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具有中国改革之星美誉的仇和先生,又出惊世之语:“昆明的土地价格比周边(省会)城市都低,但是房价不低,为什么?原因是钱到了老板的包里。这是巨大的贪污腐败!为什么?因为部分官员当了老板的保护神。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下一步会对这些官员进行查处。”
笔者初看后的第一感觉也是想叫好。一向以“硬”著称的仇和,这次终于更硬了,以前硬是对开会睡觉、吃饭不打包、上班不在岗等干部作风问题和小偷小摸等窃钩者硬。这次看来,好象仇和大人终于要动真硬了,打击不法房地产商和与房地产商勾结的腐败分子,有很大风险,一旦打了就证明仇书记是真的硬。但这个良好的愿望会实现吗?看了后面的报道,怎么看字里行间都能够读出一股怪怪的味道来。
比如“在17日的官渡区分组讨论会上,代表黄焰谈到昆明市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时说,昆明市不少建设项目,拆迁前说是要搞经营性质,等街道办事处给村民做好工作、征完地、拆迁完毕以后,项目又变成房地产项目了,这样让他们很难跟被征地的村民交代,希望市里能够重视这个问题。”
请问仇和先生,我记得指挥拆迁时您是亲力亲为,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怎么到了地拆迁出来后,您就不管它的用途,而任由那些地从经营性质变成了房地产性质了呢?在这件事情上您怎么不抓紧紧抓呢?难道您这个书记只是个负责拆迁的拆迁书记吗?
又比如,报道称“针对部门项目审批开工后的用地性质被‘私改’,仇和表示,今后凡是被改的土地,要交变更费,区里要认真地去追查、统计,这个补交的变更费用会返还到区。”“代表刘利升认为,昆明的土地利用管理存在问题、土地的出让价格偏低、规划和用地衔接不足、用地缺乏刚性标准等问题都是昆明急需解决的事情。他说:‘到处都在说缺钱,资金在哪里?资金在脚下(土地),资金在自己的脑中。我建议提高土地利用的管理水平,从土地储备到供应都应该严格遵循规定。另外,在土地开发方面,必须符合规划,在土地出让前制订一些容积率、绿化率等方面的刚性标准,这样可以约束土地建设。’”
看到这两段,笔者更有些不理解了。按说仇和书记以严格管理干部以硬著称。按照常理,在这样的一把手管理下,干部肯定都比较谨慎比较胆小,谁还敢顶风作案,居然敢把市委市政府定的规则不放在眼里,居然敢把市委市政府常委(常务)会议定下来的土地用途“私改”,难道他们不知道其中的风险吗?尤其是在仇和书记这样的强势领导在位时。
不过我想,一般部门的领导是不敢有这样大的胆子的,没有更上一级领导的支持或默许,他们是不敢“私改”土地用途的,那么这个上一级领导又是谁呢?仇和先生到昆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被“私改”了用途的土地,只要一开工建设就能被发现“私改”了,这之前这么长时间,至少两年吧,为什么仇和先生不“严格管理”一下,也不“硬”一下呢?
是腐败导致了高房价吗?那么这段话如何解释:“仇和建议,今后昆明市的城市建设,沿路沿湖不能搞房地产。他解释说,一块土地的使用权是70年,如果用来搞市场、搞开发区、搞超市、搞连锁店,从土地拍卖价格上来看,自然比不了搞房地产,但是这些经营性质的项目可以回报70年,是永久性的财源,政府不仅可以收税,还能带来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好处。70年后,政府又可以再一次收储出让,这样算下来,70年的累计不得了。”呵呵,原来问题在这里呀。“私改”了有利于提高城市财政收入,有利于筹集资金搞工程啊。这个绝对值,在宿迁时就应当很丰富了吧?房价高出的那一部分,是“被腐败”了,还是被超前的市政建设这黑洞吞没了。
前几天,在强坛上看到[ 叹滚滚英雄谁在 ]所写的《昆明财政濒临崩溃?》(发表时间: 2010-01-18 16:57:58 )就预感到昆明可能会有动作、有反映,没有想到这么快啊。呵呵,谁说网络问政没有结果呢。而且人家这反映还特别地顺乎网心民意呢?谁不痛恨腐败呢?
最后,想起了古人的一句名言:听其言观其行。为什么突然仇和先生祭起了反腐败这面大旗?
