线上苦苦挣扎

2008年 10月 31日 星期五 07:1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东京10月30日电(记者Linda Sieg)---三年前,当Miwa Takeuchi发现她兼职的文书工作已经外包给一家日本临时机构,并且她工作时长增加、但薪水却有减少时,她反而踏实了,因为至少她没有丢掉工作。

三年过去了,这位单身母亲却失去了往日的乐观。“当我想起这些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工作的越多得到的却越少……我是从一名普通工人起步的,10年过去了,我却越来越穷,”Miwa感叹道。

像美和这样的“贫困工人”数量正在增多,他们拼命工作才能换来2万美元的年收入,有时甚至低于2万美元。

过去10年来,日本企业不断在降低成本,劳动力市场持续与政府管制脱节,这些都完全改变了日本的就业状况。三分之一以上的工属于没有就业保障的非正规雇员,其中包括兼职、合同工、临时工等,1000余万人属于“贫困工人”。

这与上世纪80年代超过80%的工都有就业保障、且大部分属于中产阶级形成鲜明对比。

而目前,全球金融风暴的突袭又会让这些非正规雇员成为受冲击最快、最大的牺牲品,这引发了人们的关切:这场风暴较以往的经济动荡相比是否更深远,且对弱势群体的冲击力更大?

据日本丰田汽车集团发言人表示,该集团固定员工已从去年的9000人减少到6800人,以此应对需求疲软。

贫富差距

2006年一份报告显示,日本的贫困水平已成为经合组织(OECE)30个成员国中最高的国家之一,很大程度上是由正式工与非正式工间的贫富差异导致的。

“日本已经成为贫富差异世界第四大的国家,10年前谁能想到会发展成这样?如果我们继续忽视这种不平衡,我们的经济迟早会停止运转,日本社会也将陷入瘫痪”,日本最大反对党的领袖小泽一郎在近期一次民主党党内会议上表示。

OECD本月出具的报告虽然显示日本1999-2004年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主要是因富人收入下降的缘故。日本贫困人口在该组织成员国内排名第四,报告对贫困人口的定义是其收入不到中间收入的一半的人口。

“迷失的一代”

情况最艰难的群体莫过于每日通过职介机构在工厂、建设工地等打零工的工人,他们的日收入约为7000日圆(70美元)。

“有的工作能持续一周,也有可能根本没工作,所以我没有固定的月收入,”一位工人表示,并称自己能活下来是因为住在父母的家中。

社会活动家和劳方律师指出,虽然现在的体制让公司在经济动荡期改良了员工雇佣结构,但对整个社会造成的代价太大了。(完)

……………………

(何必注,想想一衣带水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悲惨状况,小日本们就释然吧。)

美第二套经济刺激方案是错误的路线--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2008年 10月 31日 星期五 07:13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华盛顿10月30日电---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拉齐尔(Edward Lazear)周四给政府第二套经济刺激方案的想法泼了冷水.7月至10月美国经济出现萎缩.

"我不相信那是正确的前进路线,"拉齐尔说.

他表示,在10月3日立法的7,000亿美元金融机构拯救方案是"当前适当的刺激",因其旨在稳定混乱的信贷市场,此为当前经济困难的根源.

拉齐尔也指出,财政预算赤字将呈现短期攀升.(完)

……………………

摩托罗拉将裁员3,000,多数来自移动电话部门

2008年 10月 31日 星期五 07:13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10月30日电---摩托罗拉(MOT.N: 行情)联席执行长布朗表示,节省成本计划中包括裁员3,000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二将来自移动通信设备部门.

另一位联席执行长Sanjay Jha表示,希望移动通信设备销售在明年下半年较上半年有实质意义的增长.

布朗则表示,在分拆前,移动通信设备部门的盈利需要大幅改善.(完)

……………………

中国10月CPI涨幅或跌破4% 隐含通缩担忧--交行

2008年 10月 30日 星期四 18:1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0月30日电---中国交通银行(3328.HK: 行情)(601328.SS: 行情)发布最新研究报告预测,中国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将继续下行,同比增幅或为3.9%左右,创15个月新低;12月CPI增幅或降至2%以下,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明年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增大.

报告称,由于食品批发价格指数是後期价格走势的先行指标,近期农业部监测的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与"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大幅度下降,预计後期食品价格将大幅度下行.

加上商务部监测的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降,报告预计今年12月CPI增幅可能降至2%以下.从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趋势,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来看,明年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增大.

官方数据显示,1-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7.0%,比去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完)

……………………

商品市场需求有赖中国基建投资计划

2008年 10月 31日 星期五 08:1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路透北京/新加坡10月30日电(记者Chua Baizhen和Nick Trevethan)---中国六周以来三次下调利率。但对这个全球原材料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而言,商品市场需求若想获得提振,利率下调带来的益处远远不如中国的巨额基建支出计划。

中国周三宣布下调存贷款利率各27个基点,同一天美联储下调利率50个基点。尽管对于商品市场来说这意味着美元再次下跌并将推高商品价格,但降息举动对商品的实际需求影响可能相当温和。

对于商品分析师来说,他们真正在意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将何时兑现加大基础建设的承诺,增加建设道路、桥梁、机场和发电站等基建支出,这才会给原材料市场带来更加实际的提振。

截至目前北京披露的大型公共支出项目细节很少,只是在近期宣布了将根据2006年-2010年的五年计划,批准两万亿元人民币作为铁路建设投资额,较之前拨款高出了八千亿元人民币。

“可以想象的是,中国人将竭尽所能保持高速增长,尽管这需要付出其他代价,”Asia Pacific Energy Consulting负责人Al Troner说,意指中国的公共支出和通胀问题。

自从今年7月份石油、铜和其他商品价格触顶以来,对全球经济放缓、需求疲弱的担忧已经导致这些商品价格几乎下滑近一半。许多分析人士目前正企望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能够为商品市场带来需求支撑。

但截至目前景象并不上佳。炼铝企业关闭产能,钢铁厂临近破产,炼油商不得不减少产量并因库存过高停止进口燃料。中国政府则希望看到这些工厂一直运转不停。

“中国在包括钢铁、水泥和炼铝等重工业行业都已出现产能过剩,而政府希望将这些过剩产能用来进行基础建设,”巴克莱驻香港经济师彭文生(音)指出。

彭文生认为,中国经济明年的增长速度将在8.5%左右,远远低于今年的9.7%,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出口下降。

不过,苏格兰皇家银行驻香港的中国经济师Ben Simpfendorfer表示,和10年前经济放缓时大手笔进行公共支出相比,这次中国可能不愿这麽做了,而是将更多向民间部门倾斜。

他预测,明年中国政府可能只会将相当于百分之一GDP的资金投放于公共支出上,也就是相当于2,500亿元人民币。

“现在他们不仅希望有更多桥梁,他们还希望看到工厂提升产能,”Simpfendorfer说。(完)

……………………

科技消费信贷违约率上升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7日16:15

麻烦正在降临科技产品消费信贷领域,这类信贷是许多科技公司用以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

今年以来,帮助企业购买电脑、软件和其他产品的科技消费信贷违约现象大幅增加,而之前数年,这类贷款的资金自由流动。

现在,大多数科技公司依赖的为顾客提供采购融资的银行和专业贷款机构开始紧缩,并且融资条款也变得苛刻了。

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甲骨文(Oracle Corp.)和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 Inc.)开始填补空白,他们增加了自己给客户的贷款,从而也承担了新的风险。

据有700家贷款机构成员的行业组织Equipment Leasing and Finance Association的数据,今年9月,设备(包括多种办公设备)采购贷款的坏帐冲销比例是0.86%,而上年同期是0.48%。

虽然这个比例看上去并不高,但据研究机构Aite Group的数字,它与三季度美国最大的100家商业银行预计的1%左右的房地产坏帐冲销比例相差无几。据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估计,科技消费信贷总额今年将达到880亿美元,约占电脑软、硬件开支总额的14%。

伊利诺伊州科技消费信贷公司Baytree National Bank & Trust Co.子公司Baytree Leasing Company LLC的销售总监邓迪(John Dondey)说,现在,企业在科技采购贷款上一直有违约现象。

他说,Baytree的违约率过去还不到0.5%,现在对商业企业的违约率在1%-1.5%之间。

广告

面对这种局面,放贷机构做出了收紧贷款条款的反应。据他们表示,一些企业以前购买软件时可以享受无需首付或无需支付利息的条件,但现在,小企业从信贷公司拿到的却是8.25%左右的贷款利率。

据专业组织CIO Executive Council最近对31家公司所作的调查显示,大约20%的企业信息技术总监表示,由于贷款条款趋紧,他们最近推迟或取消了采购计划。

得克萨斯医院连锁机构Christus Health信息总监康林(George Conklin)说,过去他制定的软件采购合同大多都只需要25%的首付,而现在,软件销售商对低于50%的首付都不愿接受。他说,现在条件变得苛刻了。

旗下拥有融资子公司的IBM说,它发现需要贷款的顾客数有增加的趋势。为此,它本月推出了新计划,向顾客以低于市场的利率提供贷款,而且前90天内不用偿还本金或利息。

IBM首席财务长劳瑞奇(Mark Loughridge)在10月16日的分析师电话会上说,为顾客的采购提供这样的融资服务增强了IBM的竞争力。截至2007年底,IBM消费信贷子公司贷款余额为245亿美元。

不过,IBM的消费信贷违约率从6月份当季的1.1%上升到了9月份当季的1.3%。一位发言人说,IBM的二手设备销售价格高于其他消费信贷公司,因为它能对这些设备进行翻新并提供保修服务。

思科也在利用现金储备刺激销售。截至7月26日的财政年度,这家网络设备巨头提供的消费信贷总额超过了40亿美元,占其销售总额的10%。去年的这一数字是27亿美元。

今年截至5月31日,甲骨文利用储备资金为新软件的销售提供了11亿美元的信贷,占这部分销售总额的15%。去年的放贷额是8.91亿美元。

当经济形势不景气时,回收贷款可能会成问题。思科在互联网泡沫期曾向数十家电信和互联网新兴企业提供消费信贷,为此,它在2001年计入了接近9亿美元的坏帐贷款。

思科发言人表示,公司在放贷方面持保守态度。

Ben Worthen / Bobby White

相关阅读

英国首相布朗将呼吁对信用违约掉期市场进行改革 2008-10-27

对信贷违约掉期市场实施监管的努力曾有前车之覆 2008-09-24

SEC将调查信用违约掉期市场 2008-09-22

……………………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历史低点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8日 22:31

广告

周二公布的一份报告称,继9月份小幅走高之后,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降至历史低点;同时,消费者对经济活动的预期指数进一步下滑。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称,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38.0,9月份经修正后的数据为61.4。接受道琼斯(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经济学家们此前预计,10月份该指数降至51.5。

10月份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经济活动的预期指数则降至35.5,9月份为61.5。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消费者研究中心主管Lynn Franco称,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过去数周中显然已对消费者信心构成了打击。

Franco还称,消费者对企业业绩及通货膨胀前景的预期更为悲观,这对零售商而言是不祥之兆。零售商今年圣诞节假期的销售将面临挑战。

10月份现状指数由此前一个月的61.1降至41.9。

……………………

经济前景再恶化 Fed降息成定局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09:39

由于经济前景日益黯淡,人们普遍认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周三将再度下调基准利率,有可能降至1%的水平。

再次下调利率的可能性周二进一步增强,因为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形势正急剧恶化。由于信贷市场崩溃,消费者信心9月份跌至了创纪录低点。多达37.2%的美国人表示工作难找,创下15年来的最高水平,而且这一比例看来肯定还会走高。

住房市场形势也再度恶化,今夏早些时候一些住房指标曾显示,房价下跌势头可能正在减缓。但反映美国20个大城市房价情况的S&P/Case-Shiller房价指数显示,8月份该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6.6%,跌幅创历史之最。不断下跌的房价使住房市场陷入恶性循环,令更多房主面临止赎压力,使银行面临更多按揭贷款损失。

自2007年9月以来,Fed已经将联邦基金利率这一基准利率从5.25%下调到1.5%。而Fed官员们在近期的公开言论中又发出了Fed很有可能继续下调利率的强烈信号。虽然他们没有透露Fed的降息力度,但多数经济学家预计,会再降息0.5个百分点。

卡内基梅隆大学泰珀商学院(Tepper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曾担任Fed经济学家的马文?古德弗润德(Marvin Goodfriend)说,经济前景非常黯淡,Fed降息0.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Fed周三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到1%,那将意味着Fed本轮降息周期开始以来仅用14个月联邦基金利率就降至了这一水平,而当年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执掌Fed时是用了30个月才于2003年将联邦基金利率降到了1%。

广告

这一降息速度肯定会在未来一周挑起两场争论。首先,正是由于Fed上次将利率降至了如此之低,从而助涨了一轮借贷狂潮,才帮助埋下了当前这场信贷危机的种子。不过Fed官员们现在似乎不必担心重蹈覆辙了。鉴于信贷市场目前是如此岌岌可危,而经济前景又如此黯淡,再次爆发投机狂潮的可能性目前看来非常遥远。

另一场规模更大的争论有可能围绕基准利率可以降到多低这一问题展开。联邦基金利率正一步步向零水平逼近,如果经济形势恶化,而物价开始广泛下跌,零利率水平将会增加Fed应对这一局面的难度。一些经济学家说,他们预计Fed会在本轮降息周期内将联邦基金利率调至1%以下,因为目前的经济前景比2003年时更差,而美国面临的通货紧缩威胁可能也比那时更严重。

通货紧缩就是消费者价格呈广泛下跌之势。然而今年大部分时间内,Fed官员们却在为与此截然相反的物价形势担忧──他们担心飙升的大宗商品价格和不断增加的进口成本会将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推至更高。今年7月,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了5.6%,创下17年多以来的最大涨幅。

Fed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那时却认为通货膨胀威胁将会消退,并保持了利率水平的稳定。自那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已急剧下挫,制造业和就业市场的疲软程度都加重了。这严重打击了通货膨胀势头,如果当前局面继续持续下去,美国最终可能出现通货紧缩。

Fed官员们对通缩风险保持着警惕。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本月早些时候发表讲话说,一些优秀的预测人士目前担心,未来几年物价涨幅有可能降至无法延续价格稳定的水平。

经济学家们认为,通货紧缩有可能引发恶性循环。物价不断下跌会损害企业的利润率并导致裁员,而这又会降低消费者的支出意愿并进一步损害企业的利润率。这一问题还有可能难以应对。虽然Fed在抗击通货膨胀时可以无限度上调利率,而在应对通货紧缩时却无法将利率调至零水平以下。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副所长亚当?波森(Adam Posen)并不认为通货紧缩是美国迫在眉睫的威胁。虽然房价和大宗商品价格在急剧下挫,但尚无迹象显示这会引发物价的普遍下跌。

日本经济长期陷入衰退期间该国央行在解决国内金融业的问题上行动迟缓,与之相比,Fed在解决美国金融业的问题时却是大刀阔斧且手法不因循守旧。波森说,美日两国的政策机制完全不同。他指出,只要致力于防止物价的普遍下滑,就能够防止企业和消费者陷入通缩怪圈,从而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Fed除快速下调利率外,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也从仅略多于9,000亿美元增加到1.8万亿美元,因为它一直在大力增加对私营部门的放贷,并与其他国家的央行签订了一系列互换协议,向海外银行提供美元。

虽然降息不能是无止境的,但Fed的资产负债表却有可能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的货币政策武器库。Fed可以任意增加银行存款准备金,然后用这些准备金自行发放新的贷款,或收购不良资产,就像它在救助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和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时做的那样。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Fed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未来几个月内有可能再增加一倍以上。以目前的1.8万亿美元计,Fed的资产规模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而据高盛(Goldman Sachs)的经济学家说,日本当年身陷衰退时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曾增加到相当于GDP的30%以上。

Jon Hilsenrath

相关阅读

韩国下调关键利率 日本密切关注汇市 2008-10-27

欧洲发出减息信号 2008-10-24

美联储三周后是否还会降息? 2008-10-09

全球央行携手降息,遏制金融危机 2008-10-08

……………………

美国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经历重大调整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10:42

美国政府投入7,000亿美元金融业救助计划推出刚刚一个月就已经经历了重大调整。

计划提出之初是政府通过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抵押贷款相关资产来为金融系统提供帮助。但在该计划10月初签署立法后两周,财政部(Treasury)就宣布将利用该法案向银行注入资本以鼓励放贷。

现在这一计划救助的对象已经扩展到保险公司和希望兼并规模较小竞争对手的银行。此外,汽车生产商也在争取获得救助。

那么最早被称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的救助方案进展如何呢?答案是这一计划仍在进行,但已经被入股银行和其他公司的最新措施抢尽了风头。

相比建立一套复杂的计划来购买不良资产,财政部能够通过参股来更快地向银行注入资金。财政部在宣布银行注资措施的同时称全美九家最大银行已经同意接受1,250亿美元注资。

财政部还将触角伸向了地区银行。根据投资银行Keefe, Bruyette & Woods的统计,截至10月28日,已经有22家银行宣布将接受共计350亿美元注资。这个数字预计还将增长。希望参加注资计划的银行必须在11月15日之前向监管机构提出申请。

最初版本的TARP方案进展缓慢并不奇怪。尽管财政部已经为此聘请了专门的律师行、会计行和托管行,但仍在对希望帮助管理该项目资产的超过100家金融机构的申请进行筛选。

负责执行救助计划的财政部金融稳定的助理部长Neel Kashkari上周向参议院一个委员会表示,他预计将在未来数日聘请资产管理方。他说,财政部已经在和纽约银行(Bank of New York)共同努力设计该计划的拍卖机制并明确财政部应该购买的资产类型。

广告

布什(Bush)政府针对救助计划进行的战略调整一定程度上是迫于欧洲方面的压力,欧洲救助银行业的做法一开始就比美国更加大刀阔斧。英国率先宣布收购银行股权,然后美国开始效仿。欧洲国家提高银行存款保险额度并为银行债务提供担保,美国于是被迫采取同样的措施。

TARP的新旧版本都是由财政部一手策划,因此财政部在决定如何使用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方面拥有很大的灵活度。财政部可以使用这些资金来救助在美国拥有相当大业务的金融机构。但金融机构的定义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银行、储蓄协会、信贷组织、证券经纪商或交易商和保险公司的任何机构。这实际上就为所有行业参与进来打开了方便之门。

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 GM)和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现在就寻求通过TARP方案将旗下金融子公司的不良汽车贷款出售给政府。救助法案规定,只要财政部长认为对于稳定金融系统有必要,财政部就有权购买任何类型的资产,包括公司股权。

一个重要限制是财政部必须保证任何规模、任何类型的公司都能够从任何资金配置措施中获益。现在已经有小型银行抱怨,财政部正在动用银行注资措施来推动行业整合。

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PNC)将从政府获得77亿美元现金,从而将以46.9亿美元的换股方式收购National City Corp. (NCC)。

财政部还不能自由支配全部7,000亿美元资金,立法通过后财政部立即获得了首批2,500亿美元资金,但第二批1,000亿美元资金必须在总统通报国会后才能批准,国会还有权驳回剩余的3,500亿美元资金请求。

财政部并没有浪费其获得的权力。

Kashkari向参议院委员会表示,财政部正在集中精力高效运用国会赋予的权力、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纳税人的利益。

Jessica Holzer

相关阅读

美国救助计划因操盘机构难落实而卡壳 2008-10-28

美国财政部考虑入股保险公司 2008-10-25

美国财政部:对第二批银行的注资还要需几周时间 2008-10-24

摩根大通公司被选为Fed货币市场救助计划的经管人 2008-10-21

瑞典推出银行救助计划 2008-10-21

欧洲国家频频出手救助银行业 2008-10-20

德国内阁批准银行救助计划使用条件 2008-10-20

英国救助计划出现裂缝 2008-10-16

……………………

日圆受追捧 幸或不幸?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8日13:39

真是怪了,现在全球资本非但没有躲开日圆,反而纷纷逃向日圆,导致日圆兑其他货币汇率最近几周大幅升值,上周五兑美元汇率更是升至13年高点,创出90.87日圆兑1美元的价位。

这应该是市场多年来乐此不疲的融资套利交易发生集体退场所致。多年来,投资者借入低利率的日圆,利用这些资金在其他市场购买高收益资产。

Merk Funds总裁兼投资总监默克(Axel Merk)说,听上去难免让人惊慌,日本似乎是眼下全球金融体系最稳定的国家,这本身应该能给人们一点喘息机会。

随着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继续在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结清投资,资金开始回流到突然上涨的日圆。默克说,如果说有哪个经济体未来几年能撑过全球要应付的动荡前景,那就是日本,该国的消费者多年来储蓄了雄厚资金。

不过,这对日本经济未必是幸事。日圆走强减少了该国出口的价值,而日本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出口推动的。此外,日本股市周一触及26年低点,日本股市和其他市场的下跌导致日本投资者纷纷撤离,将资本汇回国内。

CMC Markets外汇策略师莱迪(Ashraf Laidi)说,来自日本投资者的流动资金的匮乏加强了日圆的螺旋式上升,拉低了日本出口业和日本股市,进而进一步削弱了全球市场信心。

鉴于日圆如此强劲的涨势,七大工业国(G7)会议发出声明,对日圆的过度波动和强势向投资者发出警告。如此一来,如果日本央行希望出手干预也有了借口,但策略师们表示,即使干预也基本无济于事。

广告

默克说,干预汇市的行为只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会有效,大多是市场非常清淡、成交量很低的时候。而现在市场一片恐慌,交易量非常大,央行干预与否不会有很大区别。

而且,日圆升值并非引起市场动荡的原因,只是症状之一。它是投资者降低风险的操作产生的一个结果,Foreign Exchange Analytics合伙人吉尔摩(David Gilmore)说,降低风险应是七大工业国会议的一个目标。他说,人们有理由期待七大国乐见此举,因为有必要让银行业解除杠杆、摆脱风险。

David Gaffen

相关阅读

G7就日圆汇率过度波动发出警告 2008-10-28

全球危机再创日本经济 2008-10-28

日本政府可能出手干预汇市 2008-10-28

韩国下调关键利率 日本密切关注汇市 2008-10-27

……………………

全球危机再创日本经济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8日11:44

日本曾被视为阻止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蔓延的坚强堡垒,但它周一又暴露出新的弱点,该国最大银行宣布拟筹措更多资本金,日圆汇率已接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股市则跌至了26年所未见的低点。

AFP/Getty Images

两名行人路过三菱UFJ证券的一家营业厅

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周一表示,它将募集可能多达9,900亿日圆(合107亿美元)的资本金。而仅仅两周前,这家日本市值最高的银行还投资90亿美元获得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21%的股份。也在周一,日本首相麻生太郎(Taro Aso)给内阁下达命令,要其在准备定于本周晚些时候发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时,订出更多措施来加强日本的金融体系并稳定日本市场。

日经指数周一下跌6.4%,收于7,162.90点,创下1982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日经指数今年迄今已跌去了一半价值。

香港股市周一下跌了12.7%,此后欧洲股市也开始大幅下挫,因为人们担心亚洲可能无法在全球性经济萧条中独善其身。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周一收于8175.77点,创出2003年4月1日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

由于日圆兑美元汇率继续上扬,升至近13年高点,日本的处境可谓雪上加霜。纽约汇市周一尾盘,1美元兑93.58日圆,低于上周五的94.6日圆,本月累计跌幅达12%。日圆走强严重打击了日本主要出口商,因为它们的产品在海外市场上变得更贵了。此前美国、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已经损害了这些出口商的业绩。

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回应日本的求助呼吁,七大工业国的财政部长们周一发布了紧急声明,警告投资者不要将日圆汇率推得太高。他们说,日圆汇率近期的“过分波动”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构成了威胁。

由于人们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挥之不去,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暗示,该行下周有可能下调其关键利率。

虽然日本经济再次出现动荡是由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但日本经济的一些固有问题加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其中包括日本银行业高得不同寻常的股市风险敞口以及日本严重依赖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些问题即使在日本已摆脱了上世纪90年代的长期萧条后依然存在。

日经指数在1989年末时曾升至38,915.87点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后日本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开始破裂,导致日本经济陷入了10多年的停滞状态。在经历了本世纪头几年痛苦而缓慢的调整后,日本银行业终于清理干净了自己的如山坏帐,而日本企业经过重组也重新恢复了活力。

这些努力使日本企业手头拥有了可观的资金,日本财务省(Finance Ministry)提供的数据显示,日本约110万家企业背负的有息债务已从10年前的600多万亿日圆下降至455万亿日圆。而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的一项研究,截至今年3月,日本超过40%的上市公司净负债额为零,也就是说它们手中的现金超过了其背负的债务。

一些公司用手头的资金大举进行海外收购。上个月,野村控股公司(Nomura Holdings Inc.)收购了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在亚洲和欧洲的部分业务。而三菱UFJ金融集团除购买了摩根士丹利21%的股份外,还斥资约35亿美元收购了它在美国Union BanCal Corp.银行尚未拥有的那35%股份。

当前的市场动荡已促使经济学家们重新修正自己的预测数据。随着对主要海外市场的出口增速出现放慢,日本经济已开始步入低迷,第二季度出现了负增长。现在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本经济第三季度也将负增长。一般情况下,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就意味着经济陷入了衰退。

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上周五表示,鉴于市场当前的混乱状态,至少要到2010年下半年日本经济才能重新恢复潜在增长速度,这一时间比它此前的预测整整推后了一年。

广告

日本银行业此前尤其被人们视为处于良好状态。由于日本的银行在解决了坏帐问题后经营态度保持谨慎,它们大体上都未涉足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

但股市不断下跌却凸显出日本银行业的一个弱处。日本允许银行将它们的部分资本金(这是银行对外贷款的资金后盾)投资股市。这一做法是日本经济界传统的“交叉持股”行为留下的遗产。所谓交叉持股,就是银行与其贷款客户分别持有对方的股份以强化相互联系。日本银行业这部分持股目前占日本股市总市值的3%左右。

以三菱UFJ为例,截至6月份时,该行持有的各种日本股票总价值在6.1万亿日圆,未兑现利得1.8万亿日圆。日本股市目前较那时已下跌40%,据KBC Securities驻东京的银行业分析师Kristine Li估计,以此估算,三菱UFJ这部分投资的市值缩水至不足3.7万亿日圆,投资损失达6,300亿日圆。

根据日本会计规则,每个季度末发生的损失都须从银行的资本金中扣除。三菱UFJ的一级资本金充足率6月底时为7.3%,3个月前是7.6%。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资本金实力的指标。

三菱UFJ在周一的声明中称,下个月将发行3,900亿日圆的优先股,未来一年还将出售最多6,000亿日圆的普通股。该行表示,发售优先股意在使其作为一家全球性金融集团获得进一步的增长,并稳定公司的财务基础。

KBC Securities的Li说,这一融资计划对日本和海外投资者的信心都是一个重大打击。他们之前一直认为,日本银行业相对安全,没有立刻筹集资本的必要。

分析师预计,该行竞争对手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和瑞穗金融集团(Mizuho Financial Group)可能会步其后尘。不过这两家银行说,并未制定这方面的计划。

周一,三菱东京UFJ和瑞穗金融的股价分别下跌15%,三井住友下跌11%。

预计在截至3月31日的财政年度,日本不会有大银行发生净亏损。

日本政府已计划向中小金融机构注资2万亿日圆,以充实它们的资本金,但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Kaoru Yosano)周日称,注资规模将扩大到10万亿日圆。注资计划的实施细节尚不清楚,比如是否也会向大银行注资等。政府有可能出资收购银行的优先股,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日本政府常有此举。

令人奇怪的是,日本自己对眼下的全球金融动荡或许也要承担一定责任。该国在1999-2005年期间一直遭受通货紧缩之苦。为消除通缩对经济的抑制作用,日本央行一直将本国利率维持在远低于欧美国家的水平,在本世纪的头5年,贷款利率保持在零水平。目前日本的关键政策利率为0.5%。

如此的低利率促使全球投资者纷纷在日本借入资金,然后投向其他高收益市场。这些投资者中包括数量不多但持续增加的房主,他们以日圆借入抵押贷款,用于在日本以外地区购房;还包括通过网上经纪公司出售日圆的个人投资者,他们往往以很高的杠杆比例实施交易。

这些活动压低了日圆,但同时却给日本出口业带来好处,增强了日本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且提高了日本公司海外盈利汇回日本时的日圆价值。

分析师们说,日圆近期之所以走强,部分原因是日本投资者为尽量降低风险开始抛售外国资产、买入日圆汇回国内。这种额外需求刺激了日圆涨势,损害了日本出口业和总体经济。2007年,日本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二是由出口盈利贡献的。

日本在扭转经济下行趋势方面或许并无多少对策可用。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驻东京的首席股票策略师Shinichi Ichikawa说,单靠日本政府是不能解决日本出口业的困境或全球经济放缓问题的。导致市场受损的因素有些是日本所不能控制的。

Yuka Hayashi / Yumiko Ono

(更新完成)

相关阅读

对出口的依赖成为亚洲经济头号劲敌 2008-10-27

亚洲距离衰退仅一步之遥 2008-10-27

金融风暴袭击波斯湾 2008-10-27

卢布急剧下跌 俄罗斯疲于应对 2008-10-24

印度科技产业无法躲避金融危机 2008-10-23

油价下跌打击俄罗斯经济 普京面临考验 2008-10-20

……………………

日本公司与消费者面对新现实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10:56

周二,日本股市显示出初步的好转迹象,但对于面临衰退和漫长而难以确定的复苏过程的日本来说,这些迹象很难鼓舞人们的情绪。

日本两家大公司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和松下电器产业公司(Panasonic Corp.)双双宣布盈利下滑,并预计未来几个月前景暗淡。零售商们纷纷大减价,以吸引谨慎的购物者,而消费者们都在担心自己的工作和开支。

短短几周之前,日本面前的道路似乎还与世界其他国家截然不同。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日本是正在酝酿之中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避难所,日资银行因次贷敞口很小而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

富士通经济研究中心(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Fujitsu)资深经济学家马丁?舒尔茨(Martin Schulz)说,日本人觉得他们10年前就已经吃过了现在开给欧美银行的苦口良药。

现在,蔓延的经济危机同样对日本造成了打击。日经指数价值本月已缩水三分之一。日圆汇率飙升和全球经济危机恶化令日本顶级出口商遭受沉重打击。就连上个月吃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部分亚洲和欧洲业务、一跃成为全球重要角色的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周二也宣布今年第三季度因自营交易业务疲软而导致大幅净亏损。

