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自杀身亡,一个花季女孩,用两条毛巾,终结了自己的生命,着实让人扼腕长叹。
杨元元之死的原因,从表面看,只有一个,那就是贫困。因为贫困,她只好携母上学,一边求学,一边照顾病母;因为贫困,租房租不起,只好让母亲与自己挤在一张床上;因为贫困,制度也变严肃与僵硬,铁面的“舍管”,拒杨母于舍门之外;因为贫困,校领导说,没钱不应该来读书。
对于杨元元之死,众说纷纭,教育家说死于贫困,心理学家说死于“脆弱”, 伦理学家说死于冷漠,除了这些“家”们,还有许多人说死于自卑。
难道贫困就该“死”么?中国的教育家为何如此仇“贫”?当然,教育家们是离不开阔人的,正如精英茅于轼所说: “我就是拿资本家的钱怎么样?离开资本家,我吃什么?” 教育家们自然是明白人,开豪车是需要钱的,造大楼更是需要钱的。浇愁之杯认为,“富”当然无罪,但“贫”怎么就该“死”呢?中国0.4%人口控制了70%的财富。教育家们,中国有多少该“死”的贫困者呢?
杨元元在日记中写道:“世间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乎。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杨元元“脆弱”吗?活着的杨元元可并不“脆弱”啊!而且,还较具理性呢。
至于冷漠,我们的社会本身就到处充斥着冷漠。如,失土的上访农民被当作精神病而冷漠地关进了精神病院;下岗的失业工人为了生计摆摊而被城管冷漠地追得东躲西藏;贫困的病人因交不起昂贵的医疗费而被医院冷漠地停药。就连18岁的上访姑娘李蕊蕊被阜阳驻京办关进宾馆后也冷漠地被强奸了。难道因为冷漠,杨元元就该死吗?
说杨元元死于自卑,更是睁着眼睛说胡话。其实,自卑感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在不同的场合程度不同而已,一个人所取得地位,成就,阅历,经验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便是此说。谁人能敢说自己没有自卑感呢?
而同学眼中的杨元元是外表温柔的女孩,在校担任学生干部,武汉大学入了党,对人热心诚恳,同学有难处或矛盾,她都积极帮忙或调解。而对自己的困难,她从不多讲。欠学校的学费,杨元元也宁愿一人承担,直到还清,绝不赖账。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老师眼中的杨元元是一个温柔但不失执拗的人,也许,家庭的原因铸造了她的性格坚毅而固执。
杨元元六岁丧父,其母含辛茹苦地扯养大她姐弟俩,而姐弟俩亦不负慈母,以优异的成绩,一个考取海事大学的硕士,一个考取北京大学的博士。杨元元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因为家庭特困,只好带着下岗的母亲,边读书,边勤工,边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以她柔弱的肩膀挑着责任的重担,风霜雪雨中,一路走来。
从洪战辉的携妹求学,到曹瑜割肾救父,带父上学,从遵义女孩田兴会到垣曲女孩赵青,再从龙泉女孩杨晓丽,再到城口县的彭小林,等等,无不诠释着一个个至爱尽孝的动人佳话。更让人欣慰的是,他(她)们所在的学校都向他(她)们伸手了温暖的援助双手,为他(她)们的至爱尽孝行为画上完美的感叹号。而为什么同样出身于特困家庭的杨元元,在武汉大学携母求学乃至完成学业,而在海事大学却因无法携母求学而导致自缢身亡?
其实,杨元元只要有一个“某书记”或者“某长”的父亲,或者,其母亲不要被下岗,杨元元完全可以不必以极度痛苦的方式自杀。
当然,杨元元也可以选择不死,只要她向社会下跪,只要她向命运认命,只要她向权贵屈从。她可以选择去打工,然后在年终时去讨薪; 她可以选择去街上擦皮鞋,然后被城管追得逃进小弄堂; 她可以选择去做小姐坐台,然后一天到晚装模作样地媚笑; 她也可以选择去做二奶,然后在权贵阔人怀里娇嗔作态。只要这样,在精英们看来,这社会就和谐了。然而,杨元元就是杨元元,她选择了抗争,她选择了控诉,她决不“脆弱”,她非常坚强。
那些拿学校制度作挡箭牌的人,请听着,中国的制度从来在权贵和阔人面前都是可以通融的,那些只有中学学历的权贵们,那些甚至小学没毕业的阔人们,他们手里拿着的都是名牌大学的毕业文凭。平安老总马明哲如此,苏宁老总黄光裕也如此。中国的制度在贫困者面前都是严肃的,讲原则的,这一点,十三亿中国人心里都是明白的。奉劝你们,不要出来丢人现眼。
那些对杨元元之死不屑一顾的人,请听着,生命只有一次,谁都知道死不再复生,谁都知道自己生命的珍贵。杨元元在人生风雨中一路走来不容易,她远比你们坚强,她远比你们高傲。假如你们处于她的位置,给你三尺白绫,你还没胆量往脖子上扎呢!学什么你洋主子那副绅士的臭脸孔呢!
浇愁之杯认为,杨元元不是自杀的。她是被目前的教育体制逼死的,是教育商品化的悲剧。在“与时俱进”的社会里,商品化以不可阻挡的气势与时俱进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官位商品化了,教育商品化了,体制商品化了,原则商品化了,良知商品化了,道德商品化了,权力商品化了,中国目前的各种社会问题,一切均可用商品化解释。若要研究中国社会问题,就要从商品化入手,这正如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要从商品开始一样。不一样的是,“商品”和“商品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商品”是一种物质,而“商品化”则是一种行为。虽一字之差,其意义则迥然不同。
杨元元之死,是死于她对体制的抗争,她用死对社会作出了愤怒的控诉,这是社会的悲哀,这是民族的悲哀。
我祈祷杨元元一路走好,也许,天堂里不会歧视贫困,也没有领导对你说: “没钱不应该来读书”。
我祈祷张元元,李元元们不要成为第二个杨元元。
我祈祷,再也没有人象我这样祈祷着。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