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举国机制下中国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龙 斧 王今朝
武汉大学战略决策研究中心
2010年6月7日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以极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使得科学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速发展,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国就在诸多分散领域占据世界前列。今天,中国国力相较60年前固然大增,相较西方国家仍然落后。因此科技创新必须学习计划经济时期的先进经验(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西方国家的科研体制),也就是以经济发展为先导(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平等性、公平性和正义性前提下),方能使中国低投入高收益全方位地短时间跻身世界科技前列。本文试运用现代管理学和决策科学理论加以框架性探讨(与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科技发展的经验相一致),供有关部门和感兴趣者参考。
一、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目的定位
从宏观角度为二者结合进行目的定位较为容易。但作为发展战略(相对一般性口号或理念的强调)必须从微观操作层面进行科学、准确、具体定位。比如下文第一种科技与经济结合模式既可能是为了最大限度实现促进经济效益提高、拓展市场也可能是为了创造独特竞争优势(龙斧,王今朝,2009)、促进持续发展。这种目的定位直接关系到模式构成和操作方法的科学性。具体目的定位相关条件因素和影响因素包括多种,如短期、中期、长期不同变量影响。从决策科学角度进行战略目的定位是中国科技与经济结合各种模式、方案科学性和产生最大效益的根本保障,并且帮助避免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常见问题(特别是以创新为名,行收入不平等分配之实、行榨取剩余价值之实、行延缓科技创新之实)。
二、用决策科学方法选择、确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立足点
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领域都有诸多组成部分。中国在二者结合上可运用决策科学和战略学方法解决立足点问题,达到模式优化。否则任何结合方案都可能在效益、效率、合理性、可行性或手段与目的一致性等方面产生问题。
立足点的选择、确定根据目的与周期不同而有多种方法。如果从全国可持续发展、创造独特优势、经济平衡发展等目的出发,可以通过交叉立定、矩阵分析和综合对比开始(如使用SWOT方法等),从而使二者内外部条件优劣强弱与二者有机发展的不同机遇平台成为决定二者结合的具体领域、优先方向、操作方式和实施手段。只有通过全面、综合、科学的量化分析与锁定以及中国各领域特点的定性分析,模式才可以保证二者结合的优化性。
三、制定不同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模式群
通过决策科学既可以产生一种优先结合、重点发展模式,也可以产生由多种结合方案组成的模式群。鉴于中国经济力量、科技现状、市场结构、经济与生态人口、资源和其他各种发展条件与基础,完全可以采取模式群方式。比如:
模式1: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结合模式。模式选择与确定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因素包括(不完全条件):
1. 经济和技术优势都在全世界较为领先(可运用现代决策科学方法进行不同方面的具体衡量、确定)。
2. 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等长远战略目的的实现有直接、较大促进效益(可通过量化分析鉴定)。
3. 对中国独特竞争优势(区别于比较优势)建立等急迫、短期战略目的实现有直接、较大促进效益。
4. 可能使经济和技术的有机结合进入良性循环从而使中国始终保持领先的领域。
5. 市场结构、经济价值实现都具有较好基础平台(这可以通过交叉科学的多个变量分析锁定)。
模式2:经济带动科技模式(科技方面劣势但经济机遇与市场结构较好,如飞机制造、互联网)。满足条件因素包括(不完全条件):
1、 市场条件较好、商业化价值高、经济效益大。
2、 由于科技落后导致经济效益和市场机遇由外国实现。
3、 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甚至间接财政资源)因科技落后为外国价值实现所用;条件3是否存在可以分别产生“经济带动科技”的两种不同的具体模式。
4、 发展时间与经济价值损失成本高低交叉具有明显线性关系;条件4分别产生“经济带动科技”的四种不同具体模式。
5、 从短期效益看,有希望通过技术发展、提高以及与良好市场条件的结合,使经济价值由中国自身实现。
6、 从长期效益看,有希望通过技术发展、提高以及与良好市场条件、资源条件、经济结构条件等因素的结合,逐步创造出比较竞争优势,使中国的市场向外国拓展,并可利用外国各种资源实现中国经济价值。
模式3:科技带动经济模式(科技方面优势但经济效益与市场结构都较差)。
模式4:科技带动经济模式(科技方面优势、市场结构较好但经济效益较差)。
模式5:科技带动经济模式(科技方面优势、经济机遇较好但市场结构较差)。
上述三种模式的具体选择、确定因优劣势程度、落后原因、效益实现方式与大小、市场结构类型、产/行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连锁效应影响高低等分别具有不同满足条件,并因此产生不同结合模式和选择结果。
模式6:科技和经济都处于劣势的结合发展模式。
是否发展、如何发展、发展优先选择、发展路径等因素作用分别具有不同满足条件,并因此产生不同结合模式和选择结果。
条件因素和变量交叉后可以产生的模式不止上述六种,每一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有所不同。因此,进行全国科技、经济和市场综合性的调查与决策科学分析是二者结合的必要前提条件。最终模式的优化选择、科学确立将使中国经济与科技结合产生的发展效益事半功倍。
四、中国经济与技术结合的资源组合和战略管理与开发
在上述模式确立基础上,二者结合所需的资源优化组合决定具体方案实施的效益和效率高低。这些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财政资源。针对每一种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模式,资源组合都经过现状衡量、区别配置、交叉组合和战略管理与开发四个方面的分析,而每一个方面的分析与定位都有相同和不同影响因素。
资源组合优化程度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与科技结合的效益与成本。比如,上述6种不同模式的人力资源要求、层次、结构、成本都有所不同,而在对影响因素权重分析基础上的交叉组合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结果。再比如,针对具体模式,中国科技和经济管理队伍的培养和使用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一整套制度化体系。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在有钱有物等硬件资源条件下,仍然主要采取“招商引资”(而不是以“招商引智”为主),这种组合模式不仅以自身各种资源条件为代价首先有利于投资方的经济与科技结合的效益实现,而且中国自身的经济与科技有机结合平台将长期难以建立,资源效益也无从谈起(仅得“残留效益”)。在这一点上,根据我们在中国的调查分析,各地依然存在投资买物可以,投资营造硬件条件可以,投资建立人才梯队、开发智力产品较难。没有这一个观念和操作模式的转变。科技与经济结合模式难以优化。(比如,第一模式,中国资源组合应该以国际先进的经济模式、市场模式和科技模式为基点)。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