对于日本来说,这是剂难以下咽的药丸。在终于摆脱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经济滑坡之后,日本公司进行了重组,消费者避免了积累债务,日本银行也避开了次贷。许多人都预计当前的低迷程度会比较轻,但现在看来,情况可能要严重得多。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和瑞银(UBS)经济学家Hiromichi Shirakawa认为,日本经济2009年最多可能缩水1%,这将会是经济大国中最大幅度的收缩。他说,考虑到日本在很多事情上都没有做错,这种情况实在是很糟糕。

广告

对于日本重要出口商来说,未来的前景更显暗淡。许多出口商都迫切想在全球新兴市场寻求新的财富。日圆走强侵蚀了出口商的海外收益,并可能推高其产品成本。

凭借节油型汽车系列,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今年大部分时间都表现强劲。但该公司周二说,由于日圆走强和市场状况恶化,其净利润在截止9月的季度下滑41%,并发布本财年利润警告。

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首席执行长兼总裁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说,如果日圆保持当前水平,所有日本公司的日子都会不好过。他还表示,汽车行业的艰难形势可能一直持续到2010年。

依靠汽车行业的小公司已经感受到切肤之痛。生产用于制造发动机的砂轮和硅酸盐材料的Noritake Co.密切关注汽车制造商的经营情况,已经将利润预期下调10%,并准备再次下调。

在该公司管理规划部门任职的Naoyuki Shiraishi说,我已经在这个公司干了25年,这些年来,销售额和利润都翻了一番;但现在,股票价格已经跌去一半,我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短短一年前,日经指数在去年7月达到7年来的高点,政府税收收入猛增,高级酒店、时装店和眩目的豪华汽车展厅等经济繁荣时期的奢侈享受重新出现。

今年3月,位于东京滨水区的Tokyo Bay Court Club开张,这座以蓝色玻璃搭建的城堡希望吸引新富人群。这里的会费为每年40万美元,会员们可以在其海景套房中度假,或是在超大的屋顶美容养护区放松身心;会员专享的法国餐馆的酒单上有4,000瓶各类美酒。

但仅仅过了6个月,这家俱乐部的运营商ResortTrust就发现日本的富豪们在缩减开支。俱乐部的空房率达到80%,该公司正极力收回420亿日圆(合4.49亿美元)的投资。

日本消费者从股市跳水中感受到的压力可能不如美国人那么强烈,因为投资股市或靠股票收入养老的日本人较少。72岁的Mikura Tobe是东京一家餐馆的老板,他说,股市下滑令他的投资缩水了三分之二,减少到1,000万日圆。但他还是安然无恙,因为他拥有两所住房、一处度假房和一幢写字楼。不过,Tobe说他现在很注意衣服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开销,为了省油而从开车改为骑摩托车。

企业主们开始迎合像Tobe这样对物价敏感的消费者。日本销售额最高的连锁超市运营商Aeon Co.为了大力提高销售额,上周发起了“Let's Go Japan Extreme Prices”(日本最低价)减价活动,将全国所有商店的约1,000种商品价格下调了最多三分之一。Aeon计划在下个月的“Welcome Strong Yen”(迎接强势日圆)减价活动中增加300种降价商品。

Aeon发言人说,消费者在开支方面越来越保守,就连基本的生活花费也要再三俭省。Aeon最新的畅销商品之一是售价680日圆的廉价内衣。

John Murphy / Hiroko Tabuchi

相关阅读

日本9月份工业产值较前月增长1.2% 2008-10-29

日本财务省连续第三个季度下调经济评估 2008-10-29

日本9月份整体商品零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0.4% 2008-10-28

G7就日圆汇率过度波动发出警告 2008-10-28

全球危机再创日本经济 2008-10-28

日本政府可能出手干预汇市 2008-10-28

日圆受追捧 幸或不幸? 2008-10-28

……………………

资生堂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10:56

日本领先化妆品生产商资生堂(Shiseido Co.)预计,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冲击化妆品行业,公司进入下半财政年度将遭遇困难时期,但该公司仍认为,海外特别是中国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将成为一个亮点。

资生堂董事长前田新造(Shinzo Maeda)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一家消费品生产商,我们无法避免冲击。但我们受影响的速度将慢于经济本身放慢的速度。按销售额衡量,资生堂是日本最大的化妆品生产商。

前田新造说,公司将继续在海外市场扩张。他指出,自2005财政年度以来,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年增幅达到了30%。他表示,预计中长期内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将实现指数级增长。

他说,预计截至9月30日的上半财政年度,资生堂在中国的销售较上年同期的增幅将达到30%,截至明年3月的整个财政年度的增幅可达20%。

上个财政年度,资生堂国际市场销售在其7,230亿日圆(约合74亿美元)的销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为36.5%,而中国市场占全球销售额的23%。

广告

在谈到中国市场的竞争形势时,前田新造说,与竞争对手相比,资生堂的优势特色是它的“一对一咨询服务”。目前,宝洁(Procter & Gamble Co.)和欧莱雅(L'Oreal SA)等西方化妆品巨头都在中国市场加紧争夺市场份额。

前田新造说,我们通过强化课程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她们能在柜台前为顾客提供详细的咨询。

随着经济形势恶化,消费者可能会压缩开支,但前田新造认为,这是一个推广高利润的中高端产品的好机会。资生堂近期曾表示,将推出首款针对六十岁以上女性的护肤品牌,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占日本化妆品市场的19%。他说,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并未出现大幅下降。

瑞银(UBS)分析师Hirohisa Shimura说,护肤品利润下滑的风险要低于化妆品。他对资生堂的评级是买进,对它的目标股价是3,150日圆。与化妆类产品如粉底、眼影和口红相比,资生堂专长的护肤产品如卸妆水、紧肤水、保湿液和面膜等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往往销售表现更平稳。

Ayai Tomisawa

……………………

(何必注,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其一,中国崇洋媚外丧权辱国已经是全民的事;其二,中国产品毒素无处不在,将中国市场拱手让人。)

惠而浦公司将裁员5,000人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07:08

广告

惠而浦公司(Whirlpool Corp., WHR)周二宣布一项重组计划,其中包括将拟定的裁员人数增加一倍至5,000人。

该公司称,北美市场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销售额连续第九个月下滑,欧洲市场需求上个月也大幅放缓,不过拉丁美洲和亚洲市场需求依然强劲。

该公司第三财季净利润下滑6.9%,并将2008年持续经营每股收益的预期中点下调5%,至每股6美元至5.75美元。

裁员工作将于2009年底完成,裁员人数占整个公司雇员的7%。另外惠而浦公司还将关闭欧洲、美国和墨西哥的一些工厂。

Doug Cameron

相关阅读

瑞士信贷将在投资银行和支持部门裁员500人 2008-10-29

和记黄埔:不准备降低资本支出或进行裁员 2008-10-28

经济学家纷纷下调未来增长预期 2008-10-27

失业问题重压美国 加剧经济下滑 2008-10-27

通用电气计划09年裁员并削减成本 2008-10-25

裁员风潮愈演愈烈 经济下滑可能加剧 2008-10-24

美国白宫:格林斯潘的悲观预期很可能是对的 2008-10-24

洞察裁员先机 把握自身命运 2008-10-23

高盛拟裁员约3000人 2008-10-23

联想集团:美国业务2008年年底前将裁员50人 2008-10-22

……………………

瑞士信贷将在投资银行和支持部门裁员500人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 03:05

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 CS)周二表示,公司将在投资银行和支持部门裁员500人,理由是金融危机导致需求疲软。

瑞士信贷在一份简短公告中称,鉴于当前的市场形势以及客户需求下降,公司决定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银行部门和某些支持部门裁员近500人。

公司网址:www.creditsuisse.com

……………………

通用电气获得美联储贷款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07:17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已经通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简称Fed)新的短期融资工具获得贷款,Fed短期融资工具旨在纾缓信贷危机。

通用电气周一表示,该公司通过Fed的商业票据融资计划获得了贷款;周一是该融资计划实施的第一天。

广告

通用电气发言人Russell Wilkerson拒绝透露公司的贷款规模。但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通用电气获得的贷款不到50亿美元。

Wilkerson周二表示,通用电气将继续在适当的时候使用Fed的贷款,具体将取决于该公司及其客户的需要。

Fed建立短期融资工具旨在为商业票据市场解冻,商业票据市场是企业满足日常支付需求的重要短期融资渠道。根据上述计划,Fed将购买评级较高企业的90天期债券。

相关阅读

美政府或向通用汽车提供50亿美元贷款 2008-10-28

美国政府开始向企业放贷 历史性一步 2008-10-27

美联储将直接向企业放贷,大萧条后第一次 2008-10-08

……………………

海湾国家拥有危机“减震器”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8日16:23

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放缓对油价的打击已经令海湾地区的经济显得岌岌可危。但对该地区未来情况的评估应当将其过去五年内的大量预算盈余考虑在内--尤其是2008年预计的1,500亿美元预算盈余。

海湾地区经济体承受压力几乎是确定无疑的。如果油价下跌到本世纪初的低点每桶15美元,大多数负债的海湾国家都会无力偿还贷款。外国直接投资将会出现缩水。为该地区的房地产热潮背后的2.2万亿美元资本支出也会就此退出。

广告

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除非油价真的跌破每桶30美元,否则大多数海湾国家还是可以轻松平衡预算,因为它们比此前的繁荣时期更好地安排了自己的财政。由于部分开放了金融市场,海湾国家的经济也比以前更为多样化。

同时,海湾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又不至于让它们完全受美国、欧洲及一些新兴经济体动荡的影响。海湾国家实行货币钉住美元的政策,几个月前,这一政策似乎还是一个重大障碍。

现在,随着美元兑主要货币飙升,海湾国家的汇率政策又成了一大优势。虽然这一地区盛况不再,但或许也会避免遭受重大冲击。

Andrew Critchlow

相关阅读

金融风暴袭击波斯湾 2008-10-27

中东与中国政府基金似欲捞底金融危机 2008-10-17

……………………

投资者应严查公司对冲策略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8日17:04

对冲和投机之间的区别本应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某些公司却表现得并不是那么明显。

AFP/Getty Images

中信泰富位于香港的总部中信大厦

尽管本意是为了限制公司在大规模市场操作的风险敞口,但某些衍生金融产品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

随着澳元、韩圆和印度卢比大幅下挫,企业在外汇衍生品上的损失也不断增加,暴露出企业财务部门在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上的缺失。

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司成了当前的关注热点,不过韩国这个问题也相当严重,以致于该国央行已出面干预。

这些倒霉的公司在对产品风险轻描淡写的同时很容易地将问题怪罪到投资银行头上。但真正的元凶是那些管理人士在没有完全了解风险的情况下就签署了投资协议,或许更糟的是,他们将此视为某种外汇投机活动。

本月早些时候,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Citic Pacific Ltd.)披露在结构性外汇产品方面可能亏损20亿美元,这是最受关注的一个衍生品交易不当的实例。

韩国央行周一表示,将对本国出口商放松贷款限制,特别是那些在外汇衍生品合约上遭受重大损失的企业。

广告

一般而论,上市公司必须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衍生品投资头寸。许多公司还需要详细阐述风险管理程序。但有时候,这些信息都披露的不够详细。

不过,从对冲交易的结构上可以看出问题,因为它能表明一家公司是对市场走势有自己的具体看法而做对冲,还是只为了防范意料之外的市场波动而对冲。

那些一直被动地听任亚洲公司治理标准松懈下去的投资者现在应该对董事会在监管和控制对冲策略方面的表现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了。

Mohammed Hadi / Andrew Peaple

相关阅读

中信泰富效应扩散 2008-10-24

外汇投资损失再袭两家中国公司 2008-10-24

中信泰富事件曝光香港政商关系网 2008-10-23

……………………

“偏门”指标有时更能反映经济实情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11:29

经济学家们为如何衡量当前经济低迷的程度所困扰,他们把搜寻相关线索的目光转向了一些人们以往不大关注的指标,如住房空置率和外国股市表现等。

Getty Images

在纽约的国税局门外,失业者排起了长队

虽然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月度非农就业人数等常用指标可以使人迅速了解当前的经济状况,但经济学家们说,这些指标在预测未来经济前景方面就差些了。

目前的经济低迷程度很可能要比1990-91年以及2001年两次经济衰退时更严重,甚至结束于1982年的那次长时间经济低迷也要甘拜下风。银行正在缩减放贷规模,消费者正在减少支出,利润不断缩水的企业则在纷纷裁员,而引发本轮经济下滑的住房市场衰退仍在持续。以下是经济学家们正在关注的5个领域以及他们正在跟踪的相关经济指标。

银行

美国政府计划向金融机构注资2,500亿美元,并且承诺为银行间贷款提供担保,这使得肆虐整个信贷市场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

有迹象显示银行已不那么惧怕彼此放贷了,美元的伦敦银行同业拆息(Libor)过去两周大幅降低。不过这一利率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之间的息差仍处于历史高点。Libor的持续下降是显示信贷危机正在缓解的重要迹象。

广告

虽然银行同业拆息下降是借贷市场复苏的重要前提,但它却不会自动导致放贷活动的重新活跃。Northern Trust的经济学家保罗?卡斯雷尔(Paul Kasriel)说,此银行是否向彼银行贷款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银行是否愿意向水暖工乔(Joe)贷款。

各银行都对放贷持谨慎态度,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已经受到了住房市场低迷和金融市场动荡的重创,同时还因为在经济低迷期对外放贷的风险会加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今年7月针对银行放贷主管进行的季度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受访银行都表示它们已经收紧了放贷标准。卡斯雷尔说,一个显示经济走上复苏之路的早期迹象是:有更多银行在放宽而不是收紧放贷标准。

住房

住房市场将在放松贷款标准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只要房价继续下跌,就会有更多房主发现自己住房的价值已经低于自己所欠按揭贷款的数额。这就为更多按揭贷款出现断供打下了伏笔,并使银行继续对放贷持谨慎态度。今年第二季度末时,S&P Case-Shiller全美房价指数已比2006年时的高点低了18%;高盛(Goldman Sachs)的经济学家们预测说,该指数还将再下降15%。

高盛经济学家简?哈特苏斯(Jan Hatzius)说,目前大量空置的住房能以多快速度被市场消化是决定房价还将下跌多少的关键因素。

2005年初时,1.8%的非租赁住房空置待售。美国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08年第三季度的住房空置率是2.8%,与第二季度持平,仅略低于第一季度的2.9%。由于市场上有众多住房等待出售,卖家为吸引买主不断下调售价。

哈特苏斯说,如果住房供大于求的局面出现缓解,那么基于经济学常识判断房价最终将会稳定下来。

消费者

对经济状况的担忧已经使心神不定的消费者们捂紧了自己的钱袋。消费者支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而且自1991年末以来一直呈逐季增长之势。经济学家们预计,这一持续了近20年的支出热潮有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戛然而止,而经济增长也会随之下降。

一个被普遍关注的消费者预期指数有可能为人们了解消费者支出动向提供线索。该指数是路透社(Reuters)和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月度消费者人气报告的一部分。这一指数今年6月降至了近30年来的最低水平,此后随着石油和汽油价格从历史高点回落,该指数也开始回升。但由于金融和经济状况恶化,人气的回升本月被悉数抹去。

如果消费者开始愿意购买汽车、家俱和家电等大件商品,则表明他们的消费信心出现了改善。最近几个月,由于贷款标准提高,消费者尽量避免大额采购,大件商品的销售遭遇重创。

Barclays Capital的经济学家伊桑?哈里斯(Ethan Harris)说,当你对现状感到没有把握时,推迟支出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们想看到大件产品的销售势头开始稳定和改善的迹象,这些迹象将显示人们又开始购买耐用商品了。

就业

在就业市场改善之前,美国人可能不会倾向于购买大件产品。月度就业报告提供的非农就业人数和失业率数据都属于滞后指标,它们显示的就业市场变动情况比实际情况要滞后许多。

许多经济学家更关注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发布的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报告,它反映了新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有多少。人们凭经验认为,如果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超过40万,就表明经济正在滑向衰退。而这种情况7月份已经出现。最新的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是47.8万人。

股市

就业前景主要取决于企业:如果企业担心出现亏损,它们更有可能裁员而不是增加用工。而股市虽然具有种种非理性特征,却是反映企业健康状况的最佳指标之一。千百万投资者都极力想搞清楚企业的利润走势,而股价就是他们所得出结论的集中反映。

但在企业健康状况高度依赖全球经济环境的时候,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可能并非反映这一状况的最佳指标。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的策略师转而跟踪韩国综合指数(Kospi)的表现,韩国许多公司都是出口导向型企业,这使得它们对全球利润增长情况高度敏感。韩国综合指数一年前开始走下坡路,该指数周二时已较一年前低了52%。

Justin Lahart / Kelly Evans

相关阅读

经济前景再恶化 Fed降息成定局 2008-10-29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历史低点 2008-10-28

失业问题重压美国 加剧经济下滑 2008-10-27

通用电气计划09年裁员并削减成本 2008-10-25

……………………

美元王者归来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8日12:32

Hotel Ranga

在冰岛的Ranga酒店,连SPA的价格都用美元了

美元再次成为王者,至少在眼下是如此。

随着信贷危机的不断升级,美元在动荡年代又恢复了作为全球避险工具的地位。随着投资者大肆抛售所有资产,将收益转化为美元,仅在10月份一个月,美元兑欧元就升值了11%以上。自春季次贷危机开始加速算起,美元兑欧元已升值了22%。美元对英镑、瑞士法郎、澳元等货币也都走强,但对日圆出现了下跌。

本世纪以来的多数时间,美元兑全球多数主要货币持续走低,而最近这种逆转至少暂时中止了长期以来看跌美元的趋势。如今美元的重新走强会对投资者、消费者和游客产生影响。美元走强削弱了海外投资的收益,不过却使进口产品、大宗商品甚至海外度假的成本更易为美国人所承受。

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 Co.)首席投资策略师利兹?安?桑德斯(Liz Ann Sonders)说,曾给消费者带来损害的所有这些事情现在都出现了逆转,因为美元走强压低了给消费者荷包带来压力的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不过她指出,美元走强并非是由于美国经济一片大好。这是一种自然结果,因为全球大量资金急于寻求避险。

事实上,美元可能同样轻易地且很迅速地失去目前的强势。美元的内在基本面在信贷危机爆发前并不好,当时面临着庞大的预算赤字和贸易逆差以及无法回避的支付医疗和社会保险资金的需求。如今的危机更是放大了美国面临的财政困难。

不过目前而言,美元是黑暗中的一座灯塔。我们看看美元走强对投资者和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投资者

美元走强推低了海外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诸多资产的价值,因为以外币赚取或定价的任何产品按美元计价都变得更低了。

广告

这令美国投资者在海外股市受到的损失进一步放大。以巴西为例,该国是受避险需求打击最严重的新兴市场之一。按当地货币计算,巴西股市今年累计下跌了约53%。但由于美元升值,巴西股市对美国投资者而言下跌了64%。

美元走强也将损害一些美国公司。依赖于海外子公司的跨国公司的利润将受到打击。国内制造商在出口方面也会遇到更大麻烦,因为它们的商品在海外市场的价格将变得更高。

美元走强还将损害持有外币储蓄和大额存单的储户。近年来,这是一种投资海外经济体时能避免长期持有股票和债券内在风险的流行方式。

消费者

美元走强将使进口商品更加便宜,但不要期望价格能一下子大幅下跌。

时装连锁店Scoop NYC首席执行长米兰妮?考克斯(Melanie Cox)说,到下个月,店内一些欧洲设计师的服装可能会降价15%。但她指出,降价将会按照个案情况处理,取决于各品牌对其建议零售价的灵活程度。Scoop NYC在美国共有14家商店。

欧洲设计师的时装不会大规模降价的一个原因是,格外谨慎的零售商订购的商品数量低于以往,使库存下降了至多30%。德勤(Deloitte LLP)副董事长派特?康洛伊(Pat Conroy)说,供应紧张有时会促使价格上涨。

游客

目前,进出美国的国际机票的价格看来并未全线下跌,但随着燃油价格继续下跌和旅行需求促使航空公司下调票价吸引买家,这种局面可能发生变化。网上旅行代理机构Expedia Inc.称,今年12月从纽约到伦敦的往返经济舱票价平均为697美元,同去年相比上涨了14%。一个例外是冰岛。如果你能忍受几乎整天一片黑的景象,从纽约到冰岛的平均票价为811美元,比上年同期低了21%。

但美元升值对一些美国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一夜之间,到巴黎或伦敦购物变得更能承受了。最极端的例子是冰岛、匈牙利、南非、巴西和墨西哥,这些国家的货币兑美元都大幅下跌。

从一些零散迹象来看,随着美元走强,美国游客在过去几周里似乎预订了更多的境外旅游。Mantis Collection营销主管保罗?加德纳(Paul Gardiner)说,在过去两周里,美国人对南非和伦敦的豪华酒店及自然保护区表现出了更浓厚的兴趣。加德纳说,从网站流量看美国以外地区的流量出现明显增加。1美元现在能兑换约11南非兰特,大大高于8月份时的7南非兰特。

Jeff D. Opdyke / Ray A. Smith / Sarah Nassauer

相关阅读

美元兑欧元触及两年半高位 2008-10-28

美元因美国金融业危机而获益 2008-10-20

日圆风头正劲 汇市大幅振荡 2008-10-10

……………………

中国政府为何支持房地产市场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8日18:56

随着股市创下两年来新低,且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降至五年来最低水平,笔者上周访问上海时就已经为当地民众的意气消沉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人们口中谈论的却是另外一个令人堪忧的数据:上海美食大闸蟹的价格降到了10年来最低水平。

大闸蟹价格下跌部分应归咎于温暖的天气,因天气寒冷时大闸蟹味道最为鲜美,而天气炎热时大闸蟹便会死亡。但除此之外,信贷危机也削减了市场对这一传统美食的需求。

人们希望,在周末气温降至15摄氏度以下后,大闸蟹市场能够有所反弹。

但让中国股市重新焕发活力可不是仅靠天气改变便能实现。股市投资者已连续12个月遭受损失,几乎放弃了对政府出面救市计划的希望。

上周五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至1,932点,但当天人民币125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可能比指数更能说明问题。在市场繁荣时期,日成交额一度高达人民币近1,800亿元。

中国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挫了61%,不过在目前全球股市普遍下挫的情况下,中国也大可不必为国内股市的大跌感到自责。中国政府可能也认识到,在当前环境下,无论采取何种措施,成功救市的希望都很渺茫。

此外,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着更加紧迫的任务:那就是保护国内经济免受全球信贷市场危机的冲击。

广告

根据中国政府上周公布的政策措施,提振房地产市场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中国财政部颁布了多项措施,包括将购房首付款最低比例从30%下调至20%,将房贷利率下限从贷款基准利率的85%扩大至70%。上海市随后还颁布了14项房地产市场提振措施。

花旗银行(Citibank)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上述措施或将缓和低迷的市场人气,但不大可能提振一路下跌的房价。

但一位当地分析师向记者解释称,该研究报告曲解了政府措施的真正目的。政府采取措施的目的并非是要帮助业主,而是要帮助向地产开发商提供大笔贷款的银行。

中国大陆地产开发商迫切需要出售住房来筹集现金,若非如此,银行到年底就很难收回到期的贷款。

此外,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表示,许多地产开发商都因负债比率过高遭受打击,不仅仅因为其股票遭到投资者冷落,在当前的信贷市场形势下,若遇到作风严谨的贷款审核人员,这些开发商将面临很大风险。

小型地产开发商处境更加艰难,由于他们中的一些不得不放弃今年上市的计划,因此错过了筹资机会。

摩根大通称,中资银行针对地产开发商的贷款平均只占其贷款总额的7%-8%,但这同样可能引发问题,且和多年来的老客户相比,新近贷出的款项尤其容易出现问题。

无论如何,中国的新一代有产阶级需要重树信心,尽管这需要他们无视全球其他国家经济疲软的事实。决策者眼下至少看上去是在积极提振市场信心,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下跌可能对整体经济造成的潜在影响,投资者还应该密切关注政策面的动向。

鉴于几乎全球各国房地产市场都出现下挫,开发商按兵不动,静待时机并不足为奇。但与香港不同,那里的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雄厚,且大多数遵守规则,不会随意削价或增加供应,中国大陆地产开发商降价售房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抛开房地产问题,本周将有包括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Co.)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 of China Ltd.)等许多大型中资企业公布收益,市场期待能看到一些令人安心的业绩。

投资者仍然不能接受所谓大陆蓝筹企业中信泰富有限公司(Citic Pacific Ltd.)因衍生产品投资亏损150亿港元的事实。人们担心,如果中信泰富这样的老手尚且如此,其他一些经验较差的中资企业又将如何。

在离开上海之前,记者正赶上品尝当地大闸蟹美食的好时机。尽管房价下跌且股市表现糟糕,但至少饭店仍是顾客盈门,生意兴旺。

Craig Stephen

相关阅读

中国力保房地产业 2008-10-24

中国政府降低购房税赋提振楼市 2008-10-23

急需救助的中国房地产企业 2008-10-21

……………………

编辑荐读

养日本鸡 下美国蛋

大 | 中 | 小2008/10/28 15:50:23

过去十年中,日本政府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发展,在利率已降无可降的情况下拼命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从而导致低成本日圆资金泛滥,为全球从事融资套利交易的人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理想贷入货币。这些借贷人抛售日圆买入其他货币,从而使日本在保持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仍能将日圆汇率维持在低水平,日本出口业因而得以兴旺发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日本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也就以这种方式实现了“曲线救国”。

然而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风暴却将日本经济的这一“良性循环”彻底打破,一方面美欧经济衰退使主要出口市场萎缩,另一方面大量避险资金涌入日本却推高了日圆汇率,而避险意识提高和日圆汇率上扬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又促使大量融资套利交易被解除,海量日圆资金回流日本银行体系,从而进一步推高了日圆汇率。这也让原本可以在这场危机中坐看美欧笑话的日本面临了比美欧更早跌入经济衰退的危险。

全球另一个遭遇日圆 “发胖”烦恼的是美元。虽然美国的后院还远未打扫干净,但寻求避险的“资金难民”却已急不可耐地要涌进来了,这正好应验了一句话:美国的问题最终证明首先都是他国的问题,他国的问题事后证明最终都是美国的机会。美元升值虽然会直接打击美国出口,但身处困境的美国现在已顾不上这点了,它的当务之急是筹措海量的救市资金,而美元坚挺显然有助于增加美国资产的吸引力。

然而美国的好事还没完呢。为了遏制日圆升势,日本政府必然通过买入美元来干预汇市,而由此积累起的美元资金除了购买美国国债还能作何处置?另一方面,因避险资金大量涌入而快被挤破了保险柜的日本银行体系必然要为资金寻找投资出路,在全球市场风险骤增的今天,美国国债显然又是最理想的投资去处,而投资者的资金在日本兜个圈子曲线流入美国,日本银行业不知不觉中又给美国当了一回信用担保人。

就这样,日本用大量流动性养肥了自己的鸡,而蛋却最终下到美国去了。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部

……………………

21世纪布雷顿会议 中国是否当年的美国

2008年10月30日08:37

Sebastian Mallaby

1944年7月,当出席联合国货币和金融会议的44国代表入住华盛顿山饭店(Mount Washington Hotel)的时候,布雷顿森林实在是没什么可看的。坐落在新罕布什尔州的这家饭店被一片差不多有100万英亩的森林包围着,除了一些可口可乐自动售货机,就没什么可让代表们分神的了。

就在这处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168名政治家(和仅有的一位女政治家、来自Vassar学院的Mabel Newcomer)一起参与演出了这段在治理世界经济方面最着名的历史片断。这次会议为防范再次发生大萧条重塑了世界金融秩序,并创建了一家史无前例的国际银行来专注于战后重建与发展。

在最后的全体会议上,盛装的与会代表们全场起立向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鼓掌致意。他的思想渗透于为期三周的会议。凯恩斯爵士向富有远见的同僚们表示感谢,说他们完成了预言家或先知才能做到的事。

布雷顿森林会议此后便披上了一层神话色彩。对经济史爱好者来说,它堪比制宪会议上美国建国之父们的那次聚会。而对那些急切希望被世界铭记的政治家来说,它是一个让人无比艳羡的时刻。最近,在英国首相布朗(Gordon Brown)和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呼吁举行新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后,布什总统表示同意。电视媒体风闻此事纷纷出动,在当年的华盛顿山饭店旁驻扎守候,这里已完成了一次耗资5,000万美元的装修改建工程。不过,布雷顿森林会议实际上已经不是第一次闹“复活”了。事实上,历史上已有很多先例。

1982年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长里甘(Donald Regan)就提出重新召开布雷顿会议以稳定西半球货币。第二年,因法郎发生三次贬值,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宣称,“现在真的到了该考虑新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的时候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密特朗一直大肆鼓吹这一主张,直到1985年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批评他的建议是“不切合实际的胡言乱语”,他才算偃旗息鼓。

1997-98年的新兴市场危机之后,布雷顿森林怀旧病再次爆发──这次是在后撒切尔时代的英国。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Tony Blair)认为:我们不应惧怕极端、颠覆传统的思想。为了新千年,我们今天需要致力于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该说,布莱尔的新千年构想的具体内容很模糊。但没有哪个国家的首脑会鲁莽地指出这一点。

在国际社会围绕治理经济采取的重大举措中,或许只有马歇尔计划被提及的频率超过布雷顿森林会议,比如,为冷战结束后的东欧制定马歇尔计划、针对非洲的马歇尔计划、针对内陆城市的马歇尔计划等多个版本。的确,每一个想让华盛顿花大钱的人都会发现,拿马歇尔计划说事是再便当不过的做法了。

但布雷顿会议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罕见的声望。它关乎重新建立国际秩序,而不仅是为一项有意义的事业而稳定货币。并且,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着名的单边主义的范例,布雷顿森林会议则是国际多边合作的胜利。当时参加布雷顿会议的甚至包括洪都拉斯、利比里亚和菲律宾等国的代表(凯恩斯曾就此不屑地说到,那是一次“最恐怖的耍猴馆般”的集会),但不包括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当今世界经济强国。

布雷顿会议这两方面的成就即使是今年看来似乎仍有相当的吸引力,不过,这两方面也都有不切实际的成份。会议创建的一项固定汇率体系重新确立了经济秩序。其目标是防止货币竞相贬值的局面重演。竞相贬值的典型范例是“黄油战争”。1930年,通过将本币贬值,新西兰出口的黄油在海外市场享受到价格优势,其出口黄油的主要竞争对手丹麦于是在1931年也采取了将货币贬值的做法。之后,这两个国家你追我赶,一路贬值,幅度越来越大。

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加剧了最终拖垮了整个世界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布雷顿森林会议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可谓简洁明了。二战后,美元钉住黄金、其他货币钉住美元。不再有浮动汇率机制,也就不再有贬值大战。为支撑这一系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缔造者们还创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相对同门师兄世界银行(World Bank)而言,IMF在实现其缔造者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如果固定汇率机制令一个国家陷入收支失衡的危机,那么IMF会出手相救,使其货币避免贬值。

如今成立新货币体制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仍可以借鉴这种观点。重创全球金融市场的信贷泡沫部分源于现行货币制度的双轨状态:一些国家允许货币自由浮动,另一些国家把本币与美元松散地挂钩在一起。在过去差不多五年的时间里,制度上的不统一制造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一个翻版:作为让本币钉住美元的最大经济体,中国将人民币汇率保持于低位,致使亚洲其他出口国也纷纷压低汇价。正是在这新一轮汇率操纵大战中,这些钉住美元的国家敛集了巨额贸易顺差。他们的收益不断回流至国际金融体系中,令信贷泡沫持续膨胀,在破灭后酿成今天的灾难。

说服中国改变其货币政策会是新布雷顿森林会议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不过汇改问题在此次会议的议事日程上排名靠后(布什政府提议会议于11月15日举行,并将其定性为“20国集团会议”,对欧洲方面所谓的第二次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说法置之不理)。力主召开此次会议的英、法领导人要求在会上讨论金融监管问题,例如何如完善评级机构、加强银行业透明度等等。很多相关议题对跨国合作的要求都很低。

如果欧洲闭嘴不提要求中国放松钉住美元政策的话,那或许是因为他们预见到了自己要为这一要求所做出的让步。中国是不会为了国际金融体系而放弃其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政策的,除非这样能令它在该体系中获得更大利益──这意味着在IMF获得大得多的发言权,同时相应削弱欧洲原本过大的影响力。抛开有关银行业透明度的胡言乱语,这才是这次会议需要达成的核心协议。自然欧洲人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以何种形式将中国纳入多边机制核心的问题取决于中美这两个大国。这和第一次布雷顿森林会议时倒颇为相像──在多边谈判的表象下其实就是两个大国之间的讨价还价。二战之后,英国这个骄傲但负债累累的帝国需要美国人的存款来稳定货币体系,它付出的代价就是让美国人在IMF的设计及构架问题上拥有最终决定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美国必须扮演当年英国的角色,而今天的中国则必须扮演当年美国的角色。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上世纪40年代时,衰落一方奉行的是帝国式贸易政策,崛起一方倡导的则是开放的全球经济模式。当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对邱吉尔(Churchill)说,实现自由贸易是英国获得战后援助的代价时,罗斯福是在要求终结殖民地政策、建立平等的商业竞争舞台;邱吉尔回答到:总统先生,我想你是想废除大英帝国,但尽管如此,我们知道美国是英国唯一的希望。

而今,崛起的一方一直在通过低汇率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坐拥2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政府有可能答应为西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帮助,但条件是在IMF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中国人也有可能对此兴趣全无。全球货币体系的未来取决于中国是否有心充当罗斯福──或者它宁愿做现代版的邱吉尔。

(编者按:本文Sebastian Mallaby是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地缘经济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oeconomic Studies)主任。目前他正在撰写有关对冲基金历史的文章。)

……………………

(何必注,二战时期的同盟国关系与现如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方面巨大的分歧也是可以与想当年相提并论的么?)

