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些关于“校园血案”方面论述,在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这些杀人凶手几乎成了民间政治家了,把凶手的杀人动机做太多的联想,甚至联想到体制、主义,这种论述也太“专业”、太“辩证”了,专业到云里雾里,辩证到唯心唯虚,实在叫人不敢恭维。我们尊敬的杨恒均先生(香港某大学教授),常常把许多细小的问题都要从体制的角度把中国与西方做个比较,但这次谈到“校园血案”倒是更多的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杀人案的,相对理性和中肯。至于杨恒均先生拿西方的案例和在反凶杀方面的做法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倒是无可厚非,我们本来就应该借鉴任何对我们有益的经验。
有一些先生,他们在谈论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时候,本应该去做一些辩证的、联系的分析,却人为地把许多历史政治问题简单化,静止地、孤立地、片面地看待复杂的历史政治问题。而对于“校园血案”这类纯粹属于“犯罪心理学”范围的问题,却如此大谈特谈体制问题,把凶手的犯罪动机纯粹地理解为“报复社会”,这真的很滑稽可笑。好像这些杀人凶手都是精通政治学的民间政治家,他们在以自己的行动警示我们的社会,他们的行为是多么的伟大;而真正曾经在共和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伟人,在他们的笔下,却成了小丑,可谓是非颠倒。简单的问题可以复杂化,复杂的问题又能简单化,这样的文人墨客,在中国从来就没有绝种过,代代相传,总在给本有涟漪的水面激起浪花。
试问这世界上有哪一块土地是绝对平坦的?没有,总有坑坑洼洼,社会也是如此,总会有不平和不公,不管是什么样的体制,都不能幸免。路遇不平,拔刀相助,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所一直赞美的,被称作英雄。可在现在的法治社会,这种个人英雄主义也是不被提倡的。尽管如此,真要是有人怀有侠肝义胆,去杀贪官污吏,去杀倚强凌弱的恶棍,就算法律不会饶恕他,中国人在私下里还是要赞美他的。
这些“校园血案”的凶手拿弱势群体出自己的闷气,他们也叫人吗?社会的不公的确让人气愤,一个人对社会心存怨气本可以理解,但如果把怨气撒在无辜的弱者身上,就是一种畸形心理,有一些人把这种狂徒当英雄歌颂,只能证明他自己也是一个具有畸形心理的人。如果把这些本来很无知的凶徒所做的蠢事政治化,也只能证明他自己是一个政治上的无知者。
2010.05.19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