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物价部门反对公开水价成本,奥秘何在?
蔡金安
一、新一轮涨价正在酝酿中
刚刚公布的2010年34项重点改革中,“深化水、电、燃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成为发改委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国家发改委5月31日突然宣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
5月31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其中对水价改革描述为:稳步推进水价改革,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的综合改革。
伴随着天然气价改序幕的拉开,水价改革的准备工作也在悄悄而紧密地进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已经组织多轮水价调整内部会,推动各地水务企业按照市场化机制进行改革。发改委密集调研水务改革,拟推“兰州模式”引民资参与。
水价今年确定调整,资源费或从全国平均价由每立方米2毛提至1元。
二、公开水价成本,水厂赞成,地方物价部门反对
一位参加了近期发改委水价成本公开座谈会的人士称,国家发改委要推进水价成本公开化改革。当天会议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场次。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向与会人士公布一份水价成本公开方案后,由各地自来水公司代表和物价局代表发言讨论。
据悉,当天参加会议的自来水公司和物价局代表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兰州、郑州、深圳、贵阳等城市。按照会议的安排,上午为自来水公司代表的发言,下午为物价部门代表的发言。上午,所有发言的自来水公司都表示赞成水价成本透明公开,这样能够尽快理顺价格机制,解决自来水公司长期亏损的问题。而当天下午,轮到地方物价部门代表发言时,多数物价部门发言中都对水价成本公开进行批评,表示公开条件不成熟,因为水价中有很大比例成本不宜公开。
三、地方物价部门反对公开水价成本的奥秘
多年来,公众普遍认为:水价上调,水厂是最大的获利者,公开水价成本,等于揭开了利润的盖子,水厂也就无法或不能轻易地再搞什么“猫腻”了,所以水厂反对公开水价成本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事实却是,反对者不是水厂,而是本该主持公道的物价部门。这不是颇令人费解吗?
物价部门反对的理由,是认为公开条件不成熟,因为水价中有很大比例成本不宜公开。
那么,这些不宜公开的成本到底是什么?里面到底有哪些见不得阳光的东西?
据会上自来水公司的代表称,政府的一些不合理收费附加在水价中,例如本应该政府承担的管网投资,转嫁到了水价中;又如政府的一些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附加在水价中。
自来水公司代表粗略列举了15项不应该附加在水价的成本项目。
北京国融大通咨询公司总经理李智慧说,水价成本大概包括三部分:水资源费成本、输配成本和污水处理成本。自来水公司承担了收费的职责,但是收来的钱大部分是别人的。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强加给水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成了自来水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借口。
“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给本应该按照高水价征收的企业用水,按照居民用水价格征收,将成本转嫁给社会。”李智慧说,如果实行水价成本公开,自来水公司欢迎,这可以帮自来水公司摘掉多年来“替人挨打”的帽子。
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将水价作为成本公开的试点,符合资源性价格改革的趋势。水价继续上涨压力很大,如果成本不公开,则社会接受起来会比较难。
四、要透明 手莫伸
水价成本的奥秘,终于由自来水公司代表揭开了。留给我们的,则是更多的不解和困惑。
一直以来,相关部门对水价的节节攀升有着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提高水价是为警醒公众的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等等。现在,我们看到的则是地方政府把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附加在水价中,转嫁到民众头上,本该维持物价正当秩序的物价部门却不主持公道履行职责,成为政府不当行为的保护神。民众被大大地忽悠了。
由水价成本中的“问题”可以看出公开水价成本的必要性,同理,公开电价、天然气价等等的成本也是一个道理。公众希望透明,呼吁透明。如果公正合理,就不应该惧怕透明;反之,如果有猫腻怕见阳光,更应该透明,公众不能容忍不合理的东西存在。
公众不愿生活在不明不白的高价产品笼罩的阴影里,不愿为不明不白的高价产品埋单。
2010.6.3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