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再度降息

2008年10月30日08:21

中国央行六周内第三次降息,在中国增长前景暗淡和全球经济减缓严重影响众多中国公司之时,降息之举意在强化支持市场信心的举措。

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幅下降至9%,为5年来最低幅度,而随着国内房市低迷和出口产品需求滑坡,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幅可能还会出现更为剧烈的减缓。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报导: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Capital Economics驻伦敦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说,中国政府正全力确保迄今为止的小幅减缓不会变得更加严重。

最新一轮降息将基准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下调27个基点至6.66%,一年期存款利率也下调27个基点至3.60%。继中国央行之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周三宣布,将关键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蔓延,日本、欧洲和英国等主要央行预计也将在未来几天进一步调低借贷成本。

中国央行宣布降息的同一天,许多中国大公司发布了下滑或令人失望的第三季度业绩。这种情况表明,在最近几周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之前,中国已经感受到了全球经济减缓的影响。上证指数周三收盘跌2.9%。

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中国股票研究部门主管陈昌华(Vincent Chan)说,全球经济减缓对中国造成损害的幅度和速度都太快了,因此人们还没有机会作出反应。

许多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将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进一步降息,并宣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政府开支,以推动经济增长。陈昌华说,中国需要采取大规模财政举措,稳定投资者的期望。

从炼钢到运输的各行各业都已经出现了疲软迹象。中国最大炼钢企业的上市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Baoshan Iron & Steel Co.,简称:宝钢股份)发布业绩报告称其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9.2%,低于此前预期;公司警告称今年最后几个月可能会在一些产品上出现亏损。钢材出口量下降,来自国内住宅建设的需求也出现下滑,拖累宝钢股份产品价格下跌。宝钢称,公司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钢铁产量下降意味着运行炼钢炉所需的电力减少,用于发电的煤炭需求也就随之降低。煤炭价格第三季度仍然处于高位,足以让中国的煤炭公司实现大幅利润增长,但煤炭公司纷纷就煤价下滑带来的不确定性发出警告。

亚洲煤炭价格目前位于10个月低点,亚洲出口煤炭基准价格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燃煤价格下降至7月初的一半左右。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简称:中国神华)周二发布业绩时称,2008年第四季度与集团业务环境相关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对集团的经营业绩造成影响。

基础设施运营商也将感受到煤炭和其它散货发货量的减少。中国港口投资者中远太平洋(Cosco Pacific Ltd.)周三公布第三季度收益出现下降,并称已推迟了扩张计划,决定提高现金余额。中国贸易额的增幅基本只有去年的一半,预计今后几个月中还将继续减速。

中国高级经济规划官员谢振华周三在宣布减息几个小时前说,中国的出口企业,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切实感受到了目前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第四季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比较大。

中国今年的消费需求按多数指标衡量仍比较强劲,但人们看来也在削减航空出行和轿车购置。分析师担心,股市下跌、房地产市场疲软和失业率上升的迹象将会打击支出。

受运营成本上升和需求疲弱的影响,中国东方航空(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和中国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第三季度都出现了亏损,而这两家公司上年同期均实现了盈利。东方航空称,鉴于全球经济衰退,航空业需求下滑的趋势近期内难以改变。

中国的银行基本未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表现要好于其它许多行业。中国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Ltd.)公布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1.5%。中国央行设定了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可保护银行在正常情况下的赢利能力。不过,其管理层尚未受到过财务困难的公司拖欠贷款的考验。如果贷款变成坏账,银行的利润将受到侵蚀。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中国股票研究部主管薛澜说,对多数中国企业而言,繁荣时期的宽松做法可能将在未来几个季度里给利润带来更大的打击。她说,许多公司产能扩张速度过快,随着需求放缓,现在通货紧缩的压力将会加剧。

中国政府格外关注小企业的困境,这些企业在就业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经济低迷时期受到的打击更大。财政部在周三的一份声明中称,已另行拨付了人民币10亿元(约合1.47亿美元)用于支持对小企业的贷款。

即使在目前的阴霾之下,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的经济状况仍好于全球其它多数国家。大多数亚洲国家的外债负担不重,而这一因素正是乌克兰、冰岛和匈牙利等新兴欧洲经济体更容易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被迫寻求救助的原因。

Capital Economics的威廉姆斯说,当全球其它地区经济放缓时,亚洲也只能受到拖累。但亚洲的内在基本面更为强劲,因此我们预计它们将比世界其它地区更快地走出困境。

Andrew Batson / Rick Carew

相关阅读

Fed减息50个基点 2008-10-30

中国经济下滑或延缓金属价格回升步伐 2008-10-28

人民币走弱时代即将来临? 2008-10-27

韩国下调关键利率 日本密切关注汇市 2008-10-27

欧洲发出减息信号 2008-10-24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

英文名称:Bank Of China Ltd.

总部地点:中国大陆

上市地点:上海证交所

股票代码:601988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航空)

英文名称: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

总部地点:中国大陆

上市地点:上海证交所

股票代码:600115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神华)

英文名称:China Shenhua Energy Co.

总部地点:中国大陆

上市地点:上海证交所

股票代码:601088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

英文名称:Baoshan Iron & Steel Co.

总部地点:中国大陆

上市地点:上海证交所

股票代码:600019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航空)

英文名称: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

总部地点:中国大陆

上市地点:上海证交所

股票代码:600029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Bank of China Ltd.

总部地点:中国大陆

上市地点:香港交易所

股票代码:3988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中国神华)

英文名称:China Shenhua Energy Co.

总部地点:中国大陆

上市地点:香港交易所

股票代码:1088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航空)

英文名称: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

总部地点:中国大陆

上市地点:香港交易所

股票代码:1055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简称:中远太平洋)

英文名称:Cosco Pacific Ltd.

总部地点:香港

上市地点:香港交易所

股票代码:1199中国东方航空股份

英文名称: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

总部地点:中国大陆

上市地点:香港交易所

股票代码:0670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航空)

英文名称: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 (ADS)

总部地点:中国大陆

上市地点:纽约证交所

股票代码:CEA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航空)

英文名称: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 (ADS)

总部地点:中国大陆

上市地点:纽约证交所

股票代码:ZNH

……………………

中国最新救市举措可能难推行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10:12

中国最新采取的救市举措可能难以被实行。

中国政府一直在坚持不懈的提振股市。

政府的最新举措是要求保险公司为市场提供帮助。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已要求保险公司停止抛售股票,并开始买进股票。中国保监会表示,保险公司必须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不过,保险公司可能并不一定会执行这一要求。

中国股市在过去的一年中下跌了70%,这导致保险公司不愿入市。中国人寿(China Life)第三季度出现3,500万美元的投资亏损。平安保险(Ping An Insurance)第三季度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81%。

广告

分析师预计,保险公司目前在股票方面的投资仅占总投资额的不到10%。

虽然从理论上讲,保险公司有买进股票的空间,不过中国保监会能得到的最好结果可能只是保险公司谨慎地逐步增加股票投资。

中国保监会周三发表的声明可能也是为了鼓励其他投资者。不过,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并不理想,而且公司利润似乎也将下降。

从积极的角度看,中国政府正采取更多具体举措,如周三下调利率,这些举措应该最终能够对市场产生有利影响。

Andrew Peaple

……………………

美联储加紧应对经济滑坡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11:15

世界各国央行都已出台应对全球经济低迷的新举措,周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和中国及挪威均宣布降息,其他几个国家央行预计也将采取同样措施。

Fed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降息,其幅度也超过其他任何央行。在此次降息中,Fed将基准的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

Fed目前已将利率下调至2001年经济衰退结束以来的低点,上一次达到这一水平是在2003和2004年。利率回到这一水平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美国决策者们需要在未来几周内对这些问题加以考虑,包括利率下调的空间还能有多大,以及Fed的降息举措效果如何。

目前,许多房主仍然难以获得信贷,企业的借贷成本飙升。但Fed迄今为止的降息举措可能已经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缓冲。Fed官员认为,如果没有降息,家庭和企业的贷款成本本来还会更高。

市场迹象表明,投资者继续摆脱最近几周的极度谨慎情绪。美国国债基本持平,因投资者回归风险略高的资产,推高了部分公司债券价格。纽约汇市尾盘,英镑和加拿大元兑美元走强。此前因投资者纷纷转投相对安全的美元资产,这两种货币曾大幅走软,近日投资者风险承担意愿略有复苏,英镑与加元随之有所走强。

Fed宣布降息时强调“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依然存在”,暗示将来还有可能进一步降息。Fed还表示,主要由于消费者开支下滑,经济活动的速度似乎已经显著减缓。Fed近期的其他一些声明也提到了这点。

Fed的声明数月来第一次没有提到对高通胀的担忧,只强调其预计未来几个季度通胀将缓和至与价格稳定性一致的水平。

广告

下调联邦基金利率通常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工具,不过其影响往往会滞后几个月。低利率降低了银行资金的成本。理论上,银行会将较低的借贷成本转移给企业和消费者,刺激后者开始新的项目或加大开支。面对Fed周三的降息举措,一些银行将自己的最优惠贷款利率从4.5%下调至4%。

避险大潮

然而,信贷危机仍然在全球金融体系内掀起了避险大潮,许多银行都不愿意放贷。许多市场的贷款标准都有所提高。虽然一些短期融资市场过去几天内有所好转,但在金融体系的许多层面,信贷依然吃紧。

抵押贷款利率也不降反升。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在于上个月被政府接管的两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借贷成本上升,因投资者对二者的债券避而远之,转投银行债券等有新的政府担保的其他投资工具。据抵押贷款数据提供商HSH Associates的数据,仅过去一周,30年期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就从6.1%上升至6.56%。

经济危机的加剧令全球央行的紧迫感剧增。

由于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恶化,中国央行周三再度降息,这已是其六周内的第三次。挪威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4.75%,这是其两周内第二次降息。日本有关当局暗示可能在周五将利率下调至0.25%。

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可能会在下周的会议上作出大幅下调利率的决定,这两家央行本月初在与Fed和另外三国央行的协调行动中均将关键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

目前全球担忧的一个大问题是美国的消费开支状况。周四美国将公布第三季度消费开支指标,估计三季度的消费开支可能出现了17年来的首次收缩,而这将对严重依赖出口的海外经济体带来重大打击。

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增长下滑对多个经济体造成损害。日本7-9月份的工业产值出现近4年来的最大跌幅,较前一季度下降了1.2%。

全球范围的利率走向在短短几周内发生急剧变化。今年夏季开始的时候,各国央行还在忙着应付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急剧上涨,以防通胀进一步蔓延、迫使央行上调利率。

据摩根大通经济学家估算,截至上周末,全球各国央行目标利率平均值为3.4%。他们预计到年底前这个数字将降至2.8%,然后明年进一步降至2.3%。

欧洲央行一些决策人士担心,欧元区经济将进入相当长一段微弱增长期,要到明年末才能勉强转为复苏。欧元区目前经济规模为12.2万亿,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周一表示,该行“有可能”在11月6日的政策会议上降息,这一表态增强了市场的降息预期。市场猜测欧洲央行会将利率从3.75%降至3.25%。

欧洲国家目前利率普遍高于美国,这让欧洲各国央行比Fed拥有更大的降息空间。

高盛(Goldman Sachs)驻伦敦经济学家内尔森(Erik Nielsen)说,这简直是180度大转弯。他们已经意识到,通货膨胀已经不是什么问题,现在他们要做的是拯救世界。

Fed将基准利率降至1%的举动给它带来了一系列全新挑战。

一些经济学家担心,Fed或许会发现自己已陷入日本前几年所处的境地:利率已经接近于零,而经济仍在萎缩,商品价格持续下滑。

日本的教训

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的Fed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对日本经济有过深入探讨,他应能预见到这样的灾难性前景。现在,Fed不仅降息速度比日本处于危机早期时要快,而且还急速扩大了它的资产负债规模,在私人领域贷款活动陷入枯竭时大举放贷。这或许缓解了信贷危机的冲击。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格林劳(David Greenlaw)说,他们可以无限制地向经济注入信贷资金。

Fed未来还面临着其他挑战。

过于压低利率可能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可能会因短期债券投资回报率萎缩而受到抑制。极低的利率还可能导致国债市场交易出现混乱。

管理准备金

Fed还一直试图控制联邦基金利率的实际水平。这一利率是银行间贷出隔夜准备金时向对方收取的利率。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人员通过控制银行体系里的准备金供应量引导这一利率水平尽量靠近Fed的目标水平。

这一利率已有数周时间远低于Fed的目标利率,部分原因是Fed为缓解危机而向银行系统注入了大量准备金。

Jon Hilsenrath / Joellen Perry / Liz Rappaport

(更新完成)

相关阅读

香港金管局减息50个基点 2008-10-30

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再度降息 2008-10-30

美联储加紧应对经济滑坡 2008-10-30

经济前景再恶化 Fed降息成定局 2008-10-29

韩国下调关键利率 日本密切关注汇市 2008-10-27

欧洲发出减息信号 2008-10-24

……………………

Fed减息50个基点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07:02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周三将基准利率下调至4年来的低位,延续了10月份以来方向大逆转的政策立场,因美国正在面临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而且衰退几乎已成定局。

Fed官员甚至对进一步将利率下调至半个世纪以来的低点持开放态度,将利率置于不可思议的趋向于零水平的道路上。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FOMC)周三一致投票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为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FOMC的这一利率决定符合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华尔街经济学家的一致预期。

Fed同时将贴现率下调50个基点,至1.25%。

FOMC称,经济活动步伐似乎已显著放缓,这主要是受消费者支出下滑拖累,而金融危机可能还会给支出状况带来更多的压力。

广告

虽然联邦基金利率最近一次触及1%水平是在2004年,但华尔街很少有人预料到Fed会再度将利率下调至这一低位。

毕竟在回顾2001年和2003年的减息举措时一些人认为,这些举措仅仅是对2001年经济陷入轻度衰退的过度反应,过分夸大了通货紧缩担忧。这些减息举措以及之后步伐缓慢的紧缩行动均遭到谴责,被认为是引发美国住宅泡沫的根源,而住宅泡沫的破灭正是当前经济风暴的中心所在。

不过此次减息面临的状况有所不同,美国经济目前已远不止轻度下滑,而是面临大幅萎缩的危险。经济学家预期将于周四公布的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下降0.5%。预测机构Macroeconomic Advisers预期美国第四季度GDP下降2.8%,而且到2009年初还将进一步下滑。

与此同时,未来数月失业率可能也会由目前的6.1%升至远高于7%的水平。尽管通货膨胀压力依然高企,但在原油及汽油价格下滑影响下,预计未来通货膨胀率将迅速回落。

Fed称,鉴于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滑以及经济活动前景疲软,FOCM预期通货膨胀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减弱至与物价稳定相符的水平。

在9月16日召开的FOMC会议上,Fed官员们还警告称,通货膨胀仍是一大担忧因素。但是随着信贷危机造成越来越多的连锁反应,而且开始显现蔓延至消费者和商业支出领域的迹象,Fed在10月8日将基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与包括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和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在内的数家主要央行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联合减息行动。

Fed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应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不过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Fed指出,官员们将密切关注经济及市场动向,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来推动经济增长、维护物价稳定。

同样是在本月,Fed还宣布了一系列短期债券市场救助方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Fed降低了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便于企业为日常业务进行融资。商业票据市场已经陷入困境,因为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布破产之后,该市场最大的投资集团货币市场基金一直未能摆脱恐慌情绪。一些货币基金因雷曼兄弟拖欠债务而蒙受巨大损失。

根据Fed上周宣布的《货币市场投资融资安排》(Money Market Investment Funding Facility),Fed将向货币市场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购买定存单和商业票据。另外,依据Fed周一启动的《商业票据融资安排》(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 AXP)和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GE)等公司可以向Fed出售3个月期商业票据。

Fed还扩大对银行业机构的贷款,支持其收购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并开始向存款机构的法定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此外还扩大了定期拍卖工具(Term Auction Facility, 简称TAF)招标规模,所有这些举措均旨在刺激借贷。

目前有初步迹象显示,Fed的救市计划正在发挥作用。基准贷款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息(Libor)周三走低,延续了过去两周单日连续下滑的趋势。

在FOMC公布利率决定之前,Miller Tabak债券策略师Tony Crescenzi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真正起到救市作用的是Fed的各种流动性操作,而联邦基金利率只是一项辅助工具。

尽管如此,在减息显现全球性新特征的情况下,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仍是一项有力举措。鉴于全球经济滑坡源于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的事实,直到最近美国在减息方面仍基本上孤立于其他国家。

此外,就算Fed持续13个月的减息周期已经步入最后阶段,其他央行或许才刚刚启动减息周期。继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周一意外减息之后,中国央行周三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利率,这是该行两个月内的第三次减息;挪威央行也在周三下调了基准利率。

预计欧洲央行(ECB)和英国央行(BOE)也将在下月的利率政策会议上进一步减息。

Brian Blackstone / Maya Jackson Randall

……………………

Fed减息对市场意义不大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16:19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将给金融市场服下一味安慰剂。

Reuters

美联储主席贝南克

普遍预计美联储的政策制定者周三将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从1.5%调低至1%,回到2003年和2004年的历史低点。

如此低的利率应该会给股市带来强大的推动力,提振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联邦基准利率的下调也有助于公司债市场,不过通常会损害美国国债,因为投资者会对通胀前景感到担忧。

不过,此次降低利率目标的全部意义就像是给一项新的建设项目剪彩。

联邦基金利率已经大大低于美联储的目标,在过去一个月的大多数时间里一直如此。自美联储10月8日将目标利率降至1.5%以来,利率只有一次高于这个水平,其他时间都低于这一水平。几天来,利率一直在1%之下。

美联储通过买卖债券和其它证券操控联邦基金利率。最近,这些公开市场操作一直很活跃,这些举措加上一些技术性因素已导致美联储暂时失去了对联邦利率的全面控制。

广告

幸运的是,这种局面现在不会产生很大影响。随着全世界都在减少负债、储存现金,系统中的货币供应正在逐渐枯竭,美联储额外的努力也刚刚够补充这部分资金。

KeyCorp旗下子公司Key Private Bank的首席投资策略师布鲁斯?麦凯恩(Bruce McCain)说,当供水系统出现问题时,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重新增大供水管线的压力。

美联储周三别无选择,只能减息,以免让市场的预期落空。但在总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再度开始增加(比如贷款出现回升)之前,减息对市场基本没有持续效应。

Mark Gongloff

相关阅读

冰岛央行将关键利率从12%上调至18% 2008-10-28

欧洲发出减息信号 2008-10-24

通胀放缓 美联储减息有余地 2008-10-17

美联储考虑再次减息 2008-10-16

……………………

美联储与四家央行建立货币互换安排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07:50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周三宣布与另外四家央行建立货币互换安排,旨在改善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Fed表示,已同巴西、墨西哥、韩国和新加坡的央行达成临时性货币互换协议。

这四项货币互换安排额度均为300亿美元,截至日期为2009年4月30日。

相关阅读

美联储将向海外信贷市场提供现金 2008-10-13

Fed:已批准将临时货币互换安排额度扩大1,800亿美元 2008-09-18

……………………

大摩高盛前景不明吓退投资者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09:32

当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统治古巴后,他关闭了该国的赌场。

美国政府目前正在大举干预金融体系,虽然华尔街上的赌场还不至于会就此关张,却毫无疑问会面临剧烈变化。

Associated Press

高盛CEO布兰克费恩

自9月中旬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转型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监管下的银行控股公司后,两家公司股价分别下跌了28%和44%,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即便美国政府投资购买两家公司各100亿美元优先股,并为他们债券发行提供了担保,也未能扭转两只股票的颓势。

摩根士丹利目前股价仅相当于其有形帐面价值(不包括无形资产的资产净值)的一半左右,高盛目前的市净率约为一倍。

这种惨淡的市盈率反映出,投资者认为两家公司的处境已经发生了巨变,因此很难评估他们的盈利能力。

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

在信贷危机后可能出现的新金融体系中,拥有巨额资产负债表、严重依赖资本市场的公司将难有一席之地;截至8月底,高盛与摩根士丹利拥有略高于2万亿美元的资产。

展望未来,监管部门可能会要求银行限制他们在资本市场的风险敞口。例如,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目前约有40%的收入来自于资本市场相关业务。如果金融行业被套上这个紧箍咒,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可能会引人瞩目地被拒之门外。他们大部分业务都与资本市场有关。

尽管与高潮时期相比,两家公司都已降低了杠杆比例,但他们业务重心仍集中于资本市场,这可能会令监管部门感到不安。

广告

试想一下,如果两家公司自营交易等投机性业务出现重大亏损,市场会怎样炮轰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可能会被迫出面解释为什么公众资金投入、Fed负责监管两家公司后,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到那个时候,问题就不是降低杠杆比例和更保守的业务模式是否会导致回报减少这么简单了,而是监管部门还想不想让两家缺乏多样化的大型金融机构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了。

随着这种不确定性的迫近,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或许会发现,出售给一家更大的银行更有利于股东。高盛集团已经讨论过这个想法了: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后不久,高盛首席执行长劳埃德?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曾就可能的合并事宜接洽过花旗集团(Citigroup)。

不过,金融类股的合并交易目前都是在低市盈率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围绕着高盛或者摩根士丹利的收购传闻恐怕也难给两只股票带来多少提振。

毕竟,谁会放心把钱投在指望合并带来转机的公司身上呢?

Peter Eavis

相关阅读

高盛、摩根开辟新篇章 2008-10-02

Fed发布命令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2008-09-23

投行与商业银行分久必合 2008-09-23

高盛、摩根士丹利转型,华尔街的终结 2008-09-22

摩根士丹利与高盛为杠杆所累 2008-09-22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寻找合作伙伴 2008-09-22

美联储关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声明 2008-09-22

……………………

中信证券3Q净利润下降73%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07:48

广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Citic Securities Co., 简称:中信证券)周三表示,第三财政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73%,因证券经纪业务的手续费和佣金大幅下滑。

中信证券表示,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净利润为人民币11.3亿元,低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1.5亿元。该公司是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经纪公司。

中信证券第三季度收入为人民币29.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87.1亿元下降66%。

中信证券7至9月份的收益继续下降,因国内股市进一步大幅下跌。上证综合指数第三季度下跌16%,此前在第一和第二季度曾分别下跌34%和21.2%。

中信证券没有公布第二季度的数据。道琼斯(Dow Jones)根据该公司此前公布的业绩计算,其第二季度净利润从人民币29.5亿元下降至人民币22.5亿元,降幅24%。

Joy C. Shaw

相关阅读

中信证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3% 2008-08-11

中信证券将合并旗下资产管理子公司 2008-08-09

中信证券:人寿集团减持公司股份 2008-07-01

中信证券挥别贝尔斯登 2008-03-19

……………………

通用汽车第三财季全球销售下滑11%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07:33

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第三财政季度全球销售收入下滑11%,说明其海外业务的增长已不能弥补北美销售的下滑。

通用汽车第三财政季度销售汽车211万辆,为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这使以前销量一直排名世界第一的通用汽车进一步落后于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的销量。丰田汽车上周表示,第三财政季度全球销量为224万辆,下降4%。

广告

在北美市场,美国汽车销售持续下滑,消费者从购买卡车转向购买小型汽车,而卡车是通用汽车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给通用汽车带来打击。直到今年,海外销售的增长一直使整体销量保持上升,但随着经济和信贷危机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西欧市场的销量开始下滑,主要新兴市场也有疲软的迹象。

通用汽车第三财政季度北美销量下滑19%,至977,804辆,西欧销量减少12%,至459,219辆。这两个市场在通用汽车总销量中的比重约为68%,其销量下滑的影响超过了其他市场销量上升的作用。通用汽车在拉美、非洲和中东的销售增长3.4%,亚太销售增长2.6%。

Mike Barris

相关阅读

美政府或向通用汽车提供50亿美元贷款 2008-10-28

破产阴影笼罩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 2008-10-27

通用汽车计划裁减白领职员 2008-10-24

通用汽车与克莱斯勒加速推进合并谈判 2008-10-17

西欧销量下滑拖累通用汽车股价暴跌 2008-10-10

通用汽车在华销量滑坡 2008-09-26

……………………

美国汽车厂家削减参展规模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15:18

即使是被称为汽车业奥斯卡的大型车展的魅力和光环也无法掩盖底特律今年的一片惨淡。

面对销量下滑和严重亏损的局面,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大规模地缩减下月开始的洛杉矶汽车展的参展计划。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rp.)取消了原定在洛杉矶汽车展之前推出新款别克君越(Buick LaCrosse)轿车的媒体轰炸计划。该公司还砍掉了过去两年里一直在1月份的底特律车展开幕式上举行的名人汽车与时装展示活动。

David Patton

福特汽车的高管在去年的底特律车展上展示一款Verve概念车

与此同时,克莱斯勒(Chrysler LLC)几乎不会在洛杉矶展会上露面。克莱斯勒不会像过去那样派出高管人员,也不会展示新车。洛杉矶汽车展将于11月19日对媒体开放,11月30日闭幕。近年来,洛杉矶汽车展的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美国的顶级车展之一,也是展示环保型汽车的重要舞台。

计划的缩减显示出这些公司既要大幅降低成本,又要充分营销,以期在艰难时期出售轿车和卡车。

芝加哥、洛杉矶、纽约,尤其是底特律的美国大型车展都会令媒体格外关注,汽车公司也以此宣传它们的最新款车型。据主办方称,仅仅是底特律车展就会吸引6,000多名汽车业记者。

汽车制造商都会通过大量免费赠品、绚丽多彩的舞台表演和明星参加的活动吸引人们的目光,推出新款轿车和卡车。

洛杉矶汽车展发言人布兰登?弗莱恩(Brendan Flynn)说,今年车展的人气与以往不同,所有人都在关注经济形势。对今年车展的态度和总体热情可能都不如过去几年乐观。他还称,同2007年相比,今年会有更多的厂家在车展上推出新车。

底特律车展联席主席道格?福克斯(Doug Fox)说,迄今为止,经济滑坡并未让汽车公司远离展会。底特律汽车展已成为世界最受关注的汽车展会之一。

身为密歇根州安阿伯Ann Arbor Automotive总裁的福克斯说,仍有人向我们要求更大的场地,但已经没有了。

广告

不过,本届展会可能会有更多底特律以外的厂家出现。福克斯说,有两、三家中国汽车公司会参展。展会的组织者也在同印度的Mahindra & Mahindra Ltd.进行磋商,印度汽车厂家有可能首次参加底特律汽车展。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Corp.)将扩大展台,接手保时捷(Porsche Automobil Holding SE)退出底特律汽车展留下的空间。

在美国国内的汽车厂家中,福特汽车(Ford)称没有缩减洛杉矶或底特律车展参展规模的计划。该公司将在洛杉矶车展上高调推出改款后的福特Mustang“肌肉车”(muscle car)。

Crowe Horwath LLC分析师艾里奇?默克尔(Erich Merkle)说,重要新车的亮相不可能成为削减开支的牺牲品,因为随着汽车销量跌至90年代以来的低点,汽车厂家必须竭尽所能取悦消费者。最终,这都是为了提供人们想买的产品。

Sharon Terlep

相关阅读

全球汽车销量将下滑 2008-10-09

美国汽车业低迷加剧 2008-10-02

布什批准向汽车行业提供250亿美元政府贷款 2008-10-01

通用汽车在华销量滑坡 2008-09-26

美国汽车三巨头能否幸免于难? 2008-08-14

……………………

经济大萧条难奈股市长线投资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13:46

让我们玩一个本周流行的猜谜游戏:我们已陷入了另一次大萧条吗?

