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构设专题重新审视“仇和新政”
研究成果将作为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的典型案例,
上报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供高层决策参考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报刊文摘》2010/04/30 | ||||
| ||||
据《中国改革报》4月21日报道,记者近日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交流中心获悉,该中心最近专门设立《“仇和新政”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与评价》课题组,以深入研究、重新审视“仇和新政”。 据该课题组负责人谢庆奎教授介绍,课题组将对“仇和新政”展开广泛、深入的调研,并将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政府管理创新和政治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上报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供高层决策参考。 “仇和新政”指江苏省原副省长、宿迁市原市委书记,现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主政宿迁和昆明时的一系列超常规改革。仇和曾经说:“我们要用50年走完西方国家300年走完的路程,就必须进行‘压缩饼干式的改革’。”
中央党校教授宋惠昌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仇和现象”,简言之就是指仇和仕途上的“三级跳”,从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到江苏省副省长,再到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这样一位很个性的官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竟然三级跳得到重用,颠覆了很多人的预料。 “仇和新政”曾被评价为“充满唐·吉诃德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背离了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更多的是肯定。昆明老百姓曾言,“求天求地不如仇和”。宿迁的百姓提起仇和,至今都会亲切地称他为“俺们仇书记”。 宋惠昌说,仇和的受重用,这对强调谨慎稳重、四平八稳、回避个性色彩的干部任免机制是一种突破;走出了“改革者没有好下场”的怪圈,折射出一种积极的用人导向:宁用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争议”干部,也不用“宁肯少干事,甚至不干事、千万别出事”四平八稳的“误事”干部;是对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敢闯敢试精神的肯定。仇和的擢升表明:只要执政为民,人民不仅容忍个性官员,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政治舞台,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干部评价体系和用人导向上的微妙变化,政绩规则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已经日益“显山露水”。仇和的成功,完全是政绩“显规则”的受益者。 宋惠昌进一步指出,仇和还是“不争论”与“大胆地干”的标本。从广东省最近发出的“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的“三论”中,便可看出仇和模式的生命力和普世性。 《中国改革报》原文全文如下:http://www.crd.net.cn/web/NewsInfo.asp?NewsId=1071
|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