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炎黄春秋》《胡耀邦逝世前半年心态》有感
徐汉成
我在《炎黄春秋》网站上看了胡耀邦当年的政治秘书刘崇文写的《胡耀邦逝世前半年的心态》一文后,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毫无疑问,刘崇文撰写该文章的目的是怀念胡耀邦,是为了展示胡耀邦在去世前仍对于国家与政治的关心……。但是,看了《胡耀邦逝世前半年的心态》我却感觉到他的心理状态差到了极顶,注定是一个不称职的国家领导人,是一个悲剧人物。
该文章说:胡生前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对刘少奇的死,希望党和国家有一个说法,第二个就是对他自己的非正常下台要有一个说法。
国人周知,关于刘少奇,“文革”结束后已经予以平反,《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文革”作了全盘否定,对于刘少奇被打倒与功过是非也做了结论,不知胡耀邦对于刘少奇的死,还要向谁再讨一个“说法”,是向共产党讨“说法”?还是向全国人民讨“说法”?还是向毛泽东讨“说法”?这个“说法”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说法”?
同样,众所周知,胡耀邦的“下台”,只是不当中共中央总书记而已,并没有像刘少奇那样被作为叛徒、内奸、工贼被而被开除出党,也没有如邓小平一样被打倒后下放劳动。至于胡耀邦因何下台?早在一九八七年,邓小平就已讲得很清楚:“去年九月召开的党的六中全会上,有的同志主张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不要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胡耀邦同志实际上就持这种观点。”(邓小平文选《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第3卷第211页)一九八九年,邓小平又说:“过去两个总书记都没有站住,并不是选的时候不合格。选的时候没有选错,但后来他们在根本问题上,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上犯了错误,栽了跟头。”(邓小平文选《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第3卷第324页)
毛泽东去世后,如同胡耀邦这样非正常软下台的也不是胡一个人,譬如华国锋下台后,仅保留中央委员,而胡下台后,还保留了政治局委员,再如陈永贵、汪东兴、吴德、陈锡联、纪登奎等等。胡耀邦下台时已看过七旬,其他人都没有准备为自己讨“说法”,胡耀邦从来也没有准备为其他的人讨“说法”。
这也罢了,胡耀邦既然想要为刘少奇讨“说法”,同时又要为自己讨“说法”,应该理直气壮,但从刘崇文的文章的字里行间,胡耀邦在逝世前半年心中充满了哀怨与恐惧,下面引用刘文的几句话:
胡耀邦说自己“从来也不做坏事,基本不做丑事。”中国有句话叫“无私无畏”胡耀邦既然是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就没有什么值得畏惧的,然而,刘文说胡耀邦在下台一年多后,“仍心有余悸,尚存畏惧,颇多顾忌。”称胡连回忆录都不敢写:“他又一再声明,现在不写回忆录,只是为了备查,并不想写什么东西,就是怕引起猜疑,招来麻烦。正如他所说的,我也不会发难,有家庭妻儿子女,不能舍得一身剐了!”刘崇文还说:“在我们日常的交谈中,他尽量回避提到小平和陈云同志,万不得已时也从不直呼他们的名字,而是用摸右边耳朵代表指小平,摸左边耳朵代表指陈云,”可见其之噤若寒蝉。
我就搞不懂了,胡耀邦当年抓“三种人”的勇气和决心到那里去了?刘崇文笔下的胡耀邦简直就生活在解放前的国统区,简直就是一个地下党员,胡耀邦自称“从来也不做坏事,基本不做丑事。”有什么要这样心有余悸噤若寒蝉?难道有人要杀他的头不成?大不了不当总书记,不当政治局委员?其他还有什么?
看了刘崇文的文章后,我不仅不觉得胡是一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人,反而觉得他是一个犯了错误而又不思悔改的人,反而觉得他是一个心理委琐的人,这样的人怎能担当得了领导党和国家的重任呢?怎能称之为“革命家”呢?
至于刘崇文写这篇文章的动机与目的,也许他认为完成胡耀邦生前心愿的时机已到,就是为了帮助胡耀邦讨还“说法”,然而,此一时,彼一时,青年当年受骗上当的中国人民和青年已日益醒悟,刘崇文的文章,为了帮助胡耀邦,实际上是害了胡耀邦!
二0 一0年四月二十五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