历史或许不会一成不变地重复,但从近期连篇累牍地将目前经济困境同当年的大萧条相提并论的文章中你不会了解这点。我承认对这一主题颇为着迷,它让我重新温习了一遍美国历史。这样的阅读令人痴迷,你甚至不用太过投入,就能认识到这种对比是相当缺乏根据的。无疑,全球经济仍面临巨大的压力,存在难以预测的结果,但当年的大萧条不会重演。

这点看起来非常明显,因此我不想详述曾让大萧条越陷越深的出于好意但却具有严重误导性的经济政策,以及最近采取的有助于缓解这次危机压力的措施。但为了我们游戏的目的,让我们放弃所有这些。让我们说,我们已处于另一次大萧条中,市场同大萧条时的情况一样糟糕。那么投资者应该做些什么呢?

对股市投资者而言,有关大萧条的头条新闻通常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86%,从1929年9月16日的31.86点跌到了1932年6月1日时的4.40点。显然,那时持有股票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大萧条前几年的主要标志是通货紧缩,即价格下跌,这期间会出现比较少见的情况,即债券的表现通常会好于其它投资品种,因为债券的利息能购买更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通货紧缩是通货膨胀的反面。在通胀时,固定利率的收益都会被价格的上涨所侵蚀。美国国债也能带来几乎没有风险的回报。出于同样的原因,即使是现金在通货紧缩时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此,如果我们再次陷入了大萧条之中,安全之地应该是美国国债和现金,这点看来是显而易见的。鉴于目前全球对风险的回避,买进美国国债,甚至有报导称人们将现金塞进床垫,这些都显然是投资者目前的行事方式。

广告

那么让我们检验一下这个假设。重要的一点是,本轮熊市已几乎持续了1年时间。标准普尔500指数从高点回落了约40%,接近大萧条时期跌幅的一半。当时,标准普尔500指数到1930年9月26日时也从约1年前创出的高点下跌了几乎同样的幅度。这同迄今为止的情况非常类似,因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也是在大约1年前达到高点的。

如果你在1930年时买进股票,则仍将面临惨重的下跌。虽然股指的下跌点数仍是1929年时股指高点的40%,但股指的跌幅却要高得多。从1930年到1932年股市跌至低点这段时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值损失了近四分之三。没有人会表扬你在时机选择上的敏锐,即使你错过了股价崩盘的整个上半轮。

但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发生的情况吧: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编制的数据,1928年1月1日投资于股票的100美元到1930年底时还值98.75美元。到1935年底时,这笔钱值110.18美元,增值了12%。在1940年底二战最黑暗的时期,这笔投资的价值是107.37美元,仍增长了9%。如果你持股20年,它们的价值将达到355.60美元,增值近260%。

当然,现金几乎没有升值。从1930年底到1935年底,短期美国国债增值了5%,到1940年底时也仅上涨了很少一点。1950年底,短期美国国债增长了11%。10年期美国国债的表现更好一些,在5年和10年期限里分别增值了22%和49%,但其20年的回报率为81%,远低于股票260%的涨幅。

现在让我们继续现在同大萧条时期一样糟糕的假设,这意味着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后还要再下跌四分之三。比如说你在1932年底买进了股票,当时正是股市最黑暗的时刻。5年后,股市上涨了86%;10年后上涨了120%;20年中则上涨了926%。而同期10年期美国国债分别上涨了22%、41%和75%。换言之,股票的表现在每一个时间段都大大好于债券。这对目前的投资者意味着什么?希望你自己做完这场室内游戏,自行得出结论。

James B. Stewart

相关阅读

恐慌时期的股市之道 2008-10-10

长线投资者,该你们入场了 2008-10-08

鼓起勇气 冲进股市 2008-10-08

华尔街老人如是说 2008-10-08

……………………

编辑荐读

投资股市有利于长寿

大 | 中 | 小2008/10/29 15:39:15

美联储编制的数据显示,无论你在上世纪大萧条时股市下行期间的任何时段买进股票,只要持有20年,其投资回报最少也比同期投资美国国债高出两倍以上。

如果你足够幸运,能够在股市跌至很低水平时出手买进,那你简直就像Macy's百货商店打55折时前去血拼,用句中国俗话,真是耗子掉进面缸里了。还是美联储的数据:如果在上世纪大萧条时股市最低的1932年买进股票,20年后的投资收益会是投资国债的近12倍!难怪周二美国股市会暴涨800多点,因为众多投资者认定,股市已经下跌到了能够充分反映当前经济困境的水平,也就是说我们都已掉进了面缸里,谁不就此打两个滚将留下终生遗憾。

最近有人断言巴菲特也非料事如神,理由是他在一些交易上过早作出了投资承诺,持币等待或许能给他带来更好的交易条件,或是换来更加诱人的收购价格。然而年过七旬的巴菲特肯定对这种“短见”不屑一顾:只要他能再活20年,这笔投资无论如何都会让他赚个盆满钵盈。

东京一家餐馆的老板肯定也与巴老有同感。虽然股市下滑令他的投资缩水了三分之二,但如果他能再活上20年,肯定可以等到云开日出之日。当我们看到72岁的他为了省油而从开汽车改为骑摩托车时,就知道这位身家丰厚的老伯已把人生计划定到了2028年以后。

想从股市赚大钱吗?你唯一要做的只是多活几个20年。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部

……………………

消费支出疲软 美国三季度GDP萎缩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07:05

美国经济第三季度出现萎缩,因消费支出创下28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一些人担心美国经济可能会陷入深度衰退。

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周四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美国7-9月份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下降0.3%。

这是自2001年第三季度GDP下降1.4%以来该数据表现最差的一次。

尽管第三季度GDP出现下降,当季度通货膨胀指标却大幅上升。譬如,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上升5.4%,这是自1990年第一季度上升6.0%以来的最大升幅,第二季度升幅为4.3%。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PCE上升2.9%,第二季度升幅为2.2%。经济学家们表示,经济走软最终会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第三季度GDP降幅小于华尔街的预期。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美国第三季度GDP下降0.5%。

广告

分析师预计,美国GDP第四季度将继续下滑,这种势头或会持续到2010年。

通常对于衰退的定义是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2.8%,第一季度增长0.9%,2007年第四季度下降0.2%。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是确定经济是否陷入衰退的官方机构。

美国GDP中占比最大的是消费支出,约占GDP的70%。第三季度消费支出减少3.1%,为1980年第二季度下降8.6%以来的最大降幅,第二季度消费支出为增长1.2%。

第三季度耐用品支出下降14.1%,第二季度为下降2.8%。第三季度非耐用品支出减少6.4%,服务支出增长0.6%。

整体而言,消费支出拖累GDP减少2.25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曾贡献了0.87个百分点。GDP比重中另外一大块是住房投资。住宅固定投资第三季度减少了19.1%,拖累GDP减少0.7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这类投资减少13.3%,拖累GDP减少0.52个百分点。

国际贸易第三季度为经济带来了提振,为GDP带来了1.13个百分点的提振。美国第三季度出口增长5.9%,进口减少1.9%。第二季度,贸易为GDP带来2.93个百分点的提振,当季出口增加12.3%,进口减少7.3%。

第三季度商业支出减少1.0%,结构性投资增加7.9%,设备和软件支出减少5.5%。第二季度企业总支出增加2.5%。

第三季度库存降幅放缓。所有商品库存减少385亿美元,第二季度减少506亿美元。库存降幅放缓为GDP带来0.56个百分点的提振。第二季度库存曾导致GDP减少1.50个百分点。

国内产品实际最终销售额第三季度较上年同期减少0.8%,第二季度为增加4.4%。

第三季度联邦政府支出增加13.8%,第二季度为增加6.6%。国防支出增加18.1%。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增加1.4%,第二季度为增长2.5%。

第三季度国内采购总值价格指数上升4.8%,第二季度为上升4.2%。连锁加权GDP价格指数上升4.2%,第二季度上升1.1%。

Jeff Bater

相关阅读

Fed减息50个基点 2008-10-30

日本公司与消费者面对新现实 2008-10-29

亚洲距离衰退仅一步之遥 2008-10-27

衰退迹象蔓延 全球市场跳水 2008-10-27

失业问题重压美国 加剧经济下滑 2008-10-27

……………………

俄罗斯加速实施救助计划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14:35

俄罗斯政府针对面临财务困境的产业大亨和企业的救助行动开始加速,日前政府批准了接近1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其中最大一块45亿美元将提供给工业寡头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

ITAR-TASS/Landov

俄罗斯寡头德里帕斯卡旗下的Rusal铝业公司是此次救助计划的受益者之一

负责救助计划实施工作的国有银行Vneshekonombank(简称VEB)的负责人德米特里夫(Vladimir Dmitriev)周三在国有电视台表示,优先安排再融资计划是为保护“俄罗斯的资产”,如果这些资产发生损失将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他说,这些一流的公司借款人因为全球市场状况不佳而最终面临着资产损失。

德米特里夫和VEB除了透露救助计划已获批准的贷款总额数字之外,都不愿透露其他细节,比如哪些公司将获得贷款或贷款将有哪些条款。

而据知情人士说,德里帕斯卡控制的铝业巨头United Co. Rusal将获得45亿美元救助贷款。这部分资金将用于偿还一家西方财团的借款。这位知情人士说,由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牵头的这家财团此前威胁说,最早将于本周末强行取得Rusal在金属业巨头OAO Norilsk Nickel的25%股权,这是Rusal向该财团贷款时作为质押的资产。

广告

今年40岁的德里帕斯卡九十年代靠制铝业积累了大量财富,目前持有Rusal 58%的股权。他一直希望将公司发展成全球性巨头,为此,今年早些时候他收购了Norilsk部分股份。随着金融危机冲击到他的工业帝国,德里帕斯卡已将其在国外的部分资产转让给债权人,其中包括在加拿大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和德国一家建筑公司的股权。

如果向Rusal提供45亿美元贷款,则VEB将打破自己的一项内部规定,即对任何单一借款人的贷款额不得超过25亿美元。主要白金生产商Norilsk在俄罗斯政府眼中具有战略价值。德米特里夫在接受一家官方新闻频道采访时没有直接谈到Rusal,但他表示,银行董事会有权作出例外安排。俄罗斯总理普京(Vladimir Putin)是董事会主席。

Gregory L. White

相关阅读

俄罗斯出手救助商业寡头 2008-10-30

中俄达成“贷款换石油”协议 2008-10-29

俄罗斯“冻坏”外国投资者 2008-10-29

卢布急剧下跌 俄罗斯疲于应对 2008-10-24

油价下跌打击俄罗斯经济 普京面临考验 2008-10-20

……………………

台湾面临衰退风险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07:38

台湾大量雇员丢掉了饭碗,被迫离职,而从中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Airlines Ltd., 简称:中华航空)到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等公司都把招聘计划搁置一边,并降低现有员工的薪酬。台湾可能因此陷入2001年以来的首次经济衰退。

就业市场的急剧恶化已经促使央行采取了大幅降息的举措。台湾央行总裁彭淮南周四再度将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这是该行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为应对经济放缓而第四次减息。

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影响对台湾的出口需求,主要是电脑或手机等科技产品。很多人因此而失业,而原本已经十分低迷的个人支出变得更加黯淡。

台湾市场份额最大的职业介绍机构一零四(104 Corp.)董事长杨基宽(Rocky Yang)表示,眼下就业市场低迷的程度和波及范围都比2000-2001年经济周期时更加严重。自10月以来,就业市场急转直下。而且这种状况影响的不仅仅是蓝领职位,白领们也未能幸免于难。

台湾行政院主计处普查局(Bureau of Census)的副主任Jiann-Jong Huang表示,台湾9月份失业率触及4.27%的三年高点,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失业率达到4.12%的三年高点,这与历史情况不同,一般情况下失业率数据在经历了夏季的高峰后通常会回落。Huang表示,这一次失业率上升的幅度要远远高于2000年。

台湾9月份领先指标连续第六个月出现下降,景气对策信号为代表衰退的蓝灯。与此同时,9月份出口订单仅增长2.8%,为2002年3月以来最疲软的月度增幅。

广告

彭淮南表示,8月份以来失业率的异常上升预示经济显然已出现减缓。该行在一份声明中称,将继续密切监控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状况,以确保其稳定。

在台湾央行周四减息之前,曾于9月16日下调了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这一举措标志着为期四年的紧缩政策周期宣告结束。之后,台湾央行分别于9月26日和10月9日降息。

就业市场低迷不振的情况十分普遍。中华航空负责财务的副总裁John Chang 10月21日表示,由于燃油价格高企、旅行需求疲软,公司计划在整个2009年暂时搁置空中乘务员和后勤人员的招聘。按收入计,该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航空公司。

奇美电子在10月21日表示,正将公司管理人士的薪酬下调10%;友达光电(AU Optronics)也通知部分员工,让他们休年假。按收入计,奇美电子是全球第四大平板生产商。

处于金融危机风口浪尖的金融公司也在招聘的问题上变得保守起来。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ADS), 简称:汇丰控股)台湾发言人Deborah Chang表示,在市场环境艰难的情况下,公司将控制在台湾的正式员工指标。

台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Taishin Financial Holding Co., 简称:台新金控)一名不愿具名的高级管理人士透露,公司也有进一步裁员、精简机构的长期计划。两年前,该公司通过重组将员工人数由10,000人裁到大约9,000人。

部分经济学家预计,7-9月份台湾本地生产总值将较上年同期下降,出现自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首次下降,当时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 俗称:非典型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很多地方,其中以亚洲所受的冲击最大。该数据将于11月中下旬公布。1-4月期间台湾本地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增长4.32%。

Calyon Credit Agricole CIB驻香港的经济学家Sebastian Barbe警告称,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二季度之间台湾经济可能会出现衰退。

她表示,台湾高度依赖出口,所以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很大。糟糕的是,台湾的消费状况一直低迷不振,无法抵消外部需求疲软的不利影响。

Perris Lee Choon Siong

……………………

全球贸易遭遇信贷紧缩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13:01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信贷紧缩正成为全球贸易的绊脚石。

信贷紧缩的影响从8月份就开始显现;当时,因买方无力筹集首付款,韩国两家造船厂取消了订单。

此后,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Baltic Dry Index)大幅下挫标志着信贷紧缩影响加剧。目前,该指数较5月中旬的峰值下降逾90%。

在伦敦另类投资市场(AIM)上市的船运公司Globus Maritime上周五宣布,公司被迫以较之前议定价格低29%的售价出售一艘船,Globus将此归咎于船运活动萎缩及贸易融资难度增加。

印尼咖啡贸易组织本周大力呼吁政府提供两项援助。一是为售价急剧下跌的咖啡制定价格下限,二是向那些无法筹得资金以向美欧出口大豆的出口商提供优惠贷款。上述情况均表明,以咖啡存货为抵押品申请贷款的印尼出口商可能无力满足银行对于增加抵押品的要求;咖啡价格已较3月份的高点下跌逾35%。

船运和大宗商品市场充斥着这样的传闻,即银行拒绝兑付其他银行开具的信用证,且不愿为大宗商品的买家和卖家提供运输各种金属和软性商品所需的担保。

上述传闻的出现与泰国船运业某管理人士在新加坡的一次行业会议上所发表的悲观言论不无相关。该人士称信贷市场已经冻结,这一讲话后来被市场广为传播。穆迪(Moody)旗下Economy.com与该管理人士的观点一致。该网站上周称,因等待资金注入的货船滞留码头,商品库存逐渐增加。Maersk Broker的一份报告也表达了相似观点。

目前,鲜有公司承认已受信贷问题影响,但运费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告诉人们,信贷紧缩实际上已对企业产生了影响。

广告

诚然,全球经济不断走软以及中国商品和货运船只需求下降等因素均为导致价格下跌的原因。

但与中国相关的因素并非主要原因;事实上,中国9月份贸易数据想当稳健,以铜为例,当月铜进口较上年同期增长10%。

全球信贷几近停滞才是问题的根源。

Chuin-Wei / Mohammed Hadi

相关阅读

亚太各国积极寻求达成双边贸易协定 2008-08-29

多哈谈判以外的世界经济润滑剂 2008-07-30

IMF:全球贸易失衡仍将持续 2008-07-23

……………………

美国经济何时能够复苏?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08:53

随着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正式出现收缩,市场的关注焦点也已经转移到了经济下滑的严重程度以及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推动经济复苏上。但目前看来,似乎最糟糕的时刻尚未来临。

美国第三季度GDP较上年同期收缩0.3%的消息公布后,大多数经济学家都预计,经济负增长局面至少还会持续两个季度。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雷哈特(Abiel Reinhart)表示,第三季度经济下滑也预示着更坏的情况即将到来。我们现在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将平均较上年同期收缩3%,将是自1981-82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预计,明年第二季度美国GDP将为零增长,明年下半年将有所回升。但他们仍然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将在一定时期内低于趋势水平。

预测机构Macroeconomic Advisers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将分别较上年同期收缩2.8%和1.4%。该机构认为,如果明年政府推出新的财政刺激举措,那么经济在下半年会出现复苏。但他们也警告说,如果政府真的出台财政刺激措施,那也不会很快见效,不足以明显改善未来两个季度的GDP走势。

Mission Residential的理查德?穆迪(Richard Moody)也认为,经济要到明年下半年才可能复苏。他表示,解冻信贷市场是必要的第一步,但美国和全球经济已经蒙受的创伤还需要时间去弥合。

刚刚步入第四季度之际,整体经济曾面临着三大问题:不断上升的能源价格、信贷紧缩以及住房市场持续恶化。随着衰退迹象日益明显,能源价格已经回落,信贷市场也出现了暂时的好转迹象。

广告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大卫?格林劳(David Greenlaw)表示,我们仍然认为目前实施的政策举措以及有望实施的措施足以促使信贷状况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并最终增加整体经济的稳定性。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目前经济活动仍在下滑中。

然而,住房市场问题依然挥之不去。在10月份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前,住房市场曾显示出了一些持稳迹象。但更加收紧的信贷状况、不断增加的失业人数以及日益疲软的经济可能会对房价进一步施加压力。许多经济学家表示,如果住房价格没有触底,经济是不可能复苏的。

因此,即便大多数经济学家现在预测经济将在明年下半年开始复苏,美国经济仍然面临着下行风险。

Phil Izzo

……………………

财富缩水打击消费者信心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18:13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 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降令人感到担忧,不过需要记住的是,从历史情况来看,消费者言行可能未必一致。

更重要的是不应该搞混因果关系。消费者信心下降不是支出下降的原因,支出和信心的降低都是同一个因素造成的,那就是股市的突然下跌和失业率的上升使得家庭财富缩水。

消费者信心的大幅下降是对金融市场本月糟糕表现作出的反应。根据对5,000名消费者(约3,500名给予回应)的调查,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由9月份的61.4降至纪录低点38.0。但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降低并未使市场出现预期中的慌乱,股市在数据公布后维持涨势,同时通常情况会因经济数据疲软而受益的债市仍维持了跌势。

部分原因可能是,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化并不一定直接意味着总体经济状况会发生改变。

经济学家已对信心和支出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在一份报告中研究了消费者信心指标(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和路透社/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否能预示经济状况的改变。

报告称,结果是当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其他能广泛获得的数据一起使用时,该数据仅能小幅增加预测的正确性。

原因可能是就业、收入和通货膨胀等决定信心程度的因素也会影响支出决定。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工作,他可能减少购物支出,同时也会对经济感到悲观。

另外,受调查者是否会对他们从媒体获知的不利消息作出反应并不明确。一些消费者可能会向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表示经济状况糟糕,但其实他们个人状况依然良好并且仍会像往常一样进行支出。

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虽然信心指数可能不是预示支出状况的最好领先指标,但10月份信心指数的大幅下降无疑意味着9月份以来经济前景已发生巨大变化。

广告

在经历了此前数年的宽松信贷环境和财富不断增加后,当前严峻的财务状况迫使消费者进行调整。

住房平均价格已连续两年多下跌。过去一年中的就业市场状况也不断恶化。

随后华尔街9月份爆发了金融危机。股票和债券价格大幅下跌,一些上了年纪的工人开始担心可能无法负担退休后的支出。这种担忧抵消了能源价格下跌的有利影响。

Insight Economics的Steven Wood表示,10月份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的原因是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同时公众对一系列政府救助计划缺乏信心。

经济顾问Joel Naroff表示,家庭将紧缩开支,因此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为负值。

周二的信心报告还显示出消费者对于劳动力市场状况的看法越来越悲观。10月份,有37.2%的消费者认为难以找到工作,高于9月份的32.2%。2008年初时,这一比例仅为20.6%。

这意味着,定于11月7日公布的美国10月份就业数据可能非常糟糕。RDQ Economics预计就业人数下降200,000人,HSBC Securities的经济学家预计下降230,000人,不过认为下降人数最高可能达到300,000人。

如果就业人数真的出现如此大的下降,那将是2001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糟糕水平,这也会对消费者信心产生不利影响。

Kathleen Madigan

相关阅读

中国消费者更关注服务 2008-10-29

日本公司与消费者面对新现实 2008-10-29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历史低点 2008-10-28

……………………

中国努力维持8%以上的经济增速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08:32

在中国文化中八是个幸运数字。中国也希望自己足够幸运,能将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

中国央行周三晚间在六周内第三次下调利率,这一降息频率对任何政府来说都已快得不同寻常,更不用说对年经济增长率达9%的中国了。

然而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率正迅速向8%滑落。而这一水平正是中国过去几年中的目标增长率。有些年份达到这个目标根本不成问题。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上一次低于8%还是1999年的事,那一年中国经济增长了7.6%。

许多经济学家依然认为,中国要想为其庞大的人口提供就业并改善其生活水平,就必须把经济增长率维持在8%以上。

中国今年早些时候曾上调利率,为的是应对威胁到社会稳定的通货膨胀,特别是食品价格的上涨。而中国现在降息的目的之一则是遏制失业,因为失业也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已经有报导说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工厂关门、工人失业的现象,沿海是中国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地区。长远而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为了给新增加的城市居民创造就业机会,经济也有必要快速增长。

广告

由于中国今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已经从2007年的11.9%下降至9%,国内企业开始面临一些问题。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沪、深两市1,005家上市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利润增长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上市公司中亏损企业的比例增加了一倍,达到17.8%。

Moody's Economy.com的经济学家Sherman Chan因此说,在中国,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8%,人们就会有西方人在经历经济衰退时的感觉。

Andrew Peaple

相关阅读

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再度降息 2008-10-30

美国大选在即 重提对华贸易 2008-10-30

世界感受中国经济放缓之痛 2008-10-21

……………………

摩托罗拉第三财季亏损,将裁员3,000人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07:05

广告

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 Inc.)第三财政季度陷入亏损;公司宣布将推迟分拆计划,并表示今年余下时间内的业绩将低于预期。

该公司目前预计2008财政年度持续运营每股收益为5至7美分,较7月份的预期低1美分。该公司预计第四财政季度每股收益为2美分至4美分。接受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调查的分析师预计第四财季每股收益为7美分。

摩托罗拉第三财政季度净亏损为3.97亿美元,合每股亏损18美分;上年同期净利润为6,000万美元,合每股收益3美分;当季销售额减少15%,至74.8亿美元。

该公司联合首席执行长布朗(Greg Brown)周四在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电话采访时表示,公司将裁员3,000人,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手机部门员工。

相关阅读

摩托罗拉重整手机部门 2008-10-29

摩托罗拉任命Jha为联席首席执行长 2008-08-05

摩托罗拉2Q意外盈利 2008-08-01

摩托罗拉引领手机键盘革新 2008-07-01

AAC调整产品结构 扩大客户基础 2008-06-20

摩托罗拉分家难 2008-06-16

摩托罗拉已向中国研发项目投资10亿美元 2008-05-29

摩托罗拉第一季度手机销量大幅下降39% 2008-04-25

……………………

非法移民回归路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10:59

2004年,危地马拉人安布罗休•拉利洛(Ambrosio Carrillo)踏上了一趟危险的非法之旅──奔赴美国寻求发展。今年年初,他又做出了一个同样决然的决定──返回家乡。

拉利洛在马里兰的建筑工地干活,时薪15美元左右。2007年秋季,随着大量就业机会的消失,拉利洛几乎一直处于赋闲状态。进入冬季,这位到美国之后掌握了瓦工、木工和砌 技术的非法移民,已经整整两个月工作没了着落,也没有钱寄给远在危地马拉的妻子和三个孩子。

于是,到了一月份,拉利洛敲碎了他在沃尔玛(Wal-Mart)买的那个绿色储蓄罐,数了数里头所有的硬币和纸币,一共有3,100美元。现年37岁的拉利洛回忆道:“但是这些钱够买一张回去的机票,外加把我的卡车运回危地马拉。”回到San Juan Alotenango后,他开始帮人运水果、木柴和废旧金属,一趟赚上几美元。

拉利洛此趟去而复返的经历,谱写了美国移民史的新篇章。在经历了数年的持续增长之后,从墨西哥及中美洲去往美国的非法移民潮已经迅速降温。与此同时,据人口学家及倡导移民的人士称,很显然有越来越多像拉利洛这样的拉美移民开始回归故土。不管是美国国内还是美国以外的地方,都能感受到这种移民流向改变所带来的影响。比如San Juan Alotenango这样的小镇,小镇人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在美务工人员寄回来的钱。

据估算,在美国一共有1,200万非法移民,这些人员的短期变动很难跟踪。不过据华盛顿特区独立智库皮优拉美裔研究中心(Pew Hispanic Center)最近的一项研究,今年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的无证移民大约是35万人,相比2005年约减少了25%。周四发布的这份研究报告还指出,中美洲赴美的未入册移民大约是12万人,比2005年减少了一半。

布什政府对非法移民的打击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政府突击检查各处工厂,数千名无证移民被驱逐出境,甚至被判刑。另外,经济衰退也使得许多非法移民失业,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在急剧走下坡路的建筑行业工作。

美国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上个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07年美国外籍家庭收入较上年减少了7.3%,而在2006年则是上涨了4.1%。皮优拉美裔研究中心指出,中美洲移民家庭收入的跌幅已高达两位数。

结果就是,据美洲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始自2000年的汇款统计数字显示,在美务工者往拉美的汇款涨幅首次出现了回落。在过去的四个季度当中,拉利洛的家乡危地马拉所收汇款的涨幅持续减缓。该银行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汇款数额将会出现首次回落。

比咖啡还强

据危地马拉的独立智库中美洲社会及发展研究学会(Central American Institute of Social and Development Studies)统计,大约有135万危地马拉人──该国人口的10%──滞留在美国。该组织还称,在危地马拉国内,有大约350万人依靠国外汇款生存。国外汇款是危地马拉最主要的创汇大户,在2007年达到41.2亿美元,超过了咖啡、糖以及其他出口商品。

广告

这些汇款为建筑业、家用电器销售乃至服务消费行业注入了活力。美洲开发银行的汇款业务专家罗伯特•梅恩斯(Robert Meins)说,当汇款萎缩时,“首先被放弃的就是教育和医疗──恰恰正是这些因素决定着一个家庭长远的赚钱能力。”

移民回流历史上早有先例。美国内战至一战期间来到美国的近3,000万移民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已返回故土。来自拉美的移民人数也是时有起落,在2001-2002年的经济衰退期,移民的步伐就有所放缓。

San Juan Alotenango是一个农业小镇,位于两座火山之间一个绿油油的山谷中,人口大约有2万。当地农场工人的平均日工资不足10美元。只要有一个家庭成员移居美国,全家人的生活水准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些家庭能够感受到美国经济任何一次起落所带来的影响。

玛利亚•菲利帕•考霍洛(Maria Felipa Cojolon)说,她丈夫伊西德罗(Isidro)在美国餐馆打工。两年前,他每月固定从亚特兰大寄回2,000美元,而最近几个月,每月连800美元都很勉强了。考霍洛站在自家那栋两层楼房的框架里,楼房的修建工程现在已经缓了下来。她说:“在房子还没盖好之前,我丈夫希望能留在美国”。

沿着一条车辙交错的公路过去几个街区,就在最近某一天的下午,安布罗休•拉利洛站在自家仅有一个房间的窝棚外头,向我们讲述他在美国的奋斗史。

他说,他去美国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可能的话还想给他们买些田地。他本人只受过三年教育,在当地一家咖啡加工厂工作。在San Juan Alotenango他看不到有任何可能实现这些愿望。他说:“我们勉强不至于挨饿。”随后他又说:“我本以为自己去了美国,能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前途。”

他有两位堂兄在美国混得不错,其中一位愿意资助拉利洛前往美国。蛇头索要的费用是42,000危地马拉格查尔,相当于大约5700美元──包括通过陆路从危地马拉前往墨西哥再到洛杉矶、随后乘飞机到巴尔的摩的费用。出发前,拉利洛一家支付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定金。算上利息的话,整趟行程的费用差不多翻了一番,将近1万美元。

2004年4月26日,拉利洛和大约三十名危地马拉同胞及几个萨尔瓦多人和洪都拉斯人踏上了前往美国的艰苦行程。他说,有天晚上在亚利桑那沙漠,他们中了美国边境巡逻队的埋伏,有几位同伴被抓走。他说,在那次突袭中,他随身带着的食品罐头大部分都丢了,随后他空着肚子走了三天。他的腿和胳膊都被仙人掌刺伤了,双脚肿胀刺痛。他回忆说,即便如此,他还是帮着去抬那些受伤的同伴和小孩。

在沙漠里跋涉了六天之后,拉利洛和其他十多人挤上了等在乡村公路边的一辆货车。到洛杉矶后,蛇头马上联系他在危地马拉的家人,让他们把余款打进蛇头在危地马拉的银行账户。两天后,拉利洛踏上了前往巴尔的摩的行程。到达后,堂兄带他到了位于华盛顿特区郊外马里兰州海兹维尔的一套两卧一卫公寓,这里就是他跟另外11位移民今后的住所。

