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揭秘:康生是如何迎合毛泽东的?》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见 4月24日 至28日人民网)。该文说:康生“在金石字画的鉴赏和诗词书法的造诣上,虽不如行家里手,却能凭借特有的政治敏感,洞见领袖的心态,对毛泽东诗词及其墨迹的种种做派,真是将政治权谋与艺术欣赏结合得天衣无缝——仿佛是诗家的艺术共鸣,其实乃权臣的机巧逢迎。毛泽东信用其人,固主要在于康生对其政治路线的迎合,而诗词书法则又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介。”
老实说,这样的文字30多年来人们已经见得多了,并不新鲜。从表面上看,这样的东西意在揭露康生或者其他某个已经被从政治上打倒的人的丑恶面目,立意似乎不坏。而其真实的意图,却旨在“揭露”和丑化毛泽东。它要告诉人们的是,毛泽东绝非什么正人君子,而是一个喜好被人迎合的人——无论谁,只要“迎合”他的政治路线或者个人爱好,毛泽东就信任他、重用他;至于其人的德才,那则在其次。通过这样的文字,从而达到将毛泽东丑化和妖魔化的罪恶目的。
就拿该文来说吧,说康生为了迎合毛泽东,就装出喜欢、崇敬毛泽东诗词的样子,并且果然在毛泽东那里得到了“艺术共鸣”,从而得到“信用”。然而,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就会知道,在当时的中国,在文化艺术界上层的著名人士中,在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人中,喜爱并尊崇毛泽东诗词的人,绝不只康生一个,而是大有人在。就拿文中反复提到的郭沫若来说吧,他对毛泽东诗词的喜爱和尊崇,决不在康生之下。这有许多历史事实可作证明,人们从该文中也可看出。
然而,别人那样做了,没有人说是“迎合”毛泽东;康生那样做了,就得到一个“迎合”毛泽东的罪名,性质就完全变了。这种说法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康生已经被从政治上打倒了,被搞臭了,因而人们对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可以无所顾忌。这逻辑仍然是成则成王败成冠的逻辑,没有别的。因而,这样的文字也就大大减弱了它的可信度和实际价值。
我这样说,并非要为康生或者什么人辩护、开脱。对于康生,作为一个与他八百杆子打不着的百姓,我只知道他曾经是党的一个领导人,后来被打倒了,被搞臭了。除此之外,我与他什么关系也没有,也不可能有。我只是说,任何人说话、写文章都要站得住脚,不能只从个人的好恶出发,更不能拐弯抹角地去借题发挥,去丑化我们党、人民军队和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缔造者毛泽东。这样做,除了暴露自己的心理阴暗和别有用心之外,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此外,该文说:“在逐渐成为执掌意识形态领域大权的政要之后,康生确实通过种种运作,将毛泽东诗词及其墨迹的发表弄成‘社会主义文坛的一大胜事’”。按照的意思,就毛泽东诗词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而言,是根本弄不成“社会主义文坛的一大胜事”的;只是因了康生的种种“弄权运作和做派”,毛泽东诗词才被弄成了“文坛的一大胜事”。在这里,极力贬损毛泽东诗词的艺术和思想价值,贬低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崇高地位的面目昭然若揭。然而,毛泽东诗词如日月巡天,如江河经地,已经并将长期得到广大国人和国际友好和正义人士的喜爱。这种局面,决不是某个或者某些反毛小丑们所能改变得了的。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