现在什么样的人都喜欢使用反腐败这把宝刀。比如茅于轼老头,为了鼓吹土地私有化,就用反腐败的名义,称土地红线导致了行政审批,行政审批导致了腐败的产生,所以为了反腐败就必须要实行土地私有化。这道理看起来一楞一楞的很有理,但这个“理”后面有没有“礼”,就不好说了。
这次仇和先生也使用了反腐败这把宝剑,是在昆明一些商户因为一个市场的拆迁群体上访不久后使出来的,是网友们忧虑昆明的财政可能崩溃后使出来的,用意何在?
其实我们也不用多想,时间就是结果。如果昆明也象重庆那样打出一批贪官污吏,如果昆明也象重庆那样打掉一批黑社会和不法房地产商人,那么仇和先生就不是做秀,而是真的为老百姓做事。不过,还没有见任何行动呢,强坛上倒是已经开始有网友为仇和官不大、权不重、打黑无强硬实力而叫屈了,真是有趣的紧呐!
附:昆明财政濒临崩溃? [ 叹滚滚英雄谁在 ] 发表时间: 2010-01-18 16:57:58
不太看报纸。昨天去理发,在候理大厅的茶几上看到一张十天前的《春城晚报》。这份被油和水反复浸泡过的报纸,正是宣传去年昆明市的发展成就的。第六版上有一个标注着“经济指标”的专栏,列举了一些数字。令我感兴趣的有四对:地区生产总值1800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亿元、增长15%,政府性融资962亿元、比上年增长近8倍,中央和省财政补助53.71亿元、增长42%。
随后的二十分钟,我在电动剪的聒噪和手动剪的脆鸣中,反复地寻思着这几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被请去冲洗碎头发时,感觉头上背上都有些发凉。那是冷汗淋淋的征兆。
使我在这样的冬日里冷汗淋淋的,是所谓“政府性融资”与其他几项的巨大差距。对于任何略懂经济的人来说,这个差距就是一个万丈深渊;站在这个深渊边缘,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不能不感到恐惧和战栗。
什么是“政府性融资”?简单地说,所谓“政府性融资”,基本上就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代称,是政府运用自己的信用,以有偿借用的方式获得的资金。它的基本特点就是要还本付息。因此,在政府的资金账户上,“政府性融资”一方面表现为收入,另一方面却表现为未来的更大支出。正是由于其风险难以逆料,到目前为止,这种融资并不符合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尚属各级地方政府“只做不说”的财政收支平衡手段。如今昆明市公开宣传这一指标,算是开风气之先,在政务公开方面有其正面意义。
问题在于:昆明市将如何偿还这些“政府性融资”?
粗略地讲,作为一级政府,昆明市有四种还债手段:一是借新债还旧债;二是在投资项目所产生的收益中安排;三是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四是适时运作政策,争取银行和其他债权人豁免债务。
借新还旧是最常用的做法。凭借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关系,连续借入资金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是,由于利息的存在,“借新还旧”必然积累越来越大的债务,总有一天会出现新债不够还旧债的情况。因此,任何政府在进行“政府性融资时”,都必须利用财政预算和项目收益,解决一部分还款资金。
这样一来,昆明市财政就将面临严重危机。由于昆明市“政府性融资”主要投向无收益和低收益公共项目,所产生的收益十分有限,必然导致债务压力主要集中到财政头上。
然而,从昆明市公开的数据来看,2009年昆明市政府性融资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近五倍。如果未来昆明市继续保持这种“令人鼓舞”的举债速度,那么历年积累的债务存量将在未来十年内一举压垮可怜的昆明财政。换言之,就算昆明市将全部财政收入用于还债,也不能保证有效地还本付息。况且昆明市还不能把所有财政收入用于还债,而是要主要用于发工资、增民生、保稳定,否则就得接受政府治理完全失败的结果。
海地就是一个政治治理完全失败的典型案例。
诚然,所谓“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一个小口径的概念。昆明市的财政支出远远大于这个收入数。多出来的支出主要来自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2009年,中央和省财政对昆明的实际补助为53.71亿元,虽然增长42%,但仍然是一个不大的数字。昆明市从财政部请来一位“美女副市长”,应该主要是着眼于争取中央支持。这应该说是有远见的,但完全指望中央和省级财政帮助昆明市解决债务问题显然也是一个奢望。中央需要兼顾全国的全局,而云南省又是一个穷省,都不可能巨幅增加对昆明市的补助。
怎么办?照我的看法,如果昆明市的“政府性融资”依此趋势高歌猛进下去,昆明财政将在十年内陷入绝境;如果昆明市有幸没有陷入绝境,那么一定是昆明市的广大银行陷入了绝境。
舍此二途,别无其他悬念。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