建筑热潮

Miriam Jordan/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最近的一个周日,拉利洛说,如果能搞到合法文件,就是签证,我还会去美国。

2004年,华盛顿及郊区的建筑行业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拉利洛花了80美元从一个证件贩子那里搞到一张社保卡,上头有他的名字,还有一个伪造的号码。很快他就开始工作了。“老板给了我一套制服和一顶安全帽。”他说,一边向我们展示了一件灰白相间的T恤衫,上头有公司的名字Pat's Renovation LLC。如今,该公司的代表已不知所踪;Pat's Renovation登记的电话号码也已停机。

拉利洛说:“我先从‘辅助工’做起,每小时9美元。”虽然我们的采访是用西班牙语进行的,他说“辅助工”时用的却是英文单词。拉利洛说,扣掉税和社保金后,他到手的工资一周大约是400美元,比他以前在家乡挣的要多十几倍。他花425美元买了一辆1998年产的日产Sentra车。

拉利洛开始学习英语,还有诸如贴瓷砖、木工活等技能。他说,他的时薪很快涨到11美元,随后是12美元。最初两年里,他还清了欠蛇头的债务,每半个月给家里寄200美元,后来增加到每次300或400美元。

每个月大约有四十美元用于支付两个大孩子念中学的费用。在危地马拉,想让孩子上完小学之后继续接受教育,通常只能选择私立学校。

有时,拉利洛还能利用周末挣些外快。他去马里兰州富裕的霍华德县为一处占地11英亩的宅子搞园林美化。我们拨通了宅子主人努拉的电话,她要求不要透露自己的姓。她说:“我们用过七个美国人,他们干得都不行。后来我们找到了安布罗休,他每次都准时到,干活很认真,”拔草、剪枝、撒肥料。她说,中饭的时候,他总是急着找机会练习英语。

周日,拉利洛有时会跟其他无证移民在公寓附近的球场踢球。2006年,他的时薪已达到12美元,对自己的工作前景满怀信心。他卖掉了日产车,花2000美元买了辆2000年的绿色福特Ranger。

而在他的家乡,拉利洛一家还是住在用甘蔗秸搭的马口铁房顶、泥土地面、没有冰箱的窝棚里。妻子约瑟芬娜(Josefina)洗衣服时得到几个街区外的一个公用水槽。

不过,他们一家的日子还是好过多了。妻子给自己镶了四颗金牙,给17岁的女儿米利亚姆(Miriam)买了两只小小的金耳环。两个儿子──15岁的拜伦(Byron)和11岁的何塞•费尔南多(Jose Fernando)──则有了新衬衣和皮鞋。不久前的一个周六,拉利洛的妻子告诉我们:“那时候我们能吃得起牛羊肉了,以前我们只能吃豆子。”

拉利洛一周往家里打好几次电话。妻子说,有时候会在凌晨接到他的电话,听起来像是喝醉了。对此拉利洛也不争辩。妻子说:“这就是远离亲人的悲哀。”

好运不再

到了2007,拉利洛和其他非法移民的好运气似乎没有了。

那年春天,美国信贷危机初显端倪,建筑行业开始衰退。7月,国会驳回了布什总统支持的一项能让数百万非法移民合法化的法案。8月,拉利洛和他的室友们通过西班牙语电视台Univision得知,美国国土安全部加强了对非法移民的突击检查。

夏季一个周一的早晨,在一处建筑工地,拉利洛跟其他十几名工人得知,Pat's Renovation已经接到通知,称工人的社保号码是无效的。拉利洛说,起初,工头改用现金支付工资,但大约三周之后,老板告诉他们,他不能再这样干下去了。

拉利洛开始去别的公司找工作。据他回忆,人家的回答都是:“没有有效的社保号码就不能上岗。很抱歉。”

他开始去打零工,跟其他几十个非法移民一起站在一家7-11便利店外等活。他每周能有两三天的兼职可做。他回忆说:“竞争太激烈了。”

拉利洛的妻子说,家里这头立刻就受到影响了。餐桌上不再有牛羊肉。她说自己不得不借钱来应付学校每月一付的费用。孩子们没有新衣服了。在一次气氛紧张的通话中,妻子责怪丈夫在美国有了新欢,不惜牺牲全家的幸福。

拉利洛说:“我没有找别的女人。我只是没有工作了。”

拉利洛说,2007年秋冬,他根本就没钱可往家里寄。他说,在最糟糕的日子里,他曾经绝望痛哭。最后,在整整两个月没活可干之后,他给妻子打电话说:“宁可跟家里人一起受穷挨饿,也不愿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妻子让他赶紧回家。

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敲碎了储蓄罐。他从3100美元里拿了一部分去危地马拉大使馆办理护照,又花330美元买了Taca航空从华盛顿起飞的单程机票,花1100美元把卡车托运回家。他说,剩下的几百美元用来支付等待期间的房租和各项开销。

1月26日,他怀揣600美元现金,拎着一个包,在危地马拉着陆。包里装着一台新电视、一台DVD机和一套音响。一个月之后,他的福特Ranger也顺利抵达。靠着这辆货车和一部手机,他一个人干起了运输业务。

他运过的货物有胡萝卜、建材和金属废料。最近的某一天,他运了一车鳄梨到附近的旅游中心安提瓜岛(Antigua),去掉油费赚了大概10美元。他说,几星期前,因为一次事故,他的卡车被交警扣了,他花钱打点才把车子给开了回来。

他说:“有了这辆车,至少我们不致挨饿了。”

入不敷出

活很少。拉利洛的妻子说,家里欠了女儿和大儿子的学校大概200美元。17岁的米利亚姆说,她还是希望今年能从高中毕业,然后进职业学院学习,将来做一名牙医。小儿子何塞•费尔南多没有自己的校服,一套校服需要8美元。

没活的时候,拉利洛看电视和踢球打发时光。有时他晚上会跟朋友们一起喝喝啤酒。

他对美国还是念念不忘。不久前,他给马里兰州霍华德县的雇主努拉打了个长途,确信她对他推荐去接替自己的人还算满意。最近的一个周日,他对自己的三个孩子说:“如果我能搞到合法文件,就是签证,我还会回去。”

Miriam Jordan

相关阅读

麦当劳经销商承认雇佣非法移民 2008-07-17

盖茨再次呼吁国会对保护主义说不 2008-03-13

谁更支持自由贸易? 2007-12-06

……………………

失业者急速膨胀 招聘会人满为患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16:19

眼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沦为公司裁员和机构精简的牺牲品,蜂拥而至的求职者在就业招聘会上排起长龙,精疲力尽的招聘经理面对人满为患的应聘队伍只能徒呼奈何。

今年10月,44岁的斯蒂文•塞勒(Steven Seiler)参加了CareerBuilder.com在纽约的一个就业招聘会。当他看到蜿蜒两个街区的长队时,塞勒想,“如果不是坐了1小时45分钟的公车才来到这里,我肯定就当场走人。”塞勒是纽约史坦顿岛的一名会计,9月底他就职的公司倒闭后,他也失去了工作。塞勒花了45分钟才排到招聘会会场门口。但入场之后,他失望地发现大多数公司都只提供拿佣金收入的销售类职位或是兼职工作:大约30分钟后,他转身离去。

Jobing.com

Jobing.com在菲尼克斯大学举办的一场招聘会创下了参加人数之最

就业招聘会长期以来都受到大学毕业生和初涉职场的求职者的欢迎;这种招聘形式组织用人公司和求职者进行会面,旨在让用人公司可以一次接触多位求职者,也给求职者提供了接触各种空缺职位的机会。近期的数轮裁员使得参加招聘会的新人不断增加。总部位于拉斯维加斯的National Career Fairs在全美范围内为求职网站Monster.com组织招聘会。该公司表示,今年参加招聘会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40.7%,今年余下时间这个数字肯定还会继续增长。

求职网站CareerBuilder.com今年的招聘会人数也增加了33%。Targeted Job Fairs公司主要组织科技、工程和安检行业的招聘会,该公司招聘会的参加人数增加了大约16%。Jobing.com发言人乔•考克瑞尔(Joe Cockrell)表示,该网站近期在菲尼克斯大学足球场举办的一场招聘会吸引了超过1万名参加者,创下了参加人数之最。他表示,现场看上去就像在举行足球赛一样。

越来越多的高层管理人士都加入了求职排队行列,即便招聘会的职业和公司层次通常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纽约网上广告公司Innovation Ads的客户收购副总裁丹尼尔•海姆(Daniel Haim)说,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场招聘会,他很惊讶地发现前一天刚失业的三位管理人士前来应征。海姆说,只有区区3到5个销售职位,却有众多求职者前来申请。

不幸的是,随着可能签约的用人公司数量减少,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在竞争日益萎缩的工作机会。Targeted Job Fairs发现招聘摊位数量有所减少,尤其是在纽约等不景气的地区。Targeted Job Fairs总经理威斯特坎普(Bob Westerkamp)说,现在正是招聘冻结期,各家公司不断裁员和削减支出,所以他们可能不想花钱设招聘摊位。该公司招聘会的每个摊位收费2,495美元。

考克瑞尔表示,Jobing.com在菲尼克斯的招聘会往年总能吸引200到250家用人公司,但今年只有174家公司前来设摊,而求职者人数较去年增加了28%。

CareerBuilder.com

CareerBuilder.com最近举办的一场招聘会

不过,一些参加招聘会的资深级别求职者表示,他们希望至少来感受一下这个每天人满为患的市场,会会越来越多的和他们一样处境的人。48岁的财务主管波恩鲍姆(Brad Birnbaum)谈到本月早些时候参加的一场纽约招聘会时表示,对任何处在我这个职业和职场级别的人来说,这不是什么好集会。但去见见人,沟通交流一下也好。他近期刚刚被纽约一家广告机构裁员。

目睹拥挤的会场和长长的队伍,希望得到面谈机会的求职者可能会感到失望。30岁的艾琳•凯利(Erin Kelly)希望找到一个营销工作。她表示,自己9月份参加的一场科罗拉多招聘会上,招聘方似乎招架不住了,表示现场不再接受申请,而是让求职者去他们公司网站投简历。一些面试的招聘摊位前排起了长龙,最多有30号人排队等候。她直接就放弃了。

高级人力资源分析师比尔•鲁茨(Bill Lutz)代表亚利桑那州Scottsdale市参加了Jobing.com的招聘会。他回忆道,我当时精疲力尽了,我想自己这辈子从没和那么多人说过话。鲁茨预计,他在那场招聘会上面谈了2,000名求职者,是他在2007年的Jobing.com招聘会上的两倍。鲁茨这次只带来17个空缺职位。

为了应对人数众多的求职者,招聘会组织者正就如何提高效率向招聘方出谋划策,他们建议招聘公司鼓励求职者提前注册并投入更多的人力。National Career Fairs已经把一些主要地区的招聘会时间从4个小时延长到5个小时,并建议招聘方在每个求职者身上不要超过几分钟,以免造成人流拥挤。CareerBuilder人力资源副总裁哈夫纳(Rosemary Haefner)表示,今年许多招聘公司都带了至多10名工作人员应对求职者,而去年一般是3到5名工作人员。

如果你打算近期参加求职招聘会,专家们提供了几条充分利用你的时间并让自己脱颍而出的建议。如果招聘会可以提前注册的话,最好在网上先注册,这样就不必浪费时间排队填表格了。

广告

招聘会上不是每家公司都值得一看。康涅狄格州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公司Hire Aspirations的总裁兼首席执行长保罗•马修(Paul Mathews)表示,你应该制定计划,对符合你兴趣的公司分类列出A、B、C之类的清单;然后先去见你最感兴趣的公司。

马修建议道,你应该事先研究你感兴趣的公司,熟悉他们的公司宗旨、提供的职位以及近期的新闻稿。

23岁的尼古拉斯•舒尔茨(Nicholas Schulz)来自新泽西州伍德布里奇,希望在营销领域找工作。舒尔茨对招聘会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之谈,他总是早早感到,以便在招聘人员身心俱疲之前接触到他们。舒尔茨说,如果你姗姗来迟,从他们脸上就可以看出你是他们面对的第1000个求职者了。

Dana Mattioli

相关阅读

失业问题重压美国 加剧经济下滑 2008-10-27

不让工作压力进家门 2008-10-22

沦落华尔街,哪里有工作 2008-10-08

MBA毕业生不再依赖校园招聘 2008-08-25

简历除皱术:一位职业女性的形象重塑 2008-07-14

今非昔比的HR总监 2008-06-30

小组面试:越来越难过的求职关 2008-06-12

……………………

等待抄底=黄粱一梦?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15:04

华尔街的表现就像一个被蒙住了双眼的人奋力在一个黑灯瞎火的衣橱里找一双根本不存在的黑皮鞋。随着10月20日当周道指再次暴跌,另一轮无用功又开场了:探寻市场的谷底。

Heath Hinegardner有一种观念认为,只有当大批投资者终于认栽、一边挥舞白旗一边将手中股票尽出之时市场才会触底。理论上来讲,倘若你能慧眼独具地判断出这个时刻,就能成功地在市场低点抄底,进而大赚一笔。

不过,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几乎不可能判断出投资者何时缴械投降。其次,就算你清楚地看到他们落荒而逃,这种讯息也未必能派上什么用场。市场低点的确立并不一定以投资者的疯狂抛售为准,正像我们常常看到的那样,市场会在一个死气沉沉的状态下触底,此时交易断流、大多数投资者甚至都不愿再为股市劳心费神了。熊市的尽头往往是投资者的茫然麻木而非大举溃退。

纽约市立大学柏鲁克分校的金融学教授罗伯特•施沃茨(Robert A. Schwartz)说,这里面隐含的意思是,当投资者最后放弃抵抗时我们自然会知道市场来到了谷底;但是,这个所谓的最后时刻可能只是低点之一,之后可能还有投资者继续抛售,股指或会继续缓慢下滑。这位教授告诫称,在这条下坡路上你可能会遭遇若干伪谷底;如果不是一切都尘埃落定,你怎能知道这到底是真是假?

广告

有趣的是,即便对抄底论深信不疑的市场老手也承认他们不知道低点在哪里。Wachovia Securities首席市场策略师艾尔•戈德曼(Al Goldman)说,投降式抛售是一种思想状态,没有任何具体的定义;你无法对此加以度量,只有回头看时才能最清楚地捕捉到它。Johnson Illington Advisors首席投资长休•约翰逊(Hugh A. Johnson)则几乎是带着渴望的语气说,我希望自己能为你量化市场低点,这样我就可以说:就是这里,在这个点位时投资者已经逃之夭夭了;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多去和投资者接触,你就会有个大概的概念市场是否已经触底。

不过,如果之后再和投资者接触一下,你的看法可能会完全不同。今天市场貌似触底,而如果明天股市进一步下滑,那么今天的谷底就不能作数了。戈德曼的话非常精辟:我认为10月10日(当天道指重挫近700点)时市场触底了,不过如果市场照现在这样跌个不停,那么我只得承认自己判断有误,那时市场远未溃不成军。

这种情况多少有点像你一直以为自己养了一只狗,直到有一天听到它在对你喵喵叫。

事实上,熊市的终点往往不是抛售行为的加剧,而是漠然情绪的升温。举例来说,在定将长留市场黑名单的1974年12月6日,道指收盘报577.60点,较1973年1月重挫了45%。成交量为1,550万股,几天前成交量更是少到了仅有740万股,与三年多以来的最低值持平。美国顶尖证券分析师之一的吕锡安•霍伯尔(Lucien Hooper)当日对《华尔街日报》表示,市场只是在等待艰难时刻过去。认输的投资者蜂拥撤出市场的现象没有发生,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甚至根本就不进场交易。

老牌基金经理拉尔夫•瓦格尔(Ralph Wanger)回忆说,1974年股市见底时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市场的迟钝状态;并没有什么激烈的事情发生,整个市场像是一股缓缓流动的泥流,投资者来看看市场情况,看到跌了几个百分点后就各回各家了;第二天再走一遭,循环往复、天天如此。直到有一天,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市场恢复生机,重现牛市。到1975年1月6日时股指就上涨了10%,再过一年,道指就较1974年时的低点反弹了54%之多。

简而言之,熊市终结的到来有时喧嚣有时平静。和明确辨别市场低点相比,你在自己家里看见怪物的可能性都要来得更大一些。有这么多的投资者都对道指的大幅振荡迷了心窍一般的关注,这就说明股指还没有见底,投资者还未大批陷入麻木状态。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全球股市已经都处于抛压之下了。如果你有闲钱,不妨买点;如果没有,就攒点,然后买些股票。不过,不要自欺欺人地认为,你能在股指动向这么不明朗的情况下寻得什么明确信号。

Jason Zweig

……………………

IMF动用千亿美元救助金应对危机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13:0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以新型贷款的方式提供至多1,000亿美元资金,救助那些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国家,提供新现金以协助缓解全球信贷危机。

这笔新的3个月期贷款将面向那些IMF认为虽陷入困境但基本面依然强劲的经济体,而且受助国不必像IMF数十年来所要求的那样对本国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这一新计划可能使得墨西哥、巴西和韩国等遭受危机重创的国家在海外投资者大举撤离的情况下较为容易地补充现金储备、提振本国货币、并帮助本国苦苦挣扎的企业;在IMF看来,上述国家均拥有大体稳定的经济政策。

这些国家之所以一直不愿向IMF求援是因为它发放的贷款通常会附带各种政策条件,要求受助国大幅削减预算或提高利率水平。这些条件的本意是为了帮助接受国政府节省资金并用于必要的进口,但通常也会加剧经济下滑,这令IMF在全球范围内很不受待见。

周二晚间,IMF向匈牙利推出了250亿美元的贷款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了来自欧盟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救助。这笔贷款以及向乌克兰提供的165亿美元贷款都需要两国为此痛苦地紧缩银根。

匈牙利为此将被迫进一步削减预算赤字,计划减少对退休及公职人员的奖金支付。匈牙利总理久尔恰尼(Ferenc Gyurcsany)周二预计,该国经济明年可能会收缩至多1%。

这项名为短期贷款安排(Short Term Loan Facility)的新计划的一大突破是没有附带苛刻的条件,符合条件并选择申请贷款的国家将不会受到苛刻条件的约束。

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表示,非常时期需要非常应对之道。

广告

这1,000亿美元贷款几乎相当于IMF的半数家当。贷款将主要用于补充接受国的外汇储备,从而有利于捍卫本国货币。不过,救助资金还将用于为银行提供注资,或用于支付进口帐单。

IMF新的信贷计划明确无误地表明,IMF意识到其坚持对贷款附带苛刻条件的做法正将可能需要救助的潜在贷款国拒之门外。

但新贷款计划也让IMF必须做出判断,确定哪些国家的贷款不需要附带条件、哪些需要。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基本等于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两大类别:不需要对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的A类名单国家,其他国家则属于B类名单国家。

IMF表示,不会公布所拒绝的无条件贷款申请国家名单,以免加剧这些国家的问题。

但卡恩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阿根廷不符合条件,因为该国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接受IMF的财政状况评估。阿根廷也遭到了许多放贷方的拒绝,因为该国在2001年曾出现贷款违约,只偿还了部分款项,许多贷款方对此并不满意。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其他东欧国家可能也需要IMF的援助,但他们尚未决定是否接受IMF仍对它们要求的一些附带条件。

白俄罗斯希望从IMF获得20亿美元贷款;该国已经表态,为了获得贷款,愿意进一步向海外投资者开放经济,放松国家的紧密控制。巴基斯坦也可能会采取同样措施;为了从IMF之外获得贷款,该国已经苦寻数周未果。IMF和巴基斯坦官员表示,巴基斯坦希望最快下周就获得IMF的贷款批复,但IMF可能会要求该国削减预算支出以及深得民心的食品和能源补贴。

IMF一位高级官员称,为了获得无附加条件的救助贷款,各国必须展示其公共和外部债务处在可持续水平,必须在IMF拥有良好的过往纪录。卡恩表示,希望贷款国继续维持强有力的政策。

Bob Davis / Marcus Walker / John Lyons

相关阅读

IMF设立新的短期流动性机制 2008-10-30

IMF、欧盟和世界银行将联合向匈牙利提供251亿美元资金 2008-10-29

IMF理事会认定卡恩没有滥用职权 2008-10-27

IMF同意向冰岛提供21亿美元贷款 2008-10-25

IMF欲放松贷款政策 2008-10-24

危机面前,IMF重担大任 2008-10-23

巴基斯坦郑重考虑向IMF求援 2008-10-21

……………………

金融危机冲击朝鲜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09:19

如今,作为全球最封闭国家之一的朝鲜或许都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感受到了切肤之痛,眼下危机的严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专攻朝鲜问题的韩国首尔远东研究院(Institute for Far Eastern Studies)周四发布报告称,年贸易额仅为约20亿美元、几乎和外界没有进出口业务的朝鲜如今正因其头号贸易伙伴──中国的压价行为而受到影响。

近几周来,购买朝鲜锌矿等矿产的中国公司大幅降低了买价,而这些产品在朝鲜的出口业中占据了相当比重。中国买家的压价行为不仅迫使一些朝鲜矿产公司停产,甚至连矿石、废料走私现象都有所收敛。走私在朝鲜是非法的,然而,人们相信这种贸易形式在这个赤贫的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远东研究院教授、该报告的撰写者Lim Eul-chul表示,他是从在中国做生意的朝鲜人以及在韩国的朝鲜叛逃者口中得知上述情况的;前者人数不多,因为朝鲜限制公民旅行;后者当中许多人仍巧妙地和故乡的亲友保持着联络,而未被朝鲜官方察觉。

Lim说,中国企业受到了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它们不愿再为朝鲜的原材料支付原先的价格,这样一来,朝鲜商人无法从贸易赚到什么钱。

中国贸易伙伴施加于朝鲜公司身上的价格压力与近几个月来全球商品价格下滑之势相一致。不过,这对朝鲜来说却让今年这个糟糕的年份雪上加霜。

广告

国际救援组织表示,目前朝鲜正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最严重的食品断缺。定期报导朝鲜相关新闻及杂谈的佛教援助组织Good Friends表示,随着政府压制市场活动以及民众对食品配额减少的不满升温,民间骚乱现象正在增加。

自从8月中旬以来,朝鲜独裁领导人金正日就再没公开露面。美国及其它地方的警报官员表示他们相信受中风或类似严重疾病的影响,金正日现已无法执掌国家。日本及韩国官员本周均表示金正日现在仍在住院治疗。

朝鲜官方媒体报导称全球金融危机将摧毁美国及其他工业化强国,但远东研究院的报告指出,朝鲜人变得非常焦虑,他们担心全球经济危机可能带来长期影响。

Evan Ramstad / Sungha Park

相关阅读

据报金正日可能仍在住院 2008-10-29

朝鲜称将恢复核设施的去功能化 2008-10-13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公开露面 2008-10-06

平壤否认金正日病重 2008-09-11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可能病情严重 2008-09-10

图片报导:朝鲜领袖金正日 2008-09-10

金正日中风后接受手术,但没有生命危险 2008-09-10

……………………

(何必注,覆巢之下岂有完蛋!哈哈。)

日本央行将隔夜拆款利率下调至0.30%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13:45

广告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货币政策委员会周五做出了放松货币政策的决定,央行对全球经济放缓和金融危机加剧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感到担忧。

政策委员会宣布,将把无担保隔夜拆款利率由0.50%下调至0.30%,这是该行2001年3月份以来的首次降息。

2001年3月份时,日本央行推行的是定量宽松政策。

投票结果为4-4,因此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Masaaki Shirakawa)决定减息。

日本央行还决定,从今年11月份到明年3月份,将对金融机构往来帐户余额的超额部分支付利息,年利率为0.1%。

该行之所以决定放松货币政策,是因为随着出口下降和早些时候能源和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的持续,未来几个季度日本经济活动可能仍会维持低迷局面。

鉴于这种情况,该行认为,下调政策利率、进一步增强货币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对维持 应性的金融环境是必要的。

市场焦点转向经济前景报告

目前市场的焦点已经转向日本央行定于格林威治时间0600发布的半年度经济前景展望报告。由八名成员组成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料将下调其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预期及其对整体国内经济形势的评估。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通常在10月份和4月份发布经济和物价前景报告。该行在今年4月份的前一期报告中放弃了已延续两年之久的紧缩倾向。

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定于格林威治时间0630与媒体会面。

Megumi Fujikawa / Tomoyuki Tachikawa

相关阅读

日本宣布5万亿日圆经济刺激方案 2008-10-31

亚洲汇市:美元兑日圆持平;日本央行减息幅度低于预期 2008-10-31

日本央行考虑减息 2008-10-30

日本政府公布经济刺激方案 2008-10-30

……………………

日本宣布5万亿日圆经济刺激方案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09:51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Taro Aso)周四公布了一项经济刺激计划,将增加5万亿日圆政府开支,以支撑日本经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AFP/Getty Images

麻生太郎周四宣布了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麻生太郎还取消了国会提前选举,表示应对经济疲软的举措应当优先于政治。人们本来预计他最早会在本月初要求举行选举。

麻生在全国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日本经济正经历百年一遇的风暴,保护民生应当是第一位的。

受日圆汇率飙升势头减缓提振,日本股市出现反弹,日经指数上涨10%,至9,029.76点,令投资者们兴奋不已。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此前的日圆走强给日本主要出口商造成重创。不过,日经指数过去一个月内仍缩水30%,几天前刚刚跌至26年来的低点。经济学家们认为日本面临严重衰退。

这是日本在两个月时间里出台的第二套经济刺激计划,此前全球各国政府都已出台类似举措。今年8月,日本宣布了一套经济刺激方案,新增约1.8万亿日圆开支,以应对能源及原材料价格高涨。

但经济学家质疑日本能否通过增加开支来摆脱经济低迷。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最新举措只会拉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0.2%-0.3%,并认为日本政府需要继续出台更多刺激措施,以便让日本度过经济急剧收缩的阶段。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首席经济学家Masaaki Kanno说,麻生太郎的行动相当于在风暴来临时拉上了百叶窗,但风暴太强了,可能连窗户都给吹掉。

Kanno还说,刺激方案的重点──向日本家庭发放2万亿日圆的计划──并不会对消费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因为节俭的日本消费者只会把这笔钱存起来。美国早些时候也出台了类似的计划,但未能显著提振开支。

广告

麻生太郎周四试图表现出强大的领导能力,在他之前的连续两任首相都仅仅当政一年便就下台了。他拒绝回答有关何时召集大选解决国会僵局的问题,强硬地对一位记者说,我会决定时机的。

麻生称此次的经济刺激方案行动迅速、目标明确。除了向民众发放补助金外,经济方案还包括对住房贷款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减轻中小企业税负,以及降低公路收费。

麻生还表示,他将试图重新推动一项立法,允许政府向银行注资,此举将帮助小公司获得贷款。此外,刺激方案还要求政府收购日本银行手中的股票,以改善它们的资产状况。

日资银行本来并未受到全球危机的太大影响,但却因最近的股市抛售而受创,导致利润预警并进行了筹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在周四发布的评论中警告称,由于日本国内经济低迷、市场滑坡,日资银行现在已经被完全拖入了全球信贷危机。

麻生表示,刺激方案会动用政府的特别储备金,不会加重日本已经急剧增加的债务负担。他表示不会发行新的财政赤字债券,但有可能为特定项目融资而发行债券。

不过麻生说,日本将会考虑提高当前为5%的消费税率,时间可能在三年后;但只会在经济完全复苏的情况下才会进行。

Hiroko Tabuchi

相关阅读

日本央行考虑减息 2008-10-30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希望三年后上调消费税 2008-10-30

日本9月份工业产值较前月增长1.2% 2008-10-29

日本财务省连续第三个季度下调经济评估 2008-10-29

全球危机再创日本经济 2008-10-28

……………………

德国政府计划出台财政刺激方案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10:41

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领导的德国政府正在制定一项总额约为250亿欧元(约合32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此举旨在放慢经济减速的步伐,同时又不使政府控制预算赤字的努力前功尽弃。

德国政府有可能批准一项包括促进就业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但由此增加的支出目前还没有着落,因为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势必会减少政府的税收。

Reuters

英国首相布朗(左)、德国总理默克尔(右)及德国驻英国大使布姆伽登

拟议中的举措包括,明年购买的低污染新车可免缴两年车辆税,此举旨在支持汽车工业的发展。其他措施还包括,为翻修建筑和基础设施提供援助,放宽企业税收折旧法规,延长那些因企业经营困难而被迫缩短工作时间的人可享受的救济期。

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削减所得税比财政刺激方案更能有效提振经济,因为后者仅着眼于某些特定领域。

在经济增长放缓和上述250亿欧元财政刺激计划的双重作用下,德国政府平衡预算的努力将会遭遇挫折。德国财政部长斯泰因布鲁克(Peer Steinbruck)本周早些时候说,到2011年实现预算平衡已不再是政府的优先目标。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经济学家布赖恩特(Dominic Bryant)在谈到德国政府拟议中的经济刺激措施时说,连财政政策通常比欧洲其他国家政府更为审慎的德国政府也在考虑出台财政刺激措施,可见经济低迷的程度是多么严重了。

广告

他说,在欧元区几大国中,德国最有条件采取财政刺激措施,因为它在2007年已大体实现了预算平衡,而法国和意大利都有巨额财政赤字。

德国政府此前已推出了规模达5,000亿欧元的金融业救助计划,内容包括债务担保、资金注入以及购买难以流动的资产。这一计划虽然不会对政府预算产生直接影响,但却有可能增加德国的负债。

德国经济研究机构IfW的税务专家鲍斯(Alfred Boss)说,如果不削减政府支出,目前要承诺2011年实现预算平衡可不像几个月前那样容易了。

Andrea Thomas

相关阅读

德国股市监管遭遇大众汽车尴尬 2008-10-31

欧盟计划采取协同行动,以阻止经济滑坡 2008-10-29

……………………

德国股市监管遭遇大众汽车尴尬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10:42

就在大众汽车(Volkswagen)股价不断飙升之际,德国金融市场监管部门的信誉却在急转直下,形成了少有的极端反差。

尽管监管部门和保时捷(Porsche)先后出面否认过去一周的市场操作存在任何违规之处,但这也难脱嫌疑。这不仅仅是因为,尽管欧洲汽车行业大幅下滑,但由于保时捷的操作,大众汽车本周早些时候一度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通过无须公开披露的股票期权,保时捷不断增持着大众汽车股份,并在计划持股规模的问题上闪烁其辞。德国股市本就正处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中,而保时捷公布持有大众汽车股份高于预期的消息更是进一步扰乱了德国股市。

这一事件的影响可能会更加严重。对冲基金被迫在高位空头回补大众汽车股份,由此造成的任何重大亏损都可能削弱交易对手银行的实力。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向回避监管的对冲基金如今却在呼吁加强监管;不过,对他们的嘲笑也维持不了多久。

广告

现在很难通过德国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平定这一事件,德国证交所(Deutsche Boerse)和德国金融监管机构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肩负着监管德国金融市场的重任。尽管德国证交所重新调整DAX股指的组成比例,将大众汽车的权重限制在10%;但已为时太晚,于事无补。而联邦金融监管局仍然没有采取措施。

保时捷决定抛售大众汽车至多5%的股份以提高后者股票的流动性,此举实际默认了是保时捷间接导致了空头平仓行为。大众汽车股价周三回落了将近一半,但仍然是上周五收盘价的两倍以上。

目前德国正通过立法弥补这一法律漏洞,允许德国公司击退秘密操作的敌意收购。但德国股市仍然面临着通过监管保护投资者的挑战。

Molly Neal

相关阅读

保时捷增持有“术” 大众股价上演大逆转 2008-10-30

大众汽车确认2008年目标,对未来增长保持乐观 2008-09-08

大众汽车上半年大中华区销量增长23%,至531,612辆 2008-07-08

奥迪公司1-6月份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增长23%,至60,509辆 2008-07-04

大众汽车在华销量保持领先地位 2008-01-11

大众汽车07年在华汽车销量增长28% 2008-01-10

……………………

百仕通集团计划投资韩国市场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11:24

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 Group)表示,计划斥资20亿美元与韩国社保基金寻求共同投资机会,这是遭受金融动荡重创的韩国逐步欢迎私人资本和其他外商投资的最新迹象。

百仕通集团宣布这一消息之前,韩国退休基金(National Pension Service)已经与其他大型投资者达成了类似向韩国注资的协议。由于市场担忧韩国容易遭受全球范围信贷紧缩的打击,韩圆汇率和韩国股市双双重挫。上述交易消息公布之际,韩国股市也开始强劲反弹,反映出市场对股市可能已经超卖的乐观情绪。

几年前,随着海外投资者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购买的韩国资产开始带来巨额收益,外商投资成为了韩国的政治争议热点,韩国民众抨击外国公司从韩国工人身上榨取利润,却没有向韩国纳税。大多数私人资本运营公司都注册在与韩国签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避税天堂。

不过,韩国退休基金新达成的共同投资安排却使得韩国官员得以安抚紧张不安的韩国民众,显示他们正在采取措施在资本稀缺之际吸引外资。与此同时,这一安排也给买断公司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它们可以在交易条款有利时达成收购协议,尽管眼下未必有合适的投资机会。

百仕通集团负责亚洲私人资本业务的高级董事总经理耶金斯(Ben Jenkins)表示,韩国退休基金希望进一步发展其直接投资能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目标。而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接触到韩国的交易机遇,韩国是我们的长期目标市场。

广告

韩国退休基金是韩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着超过229万亿韩圆(1,649亿美元)的资产。该基金目前仅有不到3%的资产配置在另项投资领域,这一比例明显低于许多美国大型退休基金10%左右的配置规模。

韩国公众对外商投资的愤恨情绪有时会令在韩国做生意困难重重。美国Lone Star Funds出售韩国外换银行(Korea Exchange Bank)控股权的计划就曾多次横遭阻挠,这一股份是Lone Star Funds在韩国信用卡危机后于2003年购入的。

Rick Carew / Laura Santini

相关阅读

百仕通设立北京代表处;聘请付山出任首席代表 2008-08-04

百仕通有意入股华为手机公司 2008-05-20

百仕通集团在亚洲成立新公司Blackstone Altius Advisors 2008-05-13

百仕通逆境觅生机 2008-03-11

百仕通的旧患与新愁 2007-12-05

……………………

更新:美国6位州长要求政府救援汽车业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08:36

美国有6个州的州长周三联名致信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要求政府尽快采取行动解决美国汽车业日益严重的流动性危机问题。

信件的署名人为密歇根州、特拉华州、肯塔基州、纽约州、俄亥俄州及南达科他州州长。信中呼吁政府官员依照近期颁布的经济稳定紧急法(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相关条款对汽车业提供扶持。密歇根州的国会议员们也曾于上周向鲍尔森和贝南克发出过类似信函。

信中还称,作为州长,他们对政府近期向信贷市场和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做法表示赞赏,同时他们希望政府能运用其广泛的监管权力,确保后续行动能帮助改善美国汽车业的流动性状况,因为汽车行业对这6个州的千百万居民乃至全美民众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底特律汽车业三巨头中的两家──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和克莱斯勒(Chrysler LLC)正在考虑相互合并,这桩合并会改变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并可能导致裁员数万人。州长们的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出的。一些分析师认为,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一旦合并,可能迫使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也要寻求结盟或合并伙伴。

汽车行业是密歇根州的经济命脉。如果通用和克莱斯勒为其合并交易寻求联邦政府的帮助,该州州长格兰霍姆(Jennifer M. Granholm)愿意予以支持。

广告

格兰霍姆的发言人博伊德(Liz Boyd)说,如果美国汽车行业向联邦政府寻求帮助,联邦政府应当迅速行动提供救助。

在福特汽车公司周四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举办的一个活动中,格兰霍姆说州府一直在与通用和克莱斯勒接触,并希望在正进行的谈判中担当合作伙伴角色。

她说,在与联邦政府的讨论中,我们希望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联合阵线。我们不知道讨论结果会如何,因此很难为我们所不确定的事情设定条件……整个汽车行业都需要帮助。

John D. Stoll

(更新完成)

相关阅读

美国汽车业低迷加剧 2008-10-02

全球销量普降 汽车业前景堪忧 2008-09-11

美国汽车业困境加剧 2008-08-02

美国汽车厂商6月份销量普遍锐减 2008-07-02

福特汽车放弃2009年汽车业务盈利目标 2008-05-23

美国4月份零售额下降,受汽车业销售疲软拖累 2008-05-13

美国汽车三巨头4月份销量大幅下滑 2008-05-02

……………………

盈科拓展与中国网通考虑将电讯盈科私有化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10:27

香港媒体及电信公司电讯盈科有限公司(PCCW Ltd., 0008.HK, 简称:电讯盈科)周四晚间表示,公司主席李泽楷(Richard Li)控股的盈科(亚洲)拓展有限公司(Pacific Century Regional Developments Ltd., 简称:盈科拓展)正在考虑一项将公司私有化的计划。

在新加坡上市的盈科拓展持有电讯盈科22.54%的股份。

电讯盈科在公告中表示,持有公司19.84%股份的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Chin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rp., 简称:中国网通集团)与盈科拓展共同提出了这项收购计划。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td., 简称:汇丰银行)为此次交易的财务顾问。

电讯盈科未透露收购方的出价。

电讯盈科还称,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等待有关该收购计划的进一步公告。

分析师们表示,由于目前电讯盈科股价较低,其大股东打算将该公司私有化也是有道理的;但为了说服小股东接受提议,收购报价的溢价水平必须具有吸引力。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达到高峰时,电讯盈科的股价一度高达28港元,但这是5股合1股之前的价格,实际上最高价格相当于140港元,而该股10月14日停牌前价格仅为2.90港元。

野村证券公司(Nomura Securities)分析师何景行(Kelvin Ho)表示,收购计划要想取得成功,报价至少应该为每股5港元。

他还称,如果以每股5港元计算,整个收购计划成本约为22亿美元。

广告

何景行称,如果该计划得到了中国国有公司网通集团的支持,李泽楷与中国网通集团等大股东将能够使私有化方案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并能确保从中资银行手中获得必要的融资。

他还表示,私有化完成后,电讯盈科可能会剥离媒体及电信子公司HKT Group Holdings Ltd.。

电讯盈科10月12日表示,其已中止出售HKT Group 45%股权的计划,因为市场情况转坏,所收到的收购报价较低。

鉴于电讯盈科的股价已长期不振,里昂证券(CLSA)分析师郑名凯(Francis Cheung)表示,如果报价存在较高溢价、至少较2.90港元高出20%-25%的话,建议投资者接受。郑名凯将电讯盈科的评级定为弱于大盘。

他还表示,该交易可能会导致电讯盈科持股结构的变化,因中国网通集团有可能将其持有的电讯盈科换为HKT Group股份,这样HKT就能够继续进行重组,进而降低有效税率。

郑名凯称,如果上述条件的得以实现的话,他们将上调对电讯盈科的评级。

Lorraine Luk

相关阅读

李泽楷的沉默令电讯盈科股东无所适从 2008-10-30

李泽楷考虑收购电讯盈科 2008-10-18

李泽楷和中国网通拟对电讯盈科实施私有化 2008-10-15

……………………

保时捷增持有“术” 大众股价上演大逆转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0日12:26

对冲基金错误地预计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股价将下挫,进而遭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而保时捷(Porsche Automobil Holding SE)却因此成为潜在的大赢家,也成了严查的目标。

借助以复杂衍生工具为主的秘密策略,生产跑车的德国小型车商保时捷离获得大众的控制权已越来越近,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获得了巨大的“纸面”利润。

Getty Images

大众公司在沃尔夫斯堡的车库

德国证券监管机构周三称,已经开始对大众股价走势进行正式调查,以确定是否有市场操纵行为的迹象。该机构拒绝透露是否正在对特定的个人进行调查。保时捷在一份声明中否认对最近的市场动荡负有任何责任。

在保时捷称计划卖掉至多5%的大众股票期权后,大众股价周三接续此前的大起大落,再次暴跌45%至每股517欧元(合656美元)。大众股价此前两个交易日累计暴涨了348%,令该公司一度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开上市公司,原因之一是保时捷周日透露说,已经增持大众股份至42.6%,并持有与大众另外31.5%股份相关联的所谓现金结算期权。

保时捷周三表示,自己利用现金结算期权悄悄增持大众股权的做法并没有违反任何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现金结算期权以现金而不是股票结算,根据德国的法律,这类工具不需要向监管机构披露。

不过,保时捷的发言人承认,该公司今年利用这样的衍生品已经赚取了相当大的利润,并表示这可能有助于其为收购大众准备资金。大众是欧洲销量最大的汽车厂商,年产量达600万辆,而保时捷的年产量为10万辆。

保时捷的发言人弗兰克?高博(Frank Gaube)说,我们收购大众是在上演蛇吞象;如果人人都能在报纸上看到你的策略,那么买卖就做不成了。

广告

保时捷2005年买进了大众20%的股份,之后开始秘密买进该公司的期权。其中很多期权的价格据信不到200欧元,有些甚至不到100欧元,这样保时捷得以在大众股价上涨时获得差价。以当前的股价计算,如果这些期权被行权的话,保时捷将获利数十亿欧元。

保时捷表示,在截至2007年7月31日的财政年度,公司从股票期权交易中获得的税前利润为35.9亿欧元,比销售汽车获得的利润还要多。

保时捷周日透露说,计划收购大众75%的股份;这一消息迫使那些在近几周和几个月里卖空大众股票的投资者掉过头来买进大众股票做回补。据某些市场估计数据,在此过程中,对冲基金损失了200多亿美元。

尽管周三暴跌,大众股价仍较上周五210.85欧元的收盘价高了一倍多,因此卖空投资者可能仍会遭受惨重损失。投资者表示,保时捷最近几个月暗示未计划收购大众75%的股份,这给市场造成了误导。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驻伦敦的汽车行业分析师阿恩特?埃林霍斯特(Arndt Ellinghorst)说,保时捷最近的诸多举措表明,该公司不仅是一家汽车生产商,还是世界上最老道的投资者之一。

不过,很多人也认为保时捷可能会扩展过度,并对其是否有充足资金来收购大众75%股份表示怀疑。如果大众股价下跌,保时捷持有的期权利润可能会大幅降低,抵消掉其持有的其他衍生品带来的收益。持有大众50%以上的股份还可能迫使保时捷全盘收购斯堪的纳维亚卡车厂商Scania,大众是这家公司最大的股东。

Mike Esterl / Gregory Zuckerman

相关阅读

J.D. Power调查保时捷品质夺冠 2008-06-05

大众汽车确认2008年目标,对未来增长保持乐观 2008-09-08

大众汽车上半年大中华区销量增长23%,至531,612辆 2008-07-08

……………………

美国股市走高,市场振荡减弱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31日06:52

美国股市周四收盘走高,因有迹象显示央行采取的举措正在发挥效力。尽管Hartford Financial Group和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发布的相关消息凸现了市场仍无法摆脱的金融业和经济担忧,但股市受到的影响有限。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周四收盘涨189.73点,至9180.69点,涨幅2.1%,创10月20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盘中波幅为290点,为10月份表现最为平静的交易日之一。该指数自周一创下五年多收盘新低以来已累计上涨12%,10月份累计跌幅已经收窄至15%。

标准普尔500指数涨24点,至954.09点,涨幅2.5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41.31点,至1698.52点,涨幅2.49%,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实现上涨,为截至9月12日的三个交易日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涨势。

广告

银行间拆借市场状况好转令交易人士信心倍增,另外,有关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和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将于近期追随美国、中国和挪威央行减息的预期也提振了市场人气。

市场成交量升至历史性高位,接近10月份平均水平:纽约证交所有59.8亿股成交,纳斯达克证交所有25.3亿股成交。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市场波动指数跌10%,至62.90,创一周多来的收盘新低,显示市场波动正趋于缓和。

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公布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没有影响到美股涨势。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GDP折合成年率下降0.3%,为7年来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

Hartford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收盘跌10.24美元,至9.62美元,跌幅51.56%;该公司此前公布第三财政季度陷入亏损,并努力消除投资者的担忧,称公司拥有充足的资本来维持其AA的信用评级。

信诺保险(Cigna)收盘跌4.27美元,至15.58美元,跌幅22%,该公司此前公布,第三财季净利润下降53%,同时下调了整个财政年度的收益预期。

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收盘涨40美分,至75.05美元。该公司第三财季净利润激增58%,至158.3亿美元,创季度利润新高,受油价在今年夏季升至纪录高位提振。

Foundry Networks收盘涨1.93美元,至14.93美元,涨幅15%。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同意以约3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收购该公司。Brocade收盘涨24美分,至3.77美元,涨幅6.8%。

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收盘跌29美分,至5.17美元,跌幅5.3%。该公司表示,由于第三财季出现亏损,公司将在手机业务部门裁员约3,000人。

……………………

欧佩克减产无助于提升公信力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7日14:03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作出的紧急减产决定就如同央行降息0.5个百分点,而市场则漠然置之。

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简称Fed)一样,欧佩克也试图对经济危机进行提前干预。而欧佩克减产150万桶的仓促决定却迎来了新一轮油价下跌狂潮。

Reuters

欧佩克维也纳总部门口的加油站

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安哥拉连原来的产量限额都无法达到,因此这些国家每日减产341,000桶的承诺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一来,欧佩克日产量实际削减了116万桶。

摩根大通(JPMorgan)估计,沙特阿拉伯9月份原油日产量较限额高507,000桶,要满足欧佩克新的产量限额,该国必须将原油日产量削减近100万桶。沙特阿拉伯并不像委内瑞拉等欧佩克成员国那样因油价下跌而入不敷出、面临预算压力,因此很难说该国会否遵守上述减产决定。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认为,即便减产决定能得到严格执行,在减产后,油价恢复稳定最多可能还需要15个月。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上周五宣称,欧佩克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没有任何责任,上述言论显然无助于提升欧佩克的公信力。

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商品策略师Francisco Blanch认为,资源民族主义(就像欧佩克表现的那样)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全球经济的扭曲。

广告

无庸置疑,华尔街最终将外国的积蓄用来制造美国房地产泡沫。然而,产油国对石油资源开发的限制造成了许多投资资金找不到合理途径(比如说扩大能源供应),因而助长了次级抵押贷款这样的投机行为。

欧佩克石油部长2009年可能还要召开更多紧急会议,来解决因减产而引发的原油供需问题。

Liam Denning

相关阅读

欧佩克将石油日产量削减150万桶 2008-10-24

欧佩克面临艰难减产决定 2008-10-24

欧佩克稳定油价面临难题 2008-10-23

欧佩克预计将以减产支撑油价 2008-10-21

……………………

(何必注,有趣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都呈现出边缘化的色彩,从联合国,到世界贸易组织,再到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等等。)

中国将加强跨境资金监测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29日16:19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周三称,今年下半年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切实防范涉外金融风险。

外管局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针对未来政策取向作出上述阐述,这显示在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于境内金融系统可能受到的冲击异常警惕。

外管局报告称,下半年中国将提高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报告重申,外汇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对外汇资金流出入实行均衡管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改善,切实防范涉外金融风险。

报告中提到的防范涉外金融风险的具体措施包括,梳理完善外汇管理法规,强化对服务贸易外汇资金流出入的真实性审核等。

广告

外管局称,将密切跟踪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预警机制和外汇帐户系统,并全面梳理评估现有外汇管理体制和政策,做好国际收支形势逆转的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

同时,外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盈余为1,91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

中国2007年经常项目盈余为3,718亿美元。去年上半年实现经常项目盈余1,629亿美元。

相关阅读

中国外管局公布奥运期间外国人购汇规定 2008-07-04

外管局将向TPG旗下新基金投资25亿美元 2008-06-12

中国外管局购英国石油1%股份 2008-04-16

……………………

嘿嘿。

怎么样?洋鬼子浮光掠影的报道,注定没有咱们的媒体那样能够指出其中具有美国隐藏得及其深的战略意图的思索。

老周发来参考材料。

zhoujd

2008年10月29日 16:42

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变种及其影响.doc

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变种及其影响

(2008-10-28)

● 郑永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自由主义逐渐崛起于西方。新自由主义主要是对当时存在的两种局面的反动。第一,是对西方国家本身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的反动。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各国普遍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例如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的“新政”。在经济学说上则表现为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第二,也更重要,是对当时苏联版本社会主义的反动。现代新自由主义先驱人物海耶克当时发表的《通向奴役之路》很形象地展示了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那就是国家权力尤其是过度的国家权力的存在是人类通向奴役的道路。如何应对强大的政治权力成为新自由主义得核心课题。

正如另外一位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所强调的,人们的政治自由必须由经济自由加以保证,或者说如果没有经济自由就不会有政治自由。

创造了奇迹也演变成危机

新自由主义是英国首相撒切尔和美国总统里根经济政策的哲学基础。表现在实际政策上就是私有化和减少甚至取消国家对经济的监管。

尽管英美两国的经济改革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这两国之内并没有多少影响,用中国话来说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尤其在英国。因为有民主制度的存在,撒切尔很难收回和取消人们已经得到的各种社会主义的权利。

新自由主义真正有效的第一个实验场并不在西方本身,而是在拉丁美洲,即皮诺切特统治下的智利。皮诺切特用专制权利压制人民各方面的权利,为资本创造了民主社会不可能存在的有利条件。

客观地说,新自由主义因为赋予资本至高无上的权力,其既为智利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也为这个国家的社会分化和动荡播下了种子。

里根和撒切尔之后,新自由主义哲学仍然有很大的力量。一方面是因为刺激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没有经济自由,没有资本的推动,任何国家的经济很难得到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新自由主义代表的是资本的利益,资本是其背后最为强大的物质经济支持力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巨大,新自由主义也很快在金融经济中找到了最有利于施展自身力量的场所。

很多年来,受新自由主义影响的权势人物如美国联署局的格林斯潘有效地减少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取消对金融部门的政府规制。没有任何有效规制的资本因此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在很短时期里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少时间,终究演变成为今天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

中国政策的新自由主义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小。尽管中国经济学界内部有不少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为止,新自由主义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话语。

中国的学者和一些决策者接受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有其深刻的背景的。中国的新自由主义一方面是对毛泽东时代计划经济的反动。当经济发展取代了阶级斗争哲学的时候,如何驱动经济发展成了中国方方面面的关切。资本和市场的力量也就显现出来。

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市场,没有资本,经济发展没有动力。要发展经济就必须给资本和市场予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把资本和市场的作用推至极端。

从理论上说,中国向外开放的时期正是新自由主义在西方方兴未艾的时候。无论是出国考察的学者和官员,还是在西方留学的学生,大多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这些人回国后,把新思想带到了中国,所谓的主流经济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当然,如同在其他任何社会,中国也不乏原教旨主义式的新自由主义信徒。

新自由主义也表现在政策的很多方面。应该说,并不是所有强调市场和资本的政策都可以称为新自由主义,因为如上所说,要发展,就需要市场和资本。

中国的一些政策之所以具有新自由主义性质,是因为这些政策具有一些特殊的特征。特征之一为:效率就是一切。达到效率具有很多途径,但在新自由主义那里,资本至高无上,资本是达到最大效率的唯一手段。

特征之二就是动用政权的力量来为资本开路,为资本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使其利益最大化。特征之三就是忽视普通人民的权利。这是把资本的利益推至极端的必然结果。

新自由主义从80年代后期就开始影响政府政策。最先表现为一些意在进行激进改革的企图,例如价格闯关。价格闯关立刻导致了很多负面的社会难以消化的后果,例如物价上涨。加上官员腐败等因素,最终导致了1989年的那场政治危机。

但是整个90年代是典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政策占了主导地位。邓小平南巡之后进行了激进分权,在内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在外部使得中国的发展道路完全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区别开来。

把财富送入少数人之手

然而在90年代中期之后,原来设计得好好的“抓大放小”战略在各级地方政府那里就演变成为恶性私有化,主要表现在地方各级官员和资本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是企业工人的权力的被任意剥夺。

在外部关系上也有类似的表现。例如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中国作了过分重大的让步。要意识到的是,负面的结果是让整个中国社会尤其是弱势群体来承担的,而非政府本身。

不管怎么说,在所有那些具有新自由主义特征的政策中,资本权力和政治权力总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社会力量则被排挤出决策过程之外。

对新自由主义必须进行客观的评价。在早期,中国的政治环境迫使改革者不得不去过份强调新自由主义经济精神。如果没有资本的冲击,很难想象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会如何才能被转型。

如同其他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一样,新自由主义在给中国带来了具大的经济财富的同时也把这些财富送入了少数人之手。新自由主义使得人们在得到一些权利的时候,也加速了其他方面的权利的损失。不计一切代价的经济发展为中国造就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资本时代,但环境、安全、道德等等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要素被破坏甚至被摧毁。

资本很重要,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市场经济更是人类追求财富增长的最有效的手段。但如果把资本和市场的作用推至极端,毫无节制,就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更有甚者,一旦资本和权力相结合,那么就会产生极端的腐败。在西方,新自由主义被普遍视为是反民主的。资本(尤其是全球性资本)影响所有人,但资本的所有决策不受制约,既不受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的制约,更不受人民的直接制约。

社会主义的一些因素再度抬头

人们也观察到,在非民主国家,新自由主义是阻碍民主发生和发展的,因为资本需要的是政治权威所提供的秩序和稳定。

新自由主义导致金融领域的大危机。在西方,资本的权力正在得到节制,各国政府正想方设法通过规制资本而抢救资本。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的一些因素不可避免地得到体现和发展。这并不使人惊奇,因为社会主义的产生本来就是回应极端资本所带来的弊端的。

同样,在中国,如果变相的新自由主义得不到纠正,那么就会演变成一场无颜色的革命。因为资本权力和政治权力往往结合在一起,社会力量没有有效的机制来参与和影响重大决策,这使得纠正资本的弊端更加困难。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领导人力图纠正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资本至上的局面,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无疑是一个能够影响中国社会长远发展的大决策。但是,要把这个政策理念体现在各种政策中去,转化为具体的制度来规制资本和政治权力,达到社会、政治和资本的均衡和谐状态,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是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

zhoujd

2008年10月29日 16:42

从政策应对看中国金融改革步伐.doc

从政策应对看中国金融改革步伐

(2008-10-27)

● 朱岩、史博嘉

中国证监会10月5日下午宣布,正式启动融资融券试点,并将于近期发布试点通知,交易所届时公布试点标的证券范围及名称。该政策一直被视为中国A股市场重大利好因素。实际上,这一政策是缓解中国在国庆长假期间(9月29日到10月5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中国股票市场带来的冲击。

在放假期间,世界金融市场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美国政府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欧洲和美国股市出现了剧烈的震荡和下跌等。这些影响的积聚势必会在中国股票市场开盘后集中释放,造成震荡甚至大幅度下跌。政策管理层在长假最后一天推出这个政策,就是要对冲该风险,使中国金融体系稳健发展。从政策的反应速度和内容上,都体现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反应如此之快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与金融改革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开放,中国的金融系统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自从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也要求中国的政策管理层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应对水平。从前几次看,中国在应对金融市场变化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反应迅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层总是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往往在冲击到达市场之前就做出政策调整,减少了国际金融动荡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屡次重大政策都是在放假期间或者市场关键时刻推出,很好的起到了政策调控的作用。

其次,更加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不管是越南的金融危机还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国的管理层更加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事态变化,并及时做出应对。这也显示出管理层非常重视国际市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期望通过政策调控来削减不利影响。

最后,政策往往都是有备而来,并且为后续政策留下了想象空间。以这次印花税单边征收为例,很容易让市场联想到后续一系列支持长期资金做多政策的出台,如:长期投资免除印花税、对短期炒作征收资本利得税等。相信在今后政策调整中会逐步体现。

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时刻,推出融资融券等措施,也是不失时机的通过完善市场的内在机制来达到平衡市场的目的,明显比头疼医疼,脚疼医脚的政策高明许多。同时也反应了管理层在政策选择上有很大灵活性。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30年前那个独善其身的中国了,随着中国的开放,特别是进入WTO(世贸组织)后的金融开放,使中国与其他国家各种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加速中国的金融改革是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管理层政策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金融改革正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并且在金融风暴的洗礼中不断成熟起来。虽然在今后的日子里,还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击和动荡,相信中国的金融市场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

两名在中国从事经济、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文发自北京

……………………

(何必注,这种溜须拍马的文字咱们看到的多了吧。抡圆了拍呗。最能够说明问题的,就是股指的表现啦。啊呸!)

崔之元则提供了方方面面的相关信息。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5日 17:10

《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

--------------------------------------------------------------------------------

发件人: Zhou Jianjun

发送时间: 2008-10-15 16:06:17

收件人:

抄送:

主题: 《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

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

作    者:[美]赫德森 著出    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简介---

美国政府禁止日本出版的书:这本书的出版很不容易,而且给带来很多麻烦,许多大学都不敢让他任教,其他作品的出版也一直受到正统经济学家的抵制。本书的日文版本来已经签好出版合同,但是在美国外交界的压力下,合同不得不取消。

这是一本比《货币战争》还要好很多的书。——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崔之元

---目录---

引论

如果认为美国崛起为世界最强国还是遵循了以私人金融资本的推动为特征的欧洲模式,那么该观点是过于简单了。为了理解美国在过去八十年期间的外交动力,人们不仅需要阅读约翰?霍布森(John Hobson)和列宁(VILenin),而且需要做更多。美国以一系列的全新政策赢得了全球地位,这些政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甚至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经济学者所料想不到的。

1.美国金融帝国(1) 2.美国经济外交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两… 3.美国经济外交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两… 4.美国经济外交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两… 5.美国战后"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规… 6.美国战后"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规… 7.美国战后"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规… 8.美国进入将其国际收支推向赤字的… 9.美国金融帝国的新特征(1) 10.美国金融帝国的新特征(2) 11.美国金融帝国的新特征(3) 12.美国金融帝国的新特征(4) 13.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如何成为实力… 14.新型帝国(1) 15.新型帝国(2) 16.当今的金融不稳定与20世纪20年代… 17.当今的金融不稳定与20世纪20年代… 18.当今的金融不稳定与20世纪20年代… 19.世界脱离美元化走向金融自主的必… 20.世界脱离美元化走向金融自主的必… 21.世界脱离美元化走向金融自主的必… 政府间债务的缘起(1917-1921年)

我们这一代人导致了一个巨大的变革……可能最终是一个毁灭性的变革。战争期间,个人把他们拥有的小额财产投进国家这个大熔炉里。有时战争具有散布黄金的作用,正如当时亚历山大大帝分发波斯或伊扎尔寺庙的储藏物给印加人一样。但此时,战争把黄金集聚在中央银行手里;这些银行却不把黄金分发出去。--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政府间债务的缘起(1) 2.政府间债务的缘起(2) 3.政府间债务的缘起(3) 4.政府间债务的缘起(4) 5.政府间债务的缘起(5) 6.政府间债务的缘起(6) 7.政府间债务的缘起(7) 8.政府间债务的缘起(8) 9.政府间债务的缘起(9) 10.政府间债务的缘起(10) 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

1921-1925年间美国的债券发行的近百分之八十、英国的百分之六十是由政府机构发行的:在纽约有36亿美元,在伦敦有近20亿美元(表一)。这些总数反映了战后从私人借款转变为政府借款的程度之大。尽管这些债券发行对于这个时期而言是巨大的,但它们仍不足以让欧洲盟国支付其所欠美国政府的战争债务,因为以德国的战争赔款来偿还债务是没有保证的。

1.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1) 2.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2) 3.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3) 4.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4) 5.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5) 6.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6) 7.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7) 8.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8) 9.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9) 10.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10) 11.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11) 12.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12) 13.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13) 美国拒弃世界领导权

我将不遗余力地通过国际经济的调整来恢复世界贸易,但国内的情况紧急,不能等到实现恢复的那一天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1.概述(1) 2.概述(2) 3.概述(3) 4.罗斯福会见胡佛讨论债务问题(1) 5.罗斯福会见胡佛讨论债务问题(2) 6.罗斯福会见胡佛讨论债务问题(3) 7.法国拖欠了债务而英国只象征性地… 8.法国拖欠了债务而英国只象征性地… 9.法国拖欠了债务而英国只象征性地… 10.法国拖欠了债务而英国只象征性地… 11.麦克唐纳和赫里欧访问华盛顿(1) 12.麦克唐纳和赫里欧访问华盛顿(2) 13.为伦敦会议做准备(1) 14.为伦敦会议做准备(2) 15.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 16.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 17.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 18.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 19.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 20.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 21.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 22.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 23.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 24.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 25.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5日 18:44

纽约时报:强制性的部分国有化

……………………

(何必注,正文是英文,略。)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5日 20:49

word版: Re: 《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

主题: Re: word版: Re: 《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

word版最后两章

HUDSONFINAL2.rar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7日 7:57

余永定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

注:文末声明:文章是内部讨论稿。未经许可,不要翻版复制上网刊登。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余永定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是一次简单的周期性危机或类似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这种局部、短暂的金融危机。美国当前的这场危机是盎格鲁一萨克逊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是华盛顿共识的危机。在东亚金融危机期间,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把东亚危机的发生归结于"裙带资本主义"、银行系统在金融体系中的比重过高、资本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过弱、监管不力等等。与此同时,他们在世界各地大力推销盎格鲁一萨克逊金融模式。同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相比,更遑论东亚模式,盎格鲁一萨克逊模式被视为最完美的、具有普世价值的金融体系模式。而发展中国家也诚惶诚恐地按盎格鲁一萨克逊模式改造本国的金融体系。然而,当学生还未来得及交出令老师满意的答卷之前,老师自己却突然出了问题。谁说没有"后发优势"呢?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严重超过居民收入。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曾指出:60%-70%的美国人实际工资下降,靠借钱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平;20%的美国人靠借款维持超出其收入水平的生活水平。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负债的最常见形式是住房抵押贷款。在此基础上,通过再融资 (refinancing),美国居民进一步扩大了负债。储蓄率的下降和负债率的上升,意味着风险的提高。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只能转移风险,并不能减少风险,更不能消除风险。美国货币当局无法令利息率无止境地下降,也无法令住房价格无止境地上升。当Ninjna们最终无法偿还贷款(付息)之时,就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日。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是: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衍生金融工具的创造和使用虽然不能最终消除风险,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转移风险,掩盖风险,推迟金融危机的最终爆发。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其严重程度也必将大大增加。资本市场既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能制造巨大泡沫。资本市场越是发达,可以制造的泡沫就越大。美国次贷危机为我们提供的第二个启示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是有节制的,限制资本市场过度扩张的各种传统政策不应轻易废除。例如,限制混业经营的各项政策不应轻易废除,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和证券化应该受到限制。盎格鲁一萨克逊模式并不是唯一的,不应该作为我们效仿的终极模式。

美国金融市场上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性充分说明,政府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能力有限,私人评级机构也不可能对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充分了解,因此,所谓加强监管往往流于形式。事实上,在自由化的条件下,监管永远是落后于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的第三个启示是:对于政府和社会金融监管机构的能力不能高估,而且关键在于,从一开始就应该限制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

风险的存在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存在,不确定性的存在意味着投机获利的可能性。投资和投机的界限很难确定。从次贷到RMBS,再到CDO、CDO平方、CDO 立方、……;从参照实体到CDS,我们可以看到,对距离基础金融产品(如住房抵押贷款)越远的金融产品(衍生层次越高的金融产品)的投资,越具有投机性。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一方面适应了避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适应了投机的需要。投机加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认为投机可以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说法是值得怀疑的。与投机相伴而生的各种金融游戏,浪费了各种实物资源,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美国次贷危机的第四个启示是:必须限制投机。

贪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动力。马克思说过:"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了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在离谱的高额利润和高收入刺激下,机构和个人很容易丧失理智。对高额利润的追求必然导致对风险的低估和无视。硬要把次贷塞给Ninjna,就是住房金融机构的贪婪所使然。美国次贷危机的第五个启示是:必须设计某种机制,限制离谱的高额利润和高收入。

通过金融全球化,美国已经把次贷危机的风险转移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作为美国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国之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根据外电报道,中国外汇储备中有70%左右是美元资产,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国库券。中国持有的美国机构债(主要是对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债权)高达3700亿美元。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到底有多大现在还很难量化。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人之一,存在为美国金融危机买单的严重危险。目前,我们已经因美元资产价格暴跌、美元贬值、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和部分债券违约而遭受损失,今后,随着危机的恶化,这种损失可能会更大。不仅如此,如果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再出问题,中国的损失将会极为严重。美国政府解决危机的所有措施的核心是保证货币市场有足够的流动性、资本市场有足够的资金。中国、日本和其他贸易顺差国(即对美资本输出国)继续持有和增加持有美元和其他美国金融资产,是美国得以解决次贷危机的必要条件。任何金融危机的解决都是需要债权人和债务人共同承担的。中国不是美国的"利益相关者"吗?在积累了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损失分担者",独善其身已经是完全不可能的了。除了期盼美国次贷危机早日结束,中国目前已经难有作为。现在,美国人(除非是弱智政客,或装装样子)是不会要求人民币升值、不会希望中国停止向美国出口廉价商品的。当然,他们更不会反对中国进一步积累外汇储备(只要是购买美国金融资产)。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一些官员和经济学家似乎不了解我们自己的尴尬地位,还留恋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还希望尽量保持中国的巨大贸易顺差。对出口部门来说,这些顺差代表利润和就业增长。但对整个国家来说,这些顺差代表中国可能或已经遭受的真实财富损失。我们可以批评央行购买美国资产不当,批评中国投资公司(CIC)投资失败。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谁能做得更好一些呢?如果中国维持巨大双顺差的局面不改变,如果这些顺差不能转化为直接投资或其他币种的资产,我们就只能持有美元或将其用于购买美元资产。换句话说,我们就只能为美国次贷危机买单。因而,中国必须加速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战略的调整,坚决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尽快转移到内需上来。

……………………

(何必注,崔之元在此文开头处用套红方式标明不要复制的内容。但是我在网上搜索,这篇文字已经被复制得无处不在啦。在此提及的是,普世价值,后发优势,限制资本市场等等。作为一个与张维迎有着类似海外留学经历的英国经济学博士,如此立场很耐人寻味。)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7日 8:21

出版中译:另一种全球化是否有可能

附件是Peter Evans今年6月发表的“另一种全球化是否有可能”全文,由顾秀林(顾准女儿)翻译,那家杂志的朋友愿意出版,请和我联系,请勿转发和上网。

另一种全球化是否有可能

Is an Alternative Globalization Possible?*

彼得 伊文思

PETER EVAN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研究第三世界发展的著名学者)

原载于:

POLITICS & SOCIETY, Vol. 36 No. 2, June 2008 271-305

DOI: 10.1177/0032329208316570

? 2008 Sage Publications

Building on Polanyi’s concept of the “double-movement” through which society defends itself against domination by the self-regulating market, this article sets out some key organizational and ideological hurdles that the contemporary “movement of movements” must surmount to challenge the hegemony of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After outlining neo-liberalism’s failures, it makes an argument for the possibility of “counter-hegemonic globalization,” defined as a globally organized project of transformation aimed at replacing the dominant (hegemonic) global regime with one that maximizes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trol and makes the equit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abilities and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its priorities.

摘要

在博拉尼的“双向运动”的设想中,“社会”进行自我防卫,是对抗自行其是的市场(“自我调节的市场”)所强加的统制。本文指出了当前的“时代潮流”在挑战霸权主义的全球化时,在组织和意识形态方面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本文历数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为“反霸权主义的全球化”的可能性建言,为在全球范围内组织起来并且实施的改造行动,勾画出一个新的、实行民主最大化的政治规制的全球世界,它的首要目标,是人类能力的平等发展和环境保护。

Keywords: globalization; social movements; transnational networks; neoliberalism; Polanyi

关键词:全球化; 社会运动;跨国网络;新自由主义;博拉尼

--------------------------------------------------------------------------------

Cui Zhiyuan

2008-10-17

EVANSGloblization.doc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7日 8:34

Buiter金融时报博客:银行间市场问题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7日 21:47

克鲁格曼获奖后第一篇杂文:Let’s Get Fiscal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8日 10:01

赵忆宁十问美国财政部副部长: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是否安全

之元、小庄:你们好!传给你们我刚刚采访的文稿。这还要感谢之元,很长时间我不能上电脑看文件,当美国财政部打来电话时,我用两天突击看了你发来的所有关于金融危机的文稿。而后提出了10个问题。谢谢你!

十问戴维-麦考密克: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是否安全

http://www.jrj.com    2008年10月18日 03:1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首席记者 赵忆宁

10月20日-22日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戴维?麦考密克(David McCormick)将对中国进行访问。这位有着美国西点军校和普林斯顿大学公共和国际事务关系教育背景的博士,以及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为一名资深的前陆军军官,曾担任过美国政府的商业出口管理与全球政策和执法高技术贸易的副秘书长,以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专职负责美国国际经济政策的官员,于2007年8 月就职担任财政部长保尔森的次长,负责美国财政部的国际经济事务,并监督美国的投资政策、国际金融、贸易、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

这一次,戴维?麦考密克的中国之行注定将是不同寻常的。其出访目的显而易见: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其情况之复杂,演进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就连身在危机爆发的旋涡之中、身为参与应对挑战决策的麦考密克自己也承认,“身临其境,也很难理解发生的一切”。可以想象,作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债权人——中国,也许就更迫切地希望了解金融危机的程度与进展。“我出访的目的,一方面是出于尊重,要向中国解释所发生的情况;同时也希望了解我们在中国的朋友和同事怎么看待所发生的一切,特别是从中国的角度,希望获得中国是如何看待美国所发生情况的看法,从而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美国发生的情况对全球的影响。” 麦考密克对记者说。

虽然访问中国的行程已定,北京-上海-香港,但是目前仍然还不确定到底会见到谁。“但是我已经要求约见一系列中国经济领域的领导人”,他这样告知记者。

麦考密克带着对美国经济的最新判断和资本市场的演变,以及美国打算如何解决危机以及下一步将要采取的步骤和措施,向中国领导人提供最新的信息,并不排除同时也会寻求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帮助。

在麦考密克临行前的17日凌晨,本报记者通过越洋电话,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1、

美国会不会出现日本“失落的十年”?

“我们希望我们采取的步骤,会避免金融行业的长期影响。我们希望我们最终会能够在2009年稳定经济,并在2010年回到增长的抛物线上来。”

赵忆宁:十分感谢您给我们报纸一个专门采访您的机会。我有十个问题向您提问。

我们知道现在美国经济已经陷入了衰退。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虽然没有出现GDP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但是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低于2-3%。即使汹涌而来的金融危机得到了控制,衰退也将延续。据IMF10月2日的《世界展望报告》预测,2009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0. 1%(日本0.5%;欧元区是0.2%)。您认为,美国经济由进入衰退到调整直至真正恢复,要用多长时间?人们担心,美国会不会出现日本“失落的十年”的状况。

David McCormick:这个问题是关于美国经济的展望。我认为目前金融危机显示出来的结果之一是美国经济持续运转的能力和经济本身的弹性有多强(how well the US economy has held up, how resilient it is)。尽管我们的金融市场和住房市场在过去12个月里面已经非常紧张,上个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达到了2.8%。我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是:在过去几个月中信贷状况严重疲软,尤其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若干市场发生困难状况。(The credit condition have weakened dramatically, and there has been difficult occasion in several markets in the last several weeks.)这一定会对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负面影响的程度,但是今后的几个季度形势将会是比较严酷的。希望能够看到信贷市场稳定下来 ——现在正在看到一些初步的迹象。等到信贷市场最终稳定下来,它将成为美国总体经济流动性的来源。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美国经济正在放缓,这必将会是一个考验。就日本的“失落的十年”,我们在应对市场问题的根源时,显然是尽可能积极进取,先发制人。我们希望我们采取的步骤,会避免金融行业的长期影响。我们希望我们最终会能够在2009年稳定经济,并在2010年回到增长的抛物线上来。但是,无论如何,现在无疑是一个困难时期。

2、

这次金融危机与1929年有何异同?

“从任何一个尺度上来说,1929-1933年的大萧条的危机程度都比现在要严重得多。”

赵忆宁:据我所知,您曾经多次讲过,1929年时没有凯恩斯(指凯恩斯主义尚未形成),今天人人都是凯恩斯。您是否能够描述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与1929-1933年大危机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

David McCormick:就现在的状况与1929-1933年发生的情况相比较,我认为有两个主要不同点。第一个是,尽管我们面临金融行业的巨大考验,我们的总体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我们虽然会看到未来几个季度经济继续放缓,但就住房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取消抵押品赎回权发生的数量、失业率的数字而言,现在的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这是和当年的一个巨大的区别。

所以尽管我们的经济面临很大挑战,但是我认为,这次危机与1929-1933年的相同点非常有限,无论从经济问题的规模和问题持续的时间,从任何一个尺度上来说,1929-1933年的大萧条的危机程度都比现在要严重得多。

当然,我们现在还在危急之中,所以政策制定者采取行动来最小化危机,这对经济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认为第二个不同之处是: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在1929-1933年危机中,政策制定者们是在尽量回应金融行业的灾难,所以他们没能对出现的一些情况作出先发制人的反应。面对这次危机,就我们自己来说,我们首先是看到市场出现的困难,进而快速做出对金融机构的政策反应,包括资产注入、对银行提供担保,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金融系统被根本性的摧毁,进而出现1929-1933年那样最终导致了大萧条的恐慌。所以我认为,从若干尺度上看,这两次危机是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3、

下一个受到冲击的行业?

“一个是金融行业,总的断言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还不是对金融体制的全部影响。我要指出的第二个领域是基于商品的领域,尤其是和能源相关的行业。”

赵忆宁:由于金融领域的过度杠杆作用,您是否可以预测,下一个将受到冲击的领域会是哪些实体经济?

David McCormick:预测当前的困难会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很不容易。我想——尽管很明显——但是我还是会指出会受到严重影响的两个领域。一个是金融行业。我们的金融行业在过去12个月内经历的一系列深远的变化,其商业模式注定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并可能经历更多的调整。总的断言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还不是对金融体制的全部影响。所以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将要发生变化、发展和需要改革,以保持其竞争力的行业。其未来商业模式很可能和现在的商业模式不同。

我要指出的第二个领域是基于商品的领域,尤其是和能源相关的行业。现在的预期是,不仅美国经济,而是全球经济都会大幅放缓;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我们看到若干表征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在放缓。所以,这将对原油的需求,或更广泛的说,对能源的需求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我认为,我们会看到这些行业面临的需求发生变化。而且我们还看到其他的因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在起作用。这两股非常重要的宏观力量将会对能源行业的长期增长造成影响。

4、

未来20年,美国经济是否将逐步回归均衡?即金融服务业出现萎缩而实体经济的贡献将逐步加大?

“我们(现在)知道的只是,危机对实体经济有负面影响,而且是很大的负面影响。”

赵忆宁:我们还想知道,你们如何判断金融危机对美国未来经济的影响。

过去20年,美国经济的繁荣得益于信息革命带来的生产率提高以及金融服务业的膨胀。金融行业通过高薪吸引了大批人才,导致该行业的迅速发展。最终结果是美国经济当中金融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而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压制。

未来20年,美国经济是否将逐步回归均衡?即金融服务业出现萎缩而实体经济的贡献将逐步加大?

David McCormick:这是刚才回答过的一个问题的另一个形式。我们还在消化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我们很清楚这个影响一定是负面的,但是目前还不清楚到底会有多么严重,将会持续多长时间。

所以,这一定会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等到我们的信贷市场在我们努力之下重新运作起来,我们才能最小化(知道)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我们(现在)知道的只是,危机对实体经济有负面影响,而且是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然,金融市场一直是我们经济增长和创新的一个重要引擎,我认为金融行业在未来依然是经济增长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

尽管就像我已经提到的,金融行业商业模式必定要经历变化,债务比率会降低,这会影响金融机构内的薪金水平和获利能力,也会影响到它的演化。

我认为,美国在为自己的金融行业作为全球增长源泉而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应看到金融行业在过去12个月的困难时期中的核心地位。

所以,美国的金融行业需要变革,变革的内容最终会影响这个行业运作的方式。我依然有信心:这个行业会是美国未来增长和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5、

这次美国政府出手相救“两房”是出于何种考虑?

“长期来说,政策制定者必须抉择:让完全身处私有市场中的机构同时拥有公共使命是否是合适的做法?”

赵忆宁:上一次IT泡沫破灭,据经济学家估算,美国资本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但美国政府没有出手相救,高素质人才确保IT行业经过痛苦的洗牌调整并重新焕发了生机。美国金融业和IT行业情况类似,那为什么这次美国政府出手相救“两房”?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David McCormick:这个问题涉及到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最大优势和特征之一:我们相信创新是增长和繁荣的关键。但是创新在某些时候会造成过剩。你问题中提到的“创新性的毁灭”,即重新洗牌的过程,突出创新需要承担风险,需要新的想法。有的时候,这些新的想法获得成功并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有的时候,有些行业和商家在“创新性的毁灭”中成为历史。归根结底,这是对经济非常有益的过程,因为它确保最好的、资本回报率最高、带来最大增长的机会得以获得资本。所以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和资本主义意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反映在我们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IT、金融、制造等行业上。

你的问题中提到“两房”,它们是非常特殊的机构:区别于大多数私营企业,它们不完全由私有市场所有,它们还有一个公共使命。由于该公共使命,不言自明——它们与政府有长期关系,即它们会得到政府的支持。由于这种不言自明的政府支持,当美国房屋市场下挫,“两房”面临市场风险的时候,我们采取了若干政策手段加强“两房”。我们撤换了它们的管理团队,我们也向“两房”的债权人清楚地表明了政府对“两房”的支持。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两房”目前背负大量债务,其中一部分由外国投资者持有。如果不明确对债务的承诺,在市场下挫时就会成为市场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认为,明确美国政府对“两房”的承诺非常重要。

长期来说,政策制定者必须抉择:让完全身处私有市场中的机构同时拥有公共使命是否是合适的做法?所以在美国国会,或者下任国会,或者下任总统,可能决定修改这样的机构的操作方式。无论我们(最终决定)如何操作,保尔森财长采取的措施会保护“两房”股东的未来利益,因为我们认识到,这些股东对于 “两房”的信心有助于市场稳定。

6、

美国财政部关于救市模式的想法是怎样的?

“美国其实是购买了银行股权的。我们采取的模式和瑞典的模式有类似之处:瑞典曾也把自己政府的资源投入其银行系统。”

赵忆宁:人们知道瑞典财长Lundgren在9月初访问美国,介绍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做法。(瑞典花费了它GDP的4%,即650亿克朗,相当于当时的117亿美元或现今的183亿美元,来援救那些境况不佳的银行。这个比例略小于布什政府预计投入的7000亿美元,约占其GDP的 5%。)少数美国评论家提议美国政府从银行获取股权作为救援的代价。但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是美国政府已经动用了主权担保,所以遇到一些纳税人的反对。我们引用瑞典财政部高级官员Urban Backstrom说法:“如果不为原来的股东留下些什么,计划就不会得到公众的支持。”您是否可以告知财政部的想法?

David McCormick:美国其实是购买了银行股权的。我们采取的模式和瑞典的模式有类似之处:瑞典曾也把自己政府的资源投入其银行系统。我的理解是,瑞典将其许多银行国有化,然后再将持有的银行股重新出售给了市场。我们的情况则是我们也对银行投入资金,但仅处于少数的地位。我们认为这样既可以达到向银行提供它们急需的资金以稳定现状,保持银行继续提供信贷服务(这是解开信贷市场的关键)的作用,又可以让私营企业继续运作,商业部门继续公平交易。我们是在采取措施——避免政府经营这些银行,但又能达到通过对这些银行的投资以稳定银行系统的效果。我们相信这是正确的做法。

7、

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如何融资?

“我们预期,纳税人承担的成本要远远小于7,000亿美元。事实上,还有可能完全没有损失,甚至政府最后还能获利。”

赵忆宁:美国政府斥巨资7,000亿美元接手银行体系问题资产的救助计划(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美国财政部目前面临非常巨大且非常集中的融资需求。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国会批准将联邦政府负债上限从10.6万亿美元上调至11.3 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曾于9月初预计,刚刚结束的2008财年会有4,070亿美元联邦赤字,而2009财年的联邦赤字将达到创纪录的4,380亿美元。再加上即将到期且必须延期的国债,有经济学家预计,财政部明年总的融资需求将接近1.5万亿美元。财政部准备采取什么办法筹到这笔资金?财政部将如何融资?是采取利用资本市场发债还是直接从联邦政府内部基金借入?

David McCormick:关于7,000亿美元的“银行体系问题资产的救助计划”,我们是将发行国债为其融资。7,000亿美元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对于像美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来说,7,000亿美元是可以承受的。正如你在你的问题中提到的,7,000亿美元和以往银行发生问题时,政府进行注资的规模是相当的。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7,000亿美元不是一笔传统意义上的“支出”,而是对于资产的投资——投资主权、银行,或用于购买银行账户上的“问题”资产。所以纳税人是以一种资产交换另一种资产,而这另一种资产——我们希望——将保持其大部分的价值,这样纳税人就不会有很大损失。我们预期,纳税人承担的成本要远远小于7,000亿美元。事实上,还有可能完全没有损失,甚至政府最后还能获利。这一点,我们目前还无法预测。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对政府来说,总成本会远远小于7,000亿美元。正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这是政府保护对所有美国人民的利益都是至关重要的信贷市场的合适合理的措施,因为信贷市场通过确保经济拥有其增长必须的信贷来帮助经济运行。

8、

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足够安全吗?

“美国经济依然非常有弹性,基础非常好。我们的资本市场相当深化,流动性很强,对全国和全世界的资本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赵忆宁:目前全球投资者纷纷逃离风险资产,市场对低风险的美国国债需求旺盛。经济形势疲软也增加了安全的国债资产的吸引力。中国是美国短期国库券的最大债权人。

据美国方面某些经济学家统计,这些短期国库券价值近1万亿美元。这使得很多中国人寝食不安,关心中国资本财产的安全,担心美国国债的信用违约。你能安慰他们一下吗?是否能够告诉他们:美国政府是有信誉的政府,美国不会因为救市资金需求扩张性发行国债以挤压国债价格?或者通过印刷更多的绿色美钞来偿付国债,削弱美国国债资金的购买力?

David McCormick:正如我在上面的回答中提到的,我们是将发行国债为其融资。

7,000亿美元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对于像美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来说,7,000亿美元是很可以承受的。相对来说,中国总体经济比美国要小得多,而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万5千亿美元,是我们现在讨论的7,000亿美元的两倍多。所以7,000亿美元是美国可以承受的。

关于美国政府的信誉度和美国国债,当然美国正处于一个困难的时期,但是必须认识到的是美国经济一直是并将继续是世界上最强、最有弹性的经济。

在过去美国经济经历过数次非常困难的时期:7-8年之前互联网泡沫破裂,而之后美国经济强劲反弹。虽然美国经济已经若干次面临困难的情况,但都渡过了难关,所以这次也不会例外。所以世界其他地区的外国投资者应该认识到,美国经济依然非常有弹性,基础非常好。我们的资本市场相当深化,流动性很强,对全国和全世界的资本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9、

美国政府希望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做些什么?

“让美国经济回到增长的轨道上来,对美国是有利的;让美国经济回到增长的轨道上来对中国来说也是有利的。”

赵忆宁:我们看到一些美国媒体一直在呼吁“中国应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他们举出的理由很有意思:好比一头受惊的公牛闯入了瓷器店,牛虽难免被划伤,但情绪平复后仍不失为“好牛一条”,而瓷器店呢?恐怕只剩下破烂一堆了。如果必须在二者间作一选择,你会投资公牛还是瓷器店?并说,如果美国政府救市失败,美国经济陷入萧条,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日子只会更难过。如果金融系统出了问题,被冲击的不止是美国,同样还会有中国,还有亚洲乃至全世界。温家宝总理在接受CNN采访时也表示,中美两国“应该握紧彼此的手,共同面对这场危机”,人们想知道,美国政府希望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做些什么?

David McCormick:我们看到美国媒体一直在呼吁“中国应继续增持美国国债”——我不敢肯定情况是否如此。但是我可以说,显然应对目前的情况,让美国经济回到增长的轨道上来,对美国是有利的;让美国经济回到增长的轨道上来对中国来说也是有利的。

全球经济今天如此之大,大到我们的成功相辅相成。所以,如果中国经济保持增长与繁荣,美国会获益;如果美国经济增长,对中国也是一样。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体现在两个方面:当我们经济增长的时候,对中国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就会上升,美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的能力也会增强。这对中国来说是很有利的事情。其次,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投资者之一。中国对美国投资并非出于政治原因,而是因为美国经济历史以来是最适合投资的经济体之一:美国经济稳定,市场流动性高,法制健全。我们是全球最佳的投资目的地之一。由于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富裕国家,中国需要找到其投资目的地。美国一直致力于确保我们的国家继续保持对国外投资,包括来自中国的投资的吸引力。所以,美国繁荣昌盛对大家有利,中国繁荣昌盛也对大家有利。

10、

在一个全球化的金融体系中,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合作?

“我们的经济相互依赖——我们的成功取决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成功;我们的金融市场也相互融合。”

赵忆宁: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说,佛罗里达共管公寓(condos)和加利福尼亚的低级别墅(McMansion)的价格泡沫会引起冰岛的货币市场的灾难。他认为世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因此需要齐心协力。您是否谈谈,在一个全球化的金融体系中,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合作?

David McCormick:这是一个关于需要全球合作的问题。对于关于全球的合作,我是再同意不过了。这和我先前指出的一样,我们的经济相互依赖——我们的成功取决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成功;我们的金融市场也相互融合。

拿中国主权市场举例来说,中国受次贷危机市场不稳定性的影响很小。然而在其他国家,中国主权同样受到融合的资本市场、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放缓对全球的影响的严酷打击。所以我们的资本市场和经济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赖。这表明,对我们来说应该共同应对危机,只要可能就要互相合作。这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就中国来说,在过去24个月中,我们在经济领域的合作非常强。鲍尔森财长和王岐山副总理就经济战略合作对话有很好的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机制我们有很好的经济合作,非常好的沟通。我相信双方的政策制定者都认识到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来应对(面前的)这些困难,这对两国都有利。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8日 16:34

我的博士生评克鲁格曼

"自由主义良知的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8日 03:39 21世纪经济报道

严荣

克鲁格曼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富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得知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接受采访时说,"我知道有人终其一生就为了等到这个电话,而这并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我早已置之度外,不再想它"。

狐狸型的经济学家

我得闻克鲁格曼的大名是在1997年,当时尚在念大学,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机理不甚明了,却获悉有一牛人准确地预测了这场危机的发生。可想而知,那种油然而生的钦佩之心是多么强烈。一时间,《流行的国际主义》和《萧条经济学的回归》都是我们争相阅读并激烈讨论的对象。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克鲁格曼似乎就无处不在。

古希腊诗人阿基罗库斯曾写道:"狐狸知道很多事情,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以赛亚?伯林后来将此句借用以区分各种研究者。按此标准,克鲁格曼应是一位狐狸型的经济学家。他的研究视野非常宽广,从国际贸易到经济地理,从战略性贸易理论到国际金融危机。此次获奖,是基于他早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整合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这两个之前关联甚少的领域。事实上,他近年来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也毫不逊色。

在国际贸易理论上,他做出的最大贡献是阐释了规模经济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的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静态分析。源自李嘉图所讲的"羊毛和葡萄酒"故事,传统贸易理论一直假定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给定的、静态的,而不是建构的、动态的。克鲁格曼发现这很难解释现实世界的贸易情形,因为世界贸易是由少数几个经济结构较为相似的国家所主导,而且同一个国家会同时进出口相同的产品。在他的模型中,公司因为规模经济而变得更富有效率,而消费者喜欢多样性,会选择不同国家所生产的相似的产品,比如美国人会购买日本的丰田车,而日本人也会购买福特汽车。进而,他通过分析交通成本效应来解释个人和公司的区位选择。

克鲁格曼当然不主张贸易保护主义,但也不是在传统意义上论证自由贸易。他一方面反驳国家竞争力的论述,另一方面又主张战略性贸易政策。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确是有很大缺陷的,不仅没能驳倒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反而维护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普遍价值。克鲁格曼基于斯蒂格利茨和迪克西特提出的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模型,论证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不足。这使人想起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任巴西战略事务部部长罗伯特?昂格尔在新作《重新设想自由贸易》一书中的论证精神。

国际贸易研究为他奠定了学术大师的地位,国际金融研究则使他拥有了"危机预言者"的称号。事实上,无论是对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对现在的次贷危机,他都不是为了预言而发出不同声音,恰恰是在深入细致的研究中发现了危机的苗头。他有关"永恒的三角形"、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以及最近的国际金融乘数等方面的研究,都是颇具原创性的。

虽然跨越许多领域,优美的文笔和简洁的模型始终是克鲁格曼鲜明的研究特点。在理论模型的建构方面,他非常具有天赋,能用异常简洁的模型表述深奥的理论问题。但封闭而且高傲的学术共同体一度难以接受这种通俗的理论阐释,以致克鲁格曼早期的论文不得不借助师友的推荐才能刊登。优美的笔触为他赢得了众多的读者,成为少数常年为通俗刊物撰写专栏的经济学家之一。

 "公共知识分子"

作为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克鲁格曼不仅拥有令人敬佩的专业学术研究成果,而且展现了令人尊敬的对公共问题的热情关注,以至于经济学界都出现了所谓"克鲁格曼职业生涯规律"的冷笑话:当他集中注意力于学术研究几年后,就会厌倦并要服务于政策实践领域;而当他从事政策制定一段时间以后,又会开始重新渴望做学术研究。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来往反复本不该是例外,但由于所谓"学术分工"使一些理论研究者似乎越来越远离公众。幸好,每个时代总会有一些愿意关注公共问题的经济学家,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凯恩斯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加尔布雷思,而现在则是克鲁格曼,也许还得加上斯蒂格利茨。

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他就各种公共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评论。比如美国的医疗体系改革。他认为医疗改革是逆转新保守主义、实施新"新政"的核心,因为"医疗改革在道德上人人认同、经济上有利无害,又是选民的关注重点,故而应优先推进"。但既然是如此有利无害的事务,为何迟迟不能达成呢?除了南方在1940年代的倒戈,除了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策略失误,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普通民众长期留有的担忧。既担心建立全民医保体系所增加税负,也担心政府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既担心统一的医保体系会减少自主选择权,也担心免费的公共福利会弱化人们的创新激励。对于这些担忧,克鲁格曼既没有回避,也没有犹豫,他认为"医疗经济学的一切理论都表明,唯一行之有效的改革,无论如何应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改革:它应涉及政府的行动,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经济保障"。但对于具体的政策方案,他认为完全可以采取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与其不等到理想结局不罢休,远不如姑且推进一项政治上可行、又能实现单一支付者体系一些优点的改革方案",因为"有时求全责备反而于事不利"。这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可能是他来往于学术研究和政策实践领域的独有心得。他认为将统一费率、低收入家庭补助、强制保险和公私竞争相互结合的新体系,虽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却能减少政治上的障碍。

他在专栏中所发表的文章,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炮轰以小布什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体现在新作《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中文译本译作《美国怎么了》,编者注)中。在书中,他将美国政治经济的变革归纳为"两个巨弧",即"一个是经济之弧,从严重的不平等到相对的平等,之后又回到不平等;另一个是政治巨弧,从高度的两极对立到两党合作,再到两极对立"。之所以出现经济不平等和政治对立,是因为自1970年代以来,基于宗教和种族认同的保守主义者接管了共和党,从而与致力于维护社会平等制度的民主党之间产生了鸿沟,政党政治出现了两极对立。处于执政地位的保守主义者通过削弱工会力量、大幅提高企业高层管理精英的薪酬、急剧削减高收入者的所得税率等措施,使社会中的收入不平等呈现出不断恶化的局面。这种观点以及论证思路对于一个曾获得过克拉克奖的经济学家而言是很不平常的,因为这意味着将政治因素作为经济解释的核心机制,所以连他自己都说"这听起来像是离经叛道的经济学说法"。

克鲁格曼将美国20世纪前后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长镀金年代"(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大压缩"时期(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和"大分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第一个时期,高度的贫富不均贯穿始终。凭借着对平民政治权利的严格限制、拥有巨额竞选资金以及无处不在的选举造假等手段,保守力量一直强行压制着政治经济中的平民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一直持续。随着罗斯福新政时期对富人大幅提高个人所得税率、支持工会势力大举扩张、实施一段时间的工资管制以及大幅度缩减薪资差异等措施,美国进入了一个"中产阶级春天"的时期。不仅不平等状况得到了有效遏止,而且造就了美国战后经济的繁荣,更为重要的是奠定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在1960年代那个纷扰的年代,美国政治经济的一些变化为保守主义的重新登台埋下了伏笔,比如文化问题、种族问题。通过迎合白人的逆反心理和对共产主义的焦虑,保守主义找到并建立了一个群众基础,再借助反工会主义建立起商业基础,经过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首的芝加哥经济学家和与《公共利益》杂志紧密相连的社会学家等为代表的"党派知识分子"的鼓吹,新保守主义逐渐掌握了美国政治经济的主导权。

对于新保守主义主政期间的政治经济乱象,克鲁格曼呼吁开展一场新的致力于平等的自由主义"新政"。但是,他的"自由主义"与通常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有所不同(与国内平常所言的"新自由主义"更是差别甚大,以至有所对立)。正如他所言,"21世纪初的美国似乎有一些悖论,其中之一是,我们中自称是自由派的人,在很重要的意义上是保守的,而那些自称保守派的人,则多半十分激进"。他心目中的自由主义者是要维护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社会平等化的制度,要建立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而保守主义则希望把各种社会平等化的制度或者私有化,或者颠覆,从而以宗教和种族为基础形成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

如果一定要归类的话,克鲁格曼的自由主义是罗尔斯意义上的,而不是哈耶克意义上的。因为对于类似哈耶克的观点,比如"生活也许是不公平的,但消除世上的不公不是政府的事情",克鲁格曼说"显然我不赞同这一说法"。他主张政府和公众都要采取积极的行动,在正视市场收入不均的前提下,通过更多的政策扩张(他提出的"后市场政策")缓解美国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恢复税收体系的累进性,不仅要瓦解布什"到2010年减税措施永久化"的计划,还要提高一些高薪阶层的所得税率,通过类似"新政"时期的"大压缩"举措提高社会底层的收入,再次把美国建设成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的国家。

主张国有化的自由主义者

从他就目前的金融危机所发表的评论以及所提出的建议,也可以看出他反对哈耶克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设想如果哈耶克面对这场金融危机,他一定会主张让市场自由发展,放任银行和企业自生自灭,并且会痛心疾首地批评世界各国的救市举措,认为这是"通往奴役之路"。可是克鲁格曼不这样看,他不仅主张政府应该救市,而且应该实行部分国有化。

对于这场金融危机的演变,他归纳了四步。第一,房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拖欠贷款和丧失回购权的案例激增,继而使抵押支持债券的价格暴跌。第二,金融交易亏损使众多金融机构所持资本相对于它们的债务而言太少。在泡沫时期,这些金融机构都欠下了巨额债务,使得资本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第三,资本短缺使金融机构不能或不愿提供经济运行所必需的信贷。第四,金融机构一直试图以出售包括抵押支持债券在内的资产方式减少债务,但这会挤压出售资产的价格,导致资产快速贬值,令财务状况变得更加糟糕。于是,出现了"去杠杆化"的恶性循环。

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应对这场危机的最有效方法是从第二步入手,即向金融机构注入更多的资本。否则,像保尔森最初提出的计划,从第四步着手救市,虽然也有可能破解"去杠杆化"的恶性循环,但效果是不确定的。因为即便财政部出资购买这些"有毒"的资产,其价格下跌的压力依然很大。而且即使遏止了恶性循环,整个金融体系依然会面临资本短缺的状况。

在他看来,向金融机构注资,实行部分国有化,既能阻止危机的恶化,也能保证纳税人的公共利益。"如果联邦政府只是提供资金给金融公司,它就应该得到资金提供者所应得的股权;这样一来,救援计划成功之后得到的收益,才不会流入滋生麻烦的那些人口袋里"。

对于一位自称为自由主义者的美国经济学家而言,旗帜鲜明地主张国有化,表面上看来有点"扛着红旗反红旗"的意味。国内某些人士可能是没有真正读过克鲁格曼的文章,也没有弄明白自由主义的丰富内涵,因而发出类似"克鲁格曼反对政府救市"的误导性评论。

那么,为什么说主张国有化的克鲁格曼属于罗尔斯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呢?因为以国家参股的形式救市不仅比用纳税人的钱来买坏账拯救华尔街更为有效,而且对公众也更加公平。这一点在清华大学崔之元教授日前就金融危机做出的评论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主流经济学中,股东利益至上不仅是科学探讨的问题,甚至演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实际上,如果财政出资只是收购坏账,那就相当于为制造了危机的人提供奖励。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金融机构赚了钱归自己,赔了钱却要由纳税人埋单。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论不仅忽视和侵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罗尔斯曾写道,"公平是制度的首要价值"。无论是设计企业制度,还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公平和正义都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考虑要素。

对于克鲁格曼等人发出的国有化呼吁,美国决策当局是很为难的。一方面,他们也认识到仅仅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是不够的,因而在保尔森最初的计划中几乎没有提出像样的解释理由。但是另一方面,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使其无法直面国有化的现实。新保守主义不仅不在意社会的公平,反而要通过对宗教和种族的关注人为地制造社会不公。事实上,新保守主义的"新意"之一就是它与美国南方新教原教旨主义建立了政治联盟。比如,小布什在2000年之所以能战胜他的共和党初选对手、现在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正是利用了他本人所谓"有爱心的保守主义"的"宗教资本":小布什在40岁时决定戒掉酗酒恶习,皈依了南方新教原教旨主义,成为了一个真诚的"再生基督徒"。那么,南方为什么在1930年代会成为"新政"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呢?这是由于相对贫穷的南方在"新政"中几乎是稳赚不赔。不仅增加富人和公司的税收不会影响南方的既得利益,而且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新政"举措会有利于南方的发展。但是,南方的支持只局限于少数政策。当杜鲁门试图建立类似于加拿大和西欧国家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时,南方却在否决这项方案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又是为什么?相对落后的南方不正需要免费的医疗保障吗?的确是这样,但南方的政客们认为,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将迫使南方将其医院对各种族平等开放。克鲁格曼说,"在南方政客眼里,不让黑人进白人的医院,要比帮助贫穷白人获得治疗更为重要"。从这种基于种族和宗教的心态中,可以看出南方白人对于经济平等和社会福利的半心半意,也可以看出之后共和党利用新保守主义运动与南方极端势力结成联盟的由来。随着民权运动在1960年代逐渐赢得美国大众的同情和支持,种族隔离制度愈益成为平民主义运动向前推进的最大障碍并最终不得不废除。但是,事实上的种族歧视依然存在,而且南方的失落使蓄势待发的保守主义者看到了机会。里根曾公开反对过《民权法》和《选举权法》,并称后者是"对南方的侮辱"。在竞选加州州长时,他的承诺之一就是要废除该州的《公平住房法》,认为"如果一个人想在卖房或出租房屋时对黑人或其他人区别对待,他有权那么做"。以里根这种支持种族主义的言论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思想,很快就赢得了南方白人的支持,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政治回报。1954年,与北方白人相比,南方白人不论收入高低,投票支持民主党的几率都要高很多;但是到了2004年,低收入的南方白人并不比其他地区的低收入白人更支持民主党,而中高收入的南方白人大大偏向共和党。

随着危机不断恶化,美国决策当局不得不放弃之前一直奉行的"私有好,公有坏"的原则,决定动用2500亿美元收购银行股权。即便这样,小布什还不忘解释一下,"将状况不佳的金融机构部分国有化只是短期措施,旨在帮助银行业重新进行贷款业务……政府只发挥有限和临时性的作用"。相比而言,英国决策当局的反应非常快速,或许这是工党执政的缘故。克鲁格曼在最近的评论中对英国首相布朗大加赞赏,甚至忍不住将其标题设为《戈登做得好》。

根据克鲁格曼自己的回忆,他是在目睹了1984年到1985年间美元毫无道理地急剧升值后,开始对金融市场变得没有信心了,因为那次升值没有伴随任何明显的关于经济的基本面的消息。他在《汇率的不稳定性》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金融市场是如何不稳定的,又是如何不值得信任的。因而,面对目前的危机,他主张学习瑞典的国有化模式,建议注资掌握股权,既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哗众取宠。而美国有经济学家就是这么评论他的。针对有关他的争论,他非常坦然,"不指望获得诺奖能平息有关我的争论"。

人们无从知晓,这次金融危机是否影响到瑞典皇家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决策,但从结果来看,克鲁格曼的胜出在一定意义上预示着"自由主义良知的回归"。

……………………

(何必注,说克鲁格曼是个“公共知识分子”,汪晖大概又要义愤填膺了。他死活不待见这个称谓,说“难道还有私人知识分子吗?”他对所谓的文化与公共性的讨论,最后却在现实当中落得如此结论,有趣吧。嘻嘻。)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8日 16:56

华盛顿邮报:今天萨科奇和布什讨论8国集团将开的“重建资本主义体系”会议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8日 17:04

爱尔兰一些银行破产 牛津大学损失达3000万英镑

爱尔兰一些银行破产 牛津大学损失达3000万英镑

2008年10月18日08:34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中国网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由于爱尔兰一些银行破产,世界著名的牛津大学损失了存在其英国分行的部分存款即3000万英镑。

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爱尔兰一些大银行在上周宣布破产,一些存款也被冻结。英国牛津大学的资金分别存在爱尔兰三家银行在英国的分行内,在账户被冻结后,牛津大学损失了5%的存款。牛津大学财政校长柯尔说,为使学生和教师不在金融危机中蒙受损失,牛津大学已调拨了足够的资金。

(责任编辑:马丁)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8日 17:05

Fw: 不仅仅是华尔街时代的结束

--------------------------------------------------------------------------------

发件人: WSG

发送时间: 2008-10-17 10:26:02

收件人: "Undisclosed-Recipient:;"@cmt1.itsc.cuhk.edu.hk

抄送:

主题: 不仅仅是华尔街时代的结束

香港中文大学的王绍光教授说:“美国金融市场全部关门了也不妨碍经济发展。本来就是投机,本来就是投机冒险而已,本来就无所谓财富的创造。让股市基金的世界老字号关门倒闭来得更多更快。金融资本的本质也就是剥削和欺骗。至少,全世界有更多的人去种地,盖房子,建道路,搞研究,教书,演电影,开餐馆……。”话虽说得激烈了一点,但大方向是对的。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邹恒甫说的

*********************************************************

不仅仅是华尔街时代的结束

王小东

--------------------------------------------------------------------------------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17    [打印] [关闭]

……………………

(何必注,黄纪苏转发王小东原文我以前引用过。故此略。)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8日 17:12

好:亚洲货币互换机制扩大到800亿美元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8日 17:55

纽约大学Roubini一周评论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9日 8:57

纽约时报:巴基斯坦总统在中国没谈成救助

……………………

(何必注,利令智昏见钱眼开唯利是图鼠目寸光的中国现在哪儿还有什么国际性的朋友啊。)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9日 9:01

纽约时报:鲍尔森救市计划用人唯亲--亲高盛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9日 9:27

纽约时报:此次危机对俄国寡头影响严重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19日 20:48

纽约时报:美国拒绝国际金融新秩序会议由联合国主持

……………………

(何必注,反正都在纽约,谁主持不一样啊。原本,联合国现在也就是个摆设,金融危机到了如此程度,咱们还不是得看着IMF们屁颠屁颠跑前跑后、以及什么鸡巴G20里面有了中国就让咱们找不着北,哪儿有联合国什么事儿啊。呵呵。)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0日 8:55

美国证监会主席今天发表的关于CDS的文章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0日 9:01

Buiter金融时报博客:优先股的问题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0日 9:34

韩国宣布1300亿美元救市计划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0日 9:38

耐人寻味的今天金融时报社评:反对亚洲债券市场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0日 9:56

吴敬琏:"美国的发展模式已证明为不可持续。中国也要调整发展模式,不能沿用配合美国的那一套做"

主题: 吴敬琏:"美国的发展模式已证明为不可持续。中国也要调整发展模式,不能沿用配合美国的那一套做"

吴敬琏:美国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中国美元外储泡沫多

2008年10月20日 07:48东方早报【大 中 小】 【打印】

昨天,中国经济50人论坛十周年研讨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在谈到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指出,中国此次在战术上会有损失,但战略上是"百年未有的机遇"。汤敏的观点得到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极力肯定。

汤敏在研讨会上表示,在解决这个危机以后,一定会造成全世界整个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重组或重新洗牌、重建,这个对中国来说意义特别重大。

"我们过去长期依赖外国,过去30年都是跟着别人的规则做,'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但是这种国际惯例发生问题了,这正是我们诉求我们利益的时候了。"汤敏分析说。

"汤敏说得特别对,机遇永远给有准备的人。在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要有中国的声音,很多国际规则都是在民间酝酿了很长时间,再由政府摆到台面上去的。"吴晓灵在会后对早报记者说。

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研讨会上表示,"美国的发展模式已证明为不可持续。中国也要调整发展模式,不能沿用配合美国的那一套做法。"吴敬琏认为,由于美元为信贷货币,并非与黄金挂钩,中国拥有的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其实不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其中泡沫很多。

吴敬琏还警告,如果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对中国经济将是件"大伤元气的事"。他表示,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要继续,首先是不能误解"产业升级"。人们对"产业升级"存在错误的理解,以为产业分为一级一级的,其实升级就是附加值的提升。

吴敬琏强调,地方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强逼中小企业产业升级。

吴敬琏最近去广东调研,了解到许多企业销售附加值低。他同时也发现,有的地方为促进产业升级,把一些企业强制搬走,腾出地方,不搬就增加税费。

吴敬琏认为,应该学习1998年扶持中小企业、扩大就业的成功经验,加大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

(何必注,吴敬琏还这么神乎其神的呀。)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0日 10:35

纽约时报:扩大赤字已成共识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0日 10:42

比美国部分国有化更好的措施:荷政府百亿欧元注资中许可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

比美国部分国有化更好的措施:荷政府百亿欧元注资中许可优先股转换成国有普通股,美国则没有

荷政府百亿欧元注资ING

(2008-10-20 8.50am)

早报导读

(综合讯)据外电报道,荷兰政府宣布,向全球第20大银行ING银行注资100亿欧元(约134亿美元),挽回公众对市场的信心。

ING会向荷兰政府发行10亿股优先股,每股发行价是10欧元,一旦ING集团向普通股股东派息,政府持有的这批优先股,可以享有最少8.5厘的派息率。

ING有权在任何时间以政府入股价的1.5倍价钱,即150亿欧元回购有关的优先股,或者以一换一比例把这批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ING不会向高层发放年终花红。

ING上周五宣布,受到金融危机及资产贬值影响,第三季可能出现5亿欧元亏损,股价亦随即大跌27.5%。

荷兰政府两周前已向荷兰及比利时合资的富通银行注资168亿欧元。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0日 18:14

克鲁格曼论美国选举自尼克松后的“南方战略”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0日 18:54

“澳大利亚人”报评IMF对巴基斯坦贷款的苛刻条件

为什么上周巴基斯坦总统来中国求助没谈成?值得研究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0日 19:27

美国财政部须发行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金融危机将使人民币成为硬通货

外媒:金融危机将使人民币成为硬通货

2008年10月17日 10:23环球时报【大 中 小】 【打印】

环球时报记者雷志华报道

 "德国之声"网站15日刊文阐述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该文章称,金融危机对世界的改变之一就是人民币将成为国际经济领域能与美元比肩的"硬通货"。

文章留意到了最近几个月来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显著提高,称"人民币已经接近自由兑换的那个'点'了"。在谈到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时,文章援引中国国内经济专家的话说,中国可以为美国救援计划提供融资,但美国财政部须通过在香港或上海的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来完成。美国拿到这笔人民币资金后,再向中国内行或外汇市场购买美元汇回国内,用于救援,发行后的债券可以转让,"形成一个熊猫债券的二级市场"。

如果采取上述方式,美国要偿还的是将来持续升值的人民币,而不是可能会继续贬值的美元。这对中国自然大有好处。

文章说,人民币在世界上,尤其在周边国家,已经拥有相当强势的地位,几乎成了硬通货。缺的只是自由兑换了。而现在,无论是否很快实施自由兑换,中国和它的人民币确实有很多潜在的机会,不仅是加强人民币地位的机会,也是让中国转换它的货币持有比例的机会。

韩国《朝鲜日报》在分析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时也称,成为危机导火索的美国经济霸权会衰退,随着欧盟和中国的影响力扩大,欧元和人民币将部分取代过去70年间美元的支柱货币作用。文章认为,经历这场危机之后,美元的支柱货币地位受到相当打击已是在所难免。文章还援引韩国经济学家的话说:"未来的全球资本主义很可能会随着支柱货币的变化,成为由美国、欧盟、中国等主要国家分庭抗礼的多元体制。"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0日 19:52

国际金融峰会将于近期举行 欧美期待各不相同

国际金融峰会将于近期举行 欧美期待各不相同

2008年10月20日02:04 [我来说两句(6)]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0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消息,美国总统布什18日在马里兰州戴维营会见到访的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宣布,美国将于近期就国际金融危机问题主持召开一次国际峰会。不过有分析认为,美国和欧盟对这次国际峰会的期待大不相同。 

萨科齐和巴罗佐此次美国之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说服布什出面召集一个全球金融峰会,以加强各国在金融危机中的合作和互助,避免全球金融市场继续动荡。

布什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各国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参与解决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布什说,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主持这个峰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应邀出席,我们将一道加强和完善金融体系,以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但是布什强调,资本主义的三大原则必须得到尊重,即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与自由企业。

萨科齐在讲话中批评说,我们生活在21世纪,却还在遵循20世纪的准则做事。他说,我们不能继续坐在同一条船上、遇到同一个问题、陷入同一个困境的覆辙了。舆论普遍认为,这个表态暗示,欧盟将对欧元与美元的关系提出重大的改革主张。萨科齐再次重申了他上周提出的“有约束力的新资本主义”的主张。

一直敦促欧盟成员国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巴罗佐也强调,现在是对全球金融秩序进行改革的时候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国际金融秩序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机构需要改革,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金融秩序。

消息称,面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行动,却没有能够阻止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布什与萨科齐和巴罗佐的会晤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虽然欧盟领导人都有召开国际峰会讨论应对金融危机的共识,但是目的明显不同。

对于即将结束任期的布什政府来说,对国际峰会的期待,更主要是听取有关建议,采取协调行动,获得国际社会的帮助渡过难关。但萨科齐所代表的欧盟则希望通过国际峰会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甚至建立新的资本主义体系。可见,双方对召开这次国际峰会的期望值大有不同。对于欧盟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美国并不感兴趣。因此,这次峰会即便最后顺利召开,各方能在哪些问题上达成一致,都难以预测。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1日 14:41

Fw: 中信泰富面临约20亿美元亏损

……………………

(何必注,以前引用过,故此略。)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1日 14:59

瞿宛文 台湾聯合報

《金融海嘯》美主導模式的危機

聯合報

瞿宛文/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台社成員

2008.10.21

近來國際金融危機的發展,只能以驚心動魄來形容。美國歐洲的股市可以一日一瀉千里,危機更不斷擴散到其他的地區。先進國金融市場的恐慌性賣壓,好不容易在英國首相率先國有化銀行之後,暫時趨緩,但是大家都已開始覺得有仔細研究上世紀三○年代經濟大恐慌的必要了。這次危機不單引發恐慌,更讓人開始省思當前國際資本主義體系整體性的問題,以及左與右範式孰優孰劣的問題。本文將試圖把這些發展放到歷史發展的角度來檢討,應較有助於釐清事實。

每一次大危機,都會帶來對當時主流理論與既有體制的檢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和平協議的經濟安排極不合理,導致了上世紀三○年代的經濟大恐慌與隨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主流經濟學者為了維護其所堅信的自由市場的優越性,竟然將極高的三成失業率歸因於失業者的自由選擇,而不是市場失靈!凱因斯即時提出了新理論,指出投資行為的非理性及自由放任之不可恃,以及國家干預經濟的可行性與必要性。二戰後歐美體制結合凱因斯的總體經濟管理理論,與中間偏左的社會政策,建立了著重福利的社會民主體制,也帶來了戰後初期廿多年先進資本主義的發展黃金時代。

不過,到了七○年代,這體制的發展在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都遇到瓶頸。要如何脫出困境引發了左右派激烈的理論爭議,不過,最終右派取得全面勝利。在政治上英國柴契爾與美國雷根上台,新保守主義取得政治主導權,在經濟思潮上贊成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義取得全面性主導地位。

因此,從上世紀八○年代開始,美國經由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在全球落後地區推動被稱為華盛頓共識的「自由化、私有化、財政緊縮」政策。並進一步在九○年代成立世界貿易組織,主要是要落後國家進一步開放市場,尤其是對先進國的金融服務產業開放。因此,近年來所謂的全球化,其實是這種特定形式的全球化。

與此同時,從八○年代開始,在自由放任思潮下「去管制化」蔚為趨勢。美國金融產業卸除束縛後開始急速擴張,如索羅斯所言,啟動了這一波持續卅多年的金融大泡沫。在這過程中,美國金融業被描述成一個充滿創新的尖端產業,一波波「創新的」、「避險的」衍生產品不斷出爐,據稱可以不斷提升效率促進成長,而這光鮮高報酬的行業也吸引了最優秀的人才。

金融產業因此成為美國最重要最先進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而美國政府也不吝於運用政治力量,包括單邊壓力及世貿組織規範,全力為它開道,逼使各國開放金融市場。因此金融全球化的速度是指數成長,譬如,全球商品貿易佔GDP比率在一九七五年約一成,至世紀末仍不到兩成,而美國證債券跨國交易量佔GDP之比率,則從一九七五年的百分之四升為一九九八年的百分之二三○。

與此平行的政治方面的發展,一方面是美國全球霸權地位達到高峰,一方面則是其政府治理能力的走下坡。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獨強其權力缺乏制衡,在處理國際事務上常為所欲為,同時國內治理能力大幅下滑,在此次金融危機已清楚顯現。

一九九七年東亞金融危機時,各方就已呼籲需要有新的全球性組織,來監督金融全球化的系統性風險,但西方政經領袖並無人承擔起此責任。再譬如,此次點燃危機的是美國次貸風波,次貸就是貸款給應該是還不起貸款的窮人,金融業者與其監督者竟然認為把次貸證券化就可以取消風險,自欺欺人不說,更是監督者嚴重失職,這恐也顯示至今美國政商界的生態。危機發生後美方處理能力也處處顯示其不足,還需追隨英國率先國有化銀行的領導。

在經濟理論方面,雖然此時此刻西方又回去依賴凱因斯理論及其管理總體經濟的技能,但其實從七○年代至今,向右走的經濟學正經過一個「去凱因斯」的過程,凱因斯建立的總體經濟學現已拋棄凱因斯,繞個圈子又回到自由放任的原點。因為大恐慌,凱因斯迫使經濟學者承認市場失靈。經濟學界藉由資本主義的榮景拋棄凱因斯,迎回自由放任。現在歷史又將再次重複,大危機又將來整頓經濟學。

危機也是轉機。過去卅年來主導全球的美國自由放任模式,並不是美國成為超強的原因,但卻因其超強地位迫使全球追隨這模式。此次危機顯現了美國領導地位的動搖,顯示這正是個好時機,來全面檢討這個模式。

【2008/10/21 聯合報】 @ http://udn.com/

……………………

Cui Zhiyuan

2008年10月22日 6:51

7000亿美元救市金 华尔街银行员工私分700亿

7000亿美元救市金 华尔街银行员工私分700亿

http://club.pchome.net/topic_1_15_3044780.html

美国政府动用7,000亿美元拯救金融业,一众华尔街银行受惠,但英国《卫报》披露,这批大行向员工发放高达700亿美元的薪金和花红,相当于救市行动资金的1成。英国伦敦的金融业也不遑多让,金额高达160亿英镑,势将再次引起公众不满。

华府花巨额拯救高盛、花旗集团等大行时,表明要限制高层员工不可享有“黄金降落伞”式的丰厚报酬,但近期银行披露对员工的薪酬计划,显示银行在薪酬、离职补偿和花红方面的开支,似乎与投资者蒙受的损失毫无关系。

大摩出薪800亿高出市值

以摩根士丹利为例,年初累积至上周的薪津总额为107亿美元,比银行市值还要高,按账面计员工可合资买下大摩。刚接受华府250亿美元注资的花旗,于本年首9个月内累积了259亿美元的薪酬支出,高盛和美林证券的薪酬总额也超过100亿美元,后者于上季更上升76%。

英国于过去的财政年度内,金融业从业员的薪酬总额亦高达160亿英镑,水平竟与去年相若。政府数字显示,2003年金融业的花红水平仅为50亿英镑,但该数字于过去5年内已上升超过两倍。

危机当前美英大行续腐化

英国金融从业员虽多达100万人,但巨额花红主要集中在高层身上,他们的薪酬通常高达几百万英镑甚至更多。以巴克莱银行主席戴蒙德为例,去年的底薪为25 万英镑,但若纳入花红和期权后,实际的薪酬数字则高达1,800万英镑。工会代表辛普森指出,这是英国金融业花红制度腐化的明证,促请当局改善。

英美大行在金融危机下,仍以高薪支付高层员工的同时,德国德意志银行行政总裁阿克曼却自愿放弃数百万欧元的薪酬,得到表现出众的交易员响应。有批评者质疑英美投资银行为何在面临危机时,仍将数以百亿美元计的盈利分给员工,知情人士则透露各大银行会于年底检讨做法。

……………………

吼吼。

五味杂陈吧。

始自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最终会让谁来买单?

想当初美林摇摇欲坠时,美联储以及财政部都彻夜不眠。他们在干什么?注定不会在过家家,而是在讨论应付金融危机的对策;而这些秘而不宣的内容,其中注定有开篇涉及到了美国佬深谋远虑地要把金融危机的恶果找全世界哪个或者那些国家来承担的基本路线图。

如果像开篇所言,持有美国大量国债以及机构债的日本、沙特和中国最终会在劫难逃的话,那么其中损失最惨重的又会是谁?

沙特是美国在中东的军事盟友和战略伙伴,虽然911后沙特对美国有些离心离德,但总体来说还属于同道中人。

日本就更不用说啦。当美国绕开联合国进攻伊拉克时,日本全然不顾其宪法限制日本军事力量海外行动的条款,也不顾欧洲大陆国家反对美国单边主义军事行动的格局,悍然为美国以及其他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军队提供后勤保障;而在围堵中国的战略行动中,日本又一马当先,率领印度、澳大利亚等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耀武扬威,完全米国人设计的对中国的战略包围。

剩下就就只是中国啦。中美对抗,是现如今世界上的最为突出的矛盾,遏制中国是美国的既定国策,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以言说或者空穴来风,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昨天,多年的朋友张洵与去年结识的穆军一起胡聊八扯。他们二位对国际上针对中国所谓的阴谋论嗤之以鼻,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阴谋论。张洵以其在美国生活的经历认为,美国的体制下,阴谋论在设计与操作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当然不会现场以少打多,听任他们的振振有词。实际上,太多的证据表明了美国鬼子在阴谋论方面的无所不用其极了。

珍珠港事件里美国航空母舰竟然没有一艘在港口里面,到现在人们都在怀疑,罗斯福早就知道日本人对珍珠港动手的计划,而提前让航空母舰全部离港,故意让日本人屠杀数以千计的米国人,激起美国的群情激奋,获得参战的正当性。

冷战期间,美国对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与宣传,其中就包含了美国非常阴险狠毒的心理战的不择手段。

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最终完全是一场无中生有的兴师动众,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经济实力拖垮热衷于军备竞赛的苏联,最终让老毛子败下阵来,为最终的休克疗法提供了物质环境、制度基础与民意氛围。

风靡一时的《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说的就是美国佬如何进行极为机密的操作,把敌对国家从经济上搞得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最后土崩瓦解。

二战后,美国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全世界的军事行动,也颠覆了太多国家的政权。如果说这些还不是阴谋所产生的效果的话,那么全人类恐怕就不应该再使用阴谋这个词汇了。

是不是可以设想,华尔街麻烦后,美联储、财政部乃至白宫早就将中国列为最终为美国佬的倒行逆施付出绝大部分代价的傻屄?美国最绝密的文件当中,为此而惨不忍睹甚至销声匿迹已经清清楚楚地写上了“中国”?

麻烦的是,现如今的中国是卖国贼当道,即便米国人还没有如此这般,中国就有着太多的人主张英雄救美。

美国佬当然愿意顺水推舟坐享其成,当仁不让地收获这么多年来在中国培育亲美势力并将他们扶植到权力巅峰的伟大成果。而为此痛不欲生的,将不可避免的是咱们这些无权无势的纳税人啊。

嘎嘎。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2. 星话大白|越南
  3.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4.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5.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6.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7.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8.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9.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7.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